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公路建設逐漸成為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領域。文章針對當前農村公路建設存在的問題,包括技術等級普遍偏低、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MQI指數低、路容路貌臟亂差、管理及養護落實不到位、建設及養護資金缺口大等,分析了原因和影響因素,并提出了兩個推進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方向:結合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進行農村公路規劃建設;以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設計方案推進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一些與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相關的重要問題,例如環境保護、技術難點、PPP模式等,旨在為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參考。
關鍵詞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 F54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07-0048-03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逐漸凸顯,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為各級政府關注的焦點。其中,農村公路規劃建設作為農村交通改善的重要方面,因其直接關系到農民生產生活、農產品物流等方面的發展,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因此,該文旨在對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及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以期為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 農村公路現狀及存在問題
農村公路是連接農村地區與城市的重要通道,對農民的出行、農產品的運輸以及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當前情況下,農村公路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技術等級普遍偏低,交通事故頻發;同時,MQI指數較低[1-2],路面行車舒適度較差。此外,路容路貌臟亂差,管理及養護均落實不到位,建設及養護資金也存在巨大缺口。這些問題對農民的正常生活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
1.2 國家戰略對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正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其中一個關鍵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改善農村公路建設水平,可以促進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生產力和居民生活水平,同時也有利于推動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的發展。
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現代化國家的目標。農村公路建設對于提高農村地區的交通運輸能力、發展現代農業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加強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研究和實踐,有助于推進上述目標的實現進程。
近年來,國家政府對于農村公路建設高度重視,并逐步加大了對該領域的投資力度。例如,“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要加強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同時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路建設、支持財政扶貧項目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這些政策的出臺,為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1.3 研究意義
針對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方案,有利于解決現階段農村公路建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全面進步。同時,在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背景下,研究農村公路規劃建設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因此,該文的研究意義在于為推進我國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為實現農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作出貢獻,為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注入力量。
2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現狀分析
在當前情況下,農村公路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此部分將會從六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技術等級普遍偏低
農村公路的建設水平和質量相對較差,技術等級普遍偏低,這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缺乏先進的建設技術和設備。二是農村公路建設投入不足,導致無法采用更先進的建設工藝和材料。三是農村公路建設中存在一些管理不當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由于技術等級普遍偏低,農村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破損、坑洼等情況較為普遍,給農民的出行帶來不便,也影響了農村地區的交通運輸能力和農產品的流通。
2.2 交安設施不完善
農村公路的交安設施不完善,主要表現在缺乏標線、標志和隔離設施等方面。其中,最常見的情況是缺乏道路中央線和邊緣線,給車輛行駛帶來了很大的風險[3-4]。此外,由于農村地區車輛相對較少,一些司機安全意識不夠,違法行為較多,加之交安設施不完善,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2.3 MQI指數低
MQI指數是衡量道路行車舒適度的重要指標,低MQI值代表著道路行車舒適度較低。農村公路MQI指數普遍較低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道路狀況不好,路面坑洼、凸起等問題較多。二是設計速度低,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三是交安設施不完善,難以保證車輛行駛的平穩性和安全性。由于MQI指數低,農民在農村公路行駛時經常會感到顛簸和不適,車輛損壞和交通事故也時有發生,嚴重阻礙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2.4 路容路貌臟亂差
農村公路的路容路貌普遍存在臟亂差問題,這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農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比較低,亂堆亂放垃圾的現象普遍存在。
(2)管理及養護不到位,沒有定期進行清理和維修工作。這些問題導致了農村公路的路容路貌不佳,對村容村貌的建設產生了較大影響。
2.5 管理及養護落實不到位
管理及養護是農村公路規劃建設中的重要一環,但目前在落實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專業化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相對較低;二是資金投入不足,養護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些問題直接導致管理及養護工作落實不到位,道路維修不及時,加速了農村公路損壞和老化的進程,同時給車輛行駛和農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
2.6 建設及養護資金缺口較大
建設及養護資金是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支撐。分析目前許多地區存在資金短缺問題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一是政府投資不足,無法滿足農村公路建設的需要。二是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導致建設資金來源單一。三是部分地區存在項目審批難、撥款不及時等問題。這些直接影響了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工作的推進,也導致了農村公路的建設和養護水平相對較低。
綜上,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現狀表明,在當前情況下,農村公路建設存在著技術等級普遍偏低、交安設施不完善、MQI指數低、路容路貌臟亂差、管理和養護落實不到位以及建設與養護資金缺口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有必要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來加強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工作。
3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推進策略
針對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需要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農村公路的建設質量和水平。該部分將從加強政策引導、優化資金配置、加強技術支持、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交安設施五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3.1 加強政策引導
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政策引導力度,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路建設、支持財政扶貧項目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薄弱地區的投入力度等。同時,還應加強對相關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引導各方廣泛參與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工作。
3.2 優化資金配置
農村公路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因此,在資金配置方面,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資源,如政府投資、社會資本投資、銀行貸款等,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供給。同時,在資金使用方面,應根據實際情況,優先滿足薄弱地區的需求,合理調配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具體措施包括:一是積極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路建設。二是加強投資項目管理,規范工程招投標和資金使用流程,防止資金浪費和投資過度集中。三是探索多元化融資模式,如PPP模式等[4-5],在不斷規范的前提下,通過市場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
3.3 加強技術支持
加強技術支持,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的技術水平和質量。一方面,可以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以提升農村公路建設的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技術人才的培訓和引進,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的專業化水平和管理能力。
3.4 提升管理水平
加強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管理和監管工作,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強道路養護工作、開展定期的檢查和評估等,確保農村公路的使用效益和安全性。同時,還應注重宣傳教育,提高公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心。
3.5 完善交安設施
提高農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和舒適度,需要加強交安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具體措施包括:一是加強標線標志的設置。在農村公路上設置合理的標線和標志,如行車道標線、轉向標志、限速標志等。這不僅能指導駕駛員正確駕駛,還能提高夜間和惡劣天氣下的行車安全度。二是設置隔離設施,比如設置護欄、反光帶等物理隔離設施,用于分隔車輛和行人、畜牧等,保障交通安全。三是改善道路幾何條件。通過對農村公路道路幾何條件進行改善,如修整路面、調整坡度、擴寬道路等,以提高車輛行駛的平穩性和安全性。四是增設交通信號設施。在需要的路段增設交通信號燈、紅綠燈等設施,以確保交通有序和安全[5-6]。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途徑,但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優化資金配置、加強技術支持、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交安設施、優化資金配置等措施,可以逐步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的水平和質量,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同時,加強社會參與,實現公路建設的多元化發展,可以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的出行需求和生活需求。
4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實踐案例分析
下面該文通過具體案例來分析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實踐效果。
4.1 案例一:山東省墾利區“三網融合”農村公路建設工程
該工程位于山東省濱州市墾利區,總投資近4億元人民幣,涉及31條公路,總里程達到465 km。該工程采用“三網融合”模式,即公路、電力和通信網絡的同時建設,兼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旨在提高農村公路的服務水平和覆蓋率,并降低農民的出行成本。
該工程的建設成效顯著,有效解決了當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問題,為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該工程還取得了如下經驗:一是加強政策引導,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路線,通過政府財政扶持、招商引資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投資。二是注重技術創新,采用先進的建設理念和技術手段,如數字化設計、智能化施工等[6-7]。三是加強管理監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嚴格規范招投標和施工過程,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
4.2 案例二:甘肅省某地區的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
某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山區,村民的交通出行相對較為困難,由于地勢險峻、道路狹窄等原因,農村公路存在著管理與養護困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該縣公路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強巡查維護。成立專業的公路維修隊伍,負責對重點路段進行日常巡查、搶險救災等工作。二是引進先進技術。該縣公路局引入了智能化路面監測系統,對公路路面的裂縫、坑洼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并且利用大數據分析和預測技術,預測道路老化和損壞的趨勢,提前進行必要的維修和養護工作。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在管理和養護方面,該縣加大了資金投入,定期進行道路維修和養護工作,包括路面硬化、排水設施建設、邊坡治理等方面。同時,該縣還通過政府引導基金、PPP融資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路建設和管理,提升了農村公路的服務能力和質量。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該縣公路局成功解決了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4.3 小結
以上案例分析表明,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需要政策引導、資金保障、技術支持、管理監督、交安設施完善、信息化建設和社會參與等多種措施相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建設結果。在具體實踐中,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以此推動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全面發展。
5 結語
該文探討了當前我國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了優化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對策和建議。通過研究可以得出,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在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改善農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但目前許多農村地區仍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為此,需要政策引導、資金保障、技術支持、管理監督、交安設施完善、信息化建設和社會參與等多種手段相結合,推動農村公路規劃建設的全面發展。未來,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姜立新, 柴政, 王玉娥.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公路學報, 2019(4): 10-17.
[2]趙琳, 鄭龍飛. 農村公路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 交通發展與管理, 2020(11): 85-88.
[3]李昊, 馬凱, 張泉. 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J]. 公路工程, 2020(3): 125-129.
[4]王亞蘭.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資金缺口問題探析[J]. 鐵道經濟與管理, 2021(2): 93-98.
[5]張永強, 祁慧娟, 胡立宇. 建設鄉村美麗公路實現農村振興[J]. 中國公路學報, 2020(2): 90-95.
[6]張紅巖, "王麗娟. 農村公路規劃建設中的管理問題探析[J]. 交通標準化, "2021(4): "73-75.
[7]徐志剛. 農村公路建設中的技術難點及對策[J]. 公路交通科技, 2019(7):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