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十四五”時期中國深地深海深空戰略的推進,海洋裝備無疑將成為推進海洋深度開發的重要工具。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資金需求量大、收益回報期長,亟須尋求新的融資方式。藍色債券融資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開辟新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而且有利于資本服務海洋保護和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以中集集團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藍色債券融資過程、動因、效果及存在的問題,總結藍色債券發行的有效經驗,并針對其他企業藍色債券融資決策的選擇及政府完善藍色債券市場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藍色債券;融資動因;融資效果
0 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海上風電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大規模式發展將對“雙碳”目標實施形成舉足輕重的影響。當前,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正面臨由“淺近海”向“深遠海”的轉變,海上風電開發裝備也應加快向“大型化”“深海化”發展。但海洋裝備制造企業一直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藍色債券具有融資成本低、審批速度快等優點,能夠有效解決企業融資問題。迄今為止,藍色債券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還未形成統一的認定準則。雖然國內外已發行多只藍色債券,但學者對該領域的研究甚少。本文對中國海工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集團”)的藍色債券融資過程進行分析,闡述其藍色債券融資動因、效果和問題,并為其他企業發行藍色債券及政府完善藍色債券發行規則提出建議。
1 概念界定與理論分析
1.1 藍色債券定義
目前,藍色債券在全球資本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是一項創新型債務融資工具,國際上尚未形成藍色債券的通行定義。世界銀行認為,藍色債券是政府、開發銀行和其他機構發行的債務工具,用于資助具有積極環境、經濟和氣候效益的海洋項目。中國銀行認為,藍色債券是募集資金專項用于藍色經濟項目的債券,屬于綠色債券的子品種。
1.2 優序融資理論
優序融資理論認為,企業總是做出更低融資成本的決策。所以,企業的融資順序應是內部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融資。然而,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內部融資水平遠遠跟不上其發展需求,因此更偏愛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而債券融資由于具有抵稅效應及承銷費用低等特點,其總體融資成本比股權融資更低。同時,相比普通債券融資,藍色債券融資不僅票面利率更低,而且設有專門的審批通道,進一步提高了融資效率。
1.3 綠色形象理論
楊柳等[1]指出,具有良好綠色形象的企業更容易獲得公眾的認可,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綠色形象是以綠色發展為核心,不只包括企業綠色行為,還包括企業綠色理念。當下綠色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追求綠色形象的企業,其理念和行為更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利益。藍色債券的發行有助于向外界傳播企業綠色行為和綠色理念,展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動性,有助于企業在社會公眾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社會公眾對企業的認可度。
1.4 海洋可持續發展理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當今的涉海企業并不是一味地開發海洋資源,而是以保護為前提的有序開發和利用。藍色債券作為一項新的融資工具,其募集的資金專項用于海洋經濟、海洋可持續發展等領域,不僅能夠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而且能夠產生良好的海洋環境效益。
2 中集集團發行藍色債券介紹
2.1 公司簡介
中集集團是世界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同時也是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龍頭企業,1980年創立于深圳蛇口,199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8年通過收購煙臺來福士正式進入海工裝備制造領域,2012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目前是A+H股上市公司。
2.2 藍色債券發行情況
2022年5月31日,中集集團成功發行2022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藍色債券),發行情況見表1。該債券為銀行間市場粵港澳大灣區首單藍色債券,并創造了我國境內票面發行利率新低紀錄。同時,該債項獲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綠金”)評估認證為G-1等級。中國農業銀行為第一期綠色中票(藍色債券)發行的主承銷商,中國銀行為聯席承銷商。
2.3 藍色債券發行流程
中集集團藍色債券融資既要符合綠色債券融資的相關要求,又要將所籌集資金專項用于海上風電裝備項目。藍色債券融資主要分為融資前和融資后2個階段,見圖1。
融資前,首先,中集集團與中國農業銀行做好了充分的審查工作,包括審查綠色項目合規性文件是否齊全、是否具有藍色屬性等信息;其次,中集集團聘請第三方評估認證機構中誠信綠金對募投項目進行了獨立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再次,中集集團聘請國浩律師(深圳)事務所對藍色債券融資的主體資格、發行程序等重大法律事項及潛在法律風險等事項進行了必要的核查,并出具法律意見書;最后,為有效防止募集資金用途混淆,集團董事會承諾,將嚴格根據募集資金的使用管理規定和內部財務制度對募集資金進行專項管理,確保資金合理、有效使用。
融資后,發行人聘請第三方機構中誠信綠金開展跟蹤評估。同時,主承銷商加強票據的后續管理,確保募集資金按照募集說明書的用途使用并向社會公開披露。
3 藍色債券融資動因分析
3.1 外部動因
隨著國際社會對藍色經濟的重視,我國多次在重要場合提及發展海洋經濟,號召推進建設中國特色海洋強國。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2020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探索藍色債券等創新型綠色金融產品,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在政府部門的積極指導和促進下,我國藍色債券制度逐漸健全、規范,市場交易也更加活躍。
3.2 內部動因
3.2.1 降低融資成本
從近幾年的財務報告看,中集集團融資結構較為單一,融資方式主要以銀行長短期借款為主,借款利率相對較高,償債壓力大。同時,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行業競爭壓力加大,生產成本迅速上升。面對這種情況,企業亟須一種新的融資方式,而藍色債券的出現恰好可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相比普通的債券融資,藍色債券的發行利率更低、審批速度更快,能夠較好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何丹[2]指出,藍色債券與股權融資、銀行信貸相比,可以發揮更好的融資效果。
3.2.2 提高市場競爭力
藍色債券的發行向公眾傳遞了企業參與和實施綠色低碳項目的信息,展現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擔當,彰顯了企業對環保事業的貢獻,體現了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同時,藍色債券的發行對于資金的使用情況、融資項目的選擇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增加了項目資金募集的透明度,增強了投資者投資債券的信心,從而可使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3.2.3 海上風電施工裝備緊缺
隨著全球近海風電資源開發逐漸飽和,海上風電正朝著海洋深處發展,海洋裝備無疑將成為推進海洋深度開發的重要工具。而我國海上風電開發裝備較為落后,亟待研發高效、可靠的高端裝備。中集集團本期藍色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專項用于海上風電安裝船的建造,有助于解決海上風電行業技術與設備的需求缺口。
4 藍色債券融資效果分析
4.1 融資成本分析
作為海工裝備制造行業龍頭企業,中集集團一直面臨融資成本高、償債壓力大等財務問題。藍色債券融資屬于直接融資方式,可以顯著降低企業通過商業銀行獲得貸款的間接融資交易成本,緩解企業償債壓力。2022年5月,人民幣中期貸款利率為4.75%,而中集集團發行三年期藍色債券的票面利率僅為2.60%。假如以4.75%計算企業借款成本,5億元的借款每年產生2 375萬元的利息費用,而藍色債券融資僅產生1 300萬元的利息費用,每年約省出1 075萬元的利息費用。同時,該筆5億元融資專項用于海上風電裝備的建設項目,有利于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推動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
4.2 環境績效分析
中集集團本期債券募集資金預計每年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66.43萬噸、二氧化硫減排153.85噸、煙塵減排30.77噸、氮氧化物減排172.12噸,年替代標準煤29.09萬噸,有利于企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規劃的進程,踐行綠色循環經濟理念,實現“打造高端綠色制造”的目標。同時,風力發電是新時代能源電力的發展方向之一,也是國際上綠色低碳轉型的方向之一。劉景允等[3]指出,藍色債券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海洋環境、助力全球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獨特作用。綜上所述,本期藍色債券的發行具有顯著的碳減排等環境效益。
5 藍色債券融資存在的問題
5.1 投融資風險高
中集集團發行藍色債券,不僅需要承擔行業風險、政策風險等外部風險,而且面臨信用風險、償還風險等內部風險。藍色債券投資項目普遍存在開發難度大、建設和運營周期長、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等問題。如果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未來現金流入與預期出現較大偏差,可能導致投資者不能到期收回本息,極大地影響發行人和投資者的積極性。
5.2 投資者申購意愿弱
中集集團本期藍色債券認購倍數僅為1.02倍,并未達到預期的市場熱捧效果。投資者更注重經濟效益而非環境效益,而藍色債券的票面利率普遍較低,資金投入無法迅速產生良好的經濟效果,不易受投資者青睞。目前,國家正積極推動藍色債券市場發展,但最終藍色債券的發展還需要更切實、有力的政策支持。
5.3 第三方評估機構存在缺陷
藍色債券發行前,企業需要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項目的資格進行“藍色”認證,但由于藍色債券出現較晚,存在適配政策不完善、適用原則不明晰及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專業性參差不齊等問題,導致不同第三方評估機構給出的評估意見也不盡相同。藍色債券發行后,其發行效益會影響第三方評估機構的信譽。二者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互關聯的,可能導致第三方評級機構跟蹤評級的結果缺乏公正性。
6 藍色債券市場發展對策建議
目前,我國藍色債券市場正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并不成熟,有待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鑒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6.1 建立債券融資風險預防機制
加強融資前后的風險預警和信息披露,可以及時發現并處理資金使用和還本付息問題,同時可以由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債券發行主體的信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控與評估。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構不僅有利于保障債券持有人的利益,而且能降低企業藍色債券融資風險,為企業再次融資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
6.2 積極引導藍色融資主體
藍色債券融資可以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融資壓力。然而,藍色融資理念還未被普識,投資者主要還是以投資機構為主。因此,政府應大力倡導藍色融資理念,同時還可以增加財政補貼力度。對經評估認定的藍色債券項目,政府可以通過稅收減免、資金獎補和財政貼息等激勵措施,充分調動發行人、投資者參與藍色債券投資的積極性。
6.3 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及監管體系
政府部門需出臺相應法規,以完善藍色債的界定標準和第三方評估外部審查模式,切實保障藍色債券的發行過程符合標準,降低資金“漂藍”風險。同時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建立并健全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藍色債券監督管理機制,減少藍色債券發行過程中產生的風險,促進藍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為藍色債券市場發展提供保障。監管機構的倡導將有助于我國藍色債券市場蓬勃發展[4]。
7 結語
作為世界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中集集團發行藍色債券融資創造了可觀的財務及環境雙重效益,其融資案例值得我國其他企業發行藍色債券時進行參考與借鑒。但我國藍色債券市場正處于發展初期,藍色債券發行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藍色債券的成功發行離不開政府的積極引導。我國政府應繼續加強相關政策法規支持及監管體系的建設。相信隨著人們對環境的持續重視,企業進行藍色債券融資將越發積極。
參考文獻
[1]楊柳,甘佺鑫,馬德水.公眾環境關注度與企業環保投資:基于綠色形象的調節作用視角[J].財會月刊,2020(8):33-40.
[2]何丹.藍色金融國際實踐研究及對中國啟示[J].區域金融研究,2021(1):34-41.
[3]劉景允,仲昭一,吉秋紅,等.我國藍色債券市場發展現狀及展望[J].債券,2022(6):40-44.
[4]郭少泉.探索藍色債券[J].中國金融,2020(9):45-47.
收稿日期:2022-11-24
作者簡介:
吳樹暢,1968年生,男,博士研究生,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資本市場與公司財務。
胡子健,1998年生,男,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