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自提出以來,文化振興的作用在鄉村振興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和精神基礎。要全面振興鄉村地區就需要把鄉村文化振興貫穿鄉村發展的各個領域,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該文以新疆鄉村振興作為研究背景,分析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文化振興在現階段存在的難點問題,以及分析新疆鄉村地區在結合自身的特點的基礎上,在黨的領導下,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激發新疆鄉村文化產業的活力,推動新疆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新疆;鄉村地區;鄉村振興;文化振興;精神動力
中圖分類號:F323"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0-0173-04
Abstract: Sinc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put forward, the role of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and spiritual basi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order to revitalize the rural areas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necessary to revitalize the rural culture through all fields of rural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a continuous spiritu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Xinjiang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difficult problems existing in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analyzes the specific ways to adhere to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farmers,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Xinjiang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in Xinjiang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Keywords: Xinjiang; rural areas;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spiritual motivation
鄉村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等基本特征,是人類活動和生活的主要空間。鄉村興衰直接影響著國家的興衰。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就必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征程的必然選擇,而在實施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文化振興更是一個必要過程和重要環節。文化振興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不斷的精神動力,為鄉村振興提供鄉村人文社會環境保障,為鄉村振興提高鄉村文化產業動能。推動新疆鄉村文化振興之路,需要從各方面同時推進、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其中,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至關重要,黨的領導在鄉村文化振興當中具有統領作用。發揮政府在鄉村文化振興當中的主導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農民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主體地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根基,需要在鄉村振興中不斷地傳承和弘揚。因此,新疆鄉村地區文化振興只有通過不同的途徑同時發展,才能實現全面振興。
1" 文化振興的重要作用
1.1" 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凝聚精神動力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行動,而行動上做到高度自信的前提是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因此,充分發揮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是形成共同行動的前提。進入新時代,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國農村地區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越發突出。因此,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新疆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占比為57.9%,鄉村人口占比為42.1%,說明新疆鄉村地區的發展有很大的潛力。建設好新疆鄉村地區,讓新疆鄉村文化大放異彩,務必把鄉村文化嵌入到鄉村生活的各個方面,只有一個個兼有文化底蘊和現代文明的美麗鄉村才會展示一個最為真實的新疆。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鄉村文化在不斷融合、創新、發展中為新疆鄉村地區注入新的力量,成為新疆鄉村振興的發展之“根”和精神之“魂”,不斷深入挖掘千年歷史沉淀中融合而成的新疆地區優秀鄉村文化,促進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相互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2018年9月4日,“文化潤疆”的提出,為新疆鄉村文化振興添加了新的助推器。“文化潤疆”在新疆鄉村文化建設、文化發展中推動了新疆各民族共同擁有的精神家園建設,凝聚了新疆各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維護了新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推動“文化潤疆”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文化潤疆”融入、融合到漫長歷史沉淀形成的新疆鄉村文化,使兩者能夠有效銜接,為新疆鄉村地區的發展凝聚中華民族共同擁有的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深厚的情感支撐。
1.2" 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環境保障
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鄉村人文社會環境保障。中國鄉村社會具有自己獨有的人文社會環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人文社會環境。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城鎮化以及工業化的不斷推進逐步影響著鄉村社會環境。雖然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在不斷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文化陋習,阻礙鄉村地區的文化發展。新疆鄉村地區也受這些變化的影響,當地倫理觀念和基本價值觀念也因此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現代文化中的一些不良文化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悄悄地腐蝕著原有的鄉村環境,并在鄉村地區有了群體基礎,衍生出許多不良鄉風。因此,推動文化振興的過程中,深入挖掘新疆鄉村地區本身原有的優秀道德規范體系,結合新時代、新發展模式,推動新疆鄉村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鄉村振興要求整體性和系統性,因而,推動文化振興也要注重文化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新疆鄉村文化可選擇文化多元路徑嵌入的融合發展策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效嵌入鄉村文化建設之中,培育多元鄉村文化傳承發展觀念,實現鄉村文化繁榮興盛,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2]。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漫長的歷史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形塑而成的,要堅持發揚和傳承新疆的優秀鄉村文化,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為新時代新疆鄉村地區全面發展提供民風淳樸的人文環境。
1.3" 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提高產業動能
鄉村振興,既要有展現在世人面前的“軀體”,同時還需要以文化振興賦予其靈魂,使得鄉村振興更具生命力。文化振興能夠帶動鄉村人才的挖掘和培育,并為新疆鄉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注入新鮮血液,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作為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如今,農民仍然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力軍,而且農民掌握產業技術的水平,以及文化素質將決定鄉村振興的實施效果及最終成果。因此,文化振興將為提高農民掌握產業技術能力,以及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鄉村文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區的區域特點和獨有的民族特色,可以成為帶動新疆鄉村可持續利用的重要鄉村文化資源。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疆鄉村地區各項文化資源要素被激發,并與鄉村原有的產業相互碰撞、交織,形成了具有很強生命力的新型業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鄉土文化。新疆鄉村文化的振興將會帶動新疆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也將會為新疆鄉村振興添加新的發展要素。因此,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文化產品的周邊,使鄉村文化產業變得多樣,為農產品賦予鄉村文化內涵,從鄉村文化中產出高品位的農業文化產品,促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必須突出新疆鄉村地區的區域特點,深度開發和利用其鄉村文化資源,并通過對新疆優秀鄉村文化的保護和創新來建構鄉村文化,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回歸農村日常生產生活,并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延續和豐富。
2" 文化振興中存在的難題
2.1" 缺乏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持
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會有文化的產生。新產生的文化需要人才來傳播,傳統的優秀文化更需要優秀人才挖掘、傳承和發展。專業人才隊伍是鄉村振興中最活躍的因素,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點。然而鄉村人才隊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鄉村地區的發展以及鄉村文化振興的有效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缺乏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持,一方面是鄉村地區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水平低、環境交通不發達而導致的。鄉村地區在醫療、教育、就業方面與城市有著巨大的差別,且農村地區存在工資待遇較低,崗位少,環境差,人才引進措施不健全等問題,使得鄉村優秀人才大多選擇在大中城市發展,返鄉創業較少,導致農村地區難以留住人才,更是難以吸收人才。另一方面,對鄉村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和自信度不高。農民文化水平較低,對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參與感不足,且現有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大多年紀偏高,沒有足夠的精力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和發展,不能根據新時代需要,賦予傳統文化貼近現代群眾需求的新生命,以至于傳統文化產業大多規模不大,產值不高,甚至不足以滿足文化傳承人基本物質需求,導致大多文化傳承人迫于生計,只能另謀出路。總而言之,鄉村地區文化發展不足以吸引大量的文化人才,專業人才隊伍匱乏造成了鄉村文化建設內生動力不足,并成為了鄉村文化振興的一個堵點。
2.2" 鄉村文化基礎設施滯后
鄉村文化振興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的支撐,文化基礎設施的完善將會提高廣大農民對文化振興的參與度。然而,現階段鄉村文化基礎設施無法滿足新時代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目前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嚴重缺乏,建設滯后,鄉村籃球場、閱讀欄、老年活動室長時間缺乏利用和維護,有其名無其實。即便逢年過節搞場演出、打場比賽、放場電影,活動范圍也極小,缺乏群眾參與的廣泛性。公共服務的發展伴隨著文化基礎設施的發展,而現階段鄉村公共服務過于單一,內容存在過時,部分鄉村僅依靠便民書屋存放的紙質書籍和大喇叭、橫幅標語等進行文化宣傳,對于大數據時代下的數字圖書館、村史館等設施建設還停留于個別典型示范階段。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在鄉村地區傳播封建迷信,造成“黃、賭、毒”現象在鄉村頻繁出現,使得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不斷侵占鄉村文化陣地,這些行為不僅嚴重破壞了鄉村社會的安全和穩定,還對農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導致鄉村文化基礎建設滯后的原因復雜,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鄉村財政十分困難,社會事業建設只能量力而為。基層文化干部的報酬難以兌現,經費的短缺帶來文化建設的動力嚴重不足,也影響了鄉村地區文化基礎設施的發展。
2.3" 鄉村文化產業活力不足
鄉村文化與鄉村文化產業緊密相連,相輔相成。鄉村文化為鄉村文化產業注入靈魂,鄉村文化產業為鄉村文化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不能單靠政府一方的哺育,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之下推動其發展。文化產業的振興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但由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人才要求較高,經濟回報較慢,一些鄉村地區在發展產業時,只選擇了生產加工這樣能夠快速提高經濟水平的產業,而忽視了本土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經濟建設固然重要,但不能夠低估鄉村傳統文化的社會、經濟價值。目前,大多鄉村的文化產業發展活力不足,保留在傳統古建筑、古物件、非遺傳承人之中的文化沒能融入地方產業發展之中,甚至需要政府干預保護才勉強得以延續,導致文化產業規模難以擴大。即使有些鄉村地區發展本土鄉村文化產業,但在開發文化產業過程中缺乏想象力,盲目照搬,沒有走出適合自己的文化產業道路,造成了許多鄉村地區的文化產業走向低端化、同質化,并未能有效地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失去了競爭力和吸引力。鄉村文化產業在現階段并沒有較好地開發,存在著許多復雜問題,是鄉村文化振興的一個難點。因此,發展鄉村獨有的本土文化產業,首先就要不斷發掘鄉村本土文化,培育專業人才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鄉村文化產業在內容上、規模上、體系上更加具有競爭力。
3" 文化振興促進新疆鄉村振興的主要途徑
3.1"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力量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成為先進文化的代表者。鄉村文化的全面振興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把黨對鄉村發展提出的各類方針政策貫徹好、落實好,并充分發揮鄉村基層組織領導力量,不斷攻堅克難方能行穩致遠,讓“振興”之花在鄉村遍地綻放。新疆自開展“訪惠聚”工作以來,“訪惠聚”工作隊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量,并以 “走訪、入戶”等形式把黨的惠民政策送到了千家萬戶,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肯定和一致好評。“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始終把鄉村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拓展了為民服務的渠道,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鞏固了鄉村思想道德建設。在“訪惠聚”工作開展過程中,許多優秀黨員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大大提高了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參與度,并吸納了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分子加入黨組織,擴大了基礎黨組織規模。當前,新疆各地區積極進行基層黨建助力新疆鄉村振興工作,通過采取抓基層、抓黨建、抓載體,增強基礎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骨干帶頭作用[4]。“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在實施鄉村振興具體措施中充分利用了“三會一課”中所宣傳的新思想新舉措,以文化扶貧內生力促進了新疆扶貧工作,為新疆鄉村文化的振興探索了新道路。“訪惠聚”工作進一步推動了新疆鄉村地區的快速發展,提高了鄉村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為新時代新疆鄉村振興構建成堅固的文化堡壘。
3.2"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立農民在鄉村文化振興的主體地位
鄉村振興必須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本原則。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更是文化振興的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斗。[5]” 誠然,鄉村文化振興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相信基層群眾的判斷能力,充分調動農民對發展自己鄉村文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鄉村文化振興中農民當“主角”,使得村民自身感到了尊重和愛護,提高村民建設家鄉的參與感,并為自己家鄉的未來發展廣獻良策。人才是第一資源,利用好鄉村現有人才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工作。積極開發農村存量人力資本,通過技能教育、基礎教育培訓激發群眾在文化振興中的創造活力、挖掘其發展潛力。在留住現有人才的同時,找出適合自己的文化發展模式,積極吸納周邊人才,加入鄉村文化建設的隊伍當中。只有培育農民的文化主體性,調動農民參與文化振興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讓農民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真正受益者。新疆地區具有獨特的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文化,存在著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因而,要充分發揮民間藝人在民間藝術傳承中的作用,積極舉辦鄉村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活動。做好傳承鄉村文化工作,鞏固好鄉村文化之基,增強農民對鄉村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使農民能夠自覺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當中。
3.3" 鄉村文化嵌入鄉村旅游產業,促進新疆鄉村文化產業發展
鄉村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將會決定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程度。隨著我國鄉村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新疆鄉村地區的旅游產業在產業業態、產業規模和產業鏈條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效,但實踐中鄉村旅游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并在鄉村文化產業規模上有待挖掘和發展。近年來,新疆的旅游業發展速度屢創新高。2023年1月至2月,新疆累計接待游客約2 230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實現旅游收入約163億元,同比增長11.6%[6]。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基于鄉村文化的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又為鄉村文化的振興提供新的推動力,二者之間良性互動、互促、互哺,促進了新疆鄉村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新疆天山南北具有大量的鄉村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其文化價值,并與紅色革命文化、自然山水文化相結合,讓鄉村旅游不僅看得到自然風景,更讀得到風土人情,最終可形成新疆文化旅游產業的響亮品牌。發展新疆鄉村文化與鄉村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就要發揮好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融合發展,堅持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以及文化產業的空間布局的合理規劃。同時,在發展新疆鄉村旅游產業的過程中,要辯證對待新疆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堅持守正創新。因而,新疆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既需要保留新疆獨有的鄉村文化基因,又需要根據鄉村發展實際融入現代文化要素,在保護好鄉村本土文化的同時,又要不斷地發展鄉村本土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使新疆鄉村文化嵌入鄉村旅游產業,重塑鄉村文化記憶空間。
3.4"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鄉村文化自信
泱泱中華,歷史悠久,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不斷強大的文化之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蓄水池,在這龐大的文化體系里蘊含著豐富多彩的優秀內容,需要深入挖掘為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力。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俗形成了新疆迥異的民族風情,很多鄉村地區仍然保留著百年前的面貌,并形成了很多美麗的古村落。這些百年村落蘊藏著深刻的歷史人文價值與經濟價值,當散落在新疆各地的具有百年歷史痕跡的古代村落得到保護和重視時,能夠喚起當地村民對家鄉的自豪感,增強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新疆鄉村地區存在著大量的民間曲藝、手工技藝等非物質遺產,以及在幾千年的歷史交匯中形成的茶文化、陶文化、絲綢文化等,已經融入到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當中,成為了新疆文化的不可缺少的文化資源。鄉村文化自信將會帶動鄉村文化振興,兩者具有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發展的深厚土壤,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創造出的文化財富,必須利用好新疆鄉村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農民對鄉村文化的自信,積淀深厚文化情愫。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文化振興是新疆鄉村地區繁榮發展的內生驅動力,文化振興將會直接影響新疆鄉村振興的順利實現。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前提下不斷推動新疆鄉村地區文化發展,以文化促進鄉村振興,堅持應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在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好主觀能動性;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農民在鄉村中的主體地位;堅持實事求是,推動新疆鄉村文化產業深化發展,因地制宜,不斷創新,把握機遇,促合作,謀未來,建設好美麗新疆。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1-08-29(01).
[2] 唐興軍.李定國.文化嵌入: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的價值取向與現實路徑[J].求實,2019(2):86-96,112.
[3] 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奮力前進 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N].人民日報,2016-07-21(01).
[4] 夯實基層組織,凝聚磅礴力量——新疆基層黨組織以黨建引領鄉村掃描[N].新疆日報,2018-10-24.
[5] 習近平:堅持新發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堅戰” 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發展新篇章[N].人民日報,2018-04-29(01).
[6] 劉萌萌.新疆文旅向春而行石榴云[N].新疆日報,2023-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