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中對患者血脂、炎癥及血尿淀粉酶指標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5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禁食水、抗休克、營養支持、胃腸減壓、預防感染、抑酸抑酶、改善胰腺微循環等常規治療,研究組患者早期聯合應用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顯著緩解,臟器功能恢復正常,生命體征平穩即可停止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禁食、癥狀緩解、住ICU及住院時間,治療前后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IL-6)、血和尿淀粉酶指標水平。結果 研究組患者禁食、癥狀緩解、住ICU、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G、TC及LDL-C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s-CRP、TNF-α、PCT、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早期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在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中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長,同時降低血脂水平,減輕機體炎癥程度,并促進血尿淀粉酶水平改善,治療效果更為理想。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 ; 高脂血癥 ; 早期血液灌流 ; 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11.0031.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11.011
重癥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危急、病情發展速度較快、并發癥較多等特點,給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危害[1]。有研究顯示,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病誘因與高脂血癥有關,尤其是隨著三酰甘油(TG)水平的不斷升高,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病情會隨之加重,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同時可能增加臨床治療難度,而臨床常規降脂治療的方法起效較慢,延長了患者治療周期[2]。據有關報道顯示,血液凈化能夠有效清除機體過多的炎癥介質,被臨床應用在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受到廣泛認可[3]。血液灌流器的吸附劑屬于大孔中性樹脂,對于內毒素、細胞因子、TG等吸附作用較強,且具備良好的選擇吸附性、吸附容量、血液相容性等;而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可通過對流與跨膜壓作用,促進血液從體外濾器清除溶質及液體,發揮血液凈化的目的。早期聯合應用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能夠有效降低TG水平,并不間斷地清除炎癥介質,對器官功能起到保護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早期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的治療中,對患者血脂、炎癥及血尿淀粉酶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5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25~57歲,平均(42.83±1.62)歲;病程5~20 h,平均(13.81±1.22) h。研究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27~58歲,平均(42.51±1.83)歲;病程4~22 h,平均(13.26±1.45) 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納入標準:與《急性胰腺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 [5]中的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相符者;經腹部影像學檢查確診者;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提高正常3倍者;TG超出11.3 mmol/L者。排除標準:膽結石、酒精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者;合并惡性腫瘤、精神異常、糖尿病、心肺疾病者;繼發性原因引起的高脂血癥者。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或其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實施常規治療,包含禁食、禁水、抗休克、營養支持、胃腸減壓、預防感染、抑酸抑酶、改善胰腺微循環等,必要時可采取胸腹腔穿刺引流、機械通氣[6]。研究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結合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入住ICU 24 h內即開始治療,通過股靜脈置管構建血液通道,使用一次性大孔樹脂血液灌流器(健帆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型號:HA330)實施吸附,吸附時間控制2.0~2.5 h,調整血流量200~250 mL/min;按照患者凝血功能選擇普通肝素抗凝,以此延長50%的活化凝血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每次灌流間隔應大于8 h,根據患者TG水平調整灌流次數,灌流不超過3次;灌流過程中持續心電監護,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然后更換為血液濾過器[金寶腎護理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型號:PRISMAFLEX AN 69]開展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模式,置換液流量2.0~3.0 L/h,速度180~250 mL/min,治療時間依據患者病情調整,治療8~14 h,1次/d。待患者臨床癥狀顯著緩解,臟器功能恢復正常,生命體征平穩即可停止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統計兩組患者禁食、癥狀緩解、住ICU、住院時間。②血脂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約5 mL,取其中3 mL靜脈血,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5 min后取血清,采用濕化學法測定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③炎癥指標。血液采集、血清制備方法同②,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應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④血尿淀粉酶。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備方法同②,同時采集晨起尿液標本10 mL,離心方法同②,取上清待檢,采用干化學法測定血淀粉酶,Somogyi法檢測尿淀粉酶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禁食、癥狀緩解、住ICU、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G、TC及LDL-C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s-CRP、TNF-α、PCT、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尿淀粉酶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使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腹痛,且維持時間較長,同時伴有黃疸、呼吸加速、寒顫、腹水等癥狀,加上該病的病情較為險惡,給患者機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血脂異常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關系,也是急性胰腺炎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TG水平較高,并堆積于胰腺中,直接影響胰腺微循環;加上胰酶能夠分解TG,形成對胰腺有害的物質,最終加重胰腺炎,構成惡性循環[7]。
研究顯示,發病24 h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TG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因此,早期積極的降脂治療、盡早阻斷全身炎癥反應是疾病治療的核心環節[8]。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的方式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代謝產物及毒素,發揮出凈化血液的目的,尤其是血液過濾器中濾過、彌散、吸附作用明顯,能夠清除血液內乳糜微粒、TG。但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加,TG可能依附于血液過濾器上,直接阻塞濾過裝置,從而對治療結果造成一定影響;血液灌流可通過具備吸附能力的灌流設備,促使血液大分子物質依附在吸附劑上,從而清除外源性毒物,加上血液灌流存在脂溶性高、大分子清除量多等優勢,可徹底清除血液內的細胞因子及炎癥介質,達到減輕炎癥反應的目的,從而有效控制組織器官受損,使得免疫平衡網絡重建[9]。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禁食、癥狀緩解、住ICU、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治療后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早期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在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中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長,同時減輕胰腺組織受損程度,控制病情進展。
由于高脂血癥患者的血液黏度較高,容易出現微循環障礙,并有效降低胰腺局部組織的血供,顯著增加缺血壞死的風險,并促進胰酶產生,最終引發胰腺炎,且隨著血脂水平的不斷升高,胰腺組織受損程度隨之增加[10]。此外,胰腺炎患者早期可能出現炎癥介質過度釋放的情況,從而使促抗炎因子失衡,最終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TG、TC及LDL-C及hs-CRP、TNF-α、PCT、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早期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在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中可降低血脂水平,減輕機體炎癥程度,控制胰腺出血和壞死造成的內源性感染,盡快控制病情,促進預后好轉。早期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能夠模仿腎小球結構,促使血液內的溶質轉換成治療液,并通過彌散的形式徹底清除血液中致病因子,快速降低血中TG水平,有效清除乳糜顆粒,避免炎癥因子聚集,從而維持血液內環境穩定,進一步增強清除與吸附能力。
綜上,早期血液灌流+連續靜脈 - 靜脈濾過在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癥中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長,同時降低血脂水平,減輕機體炎癥程度,并促進血尿淀粉酶水平改善,減輕胰腺組織受損程度,治療效果更為理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余賢恩. 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學及嚴重性預測評估研究進展[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 24(2): 234-237.
張青玉, 郭蓮怡, 劉寶海. 加味清胰湯聯合血液灌流治療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肺損傷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2, 42(6): 1389-1391.
靳曉娟, 李東興, 鞏楠, 等. 免疫增強型腸內營養聯合血液灌流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刊, 2022, 57(3): 336-340.
李夢蝶, 許明, 史新格, 等. 早期血液灌流聯合連續性靜脈 - 靜脈血液濾過治療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2021, 28(6): 662-667.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等. 急性胰腺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9, 18(9): 827-831.
石喬, 張曉藝, 李漢軍, 等. 持續靜脈 - 靜脈血液濾過聯合血液灌流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J/CD]. 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電子版), 2020, 13(6): 439-445.
周琳婧, 李昊, 張蕾, 等. 血液灌流聯合床旁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9, 22(10): 836-838.
盧蓉, 周瑞祥, 范學朋. 血液灌流聯合連續性靜脈 - 靜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47例臨床分析[J]. 中華胰腺病雜志, 2019, 19(2): 127-129.
丁鯤, 蘇東東, 周露, 等. 連續性靜脈 - 靜脈血液濾過聯合血液灌流治療高三酰甘油血癥胰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2018, 25(1): 76-80.
吳林, 鄭曉彬, 鄭桂貞, 等. 早期腹腔灌洗聯合靜脈滴注烏司他丁治療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分析[J]. 四川醫學, 2021, 42(7): 68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