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為有效解決農產品供應鏈中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農產品物流金融應運而生。構建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分析風險因子,選擇合適的應對風險的策略。文章以A農產品企業為例分析農產品物流的金融風險,并提出風險應對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產品物流;農產品物流金融;金融風險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8.037
Abstract: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solving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Chinese society and achieving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financing in the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fina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can help enterprises analyze risk factors and choos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risks. This paper takes A agricultural product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financial risk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and puts forward risk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 agricultural logistics finance; financial risk
收稿日期:2023-06-09
作者簡介:蔣" " 毅(1997—),男,江蘇無錫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學。
引文格式:蔣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物流金融的風險評估[J].物流科技,2023,46(18):143-146,153.
0" " 引" " 言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我國重大的國家戰略,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在市場化發展進程中,農產品流通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顯示,我國農產品社會物流總額龐大,2021年達5萬億元(圖1)。
隨著我國經濟的復蘇,恢復生產和促進消費已成為當前階段農業工作的重點。在此背景下,農產品物流金融所面臨的風險也變得更加突出。同時,我國農村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因素較為復雜,獲取信息困難,農業生產成本高、效率低等特點也增加了農產品物流金融的風險。對這些風險進行評估和控制,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更加理性地開展業務,保證農產品物流領域的健康發展。因此,針對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物流金融所面臨的各種風險情況,開展風險評估研究,提出相應的風險應對及政策建議,對于促進農產品物流和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季星月等(2022)指出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農產品物流金融中影響最大的因素,能全面整合各方資金力量,保證農產品物流金融得到穩健發展[1];王旭(2020)指出要全方位分析綠色物流金融發展的績效和風險,同時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2];劉雨松等(2020)通過對貴州山地農產品電商物流金融PPP模式進行風險分析,提出了規避風險的控制策略[3];朱力(2017)指出要通過多方努力,更好地促進農村物流金融業務發展和模式的創新[4];王心如(2017)研究了誘發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的主要因素[5]。
1" " 農產品物流與農產品物流金融
1.1" " 農產品物流
農產品物流是指將農產品從生產地運輸到消費地或加工企業的整個過程中涉及的物流環節和各個功能模塊。農產品物流包含基礎設施建設、供應鏈管理、信息通信技術、質量安全控制、市場營銷等方面。農產品物流的目的是提高農產品運輸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障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以滿足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物流系統流程如圖2所示。
1.2" " 農產品物流特征
農產品的物流特征之一是對時效性的要求高,由于農產品易腐、易變質,需要盡快將其從產地運輸至消費地或加工企業進行處理。二是季節性波動較大,不同種類的農產品品種在不同季節的生產規模和需求量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三是運輸距離通常較長,我國農村地區村落分布較為分散,產區和消費區之間的距離較遠,導致農產品運輸的路途較長。四是運輸環境復雜,農業生產的地形復雜多樣,地理信息難以準確獲取,在運輸過程中需要應對多種復雜的自然條件。五是安全性和衛生保障要求高,農產品直接為人們提供食物和營養,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問題。因此,農產品對安全性和衛生保障的要求較高。
1.3" " 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是指以物流流通信息、物流企業和客戶之間的經濟交往為基礎開展的金融服務活動。其主要目的是使用金融手段為物流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滿足物流企業的融資、結算、風險控制等多種金融需求,進而實現資源整合、成本控制、風險管理、效益最大化等目標。物流金融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物流金融客戶廣泛,物流企業作為物流金融的主要客戶,在物流金融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物流金融客戶包括傳統的物流企業,也包括跨境電商、第三方物流平臺等一系列物流相關企業。其二,市場空間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行業對金融支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有利于推動物流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其三,風險控制能力強,由于物流行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商品化和信息化特征,因此物流企業在遇到市場變化和風險時需要及時準確地做出反應,而物流金融則能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其四,服務內容廣泛,物流金融不僅包括傳統的貸款、擔保、收付款等基本的金融服務,還包括特殊場景下的保證金管理、應收賬款融資、倉儲質押融資等多種金融服務,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1.4" " 農產品物流金融
農產品物流金融是指以農產品流通和貿易為基礎的金融服務。其主要目的是為農產品物流企業提供融資、保險、擔保、支付等金融服務,促進農產品的流通與市場交易。農產品物流金融在農業現代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產品物流金融可以幫助農民獲得融資支持,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可以幫助農產品物流企業解決資金不足的難題,提升其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還能夠為各類農產品的交易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結算及支付服務,降低交易成本,推動農產品的流通、市場交易和產業升級。
1.5" " 農產品物流金融模式
1.5.1" " 貸款墊付模式
農產品物流金融模式中的貸款墊付模式是指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給農產品物流企業,幫助其提前將農產品收購回來,進行倉儲保管、運輸和銷售等工作。這種模式可以加快農產品的流通速度,提高農民的收益水平,也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可靠的貸款投資渠道。但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農產品無法按時銷售或出現庫存積壓,就會給資金方帶來損失。因此,在實施貸款墊付模式時需謹慎評估市場需求和供求情況,并建立完善的風控措施,以識別和應對潛在的風險。
1.5.2" " 存貨質押模式
農產品物流金融模式中的存貨質押模式指的是農產品物流企業將其儲存、運輸和銷售的農產品作為質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貸款金額通常由質押物價值的一定比例確定。這種模式可以幫助農產品物流企業實現資金周轉,并能給金融機構提供比擔保物更可靠的貸款方式。同時,農產品也得以在物流企業的專業管理下進行倉儲保管和銷售,增加其附加值和利潤空間。不過,在使用存貨質押模式時必須注意質押物的品質、數量、評估與監管等問題,避免運營風險和經營風險給金融機構造成損失。
1.5.3" " 保兌倉模式
農產品物流金融模式中的保兌倉模式是指以保兌倉單為基礎,將農產品作為質押物,從金融機構處獲得融資。具體流程為:農民將自己的農產品委托給農產品物流企業進行倉儲和銷售,并由物流企業出具保兌倉單。金融機構在核實質押物數量、品質等情況之后,給物流企業發放貸款,同時持有相應的保兌倉單。這種模式可以減少風險,提高金融機構的信心,并且可以使貨主輕松獲得融資。但這種模式對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具備倉儲、運輸、銷售等一系列專業能力,避免產生質量或數量等方面的糾紛。
2" " 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評估
2.1" " 不同類型的風險概述
第一,物流企業風險:包括市場競爭風險、供應鏈風險和人力資源風險等,其影響決定了農產品的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能否順利開展。第二,質押物風險:農產品在進行物流金融質押時,可能會遇到質押物價格波動和質押物數量不足這兩種常見的風險。第三,農產品企業風險:農產品在生產、銷售和產品質量等方面存在著不確定性,其中可能會涉及自然因素,或者市場需求和價格波動等經濟因素。第四,宏觀環境風險:包括政策、經濟、社會等因素,如政策法規的變化、通貨膨脹率上升、勞動力成本增加、社會事件等,可能會給農產品物流金融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以上這些風險,可能會獨立存在,也可能相互交織和影響,對于不同的風險種類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讓農產品物流的金融風險控制得到更加有效和穩健的管理。
2.2" " 風險評估方法的選擇
熵權-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常用的多指標決策法。該方法將熵權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旨在提高綜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度。使用熵權-模糊綜合評價法可以避免常規綜合評價方法在權重確定方面存在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問題,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熵權-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步驟如下。
2.2.1" " m位專家對n個指標進行評分,計算風險矩陣R
2.2.2" " 標準化、歸一化處理
2.2.3" " 計算熵值,差異系數,權重
2.2.4" " 計算模糊評價結果
最后進行最大原則隸屬歸屬。
2.3" " 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3" " A企業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分析
3.1" " 基本情況概述
A農產品物流企業是一家提供農產品儲存、運輸和銷售的企業。該企業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J省D市。公司擁有自己的冷藏倉庫,可以處理各種對溫度要求不同的農產品,包括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等。此外,A農產品物流企業還可以提供配送和流通領域的組合式智慧化服務,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提供貼心便捷的服務。該企業在轄區內經營得很好且口碑較佳。
3.2" " 確定指標及其權重
根據上文2.3指標,經專家評價后,根據上文2.2進行計算,得出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數據計算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如下:
B=W×R=[0.187 6" " 0.231 7" " 0.323 8" " 0.216 2" " 0.040 7]。
3.3" " 結果分析
基于以上數據分析,A農產品物流企業開展農產品物流金融服務出現高風險的概率為18.76%,出現較高風險的概率為23.17%,一般風險的概率為32.38%,較低風險的概率為21.62%,低風險的概率為4.07%。可以看出,A農產品物流企業開展金融服務的總體風險一般。如果A農產品物流企業選擇開展此業務,就需要加強風險管理,規避風險。
4"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防范對策
4.1" " 質押物評估與監管
質押物評估與監管是防范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的重要環節,首先要完善評估標準和機制,建立統一的評估標準、質押物登記、權證出庫等必要制度,并隨時調整更新,確保質押物的價值真實、合理并且有保障。其次要加強監管與風險控制。設立專門的質押物管理部門并加強對其的監管,精細化評估各種風險因素,及時識別預警信號,有效預防風險。最后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在政府的指導下,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農產品物流金融中,加大對交易所等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產業鏈的各環節互聯互通,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和競爭力。
4.2" " 提高員工素質
提高員工素質是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管理隊伍的建設,激勵人才創新,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該舉措有利于優化企業的內部管理,提升其整體服務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同時也能夠將物流金融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企業需要根據員工的技能、業務和管理知識等要求,設置不同的培訓內容和方式,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可以通過內部培訓班、外部培訓、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習。企業還需定期組織考試或評測,及時發現并糾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業務操作中注重培養個人的技能狀況,切實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其次,加強管理隊伍建設。企業在招聘中應當注重員工的能力和履歷的綜合素質,并根據實際情況配置合理的管理節點。最后,企業應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實履行相關職責和權力,保持公正一視同仁的態度,借助案例分析、激勵機制和工作考核等手段,對員工的執行能力和應變能力進行考驗,并不斷培養和引進有競爭力的管理人才,提高整個團隊成員的素質,使素質匹配度更高。
4.3" " 優化物流配送體系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農產品物流行業正在逐步轉型升級,優化物流配送體系可以防范風險并提升效益。第一要完善物流配送網絡。農產品物流普遍存在集散中心不夠發達,線路配送不合理等問題,要加強配送線路規劃并優化物流節點設置,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以提高速度、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二要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強信息化建設,引入先進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實現全方位、無縫隙、精準高效的物流配送管理,同時開展物流數據分析,全面掌握商品來源和物流運輸情況,及時做出調整和決策。最后要強化協同作業。物流協調中心應該構建公平、合理、安全的物流體系,將倉儲、配送、運輸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并加強與發貨方、收貨方和物流公司之間的協作,加大對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扶持力度。總之,優化物流配送體系需要不斷深化改革,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提升物流質量,加強系統管理與監管,加大科技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投入,從而為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創造一個更加持久穩定的支撐保障。
4.4" " 完善法律政策
隨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啟動,農產品物流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但也面臨著金融風險上升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完善法律政策有助于該產業防范潛在的金融風險,保護從事農產品物流行業的企業及消費者的權益。首先,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覆蓋所有涉及農產品物流的環節(如生產、加工、運輸、貿易等)并確保其能夠得到有效實施和落實。提供一種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對欺詐等非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其次,政府部門應當建立完備的物流市場監管機制,加大對物流交易過程中各類違規行為的監督和檢查頻次,確保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并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最后要注重全民參與。政府應該積極鼓勵群眾參與到物流管理中來,如發起“共筑物流”等活動,提高群眾的物流認知水平,讓群眾擁有一定的參事權利,在保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也能提升對物流服務質量的評價,從而通過共同維護,形成利益最大化、彼此信任、相互協作的發展局面。
5" " 結" " 論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和國家在新時代為“三農”工作制定的宏偉藍圖。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在金融服務“三農”的過程中,農產品物流金融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因此,如何有效解決農產品物流金融所面臨的風險就成為了政府、銀行、企業等相關主體關注的焦點。本文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物流的金融風險評估進行研究,以期為我國農產品企業應對物流金融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季星月,安曼曼,劉彩華,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物流金融的風險評估——以安徽省為例[J].投資與創業," " " " 2022,33(15):18-21.
[2] 王旭.探究現代農產品綠色物流金融發展的績效及風險[J].商場現代化,2020(2):34-35.
[3] 劉雨松,黃玲.貴州山地農產品電商物流金融PPP模式風險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227-228.
[4] 朱力.農戶參與農產品物流金融模式的風險研究[J].山西農經,2017(18):8-9.
[5] 王心如.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評價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