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尋解決對策,并對處理技術進行全面的歸納和總結,這樣就可以為廣大畜禽養殖場提供一些有關尸體處理總體的技術路線和方法,以便于可以通過對尸體的無害化處理,減少和避免因尸體而導致的傳染性疾病的暴發,尤其是一些烈性傳染病。所以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是事關養殖場健康科學養殖的重要方面。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得到應有的重視。通過本文的詳細分析,也可以給廣大養殖場提供一些思路和技術,避免遭受嚴重損失。
關鍵詞: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
有的養殖場還沒有意識到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甚至不懂得如何進行無害化處理。這就導致由于傳染性疾病造成病死畜禽的尸體還在不斷向周圍環境中釋放病原,使得養殖場動物一直受到疾病的威脅。
1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存在的問題
1.1 無害化處理的意識欠缺
由于養殖群體的增多,意識和技術就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雖然不斷出現的疫情引起了大多數人的關注和重視,但由于受到宣傳力度的影響,有的養殖場依然缺乏對傳染性疾病的認識,尤其是缺乏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認識,意識淡薄,這就導致一旦發生傳染性疾病,出現病死畜禽,養殖場就會將尸體直接扔掉或掩埋,甚至有些養殖場為了避免損失,將這些尸體低價銷售給一些商戶,造成公共衛生方面嚴重影響,對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1.2 無害化處理設施不普及
有的養殖場雖然具有相應的意識,但并沒有配置相關的無害化處理設備,特別是在一些小的養殖場內,其存在資金配置的問題,由于其資金并不充盈,就將其配置在其他地方,這樣就導致無害化處理的設備沒辦法配置。而這些設施沒有普及使得畜牧業呈現出對疫病防控重視程度不足的情況。這些設施的不齊全,就使得養殖場不能進行無害化處理,只能采取傳統的方式進行處理,如焚燒和掩埋等。而且這些操作的方式不規范,從而導致病死畜禽的處理不當,給養殖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1.3 無害化處理的監督不足,補償力度低
雖然無害化處理已經有法律明確規定,而且補償的情況也有法可依,但在養殖場發生疫病時,一些地方政府并沒有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嚴格執行,這是由于有的地方相關部門沒有相應的監督和補償標準和制度,使得這項工作難以落實[1]。有的地方相關部門雖然進行了相關性的補償,但并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導致補償力度不夠。這就使得養殖場為了減少損失而采取不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使得疾病擴散傳播。
2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解決對策
2.1 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進行動物疫病防控的宣傳教育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著手,一方面針對養殖戶來進行,通過對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的造成的危害提升認識,并進行科學的疫病防控以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的培訓,增強其防控疫病意識。同時還要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通過對法律的講解,可以讓養殖場了解相關法律規定,避免觸及法律紅線。另一方面要對廣大群眾進行宣傳,提升其對病死畜禽危害的了解,提升其防范意識,減少和有效避免購買相關的產品,也可以對畜禽養殖場是一種監督。
2.2 加大政府扶持,提升設備的普及
針對有些養殖場,尤其是小型養殖場出現的處理設施缺乏的問題,政府應當加大對其進行資金的扶持,將這些設施的購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中,確保這些養殖場能夠配備有無害化處理設備,從而使得其能夠進行嚴格的無害化處理。此外,政府還應當積極引導這些企業進行相關設施的購買和配置。政府還需要對養殖場的運營合格性進行評判,將是否有無害化處理設備作為標準,這樣養殖場就必須完善無害化處理設備。
2.3 強化政府監督,落實補償
政府自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進行完善監督和補償制度,還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對其工作進行監督。確保能夠及時將無害化處理的監督和補償工作開展到位,保證制度的落實。還要依照法律法規對一些不按照規定實行尸體隨意處理的行為進行懲處,確保無害化處理政策的嚴格執行。在處理后的補償工作中,除了要做到對大型養殖場進行補償,還需要對散戶也進行補償工作。尤其是要完善對散養戶的補償工作做到位,強化政策得到全面的落實。
3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探討
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分為三種類型的方式,分別是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這三種方法處理各有優缺點。在處理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加以應用,避免應用同一種類型的方式造成處理結果不理想。
3.1 物理處理法
1)焚燒法。焚燒法又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炭化焚燒法和直接焚燒法[2]。炭燒法就是將病死的畜禽尸體置于炭化室中,通過在其中進行無氧熱解,在其中產生的煙氣可以經過燃燒爐進行二次燃燒,這樣燃燒后會產生出很多的炭化殘渣,被熱解后排出。而直接焚燒法是將病死畜禽尸體直接放進燃燒室中進行燃燒,通過在燃燒室中進行有氧分解,最后將燃燒的爐渣排出。
2)掩埋法。掩埋法是將畜禽尸體和其他相關的產品直接置于掩埋坑中進行處理的方式,將尸體放入后要進行消毒和覆蓋,以便將其中的病原殺死。這種方法在養殖場應用較為廣泛,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小型養殖場內。但掩埋需要有嚴格的規定,挖坑的深度不能超過地下水位,應該高出水位1.5m,并在坑底部鋪灑2~5cm的生石灰或者漂白粉,防滲和防漏[3]。掩埋的動物距離地面也要有一定的高度,覆蓋層距離地表的高度應該為20~30cm。覆蓋層厚度約為1~1.2m。本方法應用成本低,易于操作,但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而且這種方法不適宜應用于瘋牛病、癢病等動物的尸體。
3)高溫化制法。這種方法是在密閉的容器內通入高溫蒸汽或是在夾層內通入蒸汽。這樣動物尸體會在高溫蒸汽、壓力或干熱的作用下進行處理。干熱處理時蒸汽不直接和動物尸體接觸,而是在夾層中循環,從而在高溫和高壓的作用下處理動物尸體。這樣化制處理可以用于生產出油脂和骨粉等。而濕化法是直接將蒸汽和動物尸體接觸,這樣可以使得其中的蛋白質和油脂融化。
3.2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是應用化學藥品對尸體進行處理的一種方法。本方法內常見的有酸解法和堿解法。
1)酸解法。酸解法是應用硫酸對動物尸體和動物產品在密閉的容器內進行分解的方法。通常是將動物尸體和產品置于耐酸的容器中,加入水和硫酸進行處理,將容器加熱至100℃,保持容器內的壓力在0.15MPa之上,作用超過4h后,容器內的動物尸體將會全部分解,成為液態。本方法雖然能夠很好地處理尸體,但應用的成本高,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能夠污染環境。所以通常應用本方法的養殖場比較少。
2)堿解法。堿解法是利用強堿,如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將尸體水解的無害化處理方法。這些堿性物質在高溫和高壓的處理下能夠對尸體中的病原很好的殺死。尤其是在高溫高壓的堿溶液中,能夠將朊病毒殺死。所以這種方法在國外得到很好的應用。這種方法具有較好的生物安全性,而且能夠殺滅大多數的病原,而且綠色環保,可以大量進行應用。但由于其在國內研究較少,應用也較為有限,未來一定會得到更為廣闊的應用。
3.3 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在當前應用較多,通常分為兩種,分別是好氧發酵法和厭氧發酵法兩種。
1)好氧發酵法。好氧發酵法具有投資少、產生異味少以及分解有機物充分等特點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其對一些病原效果不理想,如芽孢桿菌、瘋牛病和非洲豬瘟的病原。在好氧發酵法中常見的有靜態堆肥法、動態堆肥法和生物反應器法:①靜態堆肥法是在高溫條件下應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尸體和其他物質無害化處理的過程。通過靜態堆肥可以將尸體或糞便中的病原微生物殺死。但本方法進行處理的周期長,還容易出現厭氧情況,導致效率降低;②動態堆肥法是在堆肥過程中,對其中的溫度、空氣和水分進行檢測,以便提升堆肥效果的方法。有人研制出的滾筒動態消毒法能夠解決翻墊料和通風的問題,能夠提升微生物的效率,但本方法需要占用較大的面積和成本;③生物反應器法是一種生物降解一體機模式,是在發酵輔助熱源的基礎上進行提前破碎,是應用機械分割和高溫殺菌以及微生物發酵等方式進行綜合應用。應用這種方法能夠提高處理效率,而且能夠實現有機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但本方法對有些病原還不能夠很好地殺滅。但本方法設備投入大,處理時需要的成本較高。
2)厭氧發酵法。①沼氣法:這是利用厭氧菌的分解作用,將有機物轉化為沼氣和二氧化碳等。這是我國對一些廢棄有機物進行處理的主要方式。利用本方法不僅能夠對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還能夠產生出沼氣供使用。具有應用價值。但需要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維護;②化尸窖法:本方法又稱為深埋法。是在將動物深埋后讓其自然腐爛的一種方法。本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但占用土地較多,而且時間較長,還可能會對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4 結語
病死畜禽的尸體需要進行科學的無害化處理才能夠避免其中的病原微生物擴散造成群體發病,但無害化處理需要根據具體動物死亡的原因而選擇適當的處理方法,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威脅長期存在,不利于健康養殖。
參考文獻:
[1] 牛強強.探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問題及對策[J].畜禽業,2020,31(8):56-57.
[2] 趙建華.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的探討[J].湖北畜牧獸醫,2020,41(1):39-40.
[3] 孫林,劉平,陳金和,等.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飼料博覽,2020(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