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和戰略安排。鄉村振興是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在黨的二十大部署下,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要進一步發揮政治優勢,深化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制定一系列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具體措施,通過基層黨建工作帶領農民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為農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發展機會。
關鍵詞: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共同富裕;鄉村振興;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7-0125-04
Abstract: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tasks and strategic arrangements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not only the strategic goal of realiz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farmers in rural area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Under the deploymen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need to further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olitical advantages, deepen 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ormulate a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and lead rural areas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work, so as to create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farmers.
Keywords: new era;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common prosperity; rural revitalization; path exploration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時代“三農”工作改革在不斷深化,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成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強和改進黨對農村基層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在農業農村發展歷程中,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愈發凸顯,只有不斷加強黨建工作,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才能推動農業農村的全面發展,實現農民的共同富裕,進一步鞏固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成就,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 農村基層黨建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理論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如今在黨的領導下,國家已經進入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農村脫貧攻堅戰略已經取得了巨大勝利。在這樣的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要一鼓作氣,繼續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全面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將其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重點任務,帶領廣大農村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緊跟黨中央的步伐,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戰略基礎。鄉村振興戰略明確了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和路徑,要求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切實提高農民的生產能力和生活質量。農村基層黨建通過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強化黨的組織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和黨的領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引領廣大農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共同實現農村的繁榮富裕。
農村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先進性理論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先進性理論強調黨的領導地位和黨的先進性,要求黨員干部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以及服務人民、為人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戰斗堡壘和黨的指揮中心,通過引領農民的思想、行動和實踐,推動實現農村的共同富裕。農村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立足于對農民工作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農民是農村基層黨建的主要對象和服務對象,黨的工作必須緊密圍繞農民的利益,關心農民的需求,通過黨組織的引領和組織動員,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農村基層黨建在農民工作理論的指導下,以農民為中心,不斷探索適應農村實際的工作方法和路徑,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
2" 農村基層黨建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意義
2.1" 助力鞏固農村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果
農村基層黨建在鞏固農村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果方面的意義不可忽視。農村基層黨建能夠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動員作用,幫助貧困地區的農民充分認識到脫貧攻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農村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宣傳教育、動員號召等方式,引導貧困農民樹立信心、拓寬思路,激發農民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農村基層黨建能夠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支持,幫助貧困地區的農民改變傳統種植養殖方式,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基層黨組織可以組織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科學種植、養殖等技術指導,幫助農民掌握新的生產技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增加農民的收入來源。農村基層黨建還能夠提供資金支持和項目幫扶,幫助貧困地區的農民開展產業發展和創業就業。基層黨組織可以積極爭取政府資金、社會捐助等資源,引導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農村電商、農村旅游等新興產業,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此外,農村基層黨建還能夠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和紀律監督,確保扶貧政策的落實和扶貧資金的正確使用。基層黨組織可以加強對扶貧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確保扶貧政策的精準性和可持續性,防止扶貧資金的濫用和浪費,確保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和可持續發展。
2.2" 助力提升鄉村治理工作的現代化水平
農村基層黨建對于提升鄉村治理工作的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農村黨員干部作為農村基層黨建的中堅力量,具備良好的黨性修養和先進的思想意識。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能夠引領農民群眾共同參與鄉村治理。通過黨組織的引領和黨員的帶頭作用,推動鄉村治理工作的現代化進程,提升治理效能和效率。農村基層黨建能夠促進鄉村農民自治和社會組織的發展,黨的組織和領導能夠引導農民群眾積極參與鄉村事務的決策和管理,推動鄉村自治的實踐和發展。通過黨組織的引領和黨員的組織動員,能夠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形成農村治理的合力。同時,農村基層黨建還能夠推動社會組織的發展,促進鄉村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治理共建,豐富鄉村治理的方式和手段。農村基層黨組織不斷加強對鄉村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引導農民群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治意識。通過加強鄉村法治建設,構建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規范,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穩定,提升鄉村治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此外,農村基層黨建還能夠提高鄉村公共服務水平。農村基層黨組織可以組織開展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的農村公共服務項目,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和水平,滿足農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鄉村治理的有效性和民生保障。
2.3" 助力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
助力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是農村基層黨建的重要使命。農村基層黨建通過黨組織的引領和組織動員,可以幫助農民增強自身發展的信心和能力。基層黨組織可以開展農民教育和培訓活動,提供農業技術指導和創業培訓,幫助農民掌握新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知識,提高農民的專業素養和創業能力,通過培養農民的創業創新精神和主動性,激發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農村基層黨建能夠推動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通過加強農村產業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農村旅游、鄉村電商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農村基層黨建能夠幫助農民開展多樣化的經營活動,增加收入來源。農村基層黨組織可以引導建立農民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合作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此外,農村基層黨建還可以加強農民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創新能力,為農民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農村基層黨組織可以組織農民教育和培訓活動,提供農業科技知識和先進技術的傳授,幫助農民提高種植養殖技術,推廣農業科技成果,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通過加強農民的文化素質培養,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農村基層黨建能夠為農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機會,促進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3" 農村基層黨建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現實困境
3.1" 組織力量欠缺
組織力量欠缺是現階段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農村基層黨建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限制了對農民的有效引領和服務。在農村地區,人力資源不平衡,生產資料分散、交通條件相對困難,信息傳播不暢,這給黨組織的建設和黨員干部的選拔帶來了不少的挑戰。由于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滯后,黨員干部的數量有限,尤其是缺乏優秀的干部人才,導致基層黨建工作難以開展到位,影響了對農民的有效服務和引領。在農村基層黨建中,組織力量的不足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不夠廣,一些偏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黨組織建設相對滯后,農民的參與意識和組織能力有限。黨員干部數量不足,特別是在一些人才較為匱乏的地區,難以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和期望,進而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有限,無法為農民的創業和發展提供充分地支持和幫助。
3.2" 運行機制有待完善
運行機制有待完善是農村基層黨建在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基層黨組織的運行機制需要與時俱進,適應新的農村發展需求和挑戰。然而,目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相對陳舊,無法滿足鄉村振興的新要求。許多基層黨組織仍停留在過去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缺乏創新和靈活性,使得一些重要問題和新的挑戰無法得到及時應對和解決,影響了黨組織對農民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因此,有必要更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積極探索適合當前農村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制。黨的組織建設應該貼近農民生產生活實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作用。但由于種種原因,個別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工作機制的落實仍存在欠缺,導致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有效的工作框架和引導,需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質,確保黨的工作能夠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開展。
3.3" 服務效能有待提高
農村基層黨建在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過程中的服務效能有待提高,農村地區的資源限制和條件限制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提供服務方面面臨困難。由于農村地區資源分散、交通不便等特點,基層黨組織在提供服務時面臨諸多困難。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薄弱,影響了黨組織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效果。此外,由于人員和經費有限,農村基層黨組織無法滿足農民多樣化的需求,無法提供全面、專業的支持和服務。部分基層黨組織在服務農民群眾過程中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對農民的需求了解不足,無法提供真正符合農民利益和期望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還有部分基層黨組織在服務過程中缺乏創新和實踐,無法針對農民的具體問題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導致農民的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影響了農村基層黨建的實效性。
4" 農村基層黨建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
4.1" 加強農村黨建組織體系建設
加強農村黨建組織體系建設是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健全黨支部、村委會、合作社等基層組織網絡,形成覆蓋面廣、層級清晰、功能齊全的農村黨建組織體系。黨支部要充分發揮領導指揮的作用,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為農村共同富裕提供堅強的保證。黨員干部是黨建組織的力量來源,需要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的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政策素養和管理能力。通過組織各類培訓班、交流研討會等形式,提升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使其具備領導農村工作和服務農民的能力。加大對黨員干部的選拔、培養、考核和監督力度,注重選拔優秀人才進入黨組織,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選拔一批德才兼備的機關中層正職干部,到農村擔任“第一書記”,既鍛煉干部,又能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水平,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注重培養基層黨員干部的實踐能力,加強實踐鍛煉,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創新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建立科學、高效、透明的工作機制。重視黨員參與農村治理和決策的權益,促進黨群關系密切、互動頻繁,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加強與農民群眾的聯系和溝通,了解農民的需求和訴求,及時回應農民的關切問題。通過開展集體經濟、合作社等形式,幫助農民實現增收致富,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基層黨建要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將黨建工作融入到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產業升級、農民就業創業等方面。通過黨的組織力量和政策引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從根本上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加強對鄉村治理工作的引領和推動,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和能力。通過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促進鄉村社會組織的發展,構建起協調有序、穩定可持續的鄉村治理體系。
4.2" 完善基層黨建組織運行機制
完善基層黨建組織運行機制是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要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主管部門統籌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對基層黨建組織的各級黨委、黨支部、村委會等明確工作職責和權限,確保各級組織之間的協同配合和順暢運轉。要將權責清晰化、責任細化,明確各級黨組織在農村農民共同富裕中的具體任務和責任,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健全農村黨建組織的決策和執行機制,確保各項政策和決策得到有效貫徹落實。要加強對政策落實的監督和評估,建立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浙江寧海首創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36條”有力規范了基層治理的全流程,值得推廣。進一步強化黨委對農村黨建工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充分發揮黨委在推動農村共同富裕中的核心作用。通過加強黨員干部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綜合素養,要注重培養黨員干部的組織觀念和服務意識,加強黨性教育和紀律約束,確保黨員干部在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同時,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考核和評價,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機制,激發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建立健全黨員聯系農民群眾的機制,加強與農民的溝通和互動。要通過開展民主議事、黨員大會、主題黨日等形式,使黨員干部能夠真正了解農民的需求和問題,并及時回應和解決,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農村的先鋒模范作用,為農民樹立榜樣,引領農民群眾積極參與農村共同富裕的實踐。
4.3" 提升基層黨建組織服務效能
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建設過程中,需要積極開展各類豐富多樣的黨建活動,建立振興鄉村的黨建模式,提升基層黨建組織的服務效能。農村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定期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的方式,進行日常的黨組織建設,深入民眾基層,了解農民的現實需求和困難。主題黨日活動可以包括集中學習、座談交流、參觀考察等形式,旨在增強黨員干部對農村情況的了解,提高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和能力。通過建立振興鄉村模式,將基層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形成黨的組織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基層黨組織應積極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根據各地的發展情況和地域特色,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推進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等方面的工作,把黨的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對黨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宣傳,讓農民了解黨的工作方針和政策,增強農民對黨的信任和支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網絡宣傳和新媒體推廣,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使農民更廣泛地了解和參與黨建工作。農村基層黨組織要通過明確的指導思想引導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服務農民,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技術培訓和咨詢,推動農村合作社的發展,促進農村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同時,加強對基層黨建組織的監督,確保服務農民的行動得到落實,通過建立黨內監督機制、群眾監督機制和輿論監督機制等方式,形成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和約束,確保黨員干部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效能得到提升。
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寧海葛家村成為了一個基層黨建引領農村農民共同富裕的經典案例。2019年葛家村吸引了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的關注,叢教授以藝術與鄉村融合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切入點,深入葛家村開展工作。通過實踐探索出了一條全新的農村致富途徑——藝術振興鄉村,通過與村民們的共同設計,打造了千年畫廊、玉蘭王院、仙絨美術館、桂知苑等40多個共享藝術空間,為葛家村帶來了獨特的藝術氛圍和文化體驗。全縣又先后啟動了35個藝術特色村和鄉村藝術谷建設。這一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色的發展模式,為寧海地區的藝術振興鄉村探索開辟了新的路徑。同時,創新實施“藝術扶貧”,采用“村民幫扶村民”辦法,將“藝術振興鄉村”模式成功嫁接到貴州省晴隆縣定旺村,開創了東西部扶貧新模式。2021年4月起,寧波甬派在該村開設了《寧波鄉村行記》專欄,通過這一專欄聚焦寧波村莊發展,向讀者們展示了該地區的村莊振興之路,為大眾帶來了鄉村發展的精彩故事。叢志強教授團隊的老師們結合葛家村藝術改造的實際經驗,精心設計了以“共創設計帶動村民共同富裕”為主題的理論基礎課。通過這一課程,同村民們分享了共創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探討了如何通過設計與藝術,引領村民共同致富,實現農村共同富裕的目標。
5" 結束語
在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始終是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核心力量,通過加強農村黨建組織體系建設、完善基層黨建組織運行機制、提升基層黨建組織的服務效能,可以為鄉村振興開辟一條可行的路徑。農村基層黨建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路徑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但只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機制,注重為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農村基層黨建就一定能實現振興鄉村,帶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
參考文獻:
[1] 周永偉,李彥霖.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價值意蘊、現實困境與實踐進路[J].寧夏社會科學,2023(2):66-73.
[2] 劉芳惠.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進路[J].安徽農業科學,2022(21):258-261,264.
[3] 曹愛斌.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研究[J].農家參謀,2022(15):4-6.
[4] 俞鵬.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