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民辦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民辦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在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發揮著獨特的優勢。該文以河南省民辦教育為切入點,主要分析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發展潛力和現實基礎,其目的是為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況,也為民辦職業教育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同時為尋求促進河南省鄉村振興優化路徑提供建議。該文探尋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鄉村振興;民辦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鄉村人才振興;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G71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4-0153-04
Abstract: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main position to train skilled talents, play a unique advantage in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talents and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the private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ts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seeking ways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ed talent;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talents;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鄉村振興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一個時代性的重大主題,既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時代訴求。鄉村振興戰略旨在通過優化農業農村發展方式、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人才培養和引進及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等一系列措施,推動農村全面振興和現代化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共同富裕和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不僅關乎中國農村的未來,也是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
職業教育是一種專門針對提高受教育者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受教育者適應社會職業要求的能力和技能為主要目標,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教育。作為支撐鄉村振興的重要內生力量,職業教育在產業帶動、人才培養、技術支持、社會服務和生態重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不僅為受教育者提供就業的機會,也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如今民辦教育已逐步成為中國教育事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民辦教育在增加教育資源供給總量和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服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探尋民辦職業教育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1" 河南民辦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民辦職業教育是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職業能力的需求,是緩解政府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擴大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也是創新辦學體制,促進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民辦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民辦職業教育發展狀況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近年來國家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扶持力度,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本節主要分析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通過分析,從現狀和未來角度揭示了我省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態勢。
1.1" 民辦職業教育呈現提質培優的特點
河南省民辦職業學校呈現出中等職業學校數量遞減、高等職業學校數量遞增的趨勢。在中等職業學校方面,學校數量從2015年的205所遞減為2020年的144所;在高等職業學校方面,學校數量從2015年的37所增加為43所(圖1)。可見河南省在民辦職業教育方面通過調整優化布局,實施好“雙高計劃”,通過淘汰一批中等職業學校,同時建設一批高等職業學校,不斷促進民辦職業教育提質培優。
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在校學生數量的逐年上升,意味著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在中等職業教育方面,在校生數量從2015年的16.89萬人遞增為2020年的30.65萬人;在高等職業教育方面,在校生數量從2015年的38.65萬人增加為2020年的67.12萬人(圖2)。可見民辦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認可度大幅提升。
1.2" 發展環境更加適宜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大決策部署,鄉村振興為民辦職業教育提供廣闊天地。隨著河南省大量基本建設投入進入鄉村,鄉村已然具備豐富的生態資源得到開發的條件,認真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必然需要在鄉村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條件,讓鄉村成為勞動力蓄水池。
鄉村振興需要職業教育的支持,職業教育能夠培養適應當地產業和市場需求的人才,滿足鄉村發展對于技術、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需求,促進當地產業的升級與發展。而職業教育同樣需要依托于鄉村振興才能更好地發展。鄉村振興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和發展空間,為職業教育提供廣泛的實踐和實訓機會。
為了實現職業教育和鄉村發展的有效對接,需要建立起“綠色通道”,即暢通職業院校與市場之間的聯系和溝通,以確保教育內容與市場需求相一致。同時,還需要關注鄉村地區的就業機會和需求,培養適應當地就業市場的實用型人才,讓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活水”。2021年1月4日,河南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印發《河南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河南省將圍繞現代農業、支柱產業等重點領域,建設10個左右省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支持其在完善集團內部治理結構、整合集團內職業教育資源、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1.3" 發展需求更加旺盛
隨著河南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必然要求職業教育能夠為農村發展提供高質量高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這也就對我省民辦職業院校提出新的要求。鄉村振興增強農村對民辦職業教育的需求,為民辦職業教育發展提供良好機遇。近年來,我省鄉村發展較快,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和訂單農業等新科技的滲入,不僅增加收入,也帶來新產業,需要更多技術技能人才。當前鄉村振興對人才的需求很大,民辦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河南作為人口大省,每年相當數量的初、高中畢業生尚需接受職業教育,走向職業教育道路,以優化就業結構,相當部分會選擇民辦教育,這為擴大河南省民辦教育發展規模提供充足的生源空間。
2" 河南民辦職業教育發展潛力
鄉村振興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途徑,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增強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根本因素在于鄉村的人力資本。鄉村人口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資源和支撐,而鄉村人力資本的現代化則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動力和關鍵要素。
民辦職業教育是培養優秀農村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民辦職業教育,可以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能人才,提高農村人才素質,推動農村產業向高質量發展。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民辦職業教育具有培養人才和傳承鄉村文化的作用。培養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民辦職業教育可以根據當地鄉村發展的實際需求,培養符合當地產業和市場需求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傳承鄉村文化,促進文化振興。民辦職業教育可以將鄉村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學中,通過課程設置、實踐活動等方式,弘揚和傳承當地的鄉土文化,促進鄉村文化振興。因此,民辦職業教育作為鄉村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推動鄉村振興實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使命。
民辦職業教育在以鄉村人才振興和鄉村文化振興為重要任務的基礎上,構筑起推動鄉村振興實踐的服務性路徑。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進程中,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應該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發揮自身類型教育的比較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期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2.1" 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興旺
產業興旺,意味著在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的前提下,以生產力發展的標準來衡量農業現代化程度,并在凸顯鄉村特色的基礎上,最終形成產業鏈、價值鏈、附加值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格局。民辦職業教育發展依托企業和社會力量,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通過建設產教融合基地可以實現鄉村資源共享和鄉村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社會效益最大化。探索產教融合鄉村建設模式,根據當地鄉村振興規劃,以項目為紐帶與民辦職業院校建立合作關系。
2.2" 培養農業環保人才實現生態宜居
生態宜居,意味著在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上取得重大成效,農業生態系統保護力度上取得新進展,人、自然和環境融為一體,使人們獲得幸福的最大化,人民安居樂業。民辦職業教育可以創設特色專業和開辦職業培訓,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技術和產業等資源,對保障鄉村生態宜居、保護鄉村環境起到重要作用。鄉村生態宜居建設與民辦職業教育之間通過要素流通,最終達到鄉村生態宜居檢驗與職業教育的協同發展。
2.3" 弘揚中華文化培養鄉風文明
鄉風文明,意味著在鄉風建設上形成良好的家風民風,鄰里互助和諧,鄉土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并得以發展興盛。弘揚中華文化是培養鄉風文明的重要途徑之一。民辦職業教育可以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能人才,通過加強中華文化的教育和傳承,讓鄉村青少年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傳統美德,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民辦職業教育可以引導農民群眾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態度,使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更加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提高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通過這些途徑弘揚中華文化,可以增強鄉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觀念,推動鄉村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2.4" 培養鄉村管理人才促進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意味著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通過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優化政府職能、發揮市場機制、加強社會管理和提升居民素質等多種手段,達到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目標,實現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鄉村人才是實現鄉村振興有力的人才支撐,培養鄉村管理人才是促進鄉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舉措之一。民辦職業教育為鄉村培養高素質的治理型人才,是實現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民辦職業教育可以普及鄉村治理知識和技能,為實現鄉村有效治理貢獻力量。
2.5" 打造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實現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意味著在農村地區通過農業、鄉村產業和其他創收渠道的發展,使農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高,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升,實現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群眾幸福感的提升。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以更好發揮他們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和貢獻。民辦職業教育可以進一步鞏固非學歷職業技能培訓,承擔培養新型農民隊伍的責任。
傳統的農業模式正在發生變化,現代農業需要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的農民。打造一批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加強職業教育和實踐培訓,建立起產學研結合的培養機制,培養具有實際操作技能和實踐經驗的農業人才。通過加強職業教育和實踐培訓,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和素質,可以推動農業的現代化和產業化,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鄉村振興。
3" 河南民辦職業教育的現實基礎
目前,我國民辦職業教育主要包括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和民辦高職院校。相對于公辦學校,河南民辦職業教育可以充分發揮民辦機制的靈活性優勢,設置市場緊缺的特色專業,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引進高技能人才參與人才培養工作,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的全方位融合。
但是,河南民辦職業教育是高投入、重資產的行業,特別是前期在校區建設和教學設備設施配置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后續在日常運營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支出。民辦職業教育除了具有高投入的特征,也具有成本回收周期長的特點。在教學資質方面,創辦民辦職業院校需要滿足相關政策的要求,確保相關指標滿足辦學要求,在沒有高昂的資本投入和充分準備的前提下,無法啟動職業教育辦學程序;在學校聲譽方面,民辦職業院校的招生計劃能否圓滿完成受到學校聲譽的影響,較好的學校聲譽會形成正反饋,提升學校在學生和家長群體中的知名度,擴大招生規模,形成更大的品牌影響力。
此外,河南民辦職業教育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服務當地主導產業發展的主動性不夠、開設專業與當地主導產業契合度不高、校企協同育人機制還不完善和服務當地產業發展能力還不強等問題。
4" 結論與展望
河南省正在進入開啟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重大發展趨勢,迫切要求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邁進,加快教育現代化,需要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民辦職業教育精準契合鄉村發展需求,離不開職教人才為鄉村振興賦能。鄉村振興依靠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盡快將河南省人口壓力向人力資源優勢轉變。結合河南省現實發展情況,民辦職業教育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4.1" 民辦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渠道缺乏
鄉村振興所需人才與民辦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存在信息不對等現象,比如,因民辦職業院校對鄉村發展所需人才類型及數量的信息等掌握不精準,導致民辦職業院校無法制定符合鄉村振興需求的招生計劃及專業培養方案。
4.2" 民辦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人才需求不匹配
近年來河南省民辦職業教育在專業設置相對較為集中,形成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和汽車運用與維修為主體的專業結構。民辦職業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主要以第二、三產業為主,而鄉村振興以第一產業為基礎,這就導致民辦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人才需求不匹配。
4.3" 民辦職業院校學生就業與鄉村振興人才引進機制不能同步
民辦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在選擇是否回鄉村發展一般依賴于學生自身的意愿,多數學生畢業后不愿回鄉工作,往往向往城市的就業機會。鄉村與城市相比,缺乏良好的就業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這就造成學生回鄉就業的比例相對較低,導致鄉村缺乏相應的人才。
關于實現河南民辦職業教育推動鄉村振興的路徑,應緊緊圍繞推進特色職業教育強省建設,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貢獻民辦教育力量。
4.4" 推動民辦職業院校發揮職能,與鄉村企業等展開合作
推動民辦職業院校發揮職能,與鄉村企業等展開合作是促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專業設置等方面,突出針對性、精準性、時代性,讓職業人才與時俱進。鼓勵學校依托當地資源優勢開展“產、學、研、展、售”一體化服務,以產興學、以學促產、產教聯動、助企轉型升級,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鼓勵“校+校”戰略合作聯盟,形成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讓學生多渠道、多方式獲得專業知識和實用技能,實現產業發展對人才的現實需要;鼓勵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專業為支撐、產業為核心的產教融合發展機制,推進學校、政府、企業和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4.5"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調整職校培養方案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職業院校應該調整培養方案,注重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系,以滿足當地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調整專業設置,開設符合當地產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課程,如農業科技、農產品加工和鄉村旅游等。第二,強化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通過與當地企業和產業合作,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掌握實踐技能和實際操作經驗。第三,建立導師制度,聘請當地企業人員或成功創業者擔任導師,為學生提供職業發展指導和支持,促進學生在實踐中發掘自己的創新和創業潛力。通過以上調整,職業院校可以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有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4.6" 促進職教生源與鄉村人才需求協同發展
促進職教生源與鄉村人才需求協同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和職業教育優質發展的重要環節。鄉村振興,關鍵在于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從培養過程來看,需要加強鄉村振興人才就業之前的素質教育,同時注重技術技能培訓。
對于鄉村振興而言,民辦職業教育不僅僅是為學生提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實踐經驗和創業能力,以適應和引領當地經濟發展。因此,職業院校應該加強與當地產業和企業的聯系,探索出適合當地產業需求的專業和課程,開展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當地產業發展,掌握實踐技能,增強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以促進職教生源與鄉村人才需求協同發展。民辦職業院校重視思政教育,從思想層面引導學生從內心深處愿意為鄉村奉獻,為建設美好鄉村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 袁利平,姜嘉偉.關于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74(1):159-169.
[2] 吳一鳴.鄉村振興中職業教育的“角色”擔當[J].現代教育管理,2019(11):106-110.
[3] 朱成晨,閆廣芬,朱德住.鄉村建設與農村教育: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融合模式與鄉村振興戰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7(2):127-135.
[4] 羅春娜,李勝會.中國鄉村振興的動力因素研究-基于教育的視角[J].宏觀經濟研究,2020(8):105-117,145.
[5] 張志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改革發展農村職業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34):121-126.
[6] 賀雪峰.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問題[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3):19-26,152.
[7] 歐陽河.職業教育問題的基本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2):19-26.
[8] 廖曉衡.互動與聯動:中職教育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研究——以重慶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13.
第一作者簡介:李童童(1995-),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