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出新要求。該文分析全民職業技能培訓基本內涵及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內涵,對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內在邏輯加以探究,對構建完善的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科學體系進行實踐探索,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助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關鍵詞:全民職業技能培訓;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內在邏輯;科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3-0184-04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posed new requirements for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inherent logic of promoting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this paper makes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erfect scientific system of promoting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endogenous power; inherent logic; scientific system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1]。實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一在于提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短板仍在“三農”,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未能被充分激發[2]。鄉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的外出造成農村勞動力短缺,鄉村“空心化”“老齡化”“貧血癥”問題十分嚴峻[3]。所以推進全民職業技能培訓,培育鄉村振興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這一艱巨任務顯得尤為重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4]。如此看來,推進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在國家戰略、農業農村發展二重維度上的價值取向趨同。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對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而言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特別是研究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更是值得探索的新領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全民職業技能培訓基本內涵以及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內涵,對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內在邏輯加以探究,對構建完善的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科學體系進行了實踐探索,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1"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以及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基本內涵
1.1"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的基本內涵
職業技能培訓是我國國民教育與培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按照社會的需要,對勞動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的基于不同水平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是開發實用知識和技能技巧型人才的一種教育方式[5]。什么是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學術界并未有統一界定的概念。本項目組認為: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是指職業技能培訓對象廣泛,輻射全體勞動者,包括已經就業的人員和準備就業、創業的人員;全民的職業技能培訓的主要載體是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實訓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等。在全民技能培訓相關研究方面,王志強[6]認為在廣大農村地區開展全民勞動技能培訓,對培育鄉村振興所需技能型人才有著比較積極的影響。張彤等[7]研究結果表明:教育程度高的勞動者通過職業技能培訓獲得新技能的培訓效果比較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中指出,堅持需求導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適應人民群眾就業創業需要,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面向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以下簡稱貧困勞動力)等城鄉各類勞動者,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8]。通過以上文獻梳理可知:推進全民職業技能培訓,培育鄉村振興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提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這一艱巨任務顯得尤為重要。
1.2" 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內涵
當前學術界關于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概念并沒有統一的界定。從哲學上看任何運動著的事物都有它的推動者,當主體能夠實現自我主動前進的動力機制稱之為內生動力,故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主要是指廣大農民群眾發揮主體作用,不斷激發自身與鄉村發展潛力,全面實現自我發展和鄉村發展[9]。社會網絡(關系)結構理論認為,每個鄉村擁有的自然資源結構、產業結構、人口結構、組織機構,以及鄉村文化、發展經驗不同,所有這些資源要素及紐帶關系共同構成了鄉村振興的動力系統[10]。農民、基層黨組織、產業、鄉村文化和生態環境作為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五大關鍵要素,相互作用又協同發力,助力鄉村實現內生式可持續發展[11],劉曉明[12]認為,從主體角度來看,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來源于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只有廣大農民群眾的崛起,才能發揮好鄉村資源和產業優勢,不斷激發鄉村產業發展內生活力。吳大兵[13]也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其中關鍵的一環是要激發鄉村內生動力。韓建軍[14]也指出,新時代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人才短缺、產業發展不融合、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了《“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實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技能人才智力支持,增強其內生發展能力[15]。綜上所述,推進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廣大群眾就業以及創業能力,進而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重要舉措。
2"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內在邏輯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主要源泉,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發揮著“人才助農”的教育功能、“文化強農”的治理功能、鄉村產業加速發展的激活功能。
2.1"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發揮著“人才助農”的教育功能
鄉村人才的短缺,制約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進程[16],鄉村人才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首要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在新時代,鄉村人才的定義更為寬泛,高精尖人才決定了鄉村發展的質量和高度,橫向普適性的人才決定了鄉村建設的基底和寬幅[17],開展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是造就大批橫向普適性的鄉村人才的有效途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18]。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載體——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實訓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等,可以去引導和推動這些政策的具體落實,充分挖掘農民群眾的巨大潛力和創新活力,讓鄉村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另外,通過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持續不斷地培養一大批扎得穩、靠得牢、用得著且可信度高的高素質新型農民, 充分發揮他們的輻射、帶動和示范作用,同時對廣大鄉村干部和鄉村科技人才進行與時俱進的提升培訓,不斷開發鄉村人力資源,不斷提升鄉村振興人才工作隊伍的“質量”,使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的教育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實實在在地提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自2022年7月以來,由漢中職業技術學院130余名教師組成的20個“鄉村振興博士專家社會服務團隊”正式成立,大力開展以促進鄉村人才振興為目標的系列的技術技能提升、職業資格、技術指導、就業創業和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教育職能,助力鄉村振興。
2.2"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承擔著“文化強農”的治理功能
文化強農是指從文化和精神層面上給予一些地區幫助,從而提高當地農民素質,營造文化氛圍[19]。通過全民職業技能培訓,一方面可以培育鄉村的文化氛圍,拓展有區域特點或民族特色的鄉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培養鄉村文化人才,借助文化挖掘當地特色產業來助農、強農。例如位于三千里漢江源頭的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被納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范圍,被授予“中國羌族儺文化之鄉”,特色鮮明的羌族民族遺痕隨處可見,儺戲、羌繡、剪紙、薩朗舞傳承至今。寧強縣在全民職業技能培訓實踐中,開辦了形式各樣的羌文化職業技能培訓班,如儺戲培訓班、羌繡培訓班、剪紙培訓班及薩朗舞培訓班等,同時編排特色課程進機關、學校、社區和企業,讓羌文化廣泛融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具有獨特區域和民族特色的羌族刺繡產業、羌族演藝產業、羌文化旅游產業和羌文化非遺產業[20],切實把羌文化“軟實力”變成農民群眾增收的“生產力”,極大地提升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2.3"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發揮著鄉村產業加速發展的激活功能
在未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農村工作的重心勢必會由精準到戶“點控式”發展轉向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集中發展鄉村產業,讓產業促進鄉村興旺[21]。產業的發展與繁榮需要人的實踐與推動,人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主體。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載體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職業培訓,對鄉村產業管理人員、產業工人、職業農民及參與鄉村產業發展的相關人員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提高了農民群眾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加速激活了鄉村產業活力,以產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保證農民群眾增收。全民職業技能培訓加速激活鄉村產業活力,形成持續推動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主要源泉。
3"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實踐探索及策略
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科學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不同鄉村之間的差異比較大,諸如培訓對象的文化基礎、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都不盡相同,建立多主體參與、多業態打造、多模式推進與多載體實施的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科學體系,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提供持續不斷的內生動力。
3.1" 建立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科學體系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出了新要求,建立多主體參與、多業態打造、多模式推進與多載體實施的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科學體系,開展全方位的職業技能培訓。在培訓對象方面,主要以鄉村產業帶頭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田CEO”“養殖CEO”“農林副產品精深加工CEO”、農機操作能手、鄉村振興巾幗、鄉村“兩委”成員、新型職業農民、互聯網營銷員和退役軍人等為主體。在培訓內容方面,開展種植養殖、加工、品牌、銷售、物流及管理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培訓。在培訓方式、培訓手段方面,可以創新采用互聯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在線學習、在線咨詢、在線考核及線下現場指導等靈活多變的培訓形式,比如開發手機版的學習APP、制作培訓對象容易學習的抖音小視頻、嗶哩嗶哩小動畫等,真正實現“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從而提高培訓效果。例如漢中職業技術學院農林生物學院黃慶林、翟英等教師團隊建立的帶你走進中藥種植園、開啟你的菇糧時代兩門省級精品在線繼續教育課程,在新冠感染疫情期間,投入智慧樹全國學習平臺使用,省內外數十萬在校大學生將之作為選修課,漢中市及其周邊地區的農民群眾學以致用,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在培訓載體方面,以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實訓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等為主要載體,以就業技能培訓、創新創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為主要形式。在培訓理念方面,健全滿足農民群眾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3.2" 主動適應新時代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需求
新時代,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經濟向各個行業領域滲透[22],在鄉村產生了很多新產業、新業態,衍生出許許多多的新職業種類,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培訓體系要與時俱進,及時進行大數據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新產業技能培訓,推進農村電商從業者、新媒體從業人員、創業致富帶頭人和鄉村手工業者等重點群體的專項培訓,大規模開展嬰幼兒照護、托育、養老等康養照護全產業鏈人才培訓;開展鄉村休閑旅游、文化旅游、非遺傳承人及從業者等特色產業培訓 ;開展家政、餐飲烹飪、物流等鄉村服務業培訓;在鄉村中廣泛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培訓、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做到應培盡培,多手段、多舉措提高農民群眾的就業率和增收率,激發蘊藏在農民群眾身上的活力,增強農民群眾振興鄉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漢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近年來,學院的科技志愿服務團對漢中市九縣兩區的農民群眾進行了社會服務以及相關領域的職業技能培訓,諸如2019年、2020年“百萬擴招”學歷提升培訓,食用菌、煙草、茶樹及中藥材種植培訓,畜禽養殖培訓,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培訓,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早教培訓,醫藥衛生知識培訓、康養照護培訓、新媒體從業人員培訓及汽車維修培訓等,培訓效果極佳,深受當地百姓喜愛,提升了漢中市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3.3" 推進全民數字技能培訓,普及提升農民群眾的數字素養
數字技能[16]是指數字設備和軟件操作、信息與數據素養、數字安全及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相關技能。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逐年增加,數字經濟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社會對于勞動者掌握數字技能的內涵和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的《“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強調:加強全民數字技能培訓[15]。所以全民的職業技能培訓的主要載體——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實訓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等成為全民數字技能培訓的主力軍,可以通力合作構建數字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平臺,培養大量的鄉村振興所急需的新型數字人才,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提升。
3.4" 在社區教育中加強全民職業技能培訓功能
隨著學習型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社區教育的內涵不斷擴展,將全民職業技能培訓納入社區教育的軌道,找準適合本地經濟特征、人口特點的職業技能培訓內容,廣泛開展本社區群眾喜聞樂見的職業技能培訓,從而提高本社區群眾的幸福感、積極性、創造性,不斷激發鄉村全面振興的內生動力。以漢中職業技術學院的農林學院為例,在漢中市漢臺區人口密集的社區開展“寵物飼養常識培訓”“家庭花卉苗木養護常識培訓”“插花技藝培訓”“妙手技能技巧培訓”“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攜手維護舌尖上的安全培訓”。除此之外,農林學院還提供了脫貧攻堅與家畜家禽疫病防治、果蔬農藥殘留的傷害與預防、職業農民培育等多門社區教育公共精品課程,課程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受眾面廣,受到社區群眾的廣泛好評。
3.5" 健全完善的保障制度體系
第一,建立實名制的全民職業技能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全民職業技能培訓與就業、社會保障信息聯通共享。第二,鼓勵農民群眾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以職業技能需求和職業技能評價結果為導向進行政府補貼機制[24]。第三,健全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公共危機管理制度,對全民職業技能培訓開展情況、人才市場供需情況、就業趨勢等進行及時研判,不斷改善職業技能培訓條件,及時調整培訓內容,建立規范有序、和諧穩定的全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保障制度體系,開創多元工作格局。
參考文獻:
[1] 張旭東,丁小溪.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3] 張娟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困境與對策——以陜西省為例[J].河南農業2021(15):41-43.
[4]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EB/OL].(2021-02-23).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1402.htm.
[5] 張琪.職業培訓[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6] 王志強.農民基礎勞動技能培訓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6(7):25-28.
[7] 張彤,張麗.教育貧困與貧困家庭勞動力勞動技能提升的現狀、問題與建議:基于河北省11個貧困縣區調查數據的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9,41(6):37-44.
[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16):17-21.
[9] 胡博成,朱憶天.培育“中堅農民”:新時代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機制建構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22(6):114-120.
[10] 陳軍民.社會網絡結構視域下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培育[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21,41(3):16-21.
[11] 劉旭冉,張家振,孫超.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要素探析[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2(2):64-69.
[12] 劉曉明.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N].山西日報,2021-11-09(010).
[13] 吳大兵.當前鄉村振興內生發展動力存在的三重困境與破解路徑[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22(6):57-65.
[14] 韓建軍.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36):90-91.
[15]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教育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的通知[EB/OL].(2021-12-1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17/content_566 1662.htm?eqid=f45df6e80002f923000000066459f1ae.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N].人民日報,2021-03-13(001).
[17] 卜德蘭.探索 創新 實踐[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
[18]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2-2-22).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19] 郭海鞍.文化引導下的鄉村特色風貌營建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7.
[20] 寧強縣持續打造羌文化特色縣[N].文化藝術報,2022-08-26.
[21] 朱玉龍.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7.
[22] 丁志帆.數字經濟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研究:一個理論分析框架[J].現代經濟探討,2020(1):85-92.
[23] 趙劍波,史丹,鄧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40(11):15-31.
[24]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N].人民日報,2018-09-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