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定向運動教學研究方向應該成為高等教育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體育課程與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融入到一起,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意識、創新思維、豐富地圖地理知識、野外及特殊自然環境生存能力等。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及迅速適應多元化復雜環境的綜合能力。本文針對高等教育院校目前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依新課程改革要求提出教研推廣方向。如何有效的突破傳統體育教學體系,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打造有個性,有特色的定向運動課程教學及推廣。同時通過定向運動課程教學實踐,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拓展,增進高校辦學特色,使學生能從體能增強對自然環境的認知、融入、應對等全面的發展。為有效開展和普及定向運動教學方向提供可行性分析和推廣策略。
關鍵詞:科技體育 "定向運動 "新時期 ""推廣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Study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Orienteering in Traditional Ev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orts in the New Period
LI Jianpi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Province,730050"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irectional sports teaching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t integrates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n which we live, and cultivates students' spirit of cooperation, team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thinking, rich knowledge of map geography, and the ability to survive in the wild and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s.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improv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quickly adapt to diverse and complex environments.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mo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ow to effectively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make rationa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create personalized and characteristic direc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romo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argeted sports courses, we will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h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tha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physical fitness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integration and coping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provide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argeted sports teaching direction.
Key Words: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Directional motion;"New Era; Extension Study
教育部在2002年8月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我國高校體育課程要培養學生“能參加有挑戰性的野外活動和運動競賽”的運動技能目標[1]。在該綱要傳達精神的指導下,諸多高校進行了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開展了野外教學訓練;如何讓學生充分的感受自我與大自然的和諧,培養出學生的體育興趣,激發起學生的體育愛好,已經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研究的關注點。近幾年在我國試行的高等教育院校體育課程定向運動教學研究方向(以下簡稱“定向運動”)[2-4]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我國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后,定向運動成為我國高??萍俭w育運動項目,在教學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礎。“定向”[2]概念最早是在1886年被使用,是源于瑞典的一項軍事體育項目,參與者在依靠地圖、指南針等的幫助下到達未知的地方,可完成軍事項目任務。定向運動對參與者的身心健康、品格塑造,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人格培養等有很大影響力。定向運動投資低,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這極大緩解了高校體育教學場所的相對不足,尤其對于西部經濟落后地區非常適合開展定向運動這一科技體育教學項目。同時定向運動參與性非常好, 沒有人數限制。定向運動真正體現了“情景教學”的新理念,達到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定向運動教學在我省高校中的開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如何進行教學研究與推廣以及師資教學能力方面的培養與相關人才引進等問題需深入剖析解決;定向運動作為高??萍俭w育教學課程,既能豐富教學內容,又能體現課程的多元化,對推進新課程改革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1 推廣定向運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推廣定向運動的必要性
“大學體育課程”是高等教育院校開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礎必修課,無論是對體育專業還是非體育專業的學生而言都顯得尤為重要。從我目前對我省高?!按髮W體育課程”的教學調研結果來看,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授課的比重較多,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低,而且學生學習成效不理想。
定向運動是將體育課程與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融入到一起,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意識、創新思維、豐富地圖地理知識、野外及特殊自然環境生存能力等。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及迅速適應多元化復雜環境的綜合能力。定向運動真正體現了“情景教學”的新理念,達到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打破了高等教育院校目前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2.目前許多高校對“大學體育課程”-定向運動的重視和支持程度不夠
“大學體育課程”在我省甚至是整個西部地區高校教學中,其地位沒有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高。教師也過于強調體能和素質達標要求為準。教學內容基本上為傳統教學大綱設計好的體育項目開展授課。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和我們生存環境的不可控因素的頻出,傳統教學大綱設計好的體育項目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已經遠遠不夠;并且在經濟不發達的西部地區而言,面臨高校辦學經費不充足的情況下,在大學體育課程定向運動教學研究方向給予的經費支持幾乎為零,因此,開展定向運動教學研究及推廣的人相對少。
2 定向運動在高校的現狀分析:
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在我校的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中,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比較:
2.1學生對定向運動的接受和喜歡程度(如圖1所示)
通過學生對定向運動的接受和喜歡程度調查研究發現,超過60%的學生比較喜歡定向運動,有8%的學生非常喜歡此項運動,一般喜歡的有28%,其他占1%。由此發現喜歡定向運動的學生超過70%,此項運動在學生群體中普遍受歡迎。
2.2 學生對定向運動的適應程度調查(如圖2所示)
通過學生對定向運動適應程度的調查,可以發現非常適應和比較適應此項運動的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8%,其中非常適應的學生人數是比較適應學生人數的5倍,說明此項運動學生的適應度很高。
2.3 學生對定向運動的能力培養及能力幫助調查(如圖3所示)
通過學生對定向運動的能力培養及能力幫助調查,可以得出,認為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占26%,有幫助的學生占68%,在其它因素的6%中,負面作用為0。因此,總體來講,學生對定向運動的能力培養及能力幫助的作用特別認可,對開展此項運動具有積極的影響。
2.4 學生對開展定向運動綜合認可調查(如圖4所示)
通過學生對開展定向運動綜合認可調查發現,學生對此項運動的綜合認可度很高,對于開展此項運動具有很好的推動性。
綜上四項內容的調查數據分析可以看到,采用定向運動體育課程教學效果明顯,采用這種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和推廣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有益的。但為什么定向運動的推廣比較困難,我認為有一下幾方面的原因。
3 推廣定向運動的原因
3.1 定向運動教研普及率低
定向運動在我省高校的開展處于初級階段,普及率較低,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及我國部分發達地區高校相比較差距巨大,而且我省部分高校不開設定向運動教學及推廣。體育教學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設置。從新課程改革要求的角度窺視,我省高校對“大學體育課程定向運動”教學的認知乏饋,更沒有把科學的體育運動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沒有從中感知到其存在的生命科學價值和教學所要達到目標與意義。
3.2"推廣定向運動具有教學風險
定向運動教學推廣是讓學生體驗科技體育,自我與自然和諧融合的體育運動,要求學生在教學體驗中豐富地圖地理知識、能準確定位自己所在的方位,迅速觀察、準確認知、就地取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培養學生如何迅速的適應當下自然環境及野外生存能力。該項教學研究及推廣的目的在于學生離校后,無論在什么崗位上,在什么情況下,或遇到什么特殊災害及緊急狀況下,首先能夠以自我及身邊人的人身安全為前提、迅速適應當下的自然環境,并能融入自然生存為目標。該教學相對而言存在一定的自我挑戰和風險,因此相關教學管理部門不愿意承擔教學風險,故定向運動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干預阻礙,難以在高校中廣泛地進行開展。
3.3 推廣定向運動師資力量薄弱,缺乏系統課程研究和團隊建設
定向運動在我國開展相對較遲,專業素質達標的人才比較緊缺,較多的專業老師在定向運動教學上處于摸索階段,缺乏系統的培養和研究,更沒有具備相關經驗的教學人員組織教研團隊。沒有依新課程改革要求,結合教學發展和增進辦學特色進行定向運動教學推廣和教研,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建設專業技能強硬的師資團隊。
4 推廣定向運動的措施與對策
高等教育不僅是學生專業知識的加強塑造,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體能素質在綜合素質的中的比重是相當重要的。定向運動的推廣不僅能夠豐富體育課的內容,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而且能夠打破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局限,促進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綱要。
(1)定向運動真正體現了“情景教學”的新理念,達到了“一體兩翼”的特色辦學理念,以學生專業素質培養為“主體”;以塑造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責任感的思政教育;寓體育于樂、融入自然的情景教學,全面促進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發揮特長、彰顯個性為“兩翼”,增進高校的辦學特色。
(2)通過加強校企、專業機構等合作模式,有效的實施定向運動的推廣工作。
當前,不同高校開展定向運動分布極度不均勻,尤其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西北地區??梢愿鶕陨韺嶋H情況,采用與專業機構單位交流與合作。通過資源進行整合的方式,結合科技定向運動特點和專業要求。實現學校資源或跨校資源的共享,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定向運動,配置資源的優化和效率利用最大化,推動定向運動的發展與推廣。
5 結語
定向運動作為一項新興而有潛力的體育運動, 打破了傳統體育固定單一模式和體育封閉教育體系,它將體育課程與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融入到一起,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意識、創新思維、豐富地圖地理知識、野外及特殊自然環境生存能力等,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及迅速適應多元化復雜環境的綜合能力。通過該文研究以期為定向運動的推廣和普及提供可行性推廣策略。
參考文獻
[1]于 "健.高等院校開設“定向越野”課程的實踐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11,11(2):120-122.
[2]趙偉科.普通高校體育定向運動資源開發現狀與對策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9,29(8):68-71.
[3]朱春明.學校定向運動教學的實踐[J].西部素質教,2020,6(2):107
[4]葉朝忠,張雨.定向運動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3,30(3):375-378.
[5]朱文平,王梅.定向運動課程教學現狀研究——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J].運動,2018(17):75-76.
[6]葉朝忠,張雨.定向運動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3,30(3):375-378.
[7]王玉洪,王霖.高校定向運動課程教學優化設計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27(1):119-120.
[8]林孟龍,曾劍斌,吳渝婷.定向運動對高職學生人格健康的影響[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版),2020,33(2):116- 119.
[9]曹雪梅.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成就目標定向與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20.
[10]王佳楠.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