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補陽還五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凝血指標、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西安市鄠邑區中醫醫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20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治療,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周。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腦卒中生活質量量表(QOF)、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及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QOF、FMA、MoCA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NHISS評分、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及血清hs-CRP、MMP-2、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結論 補陽還五湯治療急性腦梗死能夠有效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提高認知、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還可改善凝血指標,抑制炎癥反應,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 補陽還五湯 ; 神經功能 ; 凝血指標 ; 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11.0082.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11.028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通常是由于腦動脈出現粥樣硬化或形成血栓,導致腦組織血供突然中斷后所引發的腦組織軟化、壞死,嚴重者會危及生命。目前,國內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常規藥物為主要治療方案,雖可起到一定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療效欠佳,預后質量較差。中醫將腦梗死歸為“中風”的范疇,多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養而氣虛,脾氣衰虛而無力運血,精血虧虛則腦髓失養,三焦元氣失主,臟腑虛衰;再加上患者情志所傷、飲食不節,瘀血阻滯,腦脈痹阻所致。益氣活血法是中醫理論體系中氣血說的組成之一,意在補氣扶正、旺盛血運,從而疏通血脈、活血化瘀,正合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思路,而補陽還五湯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劑之一,具有補中益氣、通絡活血的功效[1]。本研究旨在探討補陽還五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西安市鄠邑區中醫醫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100例)與觀察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女性40例,男性60例;年齡63~76歲,平均(68.51±4.24)歲;病程2~15 h,平均(7.52±1.67) h。觀察組患者中女性37例,男性63例;年齡64~77歲,平均(68.85±4.63)歲;病程1~14 h,平均(7.31±1.24) 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有可比性。診斷標準:西醫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2]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3]中“中風”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未發生腦出血者;②能進行溝通交流者等;③近期未接受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抗感染藥物、自由基清除劑者等。排除標準:①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②神志不清,智力與心理障礙嚴重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等。本研究經西安市鄠邑區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清除自由基、改善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常規治療,同時對患者血糖、血壓、血脂水平進行控制[4]。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組方:地龍、赤芍、桃仁、紅花、當歸尾、川芎各10 g,黃芪60 g。1劑/d,水煎后取400 mL藥汁,2次/d,200 mL/次,早晚溫服。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①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3]評估臨床療效。顯效:言語不利、耳鳴、頭痛、眩暈、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等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有效:上述癥狀得到基本緩解;無效:上述癥狀未改善甚至惡化。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運動、認知功能及神經受損情況。腦卒中生活質量量表(QOF) [5]評分總分10分,其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 [6]評分總分100分,得分越低者運動功能則越差;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 [7]評分總分30分,分值越高則認知能力越高;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8]評分總分42分,分值越低則神經受損越輕。③凝血指標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6 mL,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CS-1200)檢測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及紅細胞聚集指數水平。④炎癥因子水平。采血方法同③,經3 5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水平、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以膠乳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⑤記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QOF、FMA、MoCA、NIHSS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QOF、FMA、MoCA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各評分升高幅度比對照組更大;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NIHSS評分降低幅度比對照組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s-CRP、MMP-2、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各指標水平降低幅度比對照組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起病突然,常于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易錯過治療時機,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常規治療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穩斑、改善循環等為主,雖具有一定治療效果,但為進一步提升臨床對該疾病的控制,本研究采取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方式進行觀察。中醫理論認為,急性腦梗死的病位在腦,上盛下虛、本虛標實為病性,氣血衰少、肝腎陰虛為本,痰濕壅盛、瘀血阻滯、風火相煽、肝陽上亢為標,病機總屬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在治療時應以益氣活血為主要治療原則。補陽還五湯中以黃芪為君藥,能滋補元氣,并旺氣行血,從而通絡去瘀;以當歸尾為臣藥,活血的同時兼之養血,化瘀卻不傷血氣;以赤芍、桃仁、紅花及川芎為佐藥,進一步輔佐君藥;并以地龍為使,調和各藥以通經活絡;全方以大量補氣之藥配合少量活血之藥,氣旺則血行,活血的同時又不會傷及正氣,全方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效。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QOF、FMA、MoC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以補陽還五湯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減輕神經損傷,提高患者認知、運動能力,從而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
急性腦梗死患者腦動脈中血流速度過緩,形成血栓導致血管堵塞,腦組織由于供血不足而軟化壞死,因此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液黏度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以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能夠改善凝血相關指標,恢復血液循環通暢,降低血液黏度。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中所用地龍中所含蚓激酶能夠有效溶解血栓,從而改善高凝狀態[9];赤芍中內含赤芍總苷,其抗凝效果更為顯著[10];因此,補陽還五湯能夠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腦部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改善患者凝血指標。
急性腦梗死發病時,機體會產生大量炎癥因子,導致病灶周圍的神經組織損傷,加重神經功能缺損。相關研究顯示,補陽還五湯可擴張腦部血管,抵抗自由基氧化所造成的損傷,從而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減輕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程度[11]。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血清hs-CRP、
MMP-2、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以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能夠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療效更為優越。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表明加用補陽還五湯不會增加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不良反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急性腦梗死患者以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提高認知、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改善凝血指標水平,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療效顯著,安全良好,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王德功, 董銳, 宮鼎鼎. 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腦梗死恢復期氣虛血瘀型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探析[J]. 中醫臨床研究, 2022, 14(6): 48-51.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9) : 666-68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7: 39.
林琳, 宴麗麗, 王崢, 等. 補陽還五湯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炎性因子、氧化應激指標及腦神經功能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2, 31(10): 1391-1395.
翁桂洲, 文欽生, 馬澤君. 補陽還五湯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 2022, 41(5): 67-68.
劉先松, 董永書. 溫針灸聯合中藥熏洗對腦卒中肌張力增高病人肌張力水平、FMA評分及CNS評分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1, 19(6): 1020-1023.
肖桂榮, 孫新芳, 章燕幸, 等.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對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評估價值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2, 15(15): 1674-1676.
解益寧, 姜素蘭, 張晶晶. 介入溶栓聯合高壓氧對急性閉塞性腦梗死患者NIHSS評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22, 39(11): 982-985.
商燁, 齊麗娜, 金華, 等. 地龍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 藥物評價研究, 2022, 45(5): 989-996.
張石凱, 曹永兵. 赤芍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藥學實踐雜志, 2021, 39(2): 97-101.
徐麗紅, 吳海科. 補陽還五湯聯合西藥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研究[J]. 遼寧中醫雜志, 2018, 45(5): 99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