摘要: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直播發展迎來高潮,催生農業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在促進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拓寬農產品市場機會、助力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各地對直播營銷人才需求劇增。然而在快速發展的農村電商背后卻存在著人才數量不足、人才質量不高的問題。如何培養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成為推動農村電商直播長遠發展的關鍵。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的責任主體之一,有責任也有優勢培育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通過對農村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也可優化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文章采用個案分析法,以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為例,該校通過對農村電商直播的實踐探索,創新了人才培育模式、強化了教師“雙師型”團隊建設、構建了“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的電商教學模式、促進了“校政企商”協同共融,共建實踐教學基地,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產教融合、工學一體”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路徑,并取得了良好的實踐價值和社會、經濟價值。未來,該校可借鑒沿海地區優質高職院校電商專業的相關經驗,積極尋求、引入更多合作對象、資源,打通高校直播產業鏈,逐步實現電商直播創業孵化。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電商;直播帶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713.36;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9-0155-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南充市社會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項目“鄉村振興視閾下高職院校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以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為例”成果,項目編號:NC23B047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直播”的深度融合形式成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許多農村地區通過這種新型網絡營銷模式線上售賣農產品,不僅解決了農產品滯銷難題,又帶來了網絡流量,有助于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
因此,農產品電商直播帶貨得到國家政策支持,符合國家發展要求[1]。2022年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規范健康發展[2]。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不斷為鄉村振興提供新載體,成功將直播電商所構建的消費新場景由農業的生產性領域拓展到休閑農業、觀光、旅游等領域[3]。
2023年1月,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布《2022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數據顯示, 2021年我國縣域網絡零售額為43828.3億元,較2020年上升15.4%;其中,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3895.5億元,較2020年上升7.2%[4]。
《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阿里巴巴共建淘寶村7780個,淘寶鎮2429個[5],農產品淘寶直播覆蓋范圍廣、領域寬。拼多多設立“百億農研”、發起“家鄉好物直播”農村產業振興計劃,成效卓著。由此可見,電商直播顯然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農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6]。
但是,《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顯示,2021—2025年,農產品電商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預計農產品電商人才缺口達350萬人。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目前從事農產品電商人員一半以上僅初中學歷[7]。可見,農村電商發展迅速,但電商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卻遠無法跟上其發展速度,專業人才的缺失將成為制約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如何縮小農村電商人才缺口,培育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8]。
(一)履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的職責,推進農村電商穩健發展
隨著職業教育“春天”的到來,國家對職業教育有著更高的要求,就其改革與發展陸續頒布多項政策。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啟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并稱職業教育不僅承擔著人才培養的職責,更需履行服務社會的職能。如何服務社會?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必須從地方經濟出發,立足地方經濟發展要求。因此,在農村電商直播發展如火如荼的形勢中,高職院校應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履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的職責,推進農村電商穩健發展[9]。不斷改進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積極探索并主動開展農村電商直播社會技能實踐與培訓,強化農村電商直播人才技能,培養更多高質量高技能的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彌補農村電商人才不足的缺口[10]。不難看出,高職院校培養電商直播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不僅是高職院校的職責所在,更是推進農村電商穩健發展的有力杠桿[11]。
(二)優化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近年來,職業院校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院校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同專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職業院校如何突出專業優勢,辦出高質量、有特色、吸引力強的職業教育,是所有職業院校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電商行業飛速發展的當下,各高職院校為適應形勢發展,普遍開設電子商務等電商專業,為避免專業同質化,走出院校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很多高職院校開始積極探索農村直播電商發展升級新路徑,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以此優化電商專業內涵建設,形成辦學特色[12]。另外,2022年8月20日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指出,職業院校70%以上學生來自農村,這將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力軍[13]。農村畢業生畢業后愿意返鄉,為家鄉經濟建設貢獻力量,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其一,城市就業競爭激烈,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機會更加渺茫,薪資待遇普遍較低,且城市生活成本高。其二,個人情感使然,許多農村畢業生對家鄉有著濃厚的情感,對農村環境也更為熟悉,再苦再累也愿意回鄉就業或者創業。同時,農村電商直播蓬勃發展,人才缺口大,高職院校培育農村電商直播人才也能有效彌補其就業缺口,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于2020年9月開設,乘著互聯網、新媒體、直播帶貨發展之東風,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其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建立電子商務實訓室、電商直播工作室、校園電商研究中心等,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助力鄉村振興,逐步探索出一條“產教融合、工學一體”的人才培養路徑,助力南部縣朝陽村發展,創造了“2小時3000斤耙耙柑”直播帶貨銷售佳績,助力閬中市飛鳳鎮枇杷節火爆網絡,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結合地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并根據《南充市“十四五”規劃》要求,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建立電子商務專業群、服務農村電商直播全鏈條。積極研討、對接因新業態蓬勃發展而催生的互聯網營銷師、電子商務師、物流服務師等新職業標準,以及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設的選品員、直播售貨員、視頻創推員以及平臺管理員等熱門新工種的崗位要求。建立電子商務實訓室、網紅直播室等校內實訓基地,開設直播帶貨、直播培訓等課程,開展新媒體營銷技能大賽。同時,深化產教融合,積極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農村合作社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全方位的學習與實踐鍛煉,培養能夠勝任主播、副播、直播運營、場控、拍攝剪輯等崗位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為南充市的經濟發展、鄉村振興貢獻人力和智力資源。
(二)外引內培,共育“雙師型”教學團隊
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作為一所新建院校,在師資招引方面存在偏年輕化、從學校到學校等特點,電商專業教師缺乏直播實戰經驗。為解決此問題,學校實施“外引內培”舉措,努力培育更多“雙師型”教師。
一是學校從企業引入優秀的直播人才、平臺運營人才等兼職教師崗位,同時,引入企業導師對教師和學生開展集中直播訓練,進行直播模擬,進而參與到真實直播場景中去。
二是陸續選派專業教師赴四川眾馬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泓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勝遠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家電商企業進行企業實踐,深入了解企業電商直播流程、運營模式、直播話術等相關內容,通過對企業一線的切實了解,增加教師直播實戰經驗,進而強化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構建“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的電商教學模式
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緊跟電商直播發展熱潮,面向南充農村特色農產品、全省特色文旅產業,積極培育農村及文旅電商直播人才。學校與南充高坪區電商產業園、閬中京東集團等多家電商企業合作,引入真實崗位,重構課程體系,讓學生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完成企業頂崗實習鍛煉。舉辦校級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以及新媒體營銷技能大賽等,并推薦優秀隊伍參加省級挑戰賽,多支隊伍取得優異成績。通過參與各種技能大賽,及時將大賽內容、評價標準以及競賽中最新的行業標準、技術規范融入課程內容、課程評價和日常教學與實訓中,使教學內容、實踐更貼近大賽標準和行業要求。同時,學校將直播電商技能等職業等級證書考試內容引入專業課程建設中,使證書考取和課程學習同向而行。通過構建“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的電商教學模式,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得到加強,被邀與閬中市飛鳳鎮、南充市南部縣朝陽村進行直播助農合作,對其特色農產品枇杷、耙耙柑等產品開展直播帶貨,成效顯著。
(四)“校政企商”協同共融,共建實踐教學基地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現代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方向,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14],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已與多家政企商單位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開展實踐項目,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比如與成都閬中商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產、學、教、研”,整合資源、共謀發展,就“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積極展開合作。同時,與佛山南充商會合作,與旗下佛山市南海區富球鋁業有限公司、廣州匯美時尚集團、佛山市東陽五金電器等28家會員企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基地”“大學生實習實訓就業基地”。電子商務專業也與南部縣朝陽村、閬中市飛鳳鎮共建農村電商直播基地,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實習條件,也可以作為政府、企業的創新創業試點,一舉多得。未來,該校應借鑒沿海地區優質高職院校經驗,主動出擊,尋求合作,引入更多資源,打通高校直播產業鏈,逐漸形成教學、孵化、倉儲、物流、金融服務、企業注冊等一站式服務體系,形成直播創業生態圈。同時,在其他專業也可嘗試增設直播課程,聚集多方人才,進一步促進電商直播創業孵化的實現[15]。
培養專業的電商人才是農村電商直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而農村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并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需要多元主體協同推進,既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地方高校及時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主動對接農村電商發展需求,強化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還需要行業企業、農村合作社積極配合、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長效人才培養機制,與高校共建農村電商直播實訓基地,有針對性地培養具有實戰經驗的直播人才。未來,高職院校應積極尋求更多合作對象,引入更多資源,打通高校直播產業鏈,逐漸實現電商直播創業孵化。
參考文獻:
[1] 陳佳佳.鄉村振興視域下新疆高職院校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研究:以昌吉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2(24):58-59.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R].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22-02-22.
[3] 彭華,向玉成,司嵬,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四川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及對策研究[J]. 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9(6):55-58.
[4] 2022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R].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2023-01-13.
[5] 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R].阿里研究院,2022-11-01.
[6] 江文.高職院校電商直播發展現狀與趨勢淺析[J].科技與創新,2022(2):83-85.
[7] 黃玉蕊.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9):334-336.
[8] 李朝紅.直播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22(9):109-111.
[9] 郭瑜.鄉村振興視域下高職院校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路徑探索與實踐:以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南方農機,2022(3):65-85.
[10] 楊劍英.高校直播電商高質量助推鄉村振興機制研究:以漳州市高職院校為例[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4(2):49-55.
[11] 饒志平.高職院校直播帶貨人才的培養對策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5-46.
[12] 梁浩鋒.高職院校直播電商課程內容設計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1(3):45-46.
[13]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R].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8-20.
[14] 李雅野.高職院校直播電商課程的產教融合新模式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22(3):122-124.
[15] 張玨,李若峰.基于協同理論的高職院校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業現代化,2021(20):58-60.
作者簡介 王一惠,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