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升級銀齡計劃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涉及服務學校類型多樣,教師年齡結構特殊,落實過程中需要強化頂層設計,既要服務國家戰略,又要將學校需要和銀齡教師個人意愿相結合。一是要結合各級各類學校學科需求和銀齡教師專業特長,做到專業和崗位一對一精準匹配,保證服務成效。二是要建立統一信息管理平臺。學校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自己學校的基本情況,銀齡教師也可以在平臺注冊,介紹自己的專業、職稱、教學經歷、教學生涯中所取得的教學獎項以及自己未來想從教的地區,從而形成一個大的數據庫,方便學校和教師及時了解相關信息,雙向選擇,為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撐。三是創新支教模式。跨地區工作的銀齡教師在受援學校開展線下教學工作一年后,學校可以征求銀齡教師意愿,靈活調整政策,允許銀齡教師通過線上方式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持續支教,通過“長短結合、靈活多樣”的支持方式,發揮銀齡教師“傳幫帶”作用。四是完善保障機制,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讓銀齡教師在支援地安心從教,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助力教育強國建設。(馮暉)
妥善解決“長幼隨學”民生期盼
隨著國家人口政策調整,“長幼隨學”成為不少家庭的迫切需求。切實解決多子女不同校就學問題,絕不能簡單粗暴,需科學研判和穩步推進落實“長幼隨學”。首先,要堅持公平、惠民、和諧的基本原則,落實落細各項政策,確保不同人群之間的入學機會公平,防止因“長幼隨學”導致其他家庭的學位被擠占。其次,高度重視,加快研究,特別是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立在校生及兄妹情況數據庫,掌握同學區內不同學校多子女情況及未來變動趨勢,超前謀劃,提前布局,既要確保“長幼隨學”舉措落地惠民,又要堵住政策漏洞,防止暗箱操作帶來新的不公平。最后,各地應在充分征求多孩家庭、一孩家庭、學校等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科學判斷如何在學位恒定的前提下滿足“長幼隨學”需求,遵循“自愿申請、公開公平、就便安排”基本原則,可在適當突破基準班額但不得出現大班額的前提下,創設“幼隨長、長隨幼、長幼同調”等多元路徑,創造條件讓多孩家庭子女就讀同一所學校。(李新翠)
謹防未成年人追星被騙

據媒體報道,近日,多地警方披露小學生追星被騙案件。梳理多地公布的案件可以發現,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未成年人渴望與偶像接觸的心理,誘導未成年人添加“偶像”賬號或者粉絲群,然后冒充警察、明星律師等,以泄露隱私、抓捕拘留等理由哄騙威脅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支付巨款或購物。身為教育者,要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偶像觀,提高網絡素養,使之在網絡追星中避免盲從,保持冷靜與理性。同時,家長也要努力提升親子關系質量,給孩子更多有質量的陪伴與關心,讓孩子在豐滿的現實生活中享受樂趣和溫暖,這既是引導孩子遠離非理性追星的重要一環,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抵御各類詐騙。(石向陽)
編輯: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