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DOI:10.16655/j.cnki.2095-2813.2211-1579-3669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課題(2019GB022);長江大學教師教育研究創新課題(2020JSJYZX04)。作者簡介:吳倩(2000—),女,碩士研究生,無,,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樊翠紅(1980—),女,碩士研究生,副高級-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第一作者簡介:吳倩(2000.10),女,湖北武漢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通訊作者:樊翠紅,1980.3,女,漢,山東鄆城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湖北省教育廳課題(2019GB022);長江大學教師教育研究創新課題(2020JSJYZX04)
摘要: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教師作為培育學生的關鍵力量,其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初中在整個教育過程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也是體育教育的關鍵階段。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落地,本文基于對我國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形勢分析,調查探究當前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并分析成因,進而從不同維度探尋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措施,嘗試為初中體育落實核心素養教育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學能力;初中體育;提升策略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Wu Qian, Fan Cui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Yangtze"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Develop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s the key for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lays a connecting role in the whole education proces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y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physical quality development, which is also a critical sta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trai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starts with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core literacy,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under the current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n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Try to provid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 literacy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core literacy; Teaching ability; Junior high school sports; Promotion strategy
1概念解析與形勢分析
教師教學能力是指教師能夠根據教學背景、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完善自身能力,擁有扎實的知識技能,堅持以學生為本,學習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且在教學中不斷促進自身和學生完善發展的能力[]。在“核心素養時代”、“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成為了深化課程改革下體育學科教學的關鍵目標。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不同,不同年級和學段都存在著不同側重點、不同方面的核心素養的培育問題[]。且現代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較深,在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教學能力有待提升,教學中的問題也有待進一步解決。
2 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
核心素養從理論落實到實踐,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對核心素養的把握和理解是基石。多年來中國學校一直將體育視為“副科”,學術課程明顯多于體育課,在這種大環境影響下,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也不夠,教師普遍認為體育課的核心作用主要是鍛煉身體,或者讓學生放松娛樂,把體育教學當成任務,沒有認真思考過體育學科的內涵。另一方面,缺乏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確立后,體育教學需要從以往的三維教學目標轉換為以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體育教學,這其中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尤為重要,但初中體育教師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十分模糊,對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培育目標不明確,還有部分教師,聽說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但也不知道其具體的內涵,對概念和教學觀念的更新和學習不及時。
2.2 教學內容設計針對性不足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對于學生體育能力、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沒有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差異也不夠關注。教學內容要依據課程標準,結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當前初中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對于學生體育能力、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沒有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差異也不夠關注。教學內容針對性不足,容易導致班級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最終導致教學效果、教學質量較差。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如果對學生的關注不夠,籠統的設計教學內容,那么最終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導致學生厭惡體育課程。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要滲透進體育課堂中,體育能力的培養是體育課程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不予以重視,那么體育課將會過于娛樂化,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加虛化。
2.3 教學課堂不夠嚴謹規范,教學方式落后
初中的體育教學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途徑能夠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體育習慣的養成帶來良好的效果。通過實地考察,筆者發現三分之二的教師安排課堂教學時不夠嚴謹規范,在沒有可以進行的體育活動和沒有要講述的體育知識時,教師通常讓學生們“自由活動”,這樣的課堂教學安排會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打消了學生對體育課的激情,也阻礙了師生間的情感提升。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精神。但當前,二分之一的教師仍然采用舊的教學模式,以教師進行講授為主,再搭配一些技術練習,然后讓學生自主練習,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表示教師在上課時,會引導或與他們共同探討體育知識和技能。這種舊的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還可能會導致學生厭倦和逃避體育課,再者,教師一味的進行體育知識的講解,對學生技術練習關注較少,易致使學生產生體育鍛煉不重要的思想,不利于學生體育品質、體育精神的養成。
2.4 教學反思形式化,教學評價單一
進行教學反思是為了從教學中得到反饋,進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預防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但當前教師對教學反思并不重視,對教學反思只是走個過程,并沒有深入研究教學問題。還有部分教師在課后進行反思后,設計了新的教學方案,但在上課時還是容易按照原有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難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反思形式化,常此以往,教師教學能力很難提升,教學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分析和評定教學工作質量的總抓手。教師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可以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以便后續調整教學安排,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對學生薄弱部分進行重點輔導,對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作用。但當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平時表現和學習成績兩個方面,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思想品德關注較少,這種評價方式有悖于從核心素養出發去評價學生,這樣既不能提高教學質量,也難以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3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問題產生的成因
通過研究發現,初中體育教師對核心素養的內涵理解和認知較為模糊,大部分教師只知道核心素養這一概念的提出,徒知其表,不能對其進行系統的闡述,對核心素養的內涵與要求、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并沒有深入理解和研究,或者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嚴重,在進行教學時,仍然將學習成績看待過重,而忽視了綜合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培養。要進行核心素養教育,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是基石,如果從源頭上出現錯誤,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出現偏差,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的風向標作用便無法發揮,教學能力得不到提升,那么落實核心素養教育將是不經之談。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分離的現象十分常見,教師進行教學時是灌輸式的方式,對學生感不感興趣、能不能學會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度不夠。教師更多的“關注教”而較少的“關注學”,導致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更加忽視,與核心素養教育背道而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吸收和儲存知識的容器,學生在課堂上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不是主動的學習知識,學生總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無好處,還會在無形之中打擊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和熱情,致使學生普遍缺乏探索求知精神。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從中汲取教學經驗,是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有力措施。通過調查研究分析,當前初中體育教師對教學反思并不重視,將教學反思作為任務,完成即可,并未深思教學反思的意義,甚至有些教師直接忽略了教學反思這一環節。教育是一項重大而深遠的事情,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進行教學反思,從中得到反饋,進而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和內容,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對學生負責,對自己的教學負責。形式化的教學反思對教學工作的意義微乎其微,對教學能力的提升沒有幫助。在不斷有效的反復思索探索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對教師教學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和提高。
學校的教學研究氛圍對教師反思意識和教學研究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教師教學能力起積極作用,反之將起阻礙作用,比如,一個學校如果形成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教育氛圍,那么教師也會受這種氛圍的影響,努力提升教學能力,努力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如果形成的是應試教育氛圍,那么教師會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自身教學能力也得不到發展。教師在學校進行教學,學校為教師提供發展機會和空間,學校應注重教師能力培訓,為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形成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而當前學校普遍還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將學習成績看待過重,形成的是“應試教育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沒有很重視,在這一氛圍影響下,學校會忽視對教師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教師的培訓也不重視,教師也會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忽視了自身能力的發展和對課堂教學的研究。
4 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
4.1 深化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認知
首先教師要主動查找核心素養相關概念文件,深化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與要求,了解當前倡導的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教育的特點和方向。在對概念有自己的認知和研究后,進一步了解學科核心素養的特點,根據學科核心素養的特點,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教學方式,有效貫徹到教學工作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盡量避免被應試教育“牽著鼻子走”,盡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堅持培養初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需要樹立全面統籌的核心素養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師觀,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學校要組織教師進行核心素養相關培訓,提供多種培訓機會,保障培訓經費,并且引進相關專業書刊,為教師提供豐富的資源,促進教師自學,促進教師間建立學習型組織[]。
4.2 豐富自主發展理念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教師豐富積累教學知識和教學經驗的同時,應該提高自身的“情商”,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方式,形成自身獨有的學生觀。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參考借鑒他人的優秀教學方式、理念或者方法,但更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根據學生和自身的個性特點,深入研究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師要提升主觀能動性,不斷豐富教學經驗,提升自我效能感,自身要形成終身發展理念[]。無論是剛入職的新教師還是工作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都應該不斷發展自身,雖然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發展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但都不應停止發展的腳步,要在達到基本的職業規范的前提下,尋找自身特色發展道路。學校也要不斷鼓勵教師發展,要構建相關制度促進教師發展,保障經費,為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學校領導要以寬容的態度去看待教師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形成開放包容的氛圍
4.3 優化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不同的教學方式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教學設計,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高質量的教學,為初中體育課堂帶來活力,真正落實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前,可以先借助課件給學生講解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利用短視頻給學生展示籃球比賽和關于籃球的趣味游戲,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籃球運動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致使學生主動想要學習。在課堂活動內容形式上,要積極引入趣味化的活動,如熟悉技能進行練習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加深對技能的練習,學習運動注意事項,這樣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和理解,實現高質量教學。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增加對學生的關注度,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學情差異,采用更加精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方法開展教學,較好的滿足不同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基本需要,進而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一方面,教師要設置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對于體育天賦較差、基礎薄弱的學生,要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技能方面要更加耐心,一步步引導、激勵學生,培養學生信心,對于體育天賦較強、基礎好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訓練和比賽,讓學生技能得到強化發展。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的輔導,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為學生設計合理的訓練量,讓學生在訓練中體驗成功感、獲得感,進而對體育課程充滿信心,培養學生自信。
4.4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除了教師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加強與他人的交流合作。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是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教師除了要進行自評反思,還要和他人進行互評,例如教師間互評、師生互評。教師間互評,要遵循合作性、反思性、實踐性原則,教師互評應“對事不對人”,從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提出問題和建議,促進教師間共同學習進步,實現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多方面進行,不能將學習成績看待過重,要結合綜合能力、課堂表現、思想品德多方面因素進行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的激勵學生,讓學生獲得體育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保證“不陷入應試教育的漩渦”,堅持核心素養教育方向。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首先教師要建立和學生間的平等的、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要敢于評價,從不同的角度給教師提建議,教師要虛心接受評價并進行改進,根據學生的反饋調節教學活動方式,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提升教學效果。
4.5 學校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培訓
首先,學校要形成良好的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教育氛圍,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深入人心。校領導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建立明確的教學評價依據,把教學評價落到實處。對于新教師來說,在入職前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科學的教學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新教師應積極主動參與職前培訓、課堂教學、教學座談會等,潛心學習教學知識,積攢教學經驗,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增強自主發展意識。對于成熟型的教師來說,教齡一般較長,教學經驗較為豐富,更容易忽視完善教學模式的問題,長期依賴已經固化的教學方式,加上職業倦怠感增強,往往忽視了教學能力的提升研究,學校應積極采取措施,激發成熟型教師教學研究的動力,不斷豐富教師自主發展理念。
5 結語
核心素養視域下,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要從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重角度出發,在理論層面,需要教師深化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豐富自主發展理念,轉變教學觀念,實踐層面,學校需要形成核心素養氛圍,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培訓,教師要優化教學方式,落實教學反思及評價,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及溝通,從實際情況出發,努力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落實到課堂中去。
參考文獻
[]黃元偉. 學生體育核心素養視域下貴陽市初中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2.DOI:10.27048/d.cnki.ggzsu.2022.000455.
[]王平.基于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小學教師培養——兼論“卓越”·“全科”[J].當代教育科學,2022(01):61-67.
[]戴瑤.試析教學反思對體育課堂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1):145-146.
[]蔣維西.基于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39(5):110-114.
[]劉如,周尤.核心素養視域下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邏輯與思路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1,43(05):93-98.
[]邢海潮,郭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教師,2021(S1):
159.
[]徐巧云,於榮.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專業核心能力發展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06):113-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