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消防車行業多品種、小批量訂單式的生產背景下,通過分析目前消防車行業的企業現狀,尋找出既能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又能較短時間內實現交付的方法。探討了一種基于部裝模式的生產工藝流程開發,提出了一種部裝并聯式的工藝方法,即以上下車模塊式的結構電氣液壓集成化工序劃分思想,實現以副車架為載體的部裝模式生產應用。通過該工藝方法的實踐應用,使消防車的總裝周期縮短20% 左右,生產組織更利于開展,為應對短交期的客戶訂單提供了一種解題思路。
關鍵詞:消防車企業;部裝并聯式;工藝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U468.6 收稿日期:2022-10-10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2.010
1 消防車制造中的問題
1.1 多品種、小批量生產
某消防車生產企業近四年生產數量、型譜種類統計,年均生產約300 輛消防車,月均生產約25 輛消防車;約100 個型譜車型,平均每個型譜生產約3 輛消防車,供應商數量卻多達150 多家。由此可見,消防車輛生產集中度不高,造成生產廠商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小批量消防車的設計、生產、采購、申報公告、售后等相關工作。
由于消防車型號眾多,導致外協外購件的數量、種類眾多,供應商也是零星小批量生產,造成物料的供貨周期和供貨質量都受到影響,進一步導致在整車生產過程中異常較多,對生產周期產生不可預計的影響[1-2]。
1.2 消防車底盤到貨的波動性
某企業2021 年底盤到貨批次和數量見表1。由表2 可知,不管是進口底盤還是國產底盤,消防車的底盤到貨數量從月份上看極度不均,6 月和7 月份的峰值合計40~50 臺,但1 月、2 月和5 月到貨數量都是個位數,月度數量相差2~5 倍,差異太大。月度到貨底盤的數量不均給月度生產計劃造成難度,將會造成月度整機產出數量的不均。某些月份產出數量少,某些月份產出數量多,月度產出的大幅波動對生產組織、人員配備造成極大困擾。另外,若消防車其他外協外購物料都已回廠,但底盤無法到廠,將無法進行裝配,大量的回廠物料會占用大量的場地,在場地無法增加的情況下,會導致生產場地不足,影響其他車輛裝配。
2 消防車的結構及生產流程
2.1 消防車結構分析
消防車的分類方法有多種,目前常以《消防車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 7956.1-2014》[3]作為分類依據,消防車按結構分為三類:罐類消防車、舉高類消防車和特種類消防車。
罐類消防車結構一般可分為底盤部分、副車架部分、水罐部分、骨架箱體部分、水泵水路系統部分、蒙皮部分、附件部分、電氣部分、器材部分等組成,具體如圖1所示。
舉高類消防車結構一般可分為底盤部分、副車架部分、水罐部分、骨架箱體部分、水泵水路系統部分、液壓系統部分、蒙皮部分、臂架部分、附件部分、電氣部分、器材部分等組成,具體如圖2 所示。特種類消防車結構種類繁多,不做贅述,一般企業的銷量也比較少。
2.2 消防車生產流程介紹
一般消防廠商產品種類多,生產數量不多,基本都是混線生產,都是以底盤大梁和副車架為承力結構件,承載水箱、骨架、轉臺等零部件;舉高類消防車一般比罐類消防車多液壓系統部分和臂架部分,主要的生產流程大致相似。由此,以某公司YT32 消防車裝配工藝流程為例代表通用的生產工藝流程(圖3)。由圖3 可見,一般消防車的生產流程是等底盤到貨后,從底盤改制開始,將副車架、骨架、水箱與其裝配連接,再裝配回轉機構、支腿部分;再進行下車水路和液壓系統安裝;內部安裝完后,進行車身蒙皮安裝,再將上車梯架與下車安裝,整體安裝完后做整車油漆,涂裝完后進行整車附件、電氣系統安裝,全部裝配完后,整機下線,進行調試等。通過分析,基本是副車架、水箱、骨架三者裝配連接后即上機(圖4),整體裝配流程都是以底盤改制為始的串聯式生產,等底盤到貨后,再進行后續的物料裝配,其物料未裝配之前,物料缺件、物料質量等后續影響基本未知,整車生產周期受各種異常影響較大。
3 工藝方法的改善及應用
根據近兩年底盤到貨的批次和數量可見,底盤要么沒來,要么來一批。底盤未到,生產還需進行,員工隊伍要保持穩定,防止員工因任務不飽和而離職;底盤到一批,生產能力又跟不上,短時間內難以消化,造成生產任務的集中爆發,又擔心引起質量和安全事故。由此思考以底盤改制為首工序的生產流程是否適宜,探討有底盤和無底盤兩種生產模式的并存。
3.1 副車架部裝模塊
經過分析車輛的結構形式,都是以底盤和副車架為承力載體,探討一種模塊化方式的生產工藝流程,試行一種部裝并聯式的生產模式,即以上下車模塊式的結構電氣液壓集成化工序劃分思想,實現以副車架為載體的部裝模式生產應用。采用生產流程重組、車間布局調整、結構電氣液壓工序優化等措施,在沒有底盤或者底盤到貨逾期的情況下,開發底盤模擬工裝,以副車架為載體,提前完成骨架、水箱、液壓元件、膠管、硬管、水路元件、水管、蒙皮、下車電氣、線束等的裝配工作,等底盤到貨后,快速完成整車裝配,流程圖詳見圖5,副車架為載體的下車部裝圖詳見圖6,實例詳見圖7。
通過工藝流程的重新梳理,將整車裝配分為副車架部裝模塊、上車梯架部裝模塊、底盤改制模塊、掃尾模塊、附件安裝、電氣裝配、整車調試。底盤未到,先進行下車部裝和梯架部裝,這兩部分的部裝物料數量占整車的70% 以上,提前完成大部分整車裝配工作,底盤一到,可快速完成整車裝配,縮短整車裝配周期;其次,提前裝配可以提前發現缺件和質量異常等,便于異常問題的提前暴露和提前解決。
3.2 電氣總裝流程改善
原整車電氣系統總裝集中在車輛涂裝后,統一進行布線和器材安裝,由于車身蒙皮后,結構受限,布線不便,車底作業勞動強度大,且電氣現場做線、放線,費時、效率低,詳見表2。
通過梳理工序內容后,進行工序分解和前移改善,將整車線束進行分層分級設計,線束提前做成部裝,底盤、駕駛室、轉臺、支腿線束進行前移,在結構主體裝配時同步進行電氣裝配;現場放線線束改為線束對插式結構,將整體分拆成幾個單元工序,人工操作更方便和快捷。通過六臺車的試驗,作業效率都有明顯提升,平均提升5.27%,詳見表3。
4 結語
通過整車模塊化部裝項目研究,采用消防行業首創的部裝+總裝工藝流程,經過56 臺次車輛的相關工藝試驗,整車總裝周期可縮短20% 左右(表4),為應對短交期的客戶訂單提供了一種解題思路。
本技術是一種基于部裝模式的生產工藝流程開發的,本文提出了一種部裝并聯式的工藝方法,即以上下車模塊式的結構電氣液壓集成化工序劃分思想,實現以副車架為載體的部裝模式生產應用。采用生產流程重組、車間布局調整、結構電氣液壓工序優化等措施,在沒有底盤或者底盤到貨逾期的情況下,以副車架為載體,提前完成骨架、水箱、液壓元件、膠管、硬管、水路元件、水管、蒙皮、下車電氣、線束等的裝配工作,等底盤到貨后,快速完成整車裝配。
通過梳理電氣總裝工序的瓶頸內容,采用分層分級的結構化設計,進行工序分解和工序前移改善,使單一大工序逐項分解成小單元式的作業,達到省時和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侯業華F 公司消防車裝配線生產節拍改善研究與應用[D]濟南:山東大學,2016
[2]李晶關于消防車輛統型工作的幾點思考[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7(10):48-51
[3]GB 7956.1-2014 消防車第1 部分:通用技術條件[S]
作者簡介:
吳寅生,男,1986 年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工藝研究和生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