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松材線蟲病治理措施的效果最終體現在枯死松樹的減少。該研究通過枯死松樹數量的變化來量化評價防治措施。通過連續幾年的樹干注藥和疫木除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試驗地枯死松樹數量減少66.84%,防治效果顯著。同時觀察到采用2種措施結合的區域比采用單一措施區域的枯死松樹的密度更低,證明2種措施相結合的效果優于單一使用疫木除治的效果。
關鍵詞:樹干注藥;疫木除治;松材線蟲病;效果評價;枯死松樹
中圖分類號:S763.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3-0024-04
Abstract: The effect of control measures of pine wilt disease is finally reflected in the reduction of dead pine trees. In this study, 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dead pine tree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of trunk injection and infected tree control for several consecutive years, the number of dead pine trees in the experimental site has been reduced by 66.84%, and the control effect is remarkable.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density of dead pine trees in the area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asur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reas with single measures, which prove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asure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using infected trees alone.
Keywords: trunk injection; treatment of infected trees; pine wilt diseas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dead pine tree
松材線蟲是廣東省最嚴重的林業有害生物。根據國家頒布的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廣東省采取了疫木除治、媒介昆蟲防治、檢疫封鎖等多種防控措施。對于防控措施效果的評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樹干注射和飛機噴藥等措施。樹干注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藥劑的選擇和施藥的技術。對于藥劑的種類選擇,主要是市場常見的藥劑和新型的藥劑。朱錦川[1]開展了甲維鹽、啶蟲脒、苦參堿3種樹干注射藥劑在林間施用試驗,結果表明3種樹干注射藥劑對松材線蟲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甲維鹽樹干注劑防治效果和持續期最好,注干后3年防治效果仍可達73.07%。徐小源等[2]選取4種常用的市售松材線蟲病預防藥劑在林間進行注干預防松材線蟲病試驗,均取得了較好的預防效果,松樹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1%甲維鹽·9%吡蟲啉可溶性注干液劑預防效果最好,人工接種及自然侵染林區在次年4月的松樹死亡率僅為1.25%。王君等[3]通過進行松樹樹干注射免疫激活劑藥效試驗發現樹干注藥的松樹感病率都小1%,感病率最低為0.09%。施藥技術也是當前的研究熱點。周建軍等[4]通過機械加壓技術,使藥液在1~3 min內通過鉆孔進入松樹樹體。結果顯示處理區松樹死亡率僅為0.24%,遠小于對照區松樹死亡率的7.67%。孫玉江等[5]進行微創注射試驗,結果表明松樹死亡率僅為0.21%,同時微創注射對樹木損傷小,相比傳統打孔注藥防治方法有著突出的優勢。謝春春等[6]使用新型長效固體顆粒劑和新型速效打孔納米乳劑,對防止注藥樹體受松材線蟲侵染和感病初期的罹病樹發病進程有明顯的控制效果,在松材線蟲病傳播期和媒介昆蟲羽化期能有效地防止松材線蟲病的發生。飛機噴藥的研究范圍更廣,除藥劑的選擇外,還有機型的選擇和噴藥效果的直接評價參數等。于水等[7]測定了8%氯氰菊酯觸破式微囊懸浮劑和3%噻蟲啉緩釋型微囊懸浮劑防治對松褐天牛的飛機防治效果,結果表明2種藥劑均對松褐天牛有較強的毒力,但8%氯氰菊酯觸破式微囊懸浮劑藥效持效期更長。張燦鋒等[8]對比研究了飛機噴灑8%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和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防治松墨天牛成蟲的效果,結果表明觸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優于緩釋型3%氯氰菊酯微膠囊懸浮劑。張媛媛等[9]和張勝男等[10]分析了飛機噴灑的沉積霧滴的平均直徑和霧滴沉積密度的數據,以及隨著林分郁閉度和不同林分不同部位的變化導致霧滴發生的變化。由于植保無人機近年來的興起,使成本較高的有人駕駛飛機有了替代的選擇。李長強等[11]借助無人機飛防技術測定了5種不同化學藥劑對林間防治效果,結果表明無人機噴施48%噻蟲啉懸浮劑和8%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均可以顯著降低松褐天牛蟲的數量,降低松樹感病率,并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這些研究主要都是單項措施效果的評價,同時,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蟲防治效果只能是防治過程的中間效果,最終效果還是需要體現在枯死松樹數量的下降上。
對于綜合措施的防控效果,韓玲玲等[12]報道了泗水縣通過綜合防控技術,松材線蟲病發病率逐漸降至為0的綜合防控效果。黃文玲[13]報道了三明市綜合防治枯死松樹下降了42%的效果。目前對于措施之間內在的影響關系的報道較少。本研究依托實際防控工作產生的數據,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以枯死松樹數量動態變化為核心,對樹干注射和疫木除治相結合的措施進行了效果評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某林地,面積約73 hm2。林分組成為針闊混交林,針葉樹均為馬尾松,胸徑和樹齡大小不等,約占樹木總量的80%。林地在2019年以前已經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松材線蟲病,2019年當年統計枯死松樹971株。
1.2" 試驗方法
從2019年開始,在該林地采用疫木除治和樹干注藥相結合的措施對松材線蟲病進行防治。
1.2.1" 疫木除治
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疫木除治選擇燒毀處理的方法。主要步驟是將疫木伐倒,澆淋廢棄的機油并點燃焚燒。在伐倒疫木時記錄每棵疫木的經緯度坐標。
1.2.2" 樹干注藥
由于經費的限制,該林地被劃分為2個部分,右邊區域為風景區,除疫木除治措施外,同時開展樹干注藥的工作;左邊區域不進行樹干注藥的工作,只采取疫木除治措施,如圖1所示。
樹干注藥的目標為樹齡超過50年或胸徑超過40 cm的松樹,使用藥劑為10%甲維·吡蟲啉可溶液劑。用藥量為胸徑大于20 cm小于30 cm,2瓶/株;胸徑大于等于30 cm小于40 cm,3瓶/株;胸徑大于等于40 cm,以10 cm為一個等級,胸徑每增加一個等級,加注藥劑1瓶。由于藥劑的持效期為2年,樹干注藥操作在2019年和2021年各開展一次。記錄每棵被注藥松樹的經緯度坐標。
2019年共注藥松樹4 107株,少數被注藥松樹后期死亡,2021年實際注藥松樹4 089株。區域的劃分和2019年注藥松樹的點位如圖1所示。因2021年注藥松樹的點位數量相比2019年變化不大,外觀效果類似如圖1所示。
圖1中左邊區域只采取疫木除治措施;右邊區域同時采取疫木除治和樹干注藥的措施。黑點表示采取樹干注藥措施的松樹位置
1.2.3" 效果評價
根據2019—2022年每年枯死松樹的數量,分析其變化趨勢。
首先利用ArcGIS Pro中的“平均最近鄰空間統計”工具分析松樹的分布規律,分析對象為2019年打孔注藥的松樹、2020年試驗地左右2個區域的枯死松樹和2022年試驗地左右2個區域的枯死松樹共5個對象。
在確定分析對象的分布規律一致的情況下,利用ArcGIS Pro中的“點密度分析”工具對左右2個區域進行分析,并對2020年和2022年的試驗地左右區域的密度分別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死樹數量的變化
2020年記錄到死樹623株,2021年記錄到死樹556株,2022年記錄到死樹322株,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采取防治綜合措施后,枯死松樹的數量逐漸下降,特別是在每次采取樹干注藥后的年份(2020年、2022年),枯死松樹的數量下降更為明顯。相比2019年,枯死松樹數量減少了66.84%。
2.2" 樹干注藥對病害發生的影響
利用ArcGIS Pro中的“平均最近鄰空間統計”工具對2019年打孔注藥的松樹分布分析的結果如圖3所示。其Z值為-0.784 092,表明打孔注藥的松樹為隨機分布。由于2021年打孔注藥的松樹的數量與位置均沒有太大變化,其分布仍然為隨機分布。
利用ArcGIS Pro中的“平均最近鄰空間統計”工具對2020年試驗地左右2個區域的枯死松樹和2022年試驗地左右2個區域的枯死松樹分布分析的結果均如圖3所示,其Z值分別為-0.623 601,0.172 365,0.268 104,-0.345 098,表明2020年試驗地左右2個區域的枯死松樹和2022年試驗地左右2個區域的枯死松樹的分布均為隨機分布。
在確定以上各分析對象的分布均為隨機分布的基礎上,根據2020年記錄的枯死松樹點位,利用ArcGIS Pro中的“點密度分析”功能對左右2個區域分別進行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左邊區域的枯死松樹點密度明顯大于右邊區域。
根據2022年記錄的枯死松樹點位,利用ArcGIS Pro中的“點密度分析”功能對左右2個區域分別進行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左邊區域的枯死松樹點密度明顯大于右邊區域。
3" 結論與討論
樹干注藥的效果已有較多研究,均證實了其在松材線蟲病控制上有良好的效果[1-6],本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結論,采用了樹干注藥措施的松樹死亡率僅為0.45%。對于疫木除治,本研究使用了焚燒的方法。具體使用的燃料為汽車修理店廢棄的機油,這是一個創新的做法。由于財政經費的限制,再加上伐除枯死樹木的人工費不斷上漲,對當前的防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而使用廢棄機油的做法,在燃料成本這一項至少降低了60%。
除此之外,本研究主要還得到以下2點結論:一是經過連年的樹干注藥與疫木除治綜合措施,試驗地的枯死松樹數量不斷下降,證明了這2種措施相結合的效果;二是樹干注藥與疫木除治相結合的防控效果優于單一使用疫木除治的防控效果。
對于樹干注藥與疫木除治相結合的效果更優的機理尚值得探討。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采用樹干注藥措施的松樹數量較大,達到4 000多株,估測占采用該措施范圍(即右邊區域)松樹總量的1/3左右。這部分松樹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使容易感染松材線蟲病的松樹基數大幅下降。另一種原因,根據圖1可知,采取樹干注藥措施的松樹在林間是均勻分布的,因此可能是這些松樹阻礙了媒介昆蟲傳播病害。
參考文獻:
[1] 朱錦川.樹干注射藥劑對松材線蟲病的林間防治試驗[J].林業勘察設計,2023,43(1):17-19.
[2] 徐小源,王曉麗,吳呈俠.注干藥劑對松材線蟲病的預防效果[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7):149-150,153.
[3] 王君,羅治建,呂曉君,等.不同劑量免疫激活劑防治松材線蟲病試驗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23,52(3):38-42.
[4] 周建軍,陳文偉,汪洋,等.利用加壓式樹干注藥技術防治松材線蟲病的初步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1,1(18):21-23.
[5] 孫玉江,秦浩鑫,莊戈,等.微創注射技術防治松材線蟲病效果探析[J].林業科技通訊,2021(11):78-80.
[6] 謝春春,吳學民,于海英,等.應用新型高效打孔注藥技術防治松材線蟲病初報[J].山東林業科技,2021,51(1):37-41.
[7] 于水,李濤,姜濱,等.直升機噴灑微囊劑防治松褐天牛的藥效試驗[J].山東林業科技,2021,51(2):40-43,53.
[8] 張燦鋒,李驕,李澤舟.重慶市飛機噴灑兩種氯氰菊酯劑型防治松墨天牛試驗[J].陜西林業科技,2020,48(3):36-38.
[9] 張媛媛,張勝男,劉佳奇,等.飛機噴灑噻蟲啉防治松墨天牛效果調查[J].中國森林病蟲,2016,35(4):36-38.
[10] 張勝男,張瑜,劉佳奇,等.直升飛機噴灑噻蟲啉微膠囊劑防治松墨天牛噴霧效果研究[J].河北林業科技,2015(6):35-36.
[11] 李長強,張倩,謝春春,等.無人機飛防噴施高效藥劑防治松褐天牛[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53(6):878-882.
[12] 韓玲玲,喬龍.泗水縣松材線蟲病發生及其綜合防治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21,49(5):128-130.
[13] 黃文玲.松材線蟲病持續控制效果分析——以三元區城東鄉為例[J].福建林業科技,2020,47(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