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制造業企業價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在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壓力下,制造業企業逐漸認識到強化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傳統績效評價體系忽視了資本成本,已經無法真實地反映企業價值。在此背景下,經濟增加值應運而生并成為現代企業評價經營者使用資本效率和為企業創造價值能力高低的主要考核指標之一。經濟增加值管理體系在制造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不僅能幫助企業進行價值創造,而且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X汽車塑料飾件有限公司為例,基于經濟增加值的相關理論,探討財務共享下制造業企業價值提升方法。
關鍵詞:經濟增加值;資本成本;財務共享;制造業企業
0 引言
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已經成為現代公司制企業的一個重要標志。企業為了提升自身價值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保障股東財富最大化,越來越重視業績評價體系創建工作。以會計利潤為核心的傳統業績評價體系已經難以滿足企業價值提升的需求,而經濟增加值(EVA)作為新型業績評價方法,為現代企業提升自身價值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經濟增加值的基本原理及相關概念,以X汽車塑料飾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公司”)為例,闡述制造業企業價值提升的方法,為財務共享模式下制造業企業完善價值管理體系提供參考。
1 經濟增加值介紹
經濟增加值最早由美國人JoelM Stern(約爾·斯特恩)提出,并由其參與創建的管理咨詢公司思騰思特[1](Stern Stewart)申請注冊為商標。經濟增加值并非新概念,其前身為剩余收益,是基于會計利潤計算得來,用于衡量企業投資項目盈利能力的指標。根據斯特恩的研究,基于傳統會計利潤計算經濟增加值時需要對會計報表的項目進行調整,如研發、折舊、減值等。傳統的財務績效指標,即凈利潤,僅反映了企業一定時期內的盈利情況,并沒有考慮企業投入,忽略了資本也有成本,認為權益資本成本是免費的,故而無法體現企業的真實利潤。經濟增加值則彌補了這一不足,強調權益資本成本也有成本。權益資本成本實際上是一種機會成本,當企業經營者為股東創造額外財富,即超過股東要求的最低預期回報率時,才會體現企業真正的盈利能力;在考慮了企業投入所占用的資本成本后確定企業經營是否有收益的指標,要求經營投資項目應創造出高于其資本成本的回報,計算企業投入資金所產生的價值。有些企業凈利潤為正,但經濟增加值為負,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不夠,創造利潤時所占用的成本過高,說明該類型企業投入產出不匹配,盈利能力不強。有些企業凈利潤為負,但經濟增加值為正。如果此類企業是高新技術企業,在前期研究和開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當期凈利潤為負,卻具有很好的成長性。我國中央企業從2010年開始全面實施經濟增加值業績評價體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16年12月印發了《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在中央企業的經營者業績考核中突出經濟增加值考核[2]。財政部在2017年頒布了《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602號——經濟增加值法》[3],進一步明確了經濟增加值的應用環境、應用程序及評價辦法,逐步淡化了會計利潤績效評價指標。
經濟增加值作為一種新型績效考核指標,受到了現代制造業企業的青睞。經濟增加值體現的是剔除了所有者和債權人投入的全部資本成本后剩余的真實利潤。假設經濟增加值測量結果為正,說明經營者在增加企業所有者投入資金的價值。相反,如果經濟增加值測量結果為負,表明經營者在消減企業所有者投入資金的價值。此時就需要重新審視經濟增加值的各項影響要素,以確定企業的哪些數據可以進行修訂,以創造更高水平的經濟增加值。如果修訂后經濟增加值仍為負,則表明該投資項目不可取,應改投其他盈利性項目。
2 經濟增加值計算公式及影響因素
2.1 經濟增加值計算公式
經濟增加值計算公式[4]如下
經濟增加值=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占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2.2 經濟增加值的影響因素
2.2.1 稅后凈營業利潤
稅后凈營業利潤是由會計報表上的稅后凈利潤和利息支出、研究開發費用等會計調整項求和而得來。做會計調整的基本原理是,在計算企業真實利潤時要考慮企業經營事項的經濟實質,消除會計報表中非經營因素對企業價值創造的影響。會計利潤報表常規調整項目[5]如下:
(1)研究開發費用。研究開發費用是指企業利潤表研發費用和資產負債表無形資產的本期增加額,是企業為了長遠發展而投入的費用,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不應計入當期費用,而應視為企業投入的一部分,作為稅后凈營業利潤的增加項。
(2)大型廣告費。大型廣告費取自企業利潤表,廣告費的投入被視為一種市場建設投資,雖為一次性支出費用,但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往往使企業多年受益,應予以資本化。
(3)培訓費。培訓費取自企業利潤表“期間費用”項下,是企業為提升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而發生的費用。員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對企業的影響也不限于當期,所以應將培訓費視為企業投資的一部分。
(4)利息費用。利息費用取自企業利潤表,體現的是企業帶息負債的投入,也不能計入期間費用,應增加稅后凈營業利潤。因其具有抵稅的作用,故而還應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5)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折舊費取自企業資產負債表累計折舊本年增加額,企業在計提資產折舊時通常采用直線法,但日常經營中存在前期工作量較大的機器設備,對于該類設備的折舊采用攤銷期平均分攤折舊與實際經濟活動不符,應予以調整。
(6)各項減值準備。各項減值準備主要包括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準備等,是企業各項資產的預計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部分。這些減值準備并非企業的實際損失,企業也并未因此而有現金流出,應考慮所得稅的影響后加回。
(7)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是稅收政策與會計準則之間的時間差對所得稅的影響,并非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款,在計算稅后凈營業利潤時,需扣除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對企業所得稅的變動影響。
(8)營業外收支。營業外收支與企業日常經營無關,并且具有偶發性,應予以扣除。
2.2.2 資本占用
資本占用是企業全部資本投入,既包括企業所有者投入資本,又包括債權人提供的長、短期貸款。資本占用的調整項主要有:
(1)無息流動負債。無息流動負債主要是指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交稅費等,是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自然形成的負債,并不產生利息,也就不會產生成本,故在計算資本成本時應予以扣減。
(2)在建工程。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在建工程并不直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并沒有形成資產,在計算資本成本時應扣減其影響。
2.2.3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稱平均資本成本率,是指企業資本結構中按照股權資本成本和債權資本成本各自的權重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股權資本成本率即股東的機會成本,通常利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得出。債權資本成本率是企業在借款時所支付的綜合利率,因帶息負債具有抵稅作用,在計算時也應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3 經濟增加值提升方法
3.1 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是稅后凈收入占平均所有者權益的比重,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股東投入資金的利用效率越高,股東權益回報率越高。凈資產收益率高的企業,無須外部資金即可維持自身健康發展。
(1)提高銷售凈利率。制造業企業提高銷售凈利率,主要通過提高毛利率、薄利多銷等方法來提高銷售收入,或者通過控制各項成本費用來提高企業利潤,甚至也可以通過出售閑置資產、獲得政府一次性補貼來實現銷售凈利率的提高。
(2)提高資產周轉率。制造業企業可通過優化庫存、減少庫存積壓等方式加快資產周轉速度。資產周轉率越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平均單位資產為企業帶來的收益也越高。企業通過提升資產周轉率,可維持源源不斷的銷售收入,從而增加企業價值。
(3)提高權益乘數。提高權益乘數的主要方法是提高資產負債率。企業可通過適當增加負債,借助財務杠桿效應來提高權益乘數,但過多的負債、到期債務無法償還等會導致企業破產清算。
3.2 調整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
企業資本成本的高低除受其所處市場大環境影響外,還與企業自身的籌資能力有關。
(1)優化資源配置和管理流程。制造業企業資產購置要符合生產經營需要,購置前應進行調研、可行性分析和論證,避免資產閑置、庫存積壓。資產到貨后,相關負責人要參與驗收,及時辦理資產入庫手續,并及時通知使用部門辦理領用手續。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要嚴格落實歸口管理原則,做到賬、卡、物相符,加強資產日常維護,減少資產流失,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2)合理優化資本結構,使財務杠桿發揮正效應。債務利息可以抵稅,適度的有息負債能夠提高企業的利潤,但切不可一味追求利息抵稅。超負荷的有息負債會大幅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如果企業無力償還,可能走向破產。
(3)提高無息流動負債的使用效率。制造業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等,就其本質而言是企業的一種無息貸款,是企業的“信用借款”。企業可充分利用此類無息流動負債來降低運營資金成本。
(4)增加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當前,科學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技術革新已經成為制造業企業謀求長久發展的主要手段,研發費用所得稅加計扣除比例的逐年提高也為企業科技創新賦能。制造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但可以搶占市場份額,還能抵稅。
4 X公司經濟增加值的實際應用
X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塑料件生產、塑料制品加工及與上述項目有關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業務,隸屬于X集團公司。X公司一直致力于自身價值提升,推行實施經濟增加值業績評價體系。結合前文所介紹的經濟增加值理論及計算方法,計算X公司2019—2021年的經濟增加值,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2021年,X公司稅后凈營業利潤為6 128.10萬元,同比增長3.26%;經濟增加值為5 179.95萬元,同比增長6.33%。2019—2021年,X公司稅后凈營業利潤和經濟增加值均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這除了要歸功于X公司采用經濟增加值提升方法,還得益于X集團公司的財務共享建設。
《中國制造2025》明確指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6]。在此背景下,X集團公司帶領各分/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有效融合、優化業務結構、夯實管理基礎、創新管理手段,順勢完成數字化轉型,構筑了企業核心競爭能力。2017年,X公司在集團公司的集中部署下,全面應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推動財務和業務集成管理,實現了業財融合。2018—2019年,X公司完成協同OA(辦公自動化)平臺建設。2020—2022年,X公司完成了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財經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應用和推廣。X集團公司的“十四五”發展規劃總體目標是繼續鞏固“十三五”的建設成果,圍繞制造業發展模式、行業發展趨勢及方向,完成主數據管理系統及相關核心系統的應用和推廣。集團公司的財務共享建設,使得X公司大幅度提高了采購結算、物流管理、制造管理效率和質量管理數據的精準性。
5 結語
經濟增加值旨在鼓勵制造業企業在關注利潤增長的同時也注重資本增值,與傳統績效指標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短期獲利行為,規避投資風險,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是衡量企業經營者使用資本效率及為企業創造價值能力的優選指標。唯有經濟增加值持續增長,企業才能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但事物都有兩面性,經濟增加值也有其局限性。因其是一個絕對數指標,受到諸多主觀因素的影響,故而無法衡量不同規模經營管理者的業績,無法有效控制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短期獲利行為。制造業企業應科學、合理地利用經濟增加值評價體系,充分發揮經濟增加值指標的優點,構建一套以經濟增加值為主的綜合業績評價體系。同時,企業在注重經濟增加值財務評價指標的同時,還應考慮非財務指標的影響。因此,綜合業績評價體系也應包含平衡計分卡等其他績效管理模式或管理工具。
參考文獻
[1]肖瑞玲.基于EVA的白酒制造企業價值評估研究:以貴州茅臺公司為例[D].鄭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21.
[2]謝非.基于EVA的上汽集團業績評價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8.
[3]高婷婷.基于EVA的汽車企業績效評價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8.
[4]付媛.基于EVA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財務績效研究:以比亞迪為例[D].武漢:湖北經濟學院,2019.
[5]張洋.基于EVA的中國中鐵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8.
[6]馮芙蓉.制造業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塑料助劑,2022(4),79-82.
收稿日期:2022-11-21
作者簡介:
曲健美,女,1986年生,碩士研究生,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