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日趨完善,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給物流行業帶來了極好的機遇,物流產業成為了其流通和消費的基礎。文章首先介紹物流行業并購交易的現狀,隨后分別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分析了JD物流并購DB快遞的動因,并通過經營、管理和財務協同效應評價探究物流企業并購對物流行業發展的影響。分析得出,JD物流和DB快遞在此次并購中進一步促進了快遞快運行業的轉型升級,推動了物流的智能化進程,提升了物流的綜合服務能力,獲得了雙贏,為物流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帶來了實質性意義。
關鍵詞:物流行業;企業并購;動因;協同效應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8.007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Plus er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dustry has brought excellent opportunities to the logistics industry, which has become the basis of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JD Logistics' acquisition of DB Express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pectives.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ynergies. Through analy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JD Logistics and DB Express have further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in this merger, promoted the intelligent process of logistics, achieved the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achieved a win-win situation, bringing substan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otivation; synergistic effect
收稿日期:2023-07-24
作者簡介:張" " 林(1970—),男,河北秦皇島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技術創新與管理、資本市場會計與財務管理;李珈瀅(1997—),女,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高佳璐(1999—),女,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楊詩文(200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引文格式:張林,李珈瀅,高佳璐,等.物流企業并購的動因及協同效應分析——以JD物流并購DB快遞為例[J].物流科技,2023,46(18):27-30.
0" " 引" " 言
根據Wind和普華永道的數據,2018—2022年,我國物流行業的并購情況跌宕起伏。隨著各個行業轉型升級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新消費”潮流的到來,物流行業的并購交易規模也在迅速擴大。2018年以來,國內外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物流行業整體的投融資情況并不理想。2018年并購交易規模處于近5年中的低谷,數量低至21宗;2020年物流行業并購交易數量回升到32宗,整體并購環境有所回暖,但一些綜合實力較差的物流企業仍會被市場淘汰,行業發展逐漸呈現出兩極分化和不斷融合的趨勢;2021年并購交易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了190宗,交易金額達到2 247億元[1];2021年綜合物流和智能物流備受關注,行業并購的步伐整合加快,交易頻率為平均每兩天一家;2022年上半年,在國際形勢復雜、內需收縮、外需不振等因素的影響下,交易數量降至59宗,交易金額則減少至488億元。
雖然中國物流行業攻堅克難,在順利穩步地開展物流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工程,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的建設,但依然難以阻止物流業并購交易熱度回落的情況,截至2022年下半年,交易數量已降至28宗,在工業物流、國際物流、民生物流需求多元化的驅使下,價格戰頻發,物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
1" " 案例介紹
1.1" " JD物流概況
1998年劉強東在北京中關村創立了JD公司,JD物流依托于JD集團的JD商城成立,于2017年正式獨立出來,成立了JD物流集團。2020年,JD物流以30億元的對價收購跨越速運集團,以彌補其在消費端及空運資源方面的不足。2021年5月,JD物流于香港聯交所上市。上市當年,JD物流的總資產為767.95億元,總負債為364.0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7.41%,當年營收為1 046.93億元。2022年2月底,JD集團控股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完成對中國物流資產的控股,補充了物流樞紐及物流設施。在完成對DB快遞的控股后,2022年末,JD物流的總營收額達到了1 374.02億元。
1.2" " DB快遞概況
DB快遞,DB物流的前身成立于1996年,DB物流以航空貨代為出發點,通過建立大件快遞的市場定位,成為零擔貨運領域這一細分市場的領頭羊。2018年,DB成為了我國第一家上市的快運類型物流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上市之后,DB意欲徹底打破快遞和零擔之間邊界戰略轉型之路的困境,在進入快遞這一新賽道后失去了其競爭優勢,實效不敵順豐快遞,成本拼不過三通一達。2021年DB物流全年營業收入為313.59億元,比去年增長了14.02%。被收購以后2022年的總收入為313.91億元,歸母凈利潤為6.5億元。
1.3" " 并購過程
2022年2月28日DB股份停牌;3月11日,JD物流宣布與DB快遞達成戰略合作,交易計劃浮出水面;7月,JD物流的子公司JD卓風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現金收購的方式控制了寧波梅山保稅港區DB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絕大多數股權,該公司為DB股份的控股股東,由此JD物流間接控制了DB控股所持有公司66%的股份。
JD并購DB物流采用的融資方式是一系列股權投資和債權融資的方式。其中,JD通過發行可轉債集資約40億元,用于并購DB物流;另外,JD還與DB物流完成了股份交換,JD支付了約57.6億元的現金,并發行了價值約38.5億元的普通股;JD還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作為并購DB的多種融資渠道之一。從3月官宣收購至7月收購完成僅用了4個月。這次收購形成的交易金額是快遞行業至今為止最大的,合計約89.76億元。
2" " 并購動因分析
2.1" " 外部動因
2.1.1" " 物流行業發展新機遇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物流服務面臨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因國內大循環、國內國外雙循環大規模、高質量的產業運行體系的建設,物流作為供應鏈的重要構成基礎和要件,面臨現代化進程中全新的機遇。許多物流企業憑借自身強大的應急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通過企業并購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其業務版圖,實現了資源的整合,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向物流供應鏈,更好地布局智慧物流管理體系。
2.1.2nbsp; " 企業之間競爭日益加劇
根據完全競爭理論,隨著快遞市場的不斷擴大,物流行業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會變得越來越激烈。根據差異化競爭理論,一些大型快遞企業會通過價格戰、服務升級、技術創新、塑造品牌價值等方式搶占市場份額,小型快遞企業則需實行差異化競爭戰略。這也造成了我國物流行業集中度不高、產業鏈有待整合、企業亟需轉型升級的現狀,因此目前行業結構的優化和資源的重新配置整合已勢在必行[2]。
2.1.3" " 電商平臺自建物流成為趨勢
近幾年電子商務風生水起,從供應鏈管理理論的角度分析,物流作為電子商務價值鏈上的一環,為了搶占用戶,增加用戶粘性,再加上行業成本低、風險小、準入門檻低的優勢,許多電商平臺都選擇投入供應鏈中物流行業這一領域,電商物流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全球化、鄉村化,競爭從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蔓延到了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另外,根據市場細分理論,電商平臺自建物流在細分市場中逐漸受歡迎,也逐漸成熟,物流行業將優勝劣汰,面臨行業洗牌,自建物流和傳統物流體系共存將成為必然趨勢。
2.2" " 內部動因
2.2.1" " JD物流選擇并購DB快遞動因分析
第一,擴張外部業務,盡快扭虧為盈。目前JD物流75%以上的收入來自于JD電商,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JD物流需要更多的外部訂單。在給內部提供物流服務的基礎上,JD物流的利潤率并不高。2021年上半年,JD物流的毛利率僅為3.65%,而同期順豐的毛利率為10.1%,為了提高盈利能力,JD物流必須尋求外部訂單。JD物流需擴大業務規模,而且要多方位擴大,不僅要做大快遞業務,還要做其他的物流業務,包括零擔。DB快遞的干線運輸能力及這幾年轉型的大件快遞能力,和JD的需求非常契合。
第二,獲取覆蓋全國的貨物快運網絡,加速業務改造。目前,JD物流已經收購了跨越速運和達達集團。通過對DB快遞進行并購,JD物流已全面進軍快運戰場。DB快遞的服務點雖然少于JD物流,但其業務網絡在鄉鎮地區的覆蓋率遠高于JD,而且DB大件快遞的優勢,也是JD物流所看重的。此舉提升了JD物流網點的覆蓋面,彌補了DB在消費端、空運資源和大件物流方面的短板,而且讓JD物流的版圖更具想象力了,為后續加速拓展一體化供應鏈、布局智慧物流管理體系打下了基礎。
第三,實現“一體化供應鏈”的拓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JD物流的定位是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供應商,并且將全面的物流服務以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形式提供給了客戶,以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為目標。DB在制造業領域擁有較好的服務能力和客戶群,可協助JD物流擴充服務產品和客戶群,同時充盈JD物流的人才儲備,實現從消費端、流通端到生產端一體化供應鏈的拓展,提高其服務質量。此外,JD物流還通過國內資本市場的杠桿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的關聯交易和并購,從而在短時間內擴大了業務規模,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2.2.2" " DB快遞接受并購動因分析
第一,業務轉型戰略決策失誤,轉型后的賽道競爭激烈。2018年上市后,DB決定向大件快遞進行業務轉型,雖然方向是對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DB快遞輸在缺乏商業流量。三通一達背靠菜鳥物流,菜鳥物流的背后是淘寶天貓;JD物流背后是JD商城;而快遞行業新秀極兔快遞之所以能殺出一條血路,是因為其背后是拼多多。這幾年DB將資源大量投入到大件快遞上,沒有夯實快運業務,也失去了零擔快運的霸主地位,被順豐快運趕超。DB快遞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出現了疲態,2021年是DB快遞上市以來業績最差的一年,被并購可以說是市場競爭激烈“爭搶地盤”失敗后的結果[3]。
第二,行業集中度低,市場分散,市場份額變小。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22年的數據,全國物流總收入中,前50強物流企業的收入占比為15.3%。由此可以推斷,我國物流行業市場的集中度不高,市場呈現出較為分散的狀態。此外,近年來物流行業并購事件頻頻出現,使物流行業的市場份額占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21年,順豐體系收購嘉里物流后所占市場份額約為11.96%,JD物流通過收購跨越速運,控股中國物流資產,占據了5.26%的市場份額,阿里巴巴集團在完成了對“三通一達”全面的持股后所占市場份額約為8.26%。而對于快遞業務,DB僅占了1.97%的市場份額,“蛋糕”過小,處于快遞行業的尾端,多扮演“追趕者”的角色,這也是其接受并購的原因之一。
第三,強化業務拓展能力,拓寬業務渠道。隨著電商的崛起及商業環境的變化,盡管在中高端市場上,DB和順豐的競爭非常激烈,但二者實力相當,因此必須新增賽道,才能謀取更大的發展。在被JD并購后,可利用其電商平臺,增加電商快遞件的訂單量,擴大客戶群。JD的電商渠道非常完善,同時擁有多樣化的物流產品和末端配送能力,正好能幫助DB打通供應鏈的最后一公里,實現“門到門”的服務,填補了整個供應鏈中的一個關鍵缺口。除此之外,DB快遞還可以借助JD物流的物流技術,促進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發展,加強倉儲規劃,推動供應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從而提高物流業務的整體運營效率,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3" " 并購協同效應分析
3.1" " 經營協同效應
根據當年的并購報表及2023年Q1JD物流的報表分析,2022年第四季度,JD物流包括DB在內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不包含DB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JD物流的毛利率為8.9%,營業利潤率環比增長1.8個百分點,這受益于與DB的協同效應。DB2022年的全年營收313.92億元,同比增長0.1%;因成本管控優化、自有運力比例提升、毛利率改善等因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9億,創近4年新高,增幅達339.08%,并購后盈利能力表現突出。成長能力指標可進一步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JD物流并購DB后,各項成長能力指標都大幅增加。相比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的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均漲幅明顯,說明JD并購后的盈利能力持續性良好。
市場份額方面,DB進入快運領域,JD物流的服務產品和客戶群體得到了擴充,業務范圍的覆蓋面拓寬,實現了從消費端、流通端到生產端一體化供應鏈的拓展,進一步提高了市場份額[4]。因此,無論是從并購后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的角度,還是從并購后市場份額的變化上來看,JD物流和DB股份在后續發展中都能體現此次并購的協同作用。
3.2" " 管理協同效應
JD物流成功收購了DB物流后,兩家公司的管理協同效應不斷擴大并得到釋放,使JD迅速建立了一張遍布全國的快遞網絡,并持續推動與DB在網絡、線路、場地等方面的資源協同和成本效益的提升。到2022年6月30日為止,DB物流在中國已經建立了近9 000個網點和145個分撥中心,其總面積超過了200萬平方米,同時還擁有超過2萬輛的自有營運車輛,服務范圍幾乎覆蓋了中國的所有區縣。DB在大件快遞和快運領域擁有獨特的業務優勢,這將為JD物流帶來更多的資源和渠道,雙方也將在業務模式、流程機制等方面進行共同探索和驗證,逐步實現協同效應。
管理協同效應在營運能力和各項費用的掌控能力上也能夠得到體現。觀察其運營能力,JD物流的并購在存貨周轉率和其他資產周轉率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從各項費用的控制能力來看,2022年全年,DB的營業成本為281.92億元,同比下降0.97%。其中,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分別占50.18%、32.34%。人工成本達141.47億元,同比下降1.92%[5],這主要是因為公司在持續推進末端網絡變革,實現原傳統門店中文職人員的轉型及優化,且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收派、分揀、運輸各環節資源投放的精準性,實現了各環節人效的穩步提升。運輸成本91.17億元,同比增長0.73%,主要受油價上漲的影響。JD物流在完成對DB快遞的并購后,擁有了覆蓋全國的快運網絡,并持續推進和DB在網絡、線路、場地等方面實現資源協同和降本增效,雙方的管理協同效應不斷地擴大并釋放。
3.3" " 財務協同效應
從償債能力來看,根據2022年H1和FY,以及2023年Q1的數據,并購前后JD物流的流動比率呈下降趨勢,流動負債的增加使其短期償債能力略有下降,DB股份則呈現出了相反的趨勢,但其比率都維持在1.5~2之間,處于較好的短期償債水平。并購當年JD物流的資產負債率由44.96%增加到了50.13%,DB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則呈下降趨勢,主要是由于并購過程中JD支付了約57.6億元的現金與DB物流完成了股份交換,另外JD還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了款。僅根據并購前后兩年的數據趨勢進行推測,并購雙方已有債務的償付均有所保障,未來償債能力仍會穩定存在。
從資金的來源方面分析,并購發生后,JD的規模得以擴大,資金來源更為多樣化了。2022年第四季度,JD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收入同比增長4.0%,其他客戶的收入增長了115.7%。若剔除DB,一體化供應鏈收入的增速環比下滑了2.9%,其中,來自JD集團的收入同比增長1.8%,外部收入增長4.2%,外部收入增速環比下降11.8%。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JD物流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增加了93.4%,折合人民幣183億元,這主要歸因于快遞和快運服務業務量的增加及與DB集團合并帶來的增量[6]。由此說明,“聯姻”可為JD物流外部業務的增長蓄力,使外部業務的營收增加,資金來源更加多元穩定,體現出了財務協同價值的釋放。
4" " 結" " 論
在DB融入JD生態圈1年后,JD物流不僅補齊了自身大件和零擔物流的短板,擴充了其干線網絡能力,而且還獲得了產品端和上市公司的平臺價值。DB自身利用JD的商業流量和綜合資源賦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實現了利潤的迅猛增長。隨著JD物流與DB在業務上的進一步深度合作,雙方未來的成長空間非常值得期待。此次物流企業的并購案例也給中國物流業帶來了許多啟示,在“政策、資本、市場、數智、融合”五大推動力的驅使下,中國物流企業應該積極抓住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機遇,勇往直前,增強企業間的合作,提高供應鏈的價值,積極轉型升級,努力降本提效,發展智能化物流,拓展綜合業務,關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以及低碳發展等重要方向的迭代、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杜新亞.京東物流并購德邦股份動因及績效分析[D].蚌埠:安徽財經大學,2023.
[2] 郭鵬程.資本助力經營,市場格局重塑——2023中國快遞發展新分水嶺[J].中國儲運,2023(2):22-23.
[3] 朱瑞,魏靜. 物流企業并購的動因分析——以京東物流并購德邦快遞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3,45(1):120-122,145.
[4] 張春伶.物流企業跨境并購協同效應研究——以圓通速遞并購先達國際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44(8):130-132.
[5] 賀泓源.快遞業大并購:京東、極兔突圍 中通、圓通防守[N].21世紀經濟報道,2022-10-24(11).
[6] 賀泓源.京東物流“放權”:負重必須狂奔[N].21世紀經濟報道,2023-04-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