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的日益全球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作為大學生的重要階段,大學期間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他們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直接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從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的關聯、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下的成功創新創業就業經驗分享三個方面進行探討,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就業能力。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支持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途徑。作為大學生的重要階段,大學期間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他們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推動,創新創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創新創業能力不僅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素質,也是他們成為社會中的創新創業者和領導者的重要能力。
(一)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的影響
校園文化是指大學校園內所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文化氛圍和價值觀體系。它是大學的軟環境之一,對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就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創業教育和培訓機會
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創業教育和培訓機會,幫助大學生了解基本的創業知識、技能和方法。通過設置創業課程、舉辦自主創業專題講座、就業培訓機構等方式,能激發大學生創新發展激情,提升其創業能力和素質,校園文化還可以組織創業比賽和創業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促進其創新創業意識的形成和發展[1]。
2.建立創新創業的導師制度
校園文化建設應該鼓勵和支持教師、校友和社會企業家等專業人士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工作中。建立創新創業導師制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咨詢服務。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長和創業意向,幫助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創業計劃,并提供實踐經驗和行業資源的支持。
3.提供創業資源和就業支持
校園文化建設可以為學生就業創新發展提供大量創業資源,幫助學生就業創新發展。學校可以設立創業孵化器,提供辦公場地、資金支持、法律咨詢等服務,幫助學生創辦自己的企業,學校還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幫助他們順利就業。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1.增強學校的創新創業氛圍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就業可以為學校創造一個創新創業的氛圍,當一部分學生開始創辦自己的企業,并取得成功時,這將激發更多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學校可以通過宣傳策劃成功的創業案例、開展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活動,營造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氛圍,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創新發展。
2.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大學生創新創業、學生就業發展可以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當學生在創新創業行業取得成功時,他們不僅為自己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為社會創造了價值。這種價值創造將為學校贏得良好的聲譽和口碑,提升學校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學校也會因為畢業學生的創業成功而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為學校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3.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就業可以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實現產教融合的目標,當大學生選擇創業或者就業創新行業,他們會與企業建立聯系和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創新創業項目的發展和落地,這種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使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和市場需求,提高其創業的成功率和就業的競爭力,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學校合作,培養更多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2]。
(一)改革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創新
1.創新創業相關課程的設置與優化
完善創新創業相關課程的設置與優化。首先,需要對現有的就業指導課程全面整理和完善。目前,大學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比較零散,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因此,需要對各個學科的創新創業課程進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重復和冗余,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其次,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應該注重實踐性和針對性。傳統理論教育已不能滿足大學生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需要,因此,創新創業課程應該更加注重實踐和應用。可以通過實地考察、企業參觀、創業實訓等形式,使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業能力。
此外,還可以引入一些創新創業競賽項目,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創新創業能力的機會。通過參加創新創業競賽,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且還可以與企業和投資者接觸,了解創新創業的最新動態和市場需求。
2.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小組討論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還要注重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相結合。
創新創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創業教育要與創業實踐緊密結合,學校為學生提供一些項目進行創新創業實踐,讓他們親身體驗創新創業的全過程,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學校同時引入一些外部資源,如企業導師、創業導師等,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創新創業指導和支持。企業導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具體環境和操作步驟,創業咨詢可以幫助學生處理創業過程中的問題和擔憂,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二)創新實踐教學與實習實訓安排
1.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推進與開展
創新實踐教學的推進與開展需要學校提供良好的平臺和支持。學校可以設立創新實驗室、創新基地等創新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新項目的場地和設備。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企業家和技術專家來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幫助和應用。
創新實踐教學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課程和培訓,幫助他們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學校還可以設置一些創業創新實踐教學,讓學生參與具體的創業創新項目,鍛煉自己的實踐技能。在探索綜合實踐課程中,學生可以參加一些創新創業項目,例如科研項目、創業項目、社會實踐等。通過參與這些項目,學生可以接觸到真實的問題和挑戰,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3]。
2.創新創業實習實訓的組織與管理
創新創業實習實訓是指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通過實習實訓,學生可以接觸到真實的企業和市場,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需求,學習創新創業的實際操作和管理方法。在實習實訓中,學生可以通過參與企業的創新項目和實踐活動,學習創新的實踐技巧和管理經驗。
創新創業實習實訓的組織與管理,需要學校與企業共同合作。學校可與公司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為實習提供良好的機會和資源。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創新實習實訓的管理機制,確保實習實訓的順利進行。此外,學校還可以提供創新創業的資金支持和創業孵化服務。學校可以設立創新創業基金,為學生提供創新項目的啟動資金和創業資金。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創業孵化器,為學生提供創業的場地和資源。通過這些支持和服務,學生可以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實現自己的創新夢想。
(三)學校外部資源的引入及其合作
1.企業合作與創新創業項目合作
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通過與企業合作,學生可以參與到真實的商業項目中,了解項目的整體流程和各個環節,鍛煉自己的項目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學生還可以與企業的專業人員進行交流和合作,獲取實際的創新創業經驗和技能。這種合作模式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真實的創新創業平臺,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4]
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通過與企業合作,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創新創業的實踐基地,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商業環境和創新創業項目。在這個實踐基地中,學生可以與企業的專業人員一起合作,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實踐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創新創業導師來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
2.創新創業導師及其專家的引導
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過程,創新創業導師和專家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發現創新創業的機遇,解決各種問題,提高創新創業水平。創新創業導師能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專業指導和建議。他們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制定創新創業策略和計劃,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他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故事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鼓勵他們勇于嘗試和創新。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學校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來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專家可以通過講座、討論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傳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創新創業的理論和方法。同時,專家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問題[5]。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創新創業就業奠定基礎。在校園文化建設下,成功的創新創業經驗分享案例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經驗和啟示,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創新創業的要領,為將來的創業就業做好準備,在這樣的校園文化建設下,有很多成功的創新創業經驗可以分享給學生,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案例一:某大學學生創辦的社交電商平臺
這個案例是一個大學生利用校園文化建設的機會,成功創辦了一個社交電商平臺。在校園里,他發現同學們經常在微信群里分享購物心得和推薦商品,于是他看到了一個商機。他通過自己的編程技術,開發了一個專門為大學生群體設計的社交電商平臺,讓學生們可以在平臺上分享購物心得、推薦商品,并通過分享獲得一定的傭金。這個平臺很快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用戶數量不斷增加,他也通過平臺賺取了一定的收入。這個案例的成功經驗在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機會,通過自己的知識技術和創新能力,開發了一個符合學生需求的創新產品,并通過有效的推廣和運營,使其成為一項受歡迎的服務。
案例二:某大學學生創辦的線上教育平臺
在校園文化建設的背景下,一個大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成功創辦了一個線上教育平臺。這個平臺主要提供學生們需要的各類在線課程和學習資源,幫助他們提升學習成績和獲取更多的知識。該平臺通過與學校合作,與教師合作,邀請專業的老師和行業專家錄制課程,并提供在線互動和答疑服務。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并通過平臺進行學習和交流。這個平臺不僅幫助學生提升了學習成績,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創業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商業價值。
以上這些案例都是在校園文化建設的背景下,學生們利用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機會,成功創辦了各類創新創業項目。這些案例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其他學生提供啟示,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把握創新創業機會,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同時,這些案例也說明了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它為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的平臺和就業支持,激發了他們的創新和發展熱情,塑造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創新和就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教育和培訓機會,建立創新創業的咨詢規章制度,提供創業資源和就業支持,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就業能力。同時,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就業也可以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增強學校的創新創業氛圍,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通過改革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創新,推進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與實習實訓安排,引入學校外部資源與其合作,可以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就業能力。
本文系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2021SJB1107。
參考文獻:
[1]張燁.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04):85-86.
[2]張超.“互聯網+”時代的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高教學刊,2020(01):51-54.
[3]吳晗,劉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J].中國商論,2019(05):225-226.
[4]路暢.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分析[J].山西青年,2018(11):221.
[5]周靜,劉振忠.托校園文化活動培養體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7,31(03):58-62.
(作者簡介:陳萍,學歷:碩士研究生;職務: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