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是黨建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農村社區黨建文化是影響農村社區黨組織政治、思想、治理能力建設,影響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然而,當前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依然受到多種因素制約,面臨諸多問題。鑒于此,要從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思想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黨風文化建設和廉潔文化建設5個方面推進新發展階段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
關鍵詞:新發展階段;農村;社區黨建;黨建文化;方式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7.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3-0092-04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promote the new great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the rural community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of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The Party building culture in the rural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building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e rural community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However,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is still restrict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and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In view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from five aspects: inner-Party polit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stitu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Party styl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lean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new development stage; countryside; community Party building; Party building culture; way and path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辦好農村的事,實現鄉村振興,要靠好的帶頭人,靠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離不開堅強的基層黨建堡壘。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是其根本屬性,也是黨的基本文化形態,新發展階段,要立足當前農村社區黨建文化發展現狀,優化和改進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探索農村社區黨建文化發展新路徑。
1" 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解決了黨內許多突出問題,但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大危險”仍然存在。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必然要求,是提升農村社區黨組織治理能力的必然選擇,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好鄉村的必由之路。新發展階段,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補短板、強弱項,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把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1.1" 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部分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不強,特別是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基層黨組織機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萎縮現象,黨組織領導班子出現了軟弱渙散、干部隊伍匱乏、黨員老齡化及黨員后備力量不足等現象,甚至還有個別基層黨員由于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空虛,出現了貪污腐敗。當前,全面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提高農村社區黨員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是應對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有利于引導農村社區黨員牢記黨的宗旨,解決農村社區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
1.2" 提升農村社區黨組織治理能力的必然選擇
黨建文化與黨組織建設密不可分。全面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無論是對黨建理論的創新發展,還是提升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治理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農村社區黨組織作為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政策、方針的直接執行者,也是黨和人民群眾之間進行直接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承擔著維護基層安定團結,繁榮基層黨建文化,傳播主流思想的重任。新發展階段,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和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村社區治理面臨更多、更新、更難的挑戰,這對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發展階段,要全面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強化農村社區黨組織的理論學習,提高農村社區黨組織的理論文化素養,確保農村社區黨組織成員都能搞清楚、弄明白黨的相關文件、重要會議精神,確保大家都能精準貫徹落實黨的決定,從而不斷提升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1.3" 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好鄉村的必由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1]。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當前,雖然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但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動力不強,農村文化發展質量不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仍然存在。面對多元化、難解決的農村社會矛盾,必須“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2],農村社區黨組織必須全面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積極引導農村社區黨員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發揚斗爭精神,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新的貢獻。
2" 新發展階段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面臨的現實困境
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是農村社區黨組織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持續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關鍵所在。當前,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受到多種因素制約,面臨諸多問題。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2.1" 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的制約因素
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是鍛造“政治強、人格正、情懷深”的農村社區黨員干部隊伍,鑄造風清氣正、團結統一的農村社區黨組織的重要保障。然而,當前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受到了宗族文化、人才不足、民主監督缺乏等因素制約。首先,宗族文化的嚴重制約。部分農村社區領導干部存在嚴重的家族本位觀念,在發展入黨對象,落實國家惠民利民政策,開展農村社區治理時,宗族關系是其常常參考的一個“重要依據”。其次,高素質人才匱乏。農村社區黨組織黨員干部普遍老齡化,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較為傳統、僵化,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不高,很難適應信息化、智能化的社會發展要求。最后,民主監督缺乏。隨著城鎮化不斷深入發展,農村空心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留守農村的老人、婦女和兒童的權利意識、民主監督意識普遍較低,而出門在外的年輕人,一門心思謀求個人事業,對農村社區政治生活參與大都不太關心[3]。
2.2" 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
農村社區黨組織在思想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黨風文化建設與廉潔文化建設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認識問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農村社區黨員干部出現了諸多問題,如理想信念動搖,價值取向、精神追求出現偏差,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對社會主義思想、集體主義觀念淡化,對各種“主義”“觀念”盲目崇拜,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官僚主義、拜金主義、教條主義現象。二是傳統陋習。部分農村社區領導干部“江湖習氣”嚴重,熱衷于搞個人小圈子,常常將國家惠民政策作為康人之慨的“大禮包”,用來“照顧”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拉幫結派,“鞏固”自己的“霸權”地位,在農村社區治理中大搞“家長制”“一言堂”,甚至還出現了以言代法、知法犯法的現象。三是體制機制?;鶎狱h建體制機制不夠健全,部分黨員干部的制度意識、主體意識、服務意識、組織觀念不夠強,對黨內事務、集體利益、群眾需求不夠關心,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是一名“旁觀者”。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損害了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力,還嚴重傷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偉岸形象。
3" 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是搭好黨心民心“連心橋”,凝聚黨心民心,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的必然選擇。面對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面臨的現實困境,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必須重視農村社區黨組織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制度文化、黨風文化和廉潔文化建設。
3.1" 加強政治文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4]。農村社區黨組織要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自覺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首先,要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提高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堅持黨的領導不是一個空洞口號,而是一個重大政治原則,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農村社區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干部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任何黨員、干部對黨必須絕對忠誠,不得逾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紅線,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最后,農村社區黨組織還要積極開展各種有教育意義的文化活動(文藝演出、知識競賽、讀書活動等),引導農村社區黨員、干部廣泛參與,滿足其美好精神文化需要,增強其集體榮譽感、歸屬感,不斷增強農村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3.2" 加強思想文化建設
思想教育是根本。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全黨步調一致的前提。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首要問題就是要加強農村社區黨組織思想文化建設,強化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正確價值引領。一方面,要針對廣大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理論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情況,積極開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學四史”等實踐教育活動,不斷深化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道德教育,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思想道德素養,引導黨員干部鑄牢理想信念“壓艙石”,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另一方面,將農村社區黨員的教育工作與黨員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兩者在相互作用、相互補充中,不斷強化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思想文化建設。這主要是因為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思想文化建設工作,僅僅依靠宣傳、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唯有借助強有力的管理工作,借助明確的規章制度,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才能真正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最終增強農村社區黨組織的思想文化建設效果。
3.3"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在全面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過程中,必須要關注農村社區黨建制度文化建設。首先,要強化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法規、制度意識,教育引導農村社區黨員、干部要敬畏法紀,自覺遵守黨和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科學、民主、依法管理基層事務,堅決糾正隨意變通、惡意規避、無視制度、“以權代法”的行為。其次,以制度法規建設,推進農村社區民主建設。一要不斷完善基層法規制度,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機制,針對農村社區黨組織中出現的“山頭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行為,農村社區黨員、干部違反法規制度的行為,要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制度進行嚴厲懲治,用好問責利器;二要建立健全黨務公開制度,借助票決制對農村社區黨組織干部任用、重大問題進行表決;三要完善發展農村社區協商民主制度和村民代表大會制度,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問題,要廣泛征求村民意見,最大限度地保障廣大村民的利益。最后,制度一經形成,農村社區黨員、干部必須嚴格遵守,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
3.4" 加強黨風文化建設
“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5]。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要重視農村社區黨組織黨風文化建設。首先,要不斷加強農村社區黨組織的紀律建設,糾治農村社區黨組織存在的“四風”問題,引導廣大農村社區黨員干部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拒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展現黨的好作風好形象,彰顯“人民選我,我為人民”的初衷。其次,農村社區黨組織要開好民主生活會,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幫助黨員、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維護好黨的團結統一;作風問題根本上是黨性問題,農村社區黨組織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積極引導農村社區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思想上固本培元,幫助農村社區黨員、干部提高黨性覺悟、堅定政治信仰、鍛造優良黨風。最后,要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走好新發展階段黨的群眾路線,積極引導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情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大興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廣大村民的思想動態、內心訴求、現實困惑,用心、用情地解決其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
3.5"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
“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6]。新發展階段,要緊扣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加強農村社區黨組織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農村社區黨員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7]。農村社區黨組織廉潔文化建設,要堅持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一體發力。第一,要從嚴查處侵犯農民利益的“微腐敗”,緊盯侵蝕農民利益、集體利益,騙、套國家利益的“蠅貪”,堅決打擊農村社區黨員、干部利用其影響力拉幫結派、以權謀私、“厚親薄民”的腐敗問題,堅決處理弄虛作假、掩蓋問題、欺上瞞下的工作作風問題,抓住“關鍵少數”,正風肅紀,營造“親清和美”的農村社區黨群關系。第二,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嚴”的基本要求,從嚴規范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權力,打通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讓更多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三,要重視教育的作用,通過理論學習、黨內民主實踐活動等,全面加強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強化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規矩意識,提高農村社區黨員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
4" 結束語
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農村社區黨組織是幫助農民致富、維護農村穩定、推進鄉村振興、走向共同富裕的“火車頭”。新發展階段,加強農村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有利于教育引導廣大農村社區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有效應對信念渙散、組織渙散、紀律渙散和作風渙散問題;有利于發揚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鍛造政治硬、作風正、能力強的農村社區黨組織,有效應對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大危險”;有利于積極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和清正廉潔等價值觀,營造風清氣正、健康潔凈的農村基層政治生態,永葆農村社區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發揮農村社區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和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1.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7.
[3] 趙潔,陶憶連.鄉村振興中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4(1):16-21.
[4] 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EB/OL].(2017-01-03).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95008.
[5]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8.
[6]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9.
[7] 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