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各行各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職業院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需重視職業教育工作。中職院校在開展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時,需要根據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對原有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與完善,使其構建出產教融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中職院校可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僅可以學習到專業的理論知識,還可得到更為專業的實踐機會,幫助其實現理論與實踐能力的結合,使其畢業后的就業幾率得到提升。
關鍵詞:產教融合;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收稿日期:2022-10-05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2.031
1 前言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汽車行業得到了新的發展,當前為了維持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汽車維修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中職院校已經開始加大汽車維修教育工作的開展力度。目前中職院校在開展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時,需要加強對產教融合的重視度,實現對現有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體系的革新,以此來提高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整體水平。中職院校需要明確自身教育目標以及教育責任,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需要提高教學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對社會型人才進行培養。但是當前中職院校汽修專業教學效果相對較差,這就需要加速對教學體系的革新,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使學生個人能力能夠達到企業發展需求,在提高學生就業率的同時推動社會實現良性發展。
2 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現狀
2.1 師資隊伍力量匱乏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在當前產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開展中需要加強對校企合作的重視度,實現校企資源共享,在理論教學的同時也可為學生提供實踐環境,使得學生理論與實踐可以實現更好的結合,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同時也可推動相關企業實現良好的發展。目前產教融合推動了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在合作過程中校方提供專業的理論知識教學,企業提供充足的時間資源,將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充分的發揮出來,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目前中職院校中的大多數教師在畢業后就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對汽車維修專業的實踐經驗相對較少,同時對職業技能也是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導致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現有的教師無法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職業技能的了解較為薄弱[1]。在當前師資力量相對較為匱乏的背景下,教師無法將汽車維修專業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開展教學,導致所培養出的汽車維修人才雖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能力,在畢業后也無法快速地適應工作崗位,中職專業學生的就業率無法得到提升。
2.2 冠名班級為定向委培班
雖然現在中職院校是按照相關企業的人才需求開展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但是企業所需人才的需求與中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還是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是因為中職院校中現有的教學理念較為老舊。
目前中職院校在開展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時,對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的了解相對較少,導致當前教育工作開展中針對部分教學內容知識流于形式,并未對企業的需求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與認知。目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學生能夠直接上崗就業,但是中職院校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實踐能力,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以及訓練才可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學生無法滿足直接上崗就業的需求,造成這種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產教融合銜接不到位所導致的,學生在崗位中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企業適應。
2.3 校企合作積極性不足
中職院校對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需要分為不同的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也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此情況下,可以發現并不是所有學生的專業水平都能夠滿足企業的就業需求,由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相對較差,學生即使在企業中任職,也需要工作一段時間后才可對相關實踐技能進行全面掌握[2]。
從當前汽車維修相關企業的經營管理可以看出,企業內部人員流動較大,企業在將人才培養成才后,這些人才為了尋求更好的工作崗位存在跳槽行為,這種現象就導致企業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成本對人才培養后人才流失,這將為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在此情況下,部分企業就失去了與校方合作的積極性,而是直接選聘一些有著相關實踐經驗的工作人員。在校企合作無法達成的情況下,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流于形式,無法在中職院校教育中實現應用,影響著中職院校中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
3 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體系革新策略
3.1 組建優質的師資隊伍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開展中,需要對現有的教學體系進行革新,首先需要實現師資隊伍的優化,可以構建雙師型的教育隊伍。中職院校在雙師人才隊伍組建時,應根據汽車專業教育的需求引進專業性強的技術人員,可以讓汽車企業內部的技術骨干在中職院校中兼職教師,中職院校中原有的教師負責對學生理論知識進行教學,專業技術骨干在中職院校負責對學生實踐技術能力方面進行指導與教育[3]。
在課程教學中專業技術骨干教師可通過親身示范的形式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到維修操作,使得學生對汽車維修技術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與認知,在此基礎上實現對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知識范圍的拓寬,還能夠在彌補校內教師缺乏實踐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汽車維修專業中整體水平。
中職院校在當前教學模式下,應加強對校內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力度,學校可以邀請專業的汽車維修專家開展講座或座談會,通過培訓的方式提高中職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實踐能力,提高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效果。
中職院校還可在校內組織實踐技能競賽,通過競賽的方式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推動校內教師綜合能力實現同步發展。學校還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邀請企業中的技術骨干人員參與到學校教學研究工作中,實現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以此來實現對雙師隊伍的構建,從而推動產教融合教育工作的開展。
3.2 把控產教融合教學本質
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過程中需加強對產教融合教學本質目標的精準控制,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同時還需要達成校企合作[4]。
首先,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需要明確汽車行業以及企業的人才需求和要求,根據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合理制定,使得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可以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進行制定,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只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加強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加強對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體系進行優化與創新。
其次,中職院校需要對產教結合機制進行構建,加大校企間的合作,實現“2+1”的培養模式,學生在學校中前兩年主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對汽車維修專業相關的先進知識進行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具備充足的理論基礎。
最后,在學習最后階段可通過個人選擇或者是選拔的方式選取學生參與到好校企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一些沒有參與到校企學習的學生,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與校方合作的企業中進行實習,學生可在實習的過程中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幫助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崗位,同時學生還可對汽車行業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與認知。
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動學生實現綜合發展,與此同時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夠實現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的開展,同時還可明確中職院校中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使得學校人才培養模式能夠與企業人才需求達成一致,促進校企雙方的協調發展。
3.3 加快推行現代學徒制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過程中還可實現現代學徒制度的推行。在對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現代師帶徒的形式能夠實現對學生全面培養,實現產業需求與就業發展的銜接,在此過程中可保證所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汽車行業以及相關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同時人才培養的質量以及效率也能夠得到明顯提升。在新教育模式下,現代學徒制是目前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主要是中職院校與汽車維修企業之間達成合作,學生可以進入到企業內部學習,對汽車維修實踐能力進行學習[5]。校企合作學生在進入企業后,企業中的汽車維修技師是學生專業技能培訓的教師,可以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供學生學習,在此基礎上實現學生專業技能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專業技術,學生的專業水平也能得到明顯提升。
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實現了產教融合,同時現代學徒制的推行,能夠幫助中職院校與就業體系實現一體化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對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行拓寬,同時還可實現產教結合的深化,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明顯提升。基于此,當前中職院校在開展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需要加強對現代學徒制的重視度,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推動學生的就業能力明顯提升,將產教融合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3.4 課程體系改革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中職院校在開展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時需要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變革,好的課程體系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幫助中職院校提高人才培養的綜合水平。中職院校需要根據當前汽車行業以及企業的發展需求對課程體系進行合理構建,在此過程中需要將課程體系中的實用性以及時效性體現出來,因此,需要專業的教師對當前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體系進行合理構建,確保專業理論知識能夠與實踐能力進行結合,實現協調發展,同時也能將產教融合的作用體現出來。
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理論教學中需要將理論教學劃分為多個類型實現分類教學,同時也可對教學體系進行重新構建。教學體系構建時還需要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將專業實踐課程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合理劃分,使其可以滿足不同階段的學生學習要求,提高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
對汽車維修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理論知識具有抽象化特點,同時理論知識中的內容也十分復雜,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部分學生無法對知識有更為深入且全面的了解,這種現象將會影響到學生理論知識教學效果。在此情況下,教師在理論知識教學中可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到理論知識,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提升。目前在多媒體應用下,教師可與學生一同對汽車維修理論知識中的重難點進行探討,提高師生間的交流效率,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可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能夠得到明顯改善[6]。
中職院校在對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體系變革中,還需要對傳統教學評價進行優化與完善,傳統教學評價中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主要采用的是終結式教學評價,教師只針對學生理論成績進行評價,并未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專業技能開展評價,這就導致傳統教學評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中職院校需要構建出理論、專業技能、實踐能力為一體的教學評價模式,使其能夠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將產教融合的效果體現出來。
4 結語
在當前產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現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教學體系進行變革,以此來提高中職院校汽車維修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都能夠得到優化。中職院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在教學工作中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有效結合,同時還需對雙師隊伍進行合理構建,通過學徒制的推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崗位。
參考文獻:
[1]廖志成產教融合背景下優化中職體育課程結構的探究與實踐——以汽修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J]教師,2021(29):113-114
[2]張翔中職學校汽修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研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1(6):52-54
[3]趙曉宇產教融合視域下中職汽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育人探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1(6):60-62
[4]賀民,王儷穎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25):42-43
[5]葉香美產教融合的背景下移動課堂建設——以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為例[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4):9-11
[6]袁夢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體系構建[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宋超,男,1986 年生,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汽車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