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前提下,推進和完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現代化也迫在眉睫。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引領鄉村治理現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還面臨凝聚力不足、組織工作創新意識較弱、黨建活動經費不足、黨員干部崗位配置不協調等現實困境。有鑒于此,從培育基層黨員凝聚力、創新農村黨建工作機制,以及增加基層黨支部活動經費和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崗位等方面來解決現存問題,以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基層黨建;現實困境;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D267.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0-0169-04
Abstract: Under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moderniza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 rural are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lead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However,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rural areas is still faced with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cohesion, weak sense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al work, insufficient funds for Party building activities, uncoordinated post allocation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nd so on. In view of this, we should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ting the cohesion of grass-roots Party members, innovating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rural Party building, increasing the funds for the activities of grass-roots Party branches and optimizing the post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area;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practical difficulties; path analysis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1]”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黨的領導。因此,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農村發展的顯著位置,不斷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的表率作用,為建設和發展鄉村地區提供強有力的指導思想和政治支持,以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1" 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價值意蘊
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的組織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足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需要黨中央的頂層設計,又需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建的引領帶動作用。黨的基層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組織體系中最有生命力的存在,承擔著改革和建設最基本的歷史任務,同時也在新時代廣大農村黨組織建設中取得了新的成就。
1.1"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十分重要,一方面,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農村各項工作和各類社會組織的領導主體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吨袊伯a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明確指出:“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全面領導鄉鎮、村的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2]”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積極采取措施,完善新型農村黨建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協調深化農村黨建工作不斷推進農村黨建工作縱深發展。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戰略為加強基層黨建提供戰略支撐。以我國的脫貧攻堅工作的成功實踐為例,正是由于黨的領導和各層級黨組織的貫徹落實,才最終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因此,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基層黨組織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既能帶動基層黨組織建設,也能推動農村地區早日實現全面振興。
1.2" 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只有實現鄉村治理的現代化,才能實現鄉村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3]”在鄉村治理過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的中堅力量,始終處于核心地位。一方面,鄉村治理成效是鄉村振興的標志。農村地區的發展,既要保證有充足的物質資源做支撐,又要能體現出整體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加強鄉村治理是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農村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的深度融合與良性互動,構建以農村基層黨建結合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鞏固黨的執政根基。
1.3" 以組織振興促進產業、人才、文化與生態振興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要“不斷健全組織體系,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4]”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倍址结槪捅砻髁私M織振興與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及生態振興的密切聯系。其中,產業振興是前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物質保障;人才振興是關鍵,為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力量;文化振興是靈魂,為農民群眾提供了精神財富,為鄉村振興的實施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生態振興是基礎,推進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達到黨對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規劃。通過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不斷完善,可以有效擴大黨組織建設在農村發展中的影響,拓展基層黨組織振興對產業、人才、文化與生態振興方面的引領廣度與深度。
2"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領農民擺脫貧困、增收致富以及抗擊新冠感染疫情過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基層黨組織的主導地位,有效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作用,讓農村黨員的帶頭作用和黨員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但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也存在諸多問題。
2.1" 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不足,落實工作執行力欠缺
農村黨支部注重搶抓經濟建設,對黨內建設工作重視程度較低,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形式化現象。一些基層黨支部長期不組織召開支部會議,沒有組織生活,或者組織生活內容流于形式,難以有效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因此,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農村的領導核心,因其凝聚力不足,導致了黨在農村的建設緩慢。另外,還存在部分農村黨員不了解《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具體內容,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不強,認識不到“三會一課”制度的重要性。
此外,一些農村黨員干部只求做好本職工作,對待工作任務過于敷衍了事,缺乏積極創新精神,以常規方式應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最終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效果不明顯。一方面,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掌握的黨務知識較少,開展支部組織活動方式方法不正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基層黨組織內部缺乏凝聚力,從而削弱了黨支部的戰斗力。另一方面,基層農村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不扎實,思想認知存在局限性,知識匱乏必然導致思維僵化和治理能力弱化。雖然很多老黨員黨性稍強,能積極參與農村社會工作中的各項事務,但老齡黨員缺乏開拓進取的意識,缺乏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能力。
2.2" 組織工作創新意識較弱,黨員干部工作效率較低
組織建設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的重點環節。在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村基層軟實力與硬實力協調發展的關鍵時期,黨組織領導班子不健全、農村黨員干部隊伍落后等問題凸顯。但就目前來看,黨員干部缺少創新意識,以及解決疑難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此外,農村基層黨員干部中存在著思想不夠開放,工作中闖勁不足,落實工作能力不夠的現象。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農村大量黨員由于長期外出務工,或者工作地點不穩定沒有加入工作地所在的流動黨支部,從而導致嚴重脫離了黨組織生活。同時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畢業生回流鄉村的人員較少,黨員干部隊伍出現“青黃不接”現象十分普遍。當前農村黨支部班子成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導致黨員干部對鄉村振興的各項方針政策認識不足,不能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此外,一些老黨員和基層干部家長制作風嚴重,缺乏民主思想,導致在復雜問題面前找不到重點和解決辦法,工作方法不恰當,難以有效推進組織工作等問題。
2.3" 黨建活動經費不足,黨內生活缺乏生機與活力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始終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其中黨建活動經費不足主要有內因和外因構成,內因為農民收入普遍較低,農村基層黨員繳納黨費的數額較小,無法滿足開展黨內生活會和黨支部建設的物質基礎,例如買一些電腦、投影儀,打印設備,以及建造黨支部活動場地等。此外,村集體經濟發展較弱,影響村級黨組織建設。在很多農村地區,沒有集體產業,嚴重缺少集體財富的積累。因此,黨內經費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建設、正常運轉和功能發揮。外因則是由于稅費改革,鄉鎮一級的財政汲取能力下降,鄉鎮黨組織對村黨支部活動的經費保障不夠,村黨支部能夠直接支配的資源越來越少,由于嚴重缺少黨建經費,嚴重影響了農村基層黨支部活動項目的開展和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主動性。
同時,黨中央提出建設一支高素質基層黨組織領導隊伍也迫在眉睫。選拔駐村黨組織干部時,也面臨了政治敏銳度不夠,領會黨的方針、政策不充分等現象,不能貫徹執行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培養適合當地發展的黨員干部。此外,還存在著農村黨員培訓較少,思想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的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民群眾觀念陳舊、工作能力差、缺乏進取意識,黨內生活缺乏生機與活力。
2.4" 黨員干部崗位職責模糊,崗位配置不協調
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管理難度增大,管理體系不健全,責任劃分不明確的現象一直存在。農村黨支部與村民委員會自身定位不當,職能行使規范缺失,導致村長和黨支部書記無法協調配合對方的工作,對農村的發展做不到齊頭并進。因此,由于不能科學地制定對每位黨組織成員的工作內容劃分,也造成了不能讓每位黨員干部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由于內部管理機制的不足,一旦工作中出現了問題也會出現責任不明確的現象發生。
同時,農村黨員干部隊伍還存在嚴重的性別失衡、年齡比例不協調、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問題。中小學文化程度占比較大,中學及以上學歷黨員干部嚴重短缺等情況也比較明顯。在基層黨支部中,農村男性黨員數量較多,也存在有些黨支部成員全為男性黨員的現狀。而且,目前中老年黨員占農村基層黨員絕大多數,黨員老齡化現象十分嚴重,這些現象造成了農村基層干部短缺、分配不均、繼任難等問題。
3"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路徑解析
“如何改變我國農村一盤散沙的狀態,將億萬農民有效地動員到振興鄉村的偉大事業中去,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好的時代課題。[5]”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工作重要環節,只有準確分析并妥善解決農村現實存在的問題,才能奠定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通過培育基層黨員核心凝聚力,創新農村黨建工作體制機制,增加基層黨支部活動經費以及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崗位等方式,來逐步推進鄉村走向全面振興。
3.1" 培育基層黨員凝聚力,提升農村黨組織執行力
眾所周知,農村是較為松散的,以家庭為基礎單位。只有通過黨組織體系來凝聚力量,才能促進廣大農村地區的和諧發展。密切黨群關系,建立健全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機制,履行服務性政黨的責任與義務。一方面,通過拓寬用人渠道,建立健全駐村干部選拔管理工作機制,采用設崗定責模式,有效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因為各黨員分配到不同的職責內容和角色,所以不同黨員的工作職責也不盡相同。因此,以崗位責任制形式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任務落實到每位基層黨員身上,深化“三會一課”制度,建立黨員聯系戶制度、領導包點責任制等管理制度,為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力和組織力提供有力保障,確保他們有奮斗的目標和方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完善黨內法律法規是加強黨的內部監督的重要手段,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強農村基層黨員之間的學習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工作執行力,通過提高黨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不斷增強黨在農村地區的影響力與感召力。
3.2" 創新工作機制,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應當積極探索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工作模式,完善和健全各項制度,使黨的工作進一步規范。一要注重培訓和學習。針對基層黨員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專業培訓和學習。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和教育,提升基層黨組織工作水平。二要構建信息化交流平臺。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采用“互聯網+黨建”新型模式,真正實現黨的方針、政策的快速傳遞與共享,促進基層黨組織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快速響應。三要強化工作監督和考核。建立嚴格的工作考核機制,對工作成果進行定期評估和考核,激發基層黨員干部工作的能動性。
工作效率是衡量組織能力的標準,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體制機制,有助于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和加強農村干部隊伍質量建設。一是創新干部任用機制,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成效。一方面,從正式組織內部成員著手,端正黨組織成員工作作風。從性別、知識水平、年齡等方面平衡組織架構體系。另一方面,加強黨員干部后備力量隊伍建設??刹扇⊥ㄟ^上級任命、民主選舉以及公開選舉等形式來選拔讓群眾滿意的后備干部。二是創新領導決策機制。根據上級黨委部署要求,擴大民主監督與管理的有效范圍,把群眾意見作為民主決策的重要參考,以充分顯示黨始終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三是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教育管理機制。加強培訓和學習,構建信息化平臺,加強黨支部直接的溝通和聯系,強化工作監督和考核以提升工作效率。
3.3" 增加基層黨支部活動經費,激發黨內生機與活力
馬克思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6]”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想充滿生機與活力,就要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做保障??梢怨膭钷r村黨員帶領村民積極創業,發展新興農業。同時,基層黨組織應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熱情,積極落實黨的各項惠民政策。此外,還可以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為探索鄉村共同富裕之路,農村黨組織實行聯動發展,統籌各鄉鎮資源優勢?!鞍训赜蛳噜?、產業相近、村情相似的幾個村莊聯合起來,成立聯村黨支部,決策村莊聯合發展產業及其他發展建設等事務。[7]”村級黨支部以落實農民惠農政策為抓手,來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讓黨員干部以及黨支部成員在落實國家的惠農政策中發揮主體作用,增強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上級黨委還要加大對農村黨建經費的投入,切實解決農村黨組織建設資金困難問題。在有資金保障的情況下,在全國廣大農村地區開展黨員宣傳活動,鼓勵基層黨員干部持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時接收黨的先進思想。“基層黨員干部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最直接的橋梁和紐帶,是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和執行者。[8]”在選拔基層黨組織書記時,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用人導向,制定合理的用人標準,嚴格把控后備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工作能力、廉潔自律等素質。拓寬招錄用人渠道,運用先進黨員制度,確保德才兼備的候選人進入村級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為黨內生活增添生機與活力。
3.4" 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崗位,黨員干部職責分工明確化
科學、合理、規范的黨組織設置方式是共產黨員正常有效開展組織活動的必要保證,也是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和工作覆蓋面的客觀要求。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相匹配的體制機制,并嚴格遵守《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與《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具體要求。此外,還要處理好村“兩委”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村領導黨組織下的村民自治權運行機制。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9]”足見,嚴密的組織體系和加強黨建工作的體制機制,能確保農村黨組織在鄉村發展中有效發揮積極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明確黨員干部的職責分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能力和水平。一方面,通過改變傳統的單一組織模式,可以實現組織工作全面覆蓋。結合本地區實際發展情況,著力加強農村群眾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聯系,實現農村黨支部書記對本地區各項工作的領導。另一方面,創新黨建工作方法。設置專門工作崗位依托新媒體平臺和適合地域農村特點的黨建工作欄目,組織開展“三會一課”、黨史理論研討、學習培訓和廉政教育等活動,進一步結合現代信息科技進駐農村黨組織建設,激發黨組織成員的內生動力。
4" 結束語
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突出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這切實展現了黨對廣大農村發展的重視。在黨的領導下,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實現了兩者的有效銜接。當下,農村人口仍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實現共同富裕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依舊在農村。因此,可通過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農村發展的合力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實現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1/10/content_5356764.htm.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29.
[4]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 趙暉,石毅.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基層的嵌入式黨建——以“黨建e家”服務站為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7(6):43-50.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7] 董江愛,張瑞飛.聯村黨支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基層黨建方式創新[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0(2):60-66.
[8] 徐彬,孫成堯.建設高素質基層黨員干部隊伍[N].光明日報,2018-4-17(05).
[9]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