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港口和區域經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的良性互動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可以促進港口的發展。文章收集了2000—2022年江門港口的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旅客吞吐量以及江門市GDP數據,首先用SWOT法分析江門港的發展現狀;然后用相關性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深入研究江門港口經濟指標對區域經濟的貢獻作用,論證了三個經濟指標對區域經濟都有促進作用,且在不同的城市港口,三者對GDP的貢獻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指出江門要想更好地發展就必須因地制宜,采取適合江門發展的措施和策略。
關鍵詞:區域經濟;江門港;SWOT分析法;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F259.1;G353.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8.031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ts and regional economy is complementary, and their positive interac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rts. 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cargo throughput, container throughput, passenger throughput and GDP data of Jiangmen Port from 2000 to 2022. The paper first uses the SWOT metho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Jiangmen Port. Then,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tribution of economic indicators of Jiangmen Port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was deeply studied.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all three economic indicators have a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GDP varies in different city port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Jiangmen,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suitable for Jiangmen's development must be take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Jiangmen Port; SWOT analysi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收稿日期:2023-07-11
基金項目:廣州市哲學社科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科學創新產業迭代過程中的空間集聚路徑研究——基于廣、京、深三市的實證研究”(2019GZYB49)
作者簡介:陽明明(1978—),女,湖南郴州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產業物流與供應鏈。
引文格式:陽明明,梁傳圳.港口與區域經濟的影響研究——以江門港為例[J].物流科技,2023,46(18):119-125.
在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蓬勃建設的背景下,我國對江門市提出了新的展望和要求,希望江門市能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打造珠江西岸新的經濟增長極。江門市作為全國重點僑鄉,擁有豐富獨特的僑鄉資源,是連接珠三角地區與粵西地區的重要樞紐,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具備可大規模連片開發土地的地級市。江門港是珠三角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對于促進五邑地區、港澳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互通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江門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江門港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價值,也對珠三角其他港口深度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有重要的參考意義[1]。
1" " 江門港的發展現狀SWOT分析
1.1" " 優勢分析(S分析)
地理位置優越:江門港位于珠江口區域,毗鄰香港和澳門,距離珠海、廣州等經濟中心城市僅幾十公里,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港口之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良好: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臺山沿海擁有開發大型深水港碼頭的自然條件,將來會重點開發臺山廣海灣,發展潛力巨大。業務發展蓬勃:江門港有多條國內國際航線,連接世界各地,運輸業務十分發達。江門港的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長,為江門市GDP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2" " 劣勢分析(W分析)
港口深水岸線資源緊缺:江門港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無法滿足大型船的通航需求。資料顯示,鎮海灣和廣海灣等港口有16個泊位,但超過萬噸的深水泊位僅有2個,大大限制了港口的貨運能力。港口吞吐量規模較小:江門港的吞吐量在整個珠三角地區港口群中規模較小。資料顯示,江門港的貨物吞吐量只有廣州港的7%,規模小意味著產能小,對區域GDP的拉動作用也小。港口的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不完善:江門港口作業的信息化程度和設備的自動化水平較低,不能滿足現代化港口的要求,制約了其服務質量和效率。
1.3" " 機會分析(O分析)
國家政策支持:江門政府高度重視港口的發展,大力為其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為推動港口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江門港可以借此機遇,加強與海外國家的合作,加強國際貿易,提升港口的國際化水平。貨運量增長:珠三角經濟發展迅速,貨運需求不斷增加,為江門港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江門港可以借此機會擴大業務規模。區域一體化發展:江門正積極推動與周邊城市的協同發展和區域一體化,這為江門港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1.4" " 威脅分析(T分析)
國際形勢不穩定: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運轉不穩定,江門港的發展面臨著國內產業轉移、發展模式創新等一系列挑戰。珠三角其他港口的競爭:珠三角地區港口資源豐富,江門港與臨近的中山港、珠海港、佛山港等港口屬于競爭關系,隨著競爭對手不斷加強對港口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的投入,江門港將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2]。
2" " 江門港對區域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
2.1" " 確定研究所需的經濟影響指標
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有很多,不同指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釋經濟發展狀況。在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選取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這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能代表港口發展狀況的不同維度的經濟指標,以江門市2000—2022年這三個指標作為自變量,江門市GDP作為因變量,原始數據如表1所示。
2.2" " 江門市GDP與江門港經濟指標的比較及相關性分析
2.2.1" " 江門市GDP與江門港經濟指標的增速比較
為了更好地了解江門市GDP與江門港經濟指標之間的關系,本文先對2001—2022年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和GDP這四個經濟指標的增速進行了比較,詳見圖1。
整體來看,江門港貨物吞吐量增速和旅客吞吐量增速大部分年份保持著同樣的增減趨勢,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港口集裝箱增速則大部分時間保持平穩,江門市的GDP增速也在大部分時間內保持平穩。從時間節點來看,2001—2003年江門市GDP和江門港的三個經濟指標都有較大的增速,這是因為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江門市與世界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對江門市進出口的暴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08—2010年江門市GDP和江門港三個經濟指標增速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是因為2007—2009年經濟危機席卷全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江門市的經濟發展。2020年江門市GDP和江門港的三個經濟指標增速全部下跌,因為2020年特殊情況的影響,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總體而言,江門市2000—2022年期間,GDP不斷增長,主要原因包括政府支持、外資引進、技術進步、城市化推進等方面因素。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經濟發展的政策,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同時,江門市積極引進外資、加強科技創新,推動了經濟的轉型升級,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居民的收入和消費能力不斷提升,促進了GDP的增長[3]。
2.2.2" " 江門市GDP與江門港經濟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在做回歸分析之前,首先要對變量做相關性分析。相關性可以用相關系數r來表示,大于0為正相關,小于0為負相關,絕對值越接近1相關性越強,越接近0相關性越弱。當變量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時,才能做進一步的回歸分析。使用SPSS軟件對表2江門市GDP與江門港的經濟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從表2的結果來看,GDP與三個港口經濟指標之間的sig值均為0,低于水平0.05,表明相關性顯著。其中GDP與集裝箱吞吐量的相關系數達到了0.975,為高度正相關,與貨物吞吐量的相關系數為0.870,與旅客吞吐量的相關系數為0.663。這說明江門市GDP與江門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都有一定的相關性。不過,這三個指標對GDP的貢獻率如何,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
2.3" " 江門市GDP與江門港經濟指標的回歸分析
由于涉及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3個自變量對江門市GDP的影響,因此需要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來分析江門市GDP與江門港經濟指標之間的關系。以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為自變量X,江門市GDP為因變量Y,使用SPSS軟件對表3數據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表3給出了變量輸入或除去的情況,本次多元回歸采用步進法,第一個模型只允許集裝箱吞吐量進入,第二個模型允許貨物吞吐量進入。表4模型總體R2超過0.9,模型擬合度很好。表5兩個模型的F檢驗的P值均為0,小于0.05,模型整體顯著。表6模型集裝箱吞吐量系數和貨物吞吐量系數P值均小于0.05,系數均顯著;自變量的容忍度為0.346,大于0.1,方差膨脹因子VIF為2.894,小于10,集裝箱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之間沒有多重共線性,不影響方程的最小二乘估計。表7給出了模型排除變量情況,模型輸入了三個變量,剔除了旅客吞吐量,可見集裝箱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的影響遠大于旅客吞吐量。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表達式為:
江門市GDP=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6.652+港口貨物吞吐量×0.287-446.975。
方程表明,當貨物吞吐量不變時,集裝箱吞吐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江門市GDP會增加16.652個百分點;當集裝箱吞吐量不變時,貨物吞吐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江門市GDP會增加0.287個百分點。
從回歸模型來看,旅客吞吐量在模型中被剔除,說明在對江門市GDP的影響中,集裝箱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的影響力遠大于旅客吞吐量。因此得出本文的第一個結論:集裝箱吞吐量對江門市GDP的貢獻最大,其次是貨物吞吐量,最后是旅客吞吐量。
2.4" " 江門港與廣東省其他港口對比分析
為了進一步明晰江門港三個經濟指標對江門GDP的影響效果是偶然的還是普遍的,現將江門港與廣東省其他港口對比,選取兩個港口,一個是比江門市GDP高的珠海港,另一個是比江門市GDP低的汕頭港,分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并對比結果。
2.4.1" " 珠海市GDP與珠海港經濟指標的回歸分析
以珠海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為自變量X,珠海市GDP為因變量Y,用SPSS軟件對珠海港數據(數據來源:珠海市歷年統計年鑒)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結果。如表8—表12所示。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表達式如下。
珠海市GDP=港口旅客吞吐量×(-2.524)+港口貨物吞吐量×0.277-1 024.995
回歸模型的擬合度很好,R2超過了0.9,模型整體顯著,模型整體P值為0,模型中旅客吞吐量系數和貨物吞吐量系數P值均小于0.05,各系數均顯著,旅客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之間沒有多重共線性,不影響方程的最小二乘估計。
方程表明,當旅客吞吐量不變時,貨物吞吐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珠海市GDP就會增加0.277個百分點;當貨物吞吐量不變時,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珠海市GDP會減少2.524個百分點。
從回歸模型來看,模型剔除了集裝箱吞吐量,說明在對珠海市GDP的影響中,旅客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對珠海市GDP的貢獻比集裝箱吞吐量大。
2.4.2" " 汕頭市GDP與汕頭港經濟指標的回歸分析
同樣的,以汕頭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為自變量X,汕頭市GDP為因變量Y,用SPSS軟件對汕頭港數據(數據來源:汕頭市歷年統計年鑒)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結果。如表13—表17所示。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表達式如下:
汕頭市GDP=港口旅客吞吐量×2.428+港口貨物吞吐量×(-0.272)+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0.982-177.732。
模型擬合度很好,R2超過了0.9,模型整體顯著,模型整體P值為0,模型中旅客吞吐量系數和貨物吞吐量系數P值均小于0.05,系數均顯著,三個經濟指標之間沒有多重共線性,不影響方程的最小二乘估計。
方程表明,當旅客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不變時,集裝箱吞吐量每增加1 個百分點,汕頭市GDP就會增加20.985個百分點;當旅客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不變時,貨物吞吐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汕頭市GDP就會減少0.272個百分點;當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不變時,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個百分點,汕頭市GDP就增加2.428個百分點。
從回歸模型來看,模型沒有剔除變量,三個經濟變量均保留在模型中,說明在對汕頭市GDP的影響中,汕頭港的三個經濟指標對汕頭市GDP均有一定的貢獻。
2.4.3" " 江門港與廣東省其他港口對比分析
根據上述的SPSS統計結果,分別對江門港、珠海港和汕頭港回歸模型的顯著性和各自變量的貢獻系數進行列表對比,詳見表18。
從上述三個港口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結果來看,三個回歸模型的擬合效果都較好,模型整體顯著,各回歸系數也較顯著,變量之間沒有多重共線性,不影響方程的最小二乘估計。但珠海港、汕頭港和江門港的三個經濟指標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程度完全不一樣,三者之間不存在規律。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對江門市GDP的貢獻最大,貨物吞吐量對珠海市GDP的貢獻最大但旅客吞吐量與珠海市GDP呈負相關,集裝箱吞吐量對汕頭市GDP的貢獻最大但貨物吞吐量與汕頭市GDP呈負相關。因此得出本文第二個結論:江門港三個經濟指標對江門GDP的影響效果是個例而不具有普遍性[4]。
3" " 結" " 論
第一,三個經濟指標對江門市GDP都有一定的貢獻,但不同經濟指標發揮的作用不同,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對江門市GDP的貢獻最大,其次是貨物吞吐量,最后是旅客吞吐量。這主要是因為江門港以遠洋運輸為主,集裝箱輸送的增長速率比貨物輸送的增長速率高,大力發展多邊國際貿易,相比之下旅客的輸送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第二,江門港三個經濟指標對江門GDP的影響效果是個性而不是共性。江門港要想更好地發展,就必須因地制宜,充分結合江門市的經濟發展特色,采取適合江門發展的措施和策略,打造江門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參考文獻:
[1] 殷翔宇,宗會明,曲明輝,等.我國沿海港口港城關系協同發展與驅動機制研究[J].人文地理,2023,38(1):64-70.
[2] 張華.港城關系協調發展理論與經驗借鑒[J].中國水運,2022(6):147-148.
[3] 周成.廣東省沿海港口經濟對海洋經濟的貢獻以及對策研究[D].湛江:廣東海洋大學,2014.
[4] 肖百琳.廣州港對區域經濟的影響研究[D].贛州:江西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