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畜禽養殖產業是我國基層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基層養殖產業主要是以生豬養殖為主,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以及養殖密度的不斷提高,生豬養殖產業在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個人收入水平上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山東濟寧的基層地區在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上比較重視,但是疫病的發生還嚴重影響著當期養殖產業的發展,尤其是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比較廣泛,其傳染性較強,危害性較大,在養殖過程中極易會造成大范圍的流行,從而對整個區域的生豬養殖造成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養殖戶能夠提高重視,加強對豬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基于此,本文就生豬呼吸道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為當前的基層養殖戶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豬;呼吸道疾病;預防;治療
豬呼吸道疾病的種類比較多,常見的豬流行性感冒、豬氣喘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疾病的發生比較常見,加強對相關疾病的預防也已經成為養殖戶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任務,因此要求養殖戶能夠樹立科學的養殖意識,明確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原因,并學習相應的治療方法以及預防手段,從而可以全面保障豬群的健康,促進生豬養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 生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原因
1.1 飼養管理因素
飼養管理因素是引發豬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主要是因為養殖戶自身的養殖手段比較落后,在養殖場的建設、布局等方面也沒有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進行規劃,再加上日常養殖場沒有做好衛生管理以及消毒等工作,使得養殖場內的病原菌大量滋生,極易侵染豬群造成病發。除此以外,養殖戶在飼喂工作上也沒有提高重視,忽視了對飼料的管理,經常會長期飼喂單一的飼料或者發霉變質的飼料等,導致豬的腸道、肝臟等受到損害,影響豬的新陳代謝,進而導致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1.2 環境因素
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也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氣溫較低以及晝夜溫差大等,很多養殖戶在豬舍的管理上缺乏科學意識,沒有做好通風也沒控制好溫度等,導致圈舍內的有害氣體的濃度超標,使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滋生,給豬的肺臟部位造成負擔,從而加大了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概率。
1.3 病原性因素
病原性因素指的是其他疾病繼發導致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很多傳染性疫病都會表現出呼吸道癥狀,并且會直接誘發一些呼吸道疾病,再就是寄生蟲作為病原體傳播的重要媒介也會誘發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而且人也會攜帶一些病原菌,如感染呼吸道疾病后進入養殖場中也會將病原體散播給健康的豬群。
2 幾種常見生豬呼吸道疾病的治療
2.1 豬流行性感冒
豬流行性感冒是豬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該病發病較快,傳染性也比較強。該病在秋冬季節極易大規模的發生,潛伏期為2~7d,病程1周左右。感染該病的病豬大多會突然出現發熱的癥狀,而且大多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廢絕、有咳嗽癥狀,在其眼鼻處還會流出黏液,隨著病情的發展會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并發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疾病,從而進一步增加了豬的死亡率。
針對豬流行性感冒的治療上并沒有特效藥物,因此可以采用對癥治療的方法:①使用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藥物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在病豬的飼料中拌入適量的氟苯尼考粉,來緩解病豬出現的體溫升高等;②結合豬的表現癥狀進行用藥,以此可以提高治療的針對性,比如有些病豬會出現明顯的肺炎癥狀,這時候應該使用泰妙菌素、阿莫西林、鹽酸多西環素等藥物,將其按照使用說明的用量拌在豬的飼料中即可,如果表現出傳染性胸膜肺炎癥狀的則是要采用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等藥物;③可以采用中藥方劑鞏固療效,取柴胡、陳皮、薄荷各19g,菊花16g,土茯苓13g,以生姜為引,加水煎煮以后待溫去渣,然后一次性灌服給病豬即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1]。
2.2 豬氣喘病
豬氣喘病也被稱作豬支原體肺炎,是由支原體科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豬的一種接觸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而且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患病后的病豬大多會表現出咳嗽和氣喘等癥狀,尤其是在進食的時候會出現連續的咳嗽。
在豬氣喘病的治療中,由于豬肺炎支原體對青霉素及磺胺類藥物不敏感,而對恩諾沙星等藥物敏感,因此可以使用環丙沙星、恩諾沙星、二氟沙星、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酒石酸泰樂菌素、吉他霉素或泰妙菌素、鹽酸大觀霉素、鹽酸林可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具體可采用以下辦法:①在豬的飼料加入林可霉素200g/t,連續飼喂3周,或50mg/kg·bw肌內注射,連續用藥5d即可,或者是使用泰樂菌素按4~9mg/kg·bw進行肌內注射,連續用藥3d即可;②使用卡那霉素按3萬~4萬IU/kg·bw肌內注射,1次/d,連續用藥5d即可。
2.3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也被稱作豬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疫病,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受到養殖因素影響比較大。患病的豬大多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呼吸困難等癥狀,由于還會對豬的繁殖性能造成影響,因此公豬會出現精子質量下降,母豬不孕或者懷孕母豬流產的問題等。隨著病情的發展,豬的死亡率也會加大,尤其是仔豬會很快死亡。
針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治療需要結合病發情況針對性用藥:①針對發病母豬的治療,可選擇500~1,000mL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子宮沖洗,隨后注入一定濃度的青霉素對病原進行殺滅,以此緩解癥狀并對其繁殖性能進行改善;②針對仔豬的治療,可以在飼料中添加泰妙菌素等進行治療,可取得不錯的效果[2]。
3 生豬呼吸道疾病的預防措施
3.1 加強飼養管理
加強飼養管理是豬呼吸道疾病預防的重要方法,養殖戶應該結合養殖場的實際情況為豬群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生長環境,從而降低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幾率:①要做好豬舍的環境營造,要確保豬舍能夠有較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等,而且在冬季要做好保暖,在夏季要做好遮陰,有條件的養殖場應該營造一個恒溫恒濕的豬舍環境,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電子設備實現這一目標;②要做好豬舍的衛生消毒工作,在養殖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的糞尿等污物,堆積在豬舍中極易會影響舍內的環境,因此要及時清理設備的糞尿,并使用清水沖洗地面和墻壁,然后進行徹底的消毒,避免病原的擴散,降低其他生豬感染幾率;③要提高豬群營養水平,飼料搭配合理和營養均衡,禁止喂食發霉變質的飼料,做好飼料的保存工作,為豬群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可以在喂養期間在飼料或者飲水中添加電解質和VC,并且對料槽進行定期的清理,防止料槽底部飼料放置時間過長而變質發霉,進而影響豬群的健康。
3.2 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程序
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性疫病的重要措施,由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生豬呼吸道疾病大多帶有較強的傳染性,一旦暴發就有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的流行,因此養殖戶要加強與基層獸醫站的聯系,并結合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程序,嚴格落實免疫制度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呼吸道疾病流行情況進行接種,比如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預防中,可以注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滅活疫苗,對全部母豬和公豬進行免疫,免疫程序為基礎免疫進行2次肌注,間隔3周,每次每頭4mL,以后每隔5個月免疫1次,每頭4mL。通過針對性的免疫也能夠全面降低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概率,從而保障豬群的健康[3]。
3.3 采用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主要就是通過在母豬和仔豬飼料中添加呼吸道防治藥物的方式來降低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幾率,在具體實施中可以結合豬的生長階段進行,比如母豬產前7d以及產后7d應當將泰妙菌素100mg/kg以及金霉素400mg/kg添加于飼料中,育肥豬群可以在其13周齡以及17周齡時使用相關藥物7d。通過上述措施能夠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從而保障豬群的健康。
3.4 定期驅蟲
寄生蟲是誘發豬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媒介,因此做好定期的驅蟲工作也能夠降低相關疾病的發生概率。在日常養殖中,養殖戶要使用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驅蟲,比如可以在仔豬斷奶后的7d,在飼料中添加伊維菌素等藥物,間隔10d再飼喂1次,可以有效地預防體內寄生蟲的發生。同時還需要做好豬體的消毒,減少體外寄生蟲的寄居,消毒過程中要注意消毒液的濃度,避免對豬的機體造成損壞[4]。
3.5 疫情的處理
豬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性較強,因此養殖戶一旦發現有病發案例應該立即采取科學的隔離措施,并且上報給基層防疫部門等,在確診以后要對整個養殖場以及相關器具進行徹底的消毒,從而消滅傳染源,防止疫情的擴散和蔓延,如果病豬已經死亡,應該采取深埋或者焚燒等無害化處理的方式。
4 小節
綜上所述,生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類型較多,大多數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性又比較強,養殖戶要想保障養殖場的健康就必須要重視起對相關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工作,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損失,保障養殖場的健康、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延平.淺析豬呼吸道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5):233-234.
[2] 雷珍枝.豬呼吸道疾病的預防與治療[J].今日養豬業,2022(2):95-96.
[3] 田新新.豬呼吸道綜合癥預防與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21):58-59.
[4] 崇興福.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與防治措施[J].畜禽業,2021(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