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紅色旅游作為現階段國家大力發展的一種旅游形式,對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紅色旅游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湘西州”)村鎮地區紅色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業,對于推動湘西州鄉鎮片區民族特色文化傳承以及旅游業發展有著深刻意義。該文對湘西州紅色旅游綜合競爭力進行研究,運用數據標準化、變異系數法和綜合評價法對湘西州旅游競爭力現狀進行多維度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前湘西州旅游發展態勢對湘西州紅色旅游優劣勢互補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紅色旅游;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湘西州;綜合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0-0056-05
Abstract: As a form of tourism vigorously developed by the state at the present stage, Red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in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and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Red tourism helps to 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The villages and towns of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are rich in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Xiangxi township and township area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Xiangxi Red tourism, and makes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Xiangxi Re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using data standardiz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Xiangxi tour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Xiangxi Red tourism.
Keywords: Red tourism; rural revitaliz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Xiangxi;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因此,通過分析2017—202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湘西州”)紅色旅游的主要影響因素,從而將湘西州目前的紅色旅游綜合現狀清晰化呈現,逐年對比分析,進一步加強湘西州紅色旅游綜合競爭力。
目前,關于紅色旅游競爭力的研究較為豐富。張河清等[1]通過價值鏈分析,結合當前紅色旅游的內涵和特點,提出了設計紅色旅游評價指標的依據。在此基礎上,他們還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模型計算紅色旅游評價指標的權重,構建了紅色旅游的AHP評價模型;喻彩霞[2]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了紅色旅游核心競爭力各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并與綜合模糊評價法相結合,對其核心競爭力進行了整體的定量分析和綜合判斷,構建了核心競爭力綜合模糊評價模型;楊寶[3]以紅色旅游研究和核心競爭力理論為研究基礎,構建了紅色旅游景區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通過主成分分析法進一步研究紅色旅游景區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了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模型。
從前人的研究中,可以發現針對湘西州紅色旅游綜合競爭力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選取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來構建指標體系,以此來構建湘西州旅游綜合競爭力評價體系。首先對湘西州整個旅游競爭力現狀進行了多維度綜合分析,通過對2017—2021年的指標數據分析,得出目前整個湘西州的旅游發展態勢;其次對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現狀進行總結;最后在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湘西州的旅游發展態勢,探究湘西州紅色旅游如何利用目前的旅游優勢彌補劣勢,更好地提高湘西州紅色旅游業的綜合競爭力。
1" 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概況
1.1" 紅色旅游的內涵
紅色旅游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歷史遺物和標志性建筑為載體,以革命歷史、革命成就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和提倡游客了解革命歷史,進行革命文化教育,增強全民革命知識的一種主題旅游活動。為了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作用,“十二五”期間,我國決定將紅色旅游的內容擴大到1840年以來170多年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英勇抗爭、自強不息和艱苦奮斗的所有重大事件。這更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先進文化和優良傳統。
1.2" 湘西州紅色旅游資源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與貴州、湖北、重慶三省市接壤,是湖南省湘西地區扶貧重點攻堅地區,也是紅色資源豐富的革命老區。據不完全統計,湘西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世界地質公園1處,歷史文化名城1處,歷史文化名鎮4處,其他歷史文化遺址1 517處,傳統村落17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8個,國家級生態文化旅游品牌321個[4]。這里歷史文化深厚,在龍山里耶出土的古城、古簡和古井等轟動了文物界,為中國古物遺跡的發現增添了新的寶物。這里民族風情濃郁,湘西州之所以被稱為“神秘湘西”,就是因為這里是三省市交接邊區民族風情最為濃厚、民族文化最為神秘的地方。這里分布著大量的土家族和苗族,他們傳承了最原始的民族語言以及民族風俗習慣,還存留著最古老的民族手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紅色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湘西州旅游綜合競爭力現狀評價
2.1" 指標體系構建與數據來源
2.1.1" 指標體系構建
本研究在參考之前研究學者得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了湘西州目前的旅游發展現狀,在經過了大量的指標篩選和確定下,最后構建出了湘西州旅游綜合競爭力評價體系。具體的湘西州旅游價值評價體系的構建流程如下:在郭嘉歡等[5]的旅游競爭力評價體系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修改,研究者將準則層分為旅游收入、旅游接待能力、經濟發展能力和交通發展能力4個維度。其中,旅游收入包含了國內旅游總收入和接待旅游總人數;旅游接待能力包含了星級賓館、總床位數和旅行社;經濟發展能力包含了第三產業分地區生產總值發展速度、固定資產投資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發展能力包含了載客汽車擁有量和通車里程年末數,具體評價體系見表1。
2.1.2" 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統計局官網中2017—2021年的《湘西統計年鑒》相關統計數據來分析目前湘西州的綜合旅游價值現狀,并以此為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戰略制定基礎,以便于通過制定良好的紅色旅游發展策略促進鄉村振興。
2.2" 研究方法
2.2.1" 數據標準化
由于不同的指標有不同的量綱,在綜合評價的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故需要對數據進行去量綱化處理,采用的方法為min-max標準化處理,公式如下
2.2.2" 變異系數法
變異系數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法。其根據各評價指標當前值與目標值的變異程度來對各指標進行賦權,當各指標現有值與目標值差距較大時,說明該指標較難實現目標值,應該賦予較大的權重,反之則應該賦予較小的權重,其原理較為簡單。各指標的變異系數計算公式和權重計算公式如下[6]
2.2.3" 綜合評價法
加權求和多指標綜合評價模型適用于多層次、多指標的區域旅游競爭力評價, 鑒于本研究的評價指標數量較多, 故采用該評價模型,計算公式如下[7]
2.3" 湘西州旅游綜合競爭力現狀評價
本文選取了湘西州2017—2021年的數據,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后,采用變異系數法進行數據分析,得到各指標的權重見表2。
在計算了各指標權重的基礎上,通過加權求和多指標綜合評價模型計算出2017—2021年湘西州綜合旅游競爭力綜合評分,如圖1所示。
通過多維度系統地對湘西州旅游綜合競爭力進行評價以及2017—2021年綜合評分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①湘西州旅游綜合競爭力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說明湘西州在旅游方面發展態勢整體較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速度逐漸放緩,還需要采取一些調整措施。②在研究所選取的10個指標層中,對湘西州旅游綜合競爭力發展影響較大的因素為通車里程年末數、旅行社、接待旅游總人數和固定資產投資,而第三產業分地區生產總值發展速度則影響最小,因此需要重點發展強影響指標,同時也要做好弱影響指標的協同發展。
3" 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目前,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總體雖然呈現上升態勢,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上升趨勢逐漸緩慢,說明湘西州紅色旅游的發展隨著時代的更迭無法滿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3.1" 經濟發展能力總體較弱
據官方數據得知,2022年,湘西州全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3 750萬人次,下降15.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億元,下降23.2%。可見,湘西州旅游產業的發展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由于湘西州總體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其城鎮化率也相對較低,然而城鎮是旅游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城鎮化不僅是紅色旅游發展的物質依托,還能擴大旅游客源市場,提高紅色景區游客人數[8]。因此,如何提高湘西州城鎮化率,以增加湘西州紅色景區的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實現地區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湘西州目前發展紅旅事業的一大難題。
3.2" 交通發展能力相對較弱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的邊緣地帶,其交通網絡相對來說并不發達,由于該地帶地形較為崎嶇,四周環山,公路、鐵路的修建難度較大,導致州內的交通發展起步較晚。因此,紅色景區基礎設施并不健全,高速公路的建設也不健全,直至2008年常吉高速公路的開通才結束州內不通高速的情況。近年來,湘西州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確定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力。湘西必須抓住這一發展機遇,積極實施“交通先行”戰略,把建設鐵路、公路等多式聯運、一體化的區域交通網絡作為發展目標,把消除交通領域的發展障礙作為重中之重,以加快省內區域文化旅游的發展。在發展紅色旅游方面,湘西紅色旅游線路的配套設施仍需完善,很多景區沒有成熟的旅游線路連接區域內的紅色景區。
3.3" 紅色景區旅游收入少
湘西州境內有矮寨奇觀、鳳凰古城、芙蓉古鎮等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文歷史相結合的旅游景區,大湘西范圍內則有“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之稱的張家界風景區。這些著名的旅游景區都成為來游玩的極大部分游客的首要選擇,而那些知名度不高的紅色旅游景區卻被游客忽視[9],并且現今科技與信息網絡發達,網上熱詞“網紅打卡地”提高了如張家界、鳳凰古城等著名景點的名氣,使得人們蜂擁而至,完全忽略了擁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紅色旅游景區。相較于這些旅游景點,湘西州紅色旅游景區還未挖掘出自己獨特的競爭力,沒有打造出吸引游客的獨特品牌。而對于旅游地區發展情況的評價最直觀的就是旅游收入以及接待游客總人數,因此如何打造出屬于自己獨特的紅色景區品牌來提高景區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湘西進行紅色旅游,是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
3.4" 游客接待能力低下
現階段,湘西州的紅色旅游景區接待服務專業化程度還相對較低,配套的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這是制約湘西州各地區紅色旅游的重要因素。由于條件的限制,紅色旅游地區所建設的旅行社、游客接待處及民宿酒店等都處于相對缺乏狀態,從而導致湘西地區每年的游客接待量有限。首先,景區內的民宿以及旅館沒有自身的特色,相似度極高,沒有結合當地特色文化及民族風情提高民宿或旅館的文化內涵,不能激起游客在此地住宿的興趣;其次,紅色景區內旅游社的從業人員專業度不夠,自身對于本地區紅色景區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夠深刻,部分解說員對于景點文化的解說模棱兩可,導致游客無法真正感受本地的革命文化[10]。
4" 湘西州紅色旅游發展建議
4.1" 加大紅色旅游投入,挖掘紅色旅游資源
針對經濟發展能力,在紅色旅游方面上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用于對紅色旅游資源的維護和管理開發,從而進一步提高湘西州紅色旅游品牌形象;要充分利用好湘西州各地區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抓住不同旅游節慶日的游客需求,開展富有新意的紅色文化活動,吸引游客關注,提高區域知名度,帶動地區旅游發展,通過文旅事業的發展帶動湘西地區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的快速發展。同時建設紅色旅游主題公園、開展有關紅色文化的競賽活動,以此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提高游客參與感。推進紅色旅游與自然生態、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等各類旅游資源相結合,豐富紅色旅游景區的項目內容和文化內涵,打造多形式的旅游模式,將湘西州的革命歷史文化呈現給每一位前來觀賞的游客。
4.2" 加強交通網絡建設,打造紅色旅游專線
湘西地區根據其交通發展能力,正在加快建設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景點,紅色旅游不斷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因此,要考慮紅色旅游發展的需要,了解景區道路、高速公路和高鐵站之間的聯系,加強通往主要旅游景區道路的開發和建設,開通旅游公交線路,將城市公交線路延伸到當地景區,開通旅游專用道路[11]。同時要采取特殊措施,盡可能改善通往城市和其他政府機關的不良道路的初始條件,提高道路基礎設施的交通能力,確保道路交通服務質量和道路安全。由于鄉鎮道路狹窄,在旅游旺季交通流量較大,當地紅色景區應該選派專職人員引導游客有序前往景區,避免擁堵。
4.3" 立足紅色文化資源,提高景區知名度
針對旅游收入方面,應該立足于自身紅色文化資源,可以通過自媒體等手段加強對紅色旅游資源的傳播,打造湘西州紅色旅游品牌,從而提升湘西州紅色旅游知名度,進而吸引更多人來到湘西州探索紅色文化,提高接待旅游總人數;同時也可以研發和推廣有關當地文化的旅游周邊,組織相關企業將旅游周邊在旅游景點周圍開展展銷活動,滿足游客把紅色文化帶回家的心理需求,也實現將紅色旅游資源轉化為紅色旅游經濟,從而提高國內旅游總收入。
4.4" 完善景區配套設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針對旅游接待能力,要完善住宿、飲食等服務設施,可以通過建設以當地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民宿或客棧進一步加深游客對當地文化的印象,結合當地紅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具有文化價值的民宿或客棧能夠更加吸引游客的注意力[12];同時也要對現有的旅行社從業人員加強管理,在紅色旅游方面,對于相關景點解說員和導游自身要先深入了解和體會當地的紅色旅游文化背景,不僅提高了自身業務水平,同時也滿足了游客的旅游體驗[13]。
因此,為推動湘西州紅色旅游的發展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社會、企業以及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加強湘西州紅色旅游的綜合競爭力,讓湘西州各縣市實現脫貧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河清,喻彩霞.紅色旅游核心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經濟地理,2009,29(3):521-524.
[2] 喻彩霞.紅色旅游地核心競爭力分析與評價[D].湘潭:湘潭大學,2009.
[3] 楊寶.貴州省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核心競爭力評價研究[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22.
[4] 周易,方世敏,趙可.基于高質量目標的湘西州紅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探析[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19,36(3):202-209.
[5] 郭嘉歡,周慧杰.珠中江都市圈旅游競爭力綜合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11):191-193,196.
[6] 劉盼盼,任廣躍,段續,等.基于變異系數法對不同干燥方式白蘿卜品質及風味的評價[J].食品與發酵工業,2022,48(13):218-226.
[7] 向旭,楊曉霞,屈妮娜.秦巴山脈重慶片區旅游競爭力評價與提升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4(1):49-61.
[8] 李洋闊,陳佳,舒曉惠,等.鄉村振興背景下紅色旅游發展研究——以大湘西武陵山片區為例[J].廣西職業師范學院學報,2022,34(2):48-52,95.
[9] 吳丹.湘西紅色旅游發展探析[J].南方農機,2022,53(22):96-98,105.
[10] 王芳,楊婼然,呂軒.巴州紅色旅游資源評價與發展潛力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3,44(3):28-30.
[11] 惠生衛.加強紅色教育 發展文化旅游[N].榆林日報,2019-10-29(005).
[12] 馬妍.鄉村振興戰略下紅色旅游發展研究——以臨夏回族自治州為例[J].農家參謀,2023(4):85-87.
[13] 何琴,李廣健.六安市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J].旅游縱覽,2023(5):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