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師生不同視角下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案例教學現狀。結果表明,案例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教學過程中已經被較多教師使用并得到師生們的一致認可,是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方法,但存在著案例資料不足,學生參與度不強等主要問題。因此,從案例的整理及案例教學方式的改進2方面給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風景園林;案例教學;問卷調查;教學方式;雙重視角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7-0129-05
Abstract: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se teaching for master's degree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se teaching has been used by many teachers and unanimously recogniz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for master's degree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ster's teaching. It is a teaching method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there is a lack of case materials and 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ents. Thus,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from two aspects: the arrangement of cas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se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ase teach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teaching methods; dual perspective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實際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選取與理論內容相關的案例,制作成教學素材,通過案例分析與講解、小組交流與討論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1]。案例教學法自20世紀末引入中國后,已經融入至各個學科領域的教育教學中,有著較快的發展。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更注重規劃理論知識的轉化,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專業知識運用于實際,通過規劃和設計手段解決問題,并且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和表達性[2];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對具體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可以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構建系統的規劃設計理論知識體系。因此,案例教學成為了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
許多教學單位也對風景園林專業碩士的案例教學做出探索與研究,并得到相應的研究成果[2-4],但學生和教師對案例教學的滿意度如何以及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都未能得到探討。因此,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師生對案例建設、使用、教學過程及效果等各方面的認識,可以更好了解風景園林專業案例教學現狀、為案例庫建設提供意見及建議,并更有針對性地為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參考依據,從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 調查方法
調查問卷分別設置學生篇與教師篇。學生篇從學生視角出發,共設置13個問題,除第13題是特意針對工作后的學生提問之外,其余問題所有人均可回答,主要包括專業與現狀、課程案例的重要性與期望認知、課程案例優劣評價、案例使用滿意度等方面。教師篇從教師視角出發,共設置12個問題,包括教師年限、案例的選取與使用、案例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效果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
通過問卷星發放問卷,在微信與微信群里發放調查問卷的鏈接及二維碼,并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傳播發放到具備風景園林專業碩士點的學校。共回收調查問卷學生篇204份,剔除有些非本專業學生的答卷后,共收到有效問卷198份。共回收調查問卷教師篇56份,均符合答卷要求,為有效問卷。
2" 結果與分析
2.1" 基于學生視角的案例教學現狀
2.1.1" 樣本信息
完成調查問卷的學生大多是處于碩士在讀期間,約占總人數的90%。課程剛完結或還未完結,所以對課程案例的使用具有較為深刻的認知,可以保障問卷答案的準確性。其余約10%的已工作的學生大多是畢業1~5年,可以為案例教學與工作實踐能力之間的關系提供較為準確的參考依據。參與調查的學生樣本來自于河南、陜西、重慶、上海、北京和天津等14個省份及直轄市,具有一定的廣泛性。
2.1.2" 對案例的重要性及期望的認知
有95.45%的學生認為案例使用在課程講解中是重要或較為重要的,未有人選擇“不重要”與“較不重要”選項,這說明學生一致認可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圖1)。在期望值選擇時,期望在課程講解中案例內容最好達到課程內容的30%~50%的學生占比最大,有33.33%的學生期望該比例在50%~80%,也有少部分學生期望案例的占比能達到80%~100%(圖2)。案例教學應該是在理論知識點講解的基礎上達到增強理解的輔助作用,所以既不能輕案例重理論,也不能重案例輕理論,在使用時應該和課程內容有一個較佳的比例關系,這樣才能達到理論與案例的相輔相成。
2.1.3" 課程教學中案例的使用現狀
有59.09%的學生認為在所有課程中使用案例教學的課程占其比例超過30%,甚至有6.06%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的課程比例為80%~100%(圖3),這說明大部分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均使用了案例教學。19.70%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的課時占課程的課時比例平均值達到50%以上,42.42%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的課時占課程的課時比例平均值在30%~50%(圖4)。
一般認為,教師實施案例教學的時長應該根據課堂的進展進行設置,過短時間的案例教學不利于同學們對案例進行理解和消化,學生在沒開始體驗案例情境時已經到下一步的課堂內容,就無法看出案例知識與理論知識間的聯系,而且無法完全掌握案例隱藏的內在知識點,達不到適用案例進行教學的基本目的[5]。但是,案例教學畢竟是建立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之上,案例教學時間過長也會影響整個課程體系的時長分配,會出現理論知識未能全部講授的情況。
在回答案例教學時學生的參與度一題時,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生參與度較小,比例為45.46%。“參與”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讓學生以不同形式參與案例教學過程中,包括資料的查閱、案例的討論與講解、相關案例的分析等,這些可以使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更具有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增強啟發性與實踐性。教師提供的案例可以是進行引導,課后需要學生主動再去查閱同類型案例的相關資料與參考文獻,并對其進行分析解讀,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樣的案例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青島農業大學的風景遺產保護與利用課程創新探索出“師生聯動模式”進行案例教學,學生全方位參與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過程,對于學生構建理論體系,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能力及自主研究能力有了較大收益[4]。
同時,教師還必須重視案例教學的組織與實施,包括如何在課堂講解時融入案例、如何進行案例點分析以及從哪個方面引導學生領悟案例的知識點等。教師應該選擇恰當的時間融入案例進行教學,提升同學們聽課的興趣,保證課堂教學完整性的前提下達到案例教學的期望值[6]。
2.1.4" 對案例教學的評價
在回答“您覺得案例教學對您的學習有幫助嗎”問題時,83.33%的學生選擇了“有很大幫助”,另外16.67%的學生選擇了“有一點兒幫助”,選擇“沒有幫助”的人數為0,這說明學生們還是對案例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較為認可。有超過80%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具有使理論知識更容易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及了解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的優勢。且對于已經工作的學生來說,有78.94%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對畢業后的實際工作有很大幫助。這說明案例教學具有一定的功效,與單純的理論教學相比,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理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過程的各個環節,并能夠有效影響其畢業后的實際工作。
在回答“教師在案例教學時存在的問題”一題時,有較多學生認為教師對案例的理解不夠透徹,有43.94%的學生認為學生參與度不高,42.42%的學生認為教師在案例教學的時候對其中的一些理論知識點講解有所缺失,一少部分學生認為部分教學案例與教學內容有些脫節(圖5)。這可能是教師在選取案例是較多來源于案例庫或網絡,造成了教師對案例并不完全熟悉,可能在講解過程中會出現脫節現象,這也提醒任課教師要重視教學案例選擇的標準以及對案例要有一定的熟悉度。案例的選取要難易程度適中,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其與課程的內容要全面結合,和理論知識要有較高的契合度。任課教師也要在課前充分查閱案例的相關資料,以便于可以更完整和系統地將案例融入理論知識。有些教師提出案例的選取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兼顧不同類型園林工程項目,并希望在教學中能增加學生感興趣的城市更新、水環境整治、歷史文化保護和鄉村振興等研究熱點[1]。
2.2" 基于教師視角的案例教學現狀
2.2.1" 樣本信息
問卷調查的教師樣本中,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占比為50%,工作年限為7~10年的有35.72%,而工作年限為4~6年與1~3年均僅占7.14%。說明參與調查的教師均具有一定教學資歷,可以為案例教學方式與教學效果的調查分析提供較好的保障。教師樣本中,講授的課程多種多樣,涵蓋規劃設計類、植物應用類、工程技術類、政策法規類等各種課程,具有一定的廣泛性,且各科目設置課時均在32個或以上。
2.2.2" 案例的使用與來源
參與調查的教師均使用了案例教學,比例達到100%,這和學生所給予的數據有所偏差。這可能是因為對于案例的界定有所不同,有時教師在講某一個知識點時,并未講解完整案例而只是引用其中某一小部分,但學生視角會認為是理論講解。風景園林案例,既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方案,也可以只采用其中局部的設計階段,即案例可分為“典型案例”與“綜合案例”,其中典型案例所包含的理論或實踐知識較為單一,而綜合案例則涵蓋了更為全面的專業知識[7]。因為案例的不同,講授方式和探討重點也會有所不同,而學生對此典型性案例的認知不如綜合性案例明確。同時,參與調查的教師教學年限大多在7年以上,其所參考的各種類型案例會較多,案例的課堂使用率也會較高。
問卷結果表明,教師引用專業案例的比例較少,所使用的案例有71.43%是自制(圖6)。我國風景園林專業學位案例庫建設于 2016 年啟動,目前包含21個案例,主要來自于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8所高校及杭州市園林文物局1個相關單位。但該案例庫中的案例有66.67%適用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涉及園林植物應用、園林工程與技法等其他方向的較少,且該案例庫中案例使用時需要用積分兌換,這就對各個高校教師的使用造成一定困難,所以,較多的案例還是教師自己整理且自制。教師自己整理的案例獲取途徑大多來自于網絡,較為常用的有因特網、圖書出版物和論文數據庫3種[8],如今的案例來源更加廣泛,如各種風景園林相關的公眾號會不定期展示各類風景園林設計案例、教師主持或參與的各類項目、學生參與的各種競賽以及學生的各種類型設計作業等。
問卷結果表明,教師自制的案例中較多來源于相關網頁,其次是相關企業實際項目,與教師自己主持或參與的相關項目(圖7),來源的廣泛性其實也擴大了案例的知識點范疇與適用范圍,且教師講解時會更具有針對性。但因為接近50%的案例是來源于網絡,資料的非完整性與項目的陌生度會影響教師對案例更深層次的理解,這與學生問卷的結果相一致。
2.2.3" 案例教學方式
有57.14%的教師使用案例教學的課時比例為10%~30%,未有教師案例教學課時超過50%(圖8)。案例內容與理論內容在教學中是相輔相成的2個方面,兩者應該是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關系,所以,案例的使用時長和課程內容密切相關。
教師案例教學時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為主,自主學習、分組討論、查閱文獻等為輔。有12名教師同時采用以上4種方式講解案例,占比為21.43%;其余教師均采用其中的2種或3種方式講解案例。教學方式中,選擇“教師講解”選項的比例為100%,選擇“分組討論”的選項為71.43%(圖9),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應加強課堂討論環節,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如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通過組內與各組之間分別針對案例的設計矛盾、設計手法、設計優缺點和學習心得等不同內容開展討論,在充分理解案例并有所感悟的前提下,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8],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案例中的知識點并將其融入實踐中。
2.2.4" 案例教學效果
教師們均認為案例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且100%表示會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使用案例教學,并增加案例教學課時比例。但同時,教師們也提出了案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如可使用的案例較少、案例相關資料缺乏、案例編撰與制作存在困難、已有的案例質量參差不齊、已有的案例形式較為單一、案例教學效果未達到預期等。
3" 案例教學的相關建議
通過師生不同視角的問卷調查結果總結發現,在目前的案例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2個方面,一是案例的來源與案例資料的整理存在一定難度,二是教學方式未達到預期,依此提出以下2方面的建議。
3.1" 案例的整理
案例的來源方式雖然可以多種多樣,但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教學課件視頻等資料的制作需要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所以可采用教師和學生共同收集資料、教師篩選的方式獲得相關案例,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對項目也有了一定的理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其對理論的認知,也培養了學生查閱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動手能力。專業碩士教學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與代表性,所以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對案例及資料的篩選需要任課教師嚴格把關。還要注重選取身邊的優秀案例,如教師參與的案例或學生的設計作品等,對于可進行現場觀摩的案例,則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8]。同時,案例表現素材可以更豐富一些,除了已有的多媒體課件之外,可以多加入視頻等素材用來展示現場狀況及設計方案,這也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性。
3.2" 案例教學方式的改進
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階段出發,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如讓學生在案例講解前先進行案例的閱讀與理解,然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案例分享、課堂討論及課外作業等,以此多方面、多途徑地參與案例學習過程[9],這種強調參與的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多種重要的教育價值[10]。案例教學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必須有一定的硬件設施,如各種智慧型教室,可以滿足小組討論的需要,也可以實現多屏同顯、及時展示學生設計作品與分析內容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詳略結合、課堂教學與線上自學結合,以此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欣欣,王守攻.案例教學法在風景園林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2021(33):24-25.
[2] 李甦,李東徽,楊樂琦.風景園林專業案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云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為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2,16(4):156-162.
[3] 付軍,馮麗,劉媛.“風景園林設計與實訓”案例教學實踐與探討——以北京農學院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5,17(6):105-108.
[4] 李鳳儀,郭佩艷,張劼.基于師生聯動模式的“風景遺產保護與利用”案例庫建設與案例教學研究[J].現代園藝,2022(13):173-175.
[5] 鐘耀廣.互動式案例教學實施效果分析及實施建議[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7):97-100.
[6] 賴菲.案例教學法在物流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發展研究,2017(S1):62-63.
[7] 燕亞飛,李東升.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案例教學過程探討[J].現代園藝,2017(10):161-162.
[8] 許曉明,劉志成.“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案例教學探析[J].中國林業教育,2018,36(3):47-50.
[9] 翁殊斐,冼麗鏵,馮志堅.案例教學法在高校園林植物應用課程的教學探索與實踐[J].廣東園林,2020(6):63-66.
[10] 蘭旺森,侯利君.模型案例教學法:實踐與教育價值[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