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富民興疆是黨中央圍繞新時代黨和國家的全局工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而提出的重大戰略。該文基于新疆阿克蘇市依干其鎮巴格其村產業發展相關資料及調研情況,在闡述巴格其村區位優勢明顯、文化底蘊厚重、自然資源富集等發展優勢的基礎上,總結出新時代巴格其村取得的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顯著成效,并面對當下存在的農業現代化水平亟待提高、少數民族群眾普通話水平有待提升和村民主體地位需進一步體現等現實挑戰提出初步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富民興疆;產業振興;農業農村;少數民族;巴格其村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3-0105-05
Abstract: Enriching the people and rejuvenating Xinjiang is a major strategy put forwar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round the overall work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Xinjia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Bagqi Village, Yiganqi Town, Aksu City, Xinjiang, and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Bagqi Village, such as obvious location advantage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 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Bagqi village in the new era, such as strong agriculture, rural beauty and rich farmers. In the face of the existing 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the urgent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darin abil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need to further reflect the dominant status of villag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eliminar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enriching the people and rejuvenating Xinjiang;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reas; ethnic minorities; Bagqi Village
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是黨中央在國家治理過程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過繼承和創新而形成的高效推進新疆工作的戰略性指導原則和系統化方針政策[1],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工作總目標的必備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發展是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闡釋了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必須以發展作為基礎、以群眾增收致富作為基礎的深刻內涵。富民興疆作為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的發展方向,強調通過經濟的發展和就業的增加來提高人民的收入和民生的改善,以此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終實現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富民興疆方略,就是要通過高度重視和實踐產業振興來實現富民興疆,“富民興疆是產業振興的目標,產業振興是富民興疆的根本”。要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要實施好富民興疆方略,而實施富民興疆方略應優先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產業振興。巴格其村位于新疆阿克蘇市西北部3 km處,現有村民1 140戶3 992人。進入新時代,巴格其村借助自身的發展優勢,在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富民興疆方略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特有的產業振興道路,努力實現巴格其村高質量發展。
1" 巴格其村的發展優勢
1.1" 區位優勢明顯
巴格其村距離阿克蘇市僅有3 km,阿克蘇市是對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巴經濟走廊戰略的重要一員,地處烏魯木齊與喀什之間,輻射南疆其他地州和4個國家一類口岸。“在這里進入歐洲市場,等于將歐亞大陸橋又縮短了1 200 km,比海運時間縮短3/4,運輸成本降低1/3”[2],具有溝通南北疆、貫通中亞市場的重要樞紐作用,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支點[3]。得益于優越的地域優勢,阿克蘇市交通運輸條件十分便利,機場與多個內地省會城市通航,華疆物流鐵路專線建成通車,中國郵政、順豐速遞全面入駐快遞物流分揀中心,又先后對接洽談了京東物流、海元物流等大型物流綜合項目,已初步形成了集公鐵聯運、倉儲配送、展示交易為一體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因此,巴格其村得益于良好的區位優勢,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1.2" 文化底蘊厚重
阿克蘇市是地區首府所在地,圍繞阿克蘇市的旅游景點星羅棋布,有規模的景點達百余處。有被譽為天山第一峰的托木爾峰、仙雕神塑的神秘大峽谷、戈壁明珠天山神木園、滄桑雄壯的鹽水溝雅丹地貌、神秘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保存完好的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原始胡楊林,還有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全市A級景區10個,星級酒店10家,星級農家樂23家,旅行社25家,是集南疆區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和“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全域旅游勝地,散發著強勁發展動能。
1.3" 自然資源富集
巴格其村由于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緣,降雨量稀少、蒸發量大、氣候干燥,光熱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2 800~3 000 h,無霜期每年有200~220 d,適于農林牧業全面發展。同時由于阿克蘇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生產基地,巴格其村的紅棗、核桃、蘋果等特色果品在全國享有盛譽。
2" 新時代巴格其村產業振興基本經驗
近年來,巴格其村找準自身的發展定位,充分發揮特色農業優勢和區位優勢,深入挖掘其資源,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集鄉村旅游、特產林果于一體的特色文旅發展道路,推動“業態疊加”集聚效應,實現了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2.1" 全面推進主導產業發展
巴格其村以特色農業為引領,將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做到了產業聯動,打造了綠色生態田園綜合體,帶動農家樂、農產品加工等10余家產業發展,逐步夯實了巴格其村富民興疆的產業基礎[4]。巴格其村有4 600畝(1畝約等于667 m2,下同)地,主要種植著近3 000畝蘋果、核桃、紅棗等,還有近800畝的溫室大棚,是阿克蘇市果品和蔬菜生產基地。巴格其村為優化林果蔬菜品種和品類、提升種養業工程質量,推行了新機械和新技術,科學實施田間管理,引領現代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優質化和品牌化發展。由于巴格其村林果業品種十分豐富,桑葚、杏子、櫻桃、李子、蟠桃和葡萄等均有種植,村工作隊在這一優勢上下功夫,采取從思路上引、政策上幫的辦法,打好設施農業“水果”牌,成功打造出綠色無公害蔬菜農業觀光基地,奶油草莓、蟠桃、杏子和葡萄等采摘園區應運而生。在此基礎上,結合林果、蔬菜產業實際,部分農民在溫室大棚區開展“種養結合”、休閑采摘,在溫室內培育出圣女果、櫻桃、草莓等10余種反季節水果供游客采摘,在溫室外養殖家禽,大幅提升土地附加值,營業額高達270余萬元[4]。在2018年,巴格其村被確定為地區鄉村振興示范點,規劃形成了“一心、雙環、三區、四核、多節點”的產業空間結構。“一心”是綜合服務中心;“雙環”是生態觀光環和人文體驗環;“三區”是十里水鄉、蘋果莊園、果園社區;“四核”是有機共享核、蘋果精品核、創意田園核和生態濕地核;“多節點”是指居住組團、稻香園、荷塘月色、七彩花園、田園牧歌、百果園、民俗商業街、演藝中心、有機蔬菜示范地、稻田綜合種養基地和林果綜合種養基地等多點結合規劃。至2021年年底,蔬菜年產量達到7 800多t,產值達4 600余萬元,林果業產量6 600余t,產值達到3 500余萬元[5]。
2.2" 大力發展農村生態觀光旅游業
巴格其村是一個以發展林果業和設施農業為主的城郊村,距離市區僅3 km,毗鄰新疆阿克蘇多浪河國家濕地公園,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因此巴格其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將旅游示范村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村黨支部充分發揮作用,積極打造“黨建+旅游”服務的工作模式,主要圍繞生態觀光農業打造現代化農村旅游業,拓展農業產業價值鏈,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附加價值增值功能。巴格其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傳統作坊體驗銷售區”功能定位,對原生態純手工穆塞萊斯(紅酒)釀造進行了全面升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指導村民艾買爾·烏斯曼將制作手工穆塞萊斯與發展當地特色美食及休閑旅游有機融合,打造成集原生態純手工穆塞萊斯釀造、旅游休閑農家樂2個區域的巴格其穆塞萊斯莊園。如今,艾買爾·烏斯曼的酒莊年產量30 t,穆塞萊斯銷售和農家樂年收入50萬元,產銷一體帶動本村36人就業[4]。針對村民人均土地少,庭院較為寬敞的現狀,工作隊引導村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倡導每戶村民在庭院中搭建一座葡萄架、飼養一群牲畜、種植一棚綠色蔬菜,開展三區分離工作。針對部分有困難的低保戶、貧困戶,工作隊與村兩委籌措資金、發揮志愿服務隊作用予以支持,確保一戶村民不落下。巴格其村融合鄉村觀光、游樂、美食、度假、會議和農業科技教育基地等多種旅游功能于一身,結合鄉村生態環境、生態景觀等生態優勢,開設了生態鄉村休閑度假酒店,以及各類生態民宿、農家民宿、服務中心、貴賓餐飲區、美食小吃、電商物流和青年旅社等配套休閑商業項目,開設了休閑度假、養殖、采摘、農事體驗和夏令營等鄉村旅游項目,倡導管家式住宿服務、人性化服務理念。開辟園丁體驗農場,讓游客真正走出去親身經歷、體驗,收獲對自然的認識,做到知行合一。同時開通線上種植服務,澆水、施肥等服務指令,管理人員在線下按指令進行實施操作,大棚區還設有“幸福公社采摘農場”,種有一年四季可摘的水果和蔬菜,讓游客體驗親自采摘的樂趣。巴格其村這些舉措成功吸納村民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幫助農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有效做到了產業富農。
2.3" 堅持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并行
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的基礎,民生問題的解決對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6]。巴格其村全面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利用巴格其村的優勢,帶領群眾改善物質條件,引導村民轉變觀念,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村容村貌,將村莊打造成村美、業興、民富、人和的美麗鄉村。
巴格其村協調國家有關項目資金,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推進對村里的土坯房、危房的改造,建設安居富民房,完善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管理制度,真正滿足了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完成建設農戶供水排水管網、鋪設天然氣主管、搭建村隊葡萄長廊及亮化美化綠化村隊道路、鐵藝護欄安裝及庭院外立面改造等基礎性工作,組織村民成立了保潔公司,在村頭放置垃圾車斗、各主要路口安置垃圾箱,定期清理垃圾;和下沉干部一同開展“倡文明樹新風”主題活動,為村民送去必備生活物品,引導村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醫療上實施健康全民免費體檢活動,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在教育上,建立村隊小學、幼兒園和村史館,進一步夯實黨在農村的群眾基礎,讓群眾發自內心感恩黨、跟黨走。在做好物質條件改善的同時,巴格其村基層干部把轉變村民思想觀念作為幫助村民增收的突破口,通過周一升國旗宣講、農民夜校授課、典型示范宣講等途徑,開展“勤勞致富、勤儉節約”“講究衛生、預防疾病”“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男女平等、依法維權”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引導村民更新觀念;提升法治觀念,請來律師講民法典、民事訴訟法;倡導文明新風,表彰庭院建設模范、教育子女模范、模范丈夫和模范好媳婦等;堅持示范引領,讓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傳授致富經驗。在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環境變美了、村民的思想漸漸轉變了,文明新生活成為了村民們的共同追求。
3" 巴格其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挑戰
巴格其村從一個產業比較單一、人居環境臟亂差、村民外出就業和自主創業少的村莊發展成為地區鄉村振興示范點,村民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于外界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原因,為真正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一些工作難點亟須解決。
3.1" 巴格其村現代化農業發展需要進一步推進
農業作為巴格其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巴格其村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基礎性產業。在調研中發現,雖然巴格其村林果業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是其農副產品品牌知名度還需進一步提升。比如巴格其村傾力打造的傳統作坊體驗銷售區穆塞萊斯紅酒釀造產業已經在巴格其村甚至阿克蘇市都有一定的名氣,但是在新疆其他市縣及外省品牌知名度還不夠高。很多游客一般都知道“阿克蘇蘋果”這個金字招牌,卻不知道同樣值得品嘗的穆塞萊斯手釀紅酒、阿麗木雕手工藝品等其他產品。因此可見巴格其村在打造區域特色品牌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針對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經銷商來開拓市場的能力和農副產品產銷一體化的能力還需提高。此外,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形式多樣的旅游宣傳方式和宣傳內容及如何能夠更好地吸引游客等問題也值得進一步思考和解決。
3.2" 少數民族群眾語言能力亟待提高
產業振興就是為了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但是語言障礙卻阻礙了農民務工就業。語言是能力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少數民族群眾若不掌握基本的交流工具,新疆的全局和長遠發展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對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來說,國家通用語言能力與就業能力息息相關,在實地調研中發現,盡管阿克蘇地區政府在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歷史、地理、經濟等原因,巴格其村少數民族內部交流使用的依然是本民族語言,這種情況對少數民族提高國家通用語言能力產生了較大影響[7]。由此可見,由于交流受到了阻礙,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的就業選擇機會也就隨之受到阻礙,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的質量也就相對偏低。因此存在著部分少數民族農民思想觀念傳統落后、素質能力低下、就業機會不足等突出的短板。
3.3" 村民主體地位有待進一步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調研時指出,必須緊緊圍繞改善民生、爭取人心來推動經濟發展[8]。以人民為中心歸根到底就是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讓村民廣泛參與并發揮主體作用,成為美麗鄉村的建設者和受益者,從而使產業振興真正落地。村民只有不斷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鄉村的產業才會有所發展,村莊整體環境才會有所提升。在巴格其村的產業振興過程中,實際上更多的是依靠當地黨和政府及援疆干部的領導作用來發展。有些村民存在著主體意識不強、缺乏長遠眼光而不積極參與鄉村建設事務的問題,在發展中“等靠要”思想仍然較重。村民在面對需要他們提供一己之力的公共事務面前有著“不想參與”“與我無關”的態度。在目前新疆富民興疆工作的實踐中,不僅僅是巴格其村存在這樣的現象,好政策在一些百姓看來是多予少取和無私援助,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老百姓產生了“等靠要”思想,國家花了大錢但實際效果離預期還有一定的距離。受傳統生活習俗和宗教因素等影響,有些少數民族群眾在主觀上重消費而不重積累,同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時人們的勞動收入能力在客觀上也表現不足,制約人的財富積累增長,也制約了地方的經濟發展。
4" 巴格其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從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新疆鄉村振興工作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引領下已取得重大進展,在新發展階段將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發展期,將迎來時代賦予新疆的新任務。在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進行考察時為新疆的經濟發展繪就了健全鄉村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的新的宏偉藍圖,同時指出必須緊緊圍繞改善民生、爭取人心來推動經濟發展。
4.1" 創新宣傳方式方法,挖掘“七彩巴格其”文旅品牌故事
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來推進農業產業的現代化,以此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林果業生產基地建設;在龍頭企業的帶動示范下,基地、合作社、種植大戶和貧困戶結合經營產業,輻射帶動巴格其產業發展,解決當地就業問題。改善農產品流通環境,可進一步優化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售后保障等新型流通方式。針對巴格其村旅游資源進行品牌定位,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競爭優勢。在品牌定位上,加強巴格其鄉村旅游品牌的建設力度,迎合游客需求的同時更要體現出鮮明的美麗鄉村文化特色和產業特色。在宣傳形式上,要堅持紙媒和數字媒體相結合、線下宣傳和線上宣傳相結合,通過增加多樣化宣傳平臺來拓寬宣傳渠道、擴大宣傳范圍[9]。在宣傳內容上,利用多種手段深挖當地資源的文化價值,深度開發本土文化旅游商品,制定全方位的旅游宣傳計劃,激發鄉村旅游發展潛力。要努力提高巴格其村的數字化建設水平,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聯系鄉村全域的旅游大數據平臺和旅游信息服務平臺,推出線上云旅游等項目,打造視覺盛宴,著力推進科技文化之旅,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多樣的服務,提升游客的旅游滿意度,實現“互聯網+旅游”服務模式。同時完善輿情監督管理平臺和基礎旅游設施建設,筑牢巴格其村旅游經濟根基,幫助村民致富增收。
4.2" 提高村民交流能力,注重農村文化建設
在新疆,最大的人為不足就是語言教育發展落后,農村是最大的戰場,農村少數民族多,改變潛力也最大。要組織深入細致的宣傳教育和管理服務工作,在全村提高理論認識,統一思想,調動廣大少數民族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激發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學習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的潛力。切實幫助廣大少數民族群眾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改善條件,理解為什么要學普通話,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知識。要針對農村少數民族村民,把基礎教育和就業培訓作為抓手,推進其學習能力提升,加快彌補大規模少數民族農村人口在思想觀念、素質質量等社會發展上的差距和短板。要廣泛動員全村力量,形成有人愿意學、有人愿意教、有人愿意用和有人愿意管的良好氣勢和發展氛圍,切實解決問題,在少數民族群眾中普及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大力提高其普通話應用水平和能力。同時,繼續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扎實做好文化潤疆落地工作。抓住領導干部、青少年、知識分子和宗教人士等關鍵群體,講清講好黨的關懷、國家政策、援疆工作和新疆各族人民所發揮的作用,通過深入宣傳解讀,增強文化認同,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農村進一步團結發展。
4.3" 提高村民主體地位,發揮產業振興內生動力
增強產業振興的內生動力,將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發展經濟的強大動力,引導村民用勞動創造出社會財富、用頑強意志爭取幸福生活。巴格其村要探索確立勤奮努力的勞動導向,從制度上引導每個人勤奮努力、促進每個人干事創業,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改變自身狀況和提高自身能力。在基層治理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主體的財富具有差異這一現實問題,加強引導和調節,培育村民勤勞進取的奮斗精神和刻苦求學的求知精神。要通過完善公共管理服務政策來加強正確的輿論宣傳,引導正確處理收入、消費與積累之間的關系,努力實現每個有勞動收入的人要有所積累,同時要引導用好積累資源,用于改進和擴大人的經濟活動。促進人們積極投入勞動、改進勞動方法、提高勞動質量、擴大勞動范圍,參與勞動分工、開展勞動合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獲得更多更好更高水平的勞動報酬,以此來提升村民的獲得感。由此讓村民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發揮振興鄉村主力軍的能動性,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興業富民的強大動力。
5" 結束語
在新時代實現農村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巴格其村的發展任務是艱巨的,經濟發展問題更是做好富民興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巴格其村在不斷總結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挖掘文旅品牌故事、注重農村文化建設、激發產業內生動力。同時,應繼續深入研究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時代富民興疆方略,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鄉村振興,加速實現巴格其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建元,陳元翰.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指引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邏輯與進路[J].民族論壇,2022(4):113-120.
[2] 孟雅麗.新疆紡織 爭資源還是拓市場[J].中國紡織,2009(8):58-59.
[3] 翟培.城鎮化進程中阿克蘇市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20.
[4] 潘婷.巴格其村:繪就鄉村新藍圖[N].阿克蘇日報,2020-10-21.
[5] 李琴.逐夢七彩巴格其 美麗鄉村入畫來[N].阿克蘇日報,2021-11-03.
[6] 趙曼.習近平新時代治疆經濟方略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22.
[7] 尹聰.數字經濟背景下新疆南疆四地州少數民族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轉型研究[D].阿拉爾:塔里木大學,2022.
[8] 習近平:緊緊依靠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 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疆[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4963845.
[9] 張玉潔,唐先濱.新疆旅游富民實踐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1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