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安徽省禽蛋產品中的違禁藥物進行了檢測,發現違禁藥物有6種,主要是:培氟沙星、恩諾沙星、甲硝唑、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多西環素。通過對安徽省禽蛋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科學評估,對影響禽蛋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進行了梳理,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安徽;禽蛋產品;質量安全;建議
禽蛋產品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抓好禽蛋產品質量安全意義重大。2020年安徽省存欄蛋雞10,555.7萬只,禽蛋產品產量165.4萬t,年人均消費大約20.7kg。禽蛋產品添加違禁藥物和抗生素殘留是影響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全省獸藥質量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等三個計劃的通知(皖農辦醫函〔2021〕46號),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2年風險監測的基礎上,2021年安徽省獸藥飼料監察所(下稱“省所”)組織人員于5月下旬到6月上旬對全省17個地市進行了抽檢。走訪了池州、安慶、銅陵3市的17家禽蛋生產企業。通過現場抽樣、實驗室檢測、養殖場座談,對本省禽蛋產品質量安全進行了科學評估,對影響禽蛋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進行了梳理,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1 當前禽蛋產品質量安全現狀
本次省所開展了禽蛋樣品中禁用藥物的風險監測,監測結果如下:
1.1 禽蛋樣品監測結果
實際監測252份樣品,其中雞蛋樣品231份,檢出率為3%(7/231);鴨蛋樣品6份,檢出率為0(0/6);鵪鶉蛋樣品15份,檢出率為0(0/15)。
1.2 禁用藥物監測品種
禽蛋樣品中禁用藥物總檢出率為2.8%(7/252)。從檢測結果來看,違禁藥物有6種(表1),主要是:培氟沙星、恩諾沙星、甲硝唑、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多西環素。最高比例的是培氟沙星,占2.4%;最低比例的是多西環素,占0.4%。前者主要用于治療家禽腸道疾病,后者主要用于治療家禽呼吸道疾病。添加違禁藥物情況依然存在。
1.3 各市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各地普遍宣傳了《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獸藥停藥期規定》等法律和標準,走訪中規模養殖場負責人均了解相關規定,食品安全法律意識和科學用藥意識均有所提高;二是開展培訓,宣傳獸用抗菌藥規范使用知識,指導科學使用獸用抗菌藥,全面提高用藥水平,夯實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基礎。三是各地深入開展蛋禽養殖環節專項整治,認真組織做好各項風險抽檢和監督抽檢工作,尤其對去年通報的全省抽檢不合格企業,加大抽檢力度和頻次。禽蛋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總體得到加強。
2 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2.1養殖場普遍缺少專業獸醫人員
在走訪的家禽養殖企業中,除銅陵市圣迪樂村禽業公司、正強禽業養殖規模較大,年出欄蛋雞40萬~50萬只,擁有專業獸醫外,其余均沒有專業獸醫。當家禽發病時,不了解獸藥禁藥期具體規定,造成抗生素在禽蛋產品中殘留。禁用藥物殘留比較嚴重的養殖場:一是養殖規模小,大多以家庭養殖模式為主;二是技術服務缺乏,養殖服務和診斷病例一般憑養殖經驗和靠推銷獸藥和飼料企業的技術員,也基本不了解購買正規獸藥來源;三是對于禁用獸藥了解甚少。相關規定停留在辦公室墻上,應付主管部門檢查。大多數養殖場(戶)部分了解蛋禽禁止使用抗生素類藥物,但只是知道氟苯尼考、沙星類藥物是禁用藥物。
2.2 養殖檔案不健全
從走訪的養殖場來看,大型養殖場建立了養殖檔案,家庭農場則無養殖檔案意識。一旦出現禽蛋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則不能有效追蹤其產品和溯源。
2.3 養殖戶不了解正規獸藥購置途徑
大多養殖戶通過上門推銷的業務員購置獸藥及部分飼料添加劑,不了解生產廠家資質,不知用二維碼辨別正規渠道的獸藥,不知所買獸藥是否合格。養禽場普遍使用中獸藥治療禽病,由于抗生素起效快,效果好,不法獸藥廠家可能在中獸藥制劑中違規添加抗生素,養殖企業沒有識別能力。
2.4 部分地區監管宣傳不到位
小規模養殖場為家庭式養殖,對有關獸藥、禁用藥物等政策規定不了解,有些管理部門人手不足,宣傳力度不夠。許多養殖戶知道抗生素類藥物不能使用,但是不知道該使用什么替代藥物,盲目使用保健類中藥。
2.5 推銷業務員無法監管
許多養殖場都在鄉村地區,上門推銷的業務員良莠不齊,無法確認其是否具有相應資質,推銷飼料添加劑、獸藥是否符合規定。大多數業務員推銷的都是違規的飼料和獸藥,這樣的產品用于養殖環節,一旦發現有禁用藥物超標,難以溯源。
3 對策建議
3.1 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
利用電視、廣播、報紙、自媒體等多渠道宣傳《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31650-2019)》《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獸藥停藥期規定》等法律和標準,深入宣傳學習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等7部門《關于印發安徽省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精神,縣級農業主管部門每年舉辦1~2期畜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班,告誡企業是畜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增強企業責任心和法律意識。
3.2 強化禽蛋產品監督監管
根據農業部《2021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點》,對禽蛋藥物殘留問題,采取“一個問題品種,一張整治清單,一批攻堅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個一”模式,實施集中統一治理。對問題禽蛋產品生產企業進行約談、處罰。嚴格落實“雙隨機”要求,扎實開展對禽蛋生產主體的監督抽查、飛行檢查、暗訪暗查,形成執法威懾力。
3.3 及時出臺相關標準
一是制定禽蛋中禁用藥物殘留的質量標準。目前禽蛋中禁用藥物標準不夠完善,只有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個別標準,對于已經從2002年起就在食品動物中禁用的金剛烷胺、氯霉素等在禽蛋中并沒有相關法定檢測標準,這給管理部門的有效監管提供不了合法的檢驗報告,雖然我們實驗室有相關檢測方法,但是形成標準(不管是地方標準還是國家標準)能夠作為處罰依據還需要立項、制標、評定、發布等漫長的時間,建議協調相關部門采用急需先立的原則制定相關標準,以達到檢驗結果的有效應用。二是組織專家編寫制定《蛋雞無抗養殖技術規范》。目前養殖戶知道許多禁用藥物不能使用,但對如何防病抗病、如何進行無抗養殖所知甚少,有的使用網上買來的中藥自己配制,有的靠獸藥飼料生產和經營部門的上門推銷。及時制定蛋雞無抗養殖技術規范,可以指導養殖戶的無抗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技術,保證蛋禽安全。
3.4 要加強對推銷業務員及中間商的監管
因養殖場藥品和飼料推銷員無固定經營場所,因此推銷的獸藥或者飼料質量難有保證,對養殖戶進行宣傳,在有證可靠的經營場所購買獸藥和飼料,索要發票或者購買憑證。
3.5 加大對各規模養殖場的養殖檔案管理
藥品投放使用記錄、環境衛生、設施配置等進行檢查,發放明白紙,簽訂了承諾書。對不合格、不規范的養殖場要求限期整改,配置相關設施設備。
3.6 鼓勵發展品牌蛋
建議養殖企業積極通過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對禽蛋產品進行質量認證。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可有效擴大市場,定期對品牌雞蛋進行抽查。充分利用各大媒體做好品牌的宣傳工作,致使大家重視雞蛋品質,樹立品牌意識,促進雞蛋消費。
3.7 推廣先進無抗養殖經驗
1)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水平。合理制定免疫程序,保障家禽健康,搞好養殖場環境衛生。利用好物聯網,使用大規模風機、機械化糞便處理設備,提高智能化養殖水平。保障蛋禽生存環境舒暢,溫度適宜、干凈衛生,注意進出車輛人員消毒,減少感染。
2)提高蛋禽免疫力。通過日常飼喂添加少量保健中藥、營養物質,提高蛋禽免疫力,減少發病,減少治病用藥。
3)監管部門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各種活動,使得養殖戶意識到哪些獸藥是禁用藥物,產蛋期禁用藥物休藥期時長,正規的獸藥生產廠家、購藥途徑。目前,大多數養殖戶都明白養殖過程要減少西藥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
4)市場倒逼養殖戶無抗養殖。規模養殖場禽蛋產品銷售范圍廣,在長三角地區具有一定市場占有率,產品質量受抽檢概率高。有些較大規模養殖戶與江浙、上海等地企業有相關合作,對方企業要求雞蛋中不得檢出有違規禁用藥物存在,并按月抽樣送檢第三方,使養殖場方面不敢使用違禁藥物,可率先實現自發無抗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