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段融合是教育一體化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旨在讓學生在整個學校生活中享受系統而完整的教育。小學英語課堂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的重要環節,需要采取鏈式整合教學實踐。本文通過分析學段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的特點和挑戰,探討了鏈式整合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方法和效果,并總結了相關經驗與啟示。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段融合;鏈式整合;教學
隨著教育一體化發展理念地不斷深入推進,學段融合成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學段融合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讓他們在整個學校生活中得到全面發展。小學英語課堂作為培養學生語言溝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環節,也需要適應學段融合的需求,實現鏈式整合教學。
一、學段融合與鏈式整合教學概述
學段融合是指將教育一體化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使學生能夠享受到完整、系統的學校生活。學段融合體系的重點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因此在內容和結構上需要根據這些目標進行優化,以確保與目標相契合。通過實施學段融合,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多元融合的育人體系,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多樣化且可選擇性強的學習空間。這種體系有助于實現每位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的目標。在這種新型教育模式下,不同年級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傳統意義上分割開來的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逐漸消失,不同學段教育在一個連續而流動的教育環境中進行。這樣做有助于打破傳統教育對知識劃分和分類所帶來的局限性,并促進跨年級、跨科目之間更加緊密地聯系與交流。
鏈式整合是對單元整合的再次整合,旨在解決單篇·單元教學過程中缺乏明確“整合”方向的問題。鏈式整合以學科為基礎,推動實施“學段貫通、融合育人”的課程理念,并將其落地實施。作為一種理念,鏈式整合關注學生的發展,并立足于對單元結構布局進行全面籌劃;作為一種策略,它強調整體設計,并制定了逐步推進的教與學路線圖,促進了單篇與單元、單元與學段之間的有效銜接。通過學業鏈的整合和集群式帶動,構建了一個完善的學段融合體系。
二、學段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鏈式整合教學實踐的意義
隨著教育一體化發展理念的提出,學段融合成為了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這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鏈式整合教學實踐變得尤為重要。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鏈式整合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第一,通過鏈式整合可以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在傳統的單元教學中,每個單元都是獨立的,知識點之間缺乏聯系。而通過鏈式整合,可以將不同單元之間的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并且能夠將所學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第二,鏈式整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關鍵能力。在學段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不僅要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通過鏈式整合教學實踐,教師在每個單元中都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溝通能力等多方面素質。這樣一來,在小學階段就為孩子們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三,鏈式整合還可以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資源共享。在傳統的單篇·單元教學模式下,各個老師往往只關注自己所負責的部分內容,并且資源也相對封閉。而通過鏈式整合,不同年級和學科之間進行合作,可以促進師資隊伍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提高教育質量。
三、學段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鏈式整合教學實踐原則
隨著教育一體化發展理念的推進,學段融合成為了當今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在這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的鏈式整合教學實踐也變得尤為重要。那么,在進行這樣的實踐時,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作為學段融合體系的重點目標,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是指在不同年級、不同階段中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知識結構。因此,在進行鏈式整合教學時,我們應該根據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來優化課程內容和結構,使其與目標契合。其次,我們需要構建多元融合的育人體系。通過學段融合構建多元融合的育人體系,提供高質量、多樣化、可選擇的學習空間,這有利于實現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我們可以引入各種形式豐富多樣的活動和任務,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第三,我們需要制定漸進式教與學路線圖。這個路線圖可以包括每個單元的目標、內容和任務,并將其有機地銜接起來,使得學生在不同年級、不同階段中能夠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最后,我們需要注重集群式帶動和學業鏈整合。集群式帶動是指通過多個班級或者多個年級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來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而學業鏈整合則是指將單篇與單元、單元與學段有效銜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和比賽來促進班級之間的交流,并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外部考試或者競賽。
四、學段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鏈式整合教學實踐方法
(一)明確各階段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在進行鏈式整合教學時,教師需要明確每個階段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并根據這些目標來優化課程內容和結構。例如,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不同主題單元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多方面能力。同時,還可以引入跨科目的知識和技能,讓英語與其他科目相互滲透。首先,針對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鏈式整合教學,教師需要明確每個階段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比如,在聽力環節中,學生需要培養辨音、理解句子意思以及提高聽取信息的能力;在口語表達方面,則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信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在閱讀環節中,則需注重培養學生快速獲取信息、理解文章主旨以及提高閱讀理解水平的技能;而寫作則要求學生掌握基本句型和常用表達方式,并且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思維。其次,在優化課程內容和結構時,可以通過設置不同主題單元來實現鏈式整合教學。比如,在一個主題單元內圍繞“家庭”展開教學,可以通過聽力練習讓學生聽懂家庭成員的稱呼和簡單對話;通過口語練習讓學生能夠自信地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通過閱讀故事或文章來了解不同類型的家庭,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最后,通過寫作任務讓學生描述自己的家庭或者想象一個理想中的家庭。這樣一來,不僅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能力,還使得課程內容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此外,在鏈式整合教學中,還可以引入跨科目的知識和技能。比如,在英語課堂上引入數學知識,可以通過數數字、計算時間等方式培養學生在英語環境下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英語課堂上引入科學知識,則可以通過介紹有關動物、植物等內容來擴展學生的科普知識。這種跨科目融合不僅豐富了英語教育內容,也增強了其他科目與英語之間的聯系。
(二)注重整體規劃和漸進式教與學路線圖制定
在設計鏈式整合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整體規劃和漸進式教與學路線圖的制定,通過對單篇與單元、單元與學段之間有效銜接的推動,使得各個環節有機地連接起來。首先,在設計鏈式整合教學時,教師需要進行整體規劃。這意味著要將不同主題或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大綱。例如,在英語課程中,“My family”可以作為一個主題單元進行講解。在這個主題下,可以設置多個任務或項目,并逐步增加難度和復雜度。比如,第一階段可以是了解家庭成員的基本稱謂和外貌特征(Understand the basic appellation and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members);第二階段可以是描述家庭成員的職業和愛好(Describe the occupations and interests of the family members.);第三階段可以是介紹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and the roles they play in daily life.),等等。通過這樣漸進式地設計任務或項目,既保證了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其次,在鏈式整合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單篇與單元、單元與學段之間有效銜接的推動。即使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的主題和目標,但它們之間也應該有一定的聯系和銜接。例如,在上述的“My family”主題單元中,可以通過引入相關的閱讀材料或聽力練習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可以選擇一篇關于家庭成員介紹的短文或對話作為閱讀材料,并設計相應的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如“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what information about your family members did you learn? 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family members? If you were asked to introduce your family members, how would you express it?”,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該主題的理解,又能夠提高他們在語言運用方面的能力。
(三)依靠學業鏈整合和集群式帶動學段融合體系
學段融合體系的構建也需要依靠學業鏈整合和集群式帶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任務或項目來實現這一目標。例如,在“Seasons”主題單元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基礎性任務供所有學生完成,并為有特長或興趣的學生提供更深入、拓展性的任務,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與交流,促進彼此之間的共同成長。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年級和水平的學生需求,設置不同層次的任務或項目。比如,在“Seasons”主題單元中,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基礎性任務,包括認讀季節名稱、描述天氣(Read the names of the seasons and be able to describe the weather briefly)等;而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提供更深入、拓展性的任務,包括寫一篇關于自己最喜歡季節的短文、制作一個關于四季變化的PPT(Can you write an essay about your favorite season? Can you make a PPT about 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等。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任務或項目,能夠滿足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學生。對于那些掌握較好基礎知識并且有特長或興趣愛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選擇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而對于那些學習困難或者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選擇相對簡單的任務,以鞏固基礎知識。除了設置不同層次的任務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與交流,在完成任務或項目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完成任務等。通過與其他同學一起工作,學生們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幫助,在合作中共同成長。同時,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之間也可以展開交流和分享,比如,在完成一個任務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且給予反饋和建議。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夠促進彼此之間的共同成長。
(四)注重教學評價與反饋并反思后續教學方案
在學段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鏈式整合教學中,評價與反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通過及時有效地評估,并給予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教師才能真正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己。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表現,并及時記錄下來。例如,教師可以注意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對課文內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后續評估提供依據。其次,在課后,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評估工具對學生進行全面評估。比如,可以設計一份簡單的選擇題測試或者口頭問答題目,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完成一些書面作業或者小組活動,以檢驗他們在實際運用中的能力。接著,在評估完畢后,教師需要給予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針對整體班級水平給出總體性建議;二是針對個別學生提供具體化建議。例如,在總結班級表現時,教師可以指出大多數同學在聽力理解方面存在的困難,并提醒他們加強相關訓練;而在個別學生方面,教師可以針對他們的不足之處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此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在課堂上可以設置一些小組活動或者合作項目,讓學生互相觀察、交流并給予反饋。同時,在每節課結束時,可以要求學生填寫一份簡單的反饋表格,讓他們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這樣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最后,在整個鏈式整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保持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通過與家長交流孩子在英語學習中的表現和進步情況,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在家庭環境下的支持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
五、結語
總之,在學段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的鏈式整合教學實踐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通過合理設計和安排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供個性化的輔導與指導。只有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教師才能更好地適應學段融合的要求,為學生提供一個系統而完整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獲得優質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葉亞均.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9(1):25-31.
[2]張璐.制定單元整體目標" 凸顯學科核心素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8(4):10-14.
[3]李佳辰.小學英語單元視角下教材整合例析:以PEP人教版和牛津上海版教材為例[J].校園英語,2021(50):146-147.
[4]梅德明.正確認識和理解英語課程性質和理念:基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闡述[J].教師教育學報,2022(3):104-111.
作者簡介:李會清,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