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集體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單元。良好的班風對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優良班風的形成需要班主任長期不懈的努力。不僅要引導學生樹立集體主義意識,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及創造性。文章基于立德樹人理念對初中班集體建設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立德樹人;班集體建設;優良班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18—0051—03
班集體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班集體的建設與發展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個體發展情況,因而,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強初中班集體建設、推進班級優良學風的形成與發展,就成為每一位班主任面臨的重要課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以身作則,創新班風建設形式
1.班主任要加強導向作用。班主任在班風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以提高班級的整體素質。首先,班主任應展現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言行一致,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班主任應積極參與學生活動,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1]。此外,班主任還要創新班級管理形式,例如開展班級團建、主題班會和專題講座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熱情,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2.加強“習慣”養成教育,規范學生言行舉止。習慣養成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的重要途徑。對此,班主任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好“做文明中學生”系列主題活動[2]。如,開展“我能行”“我今天進步了嗎”等主題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布置教室,在活動中增強動手能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學會文明用語,如“您好、謝謝、再見”等。
二、立足班風建設,樹立集體意識
對于每個初中生而言,班級集體意識是其必備的重要素養,在當前初中教育發展中,部分初中生存在嚴重的集體主義意識缺失問題,這一問題,不僅會導致班級整體凝聚力不足、班風建設效果不佳,還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影響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初中教育階段,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要重點強化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
1.培養集體榮譽感,落實良好班風建設。集體榮譽感是班級的靈魂,是班級精神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整個集體目標的實現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能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形成。集體榮譽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培養:一是教師的引導;二是學生的自我認識。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參與外部競爭的同時,也時刻體現著集體的力量[3]。通過各項活動的組織與參加,是最能培養學生凝聚力的時刻,此時集體榮譽感的培養遠超于課堂教師言語性的授課。所以,作為教師,不能只注重課堂及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每一次集體性的活動,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強化班級精神文明建設,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學會交流與合作,進而更好更快地成長。
2.實施差異管理,培育良好班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點關注班內學困生的學習,以便有效地推動整個班級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優良學風的形成與發展。教師要通過認真觀察和深入了解班內學困生的情況,如性格特點、知識基礎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制訂個性化管理方案。通過有效幫扶措施,能使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提升學習成績,養成良好習慣。一是與學困生進行談話。班主任在進行談話時,要了解學困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在談話中,班主任要表達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并告訴他學習成績不好并不代表他沒有其他的優點和潛力。二是制訂個人計劃。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制訂個人計劃,包括每天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和興趣愛好的培養。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如運動會、紅五月、科技節等,幫助挖掘學生的潛力[4]。三是提供額外幫助。班主任發現學困生在某科方面的成績比較薄弱時,在課后要為他們提供額外的幫助和指導。四是做好激勵和表揚工作。班主任針對學生的表現要及時給予激勵和表揚,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進步得到了認可。
3.參與班級活動,培養學習自覺性。作為初中班主任,必須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及主動性,通過有效督促促進班集體學風建設水平。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參與班級集體活動,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在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后,能夠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復習功課。
三、建立班干部管理機制,落實優良班風建設
班集體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由于其管理形式較為特殊,如果找不到能夠讓班級學生信服的班干部管理班級,就會導致班集體的有效發展受到阻礙。因此,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應該積極創新管理形式,有效構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一是班主任應對學生進行了解和分析,根據學生自身情況以及特點,制訂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二是班主任應結合新課改教學要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三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對班干部進行合理任命,幫助班級進行有效的管理[5]。
在班級管理中,要建立一支好的班干部隊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管理班級。而在選擇班干部時,班主任要充分考慮班干部的特長和興趣,幫助他們明確職責。同時,還應對他們進行培訓,如班會課上安排他們主持會議,讓他們在班級中樹立威信和產生影響力,指導他們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等。通過學生自我管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自我約束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責任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
四、立足學生全面發展,培育正確三觀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班級管理中如何滲透育人理念,培養新時代需要的有用人才,是擺在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一定要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學習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班風建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開展班集體建設的基本前提,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強化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使其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意識、有良好思想品質的人,從而確保其在學習生活中能夠不斷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針對學生群體,還可開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所必須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確保其在今后成長與發展中不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所影響和誤導[6]。
五、重視家校共育作用,加強家校溝通聯系
對一個新班集體來說,培養學生良好的班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只有當學生在一個健康向上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他們才能健康地成長。因此,要把與家長溝通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1.主動與家長聯系,做好家訪工作。學生犯了錯誤后,要及時和家長溝通,并說明情況,讓家長也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遇到家長對自己有成見或有誤解時,要及時主動找家長做工作,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問題少年,一定要和學生家長一起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共同探討教育的方法,不能隨意采取“棍棒”戰術,這樣會給學生留下心理陰影[7]。
2.采用靈活形式,保持高效溝通。作為班主任,每學期應至少召開一次家長會,或進行電話聯系兩次。在與學生家長見面時,要介紹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并及時向其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當然,在與學生家長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要用粗暴的語氣和帶有責備性的話語來和家長交流;在與學生談心時,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一是以朋友的方式與之談心;二是在談話中提出一些要求或希望;三是在談話中指出他不能做的地方;四是談話時不可涉及學生個人隱私問題。
總之,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方法不一,形式多樣。但只要班主任因班而異,精心謀劃細致落實,就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全的人格,那么,良好的班風學風也就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1]吳昊文,吳志敏.新課程理念下的班級管理創新策略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8(05):38-39.
[2]駱舒洪,周衛紅.中小學班級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1(06):26-29.
[3]郭穎.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致的班級管理[J].學周刊,2022(22):179.
[4]賴瑞德.淺析如何構建和諧的初中班集體[J].讀寫算,2018(09):25.
[5]覃海燕.芻議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激勵策略[J].廣西教育,2021(11):08.
[6]錢杜平.淺談小學班集體班風建設[J].小學教學研究,2021(08):15.
[7]湯生剛.優良班風建設的設想[J].西部素質教育,2020(04):25.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