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度學習模式能夠推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深層次踐行核心素養理念,錘煉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但要想充分發揮深度學習模式的價值,教師需要結合英語學科特點優化教學設計,搭建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體系。本文首先闡述了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困境,然后分析了深度學習模式的應用優勢,最后從綜述單元知識內容、引入問題引導模式、改變課堂互動方式、緊密結合生活元素、創新閱讀評價方式等方面,探討了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評價
作者簡介:湯白玲,福建省晉江市東石中學。
隨著新課標的全面推行,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與任務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要求教師結合新理念做好學科教學創新。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枷鎖與束縛,提高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自主性,優化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得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收獲更多知識。通過引入深度學習理念,可以顯著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但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本文中,筆者結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深度學習有效融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式。
一、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困境
(一)閱讀教學素材單一
目前部分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的時候,存在閱讀教學素材過于單一等問題,難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單靠課本知識體系是很難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教師還要引入課外閱讀模塊,通過課外資源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但目前教師設計的課外閱讀活動比較少,同時課堂閱讀也主要依托課本。這也導致學生的英語閱讀視角非常狹窄,難以接觸課本之外的內容,導致閱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閱讀教學方法僵硬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會讓學生自行帶著預先設計好的問題進行英語閱讀。這種閱讀教學方法本身是比較合理的,但是教師在學生閱讀中的引導性與參與度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在閱讀中非常迷茫,找不到閱讀學習的方向,致使閱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平時并沒有對新的教學理念進行研究探討,沒有及時更新閱讀教學方法,導致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三)教學評價方式滯后
在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結合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主觀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具有較高的效率,但是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很難從多個角度評判閱讀教學成果。不僅如此,教師直接評價的過程中,很難充分保證評價過程與結果的公平性。當學生閱讀成果得不到真實評價的時候,他們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不愿意參與到英語閱讀中,最終導致英語閱讀教學難以取得預期成效。
二、深度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拓展閱讀教學素材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素材相對單一,如果能夠引入深度學習相關理念,就可以有效拓展閱讀教學素材,豐富閱讀教學內容。這是因為深度學習模式需要教師結合課本知識點進行定向拓展,引入一些課外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根據課堂教學任務,有針對性地篩選一些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
(二)創新閱讀教學方法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深度學習理念可以帶給教師較多新的教學思路,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特別是當前英語閱讀課堂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體驗感不強。基于深度學習理念,教師可以創設學生主導的閱讀教學體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善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綜合體驗。通過深度學習模塊,采取多元化閱讀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在新課標全面推行以后,初中英語教學開始關注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搭建素質導向的教學創新體系。而深度學習理念非常契合新課標的要求,能夠發散學生的學科思維,并強化閱讀教學與其他教學環節的關聯,綜合提高學生的語言審美、語言應用、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等多項能力,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深度學習模式可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幫助教師解決現階段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下文結合深度學習模式的內涵以及初中英語學科特點,從多個層面探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展示基于深度學習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體系。
(一)綜述單元知識內容,設定層次化教學目標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綜合單元教學知識點,從宏觀角度設計教學方案,細化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的關聯性,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基于這一教育理念,教師要綜述單元知識內容,明確單元語篇的主題,并圍繞主題設計閱讀教學方案。這里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科基礎能力以及身心發展特點,保證閱讀教學方案設計的合理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優化學生的英語閱讀體驗。綜合這些考慮,教師可以從“what”“how”“why”等層面,對單元知識進行全面解讀,并結合閱讀文本材料展開深層次剖析,形成層次化的文本結構信息圖,便于學生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Our world”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what”“how”“why”等維度設計閱讀教學任務,設定層次化閱讀教學目標。第一,what維度。本單元的話題內容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等案例,激發學生內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在設計閱讀教學任務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深耕閱讀文本,提取文本中關于瀕臨滅絕野生動物的相關數據,并制作成為直觀的圖表,給后續教學提供多方支撐。第二,why維度。本單元立足于生態環保知識,旨在強化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能夠從身邊做起,保護瀕危動物。因此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任務的時候,可以增設一些關于生態環保重要性的閱讀材料,配合課本內容開展專項教學。教師也可以引入一些視頻資源,優化英語閱讀教學氛圍,并讓單元知識更加直觀展現出來。第三,how維度。本單元課文介紹了瀕臨滅絕野生動物的生存情況,并結合歷史環境分析了野生動物棲息地變小的事實和原因,最終提出了一系列保護野生動物的有效措施。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結合閱讀材料進行段落劃分,總結每一個段落的主要含義,分析文章框架的邏輯性與層次性,繪制文章結構信息圖。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就有了更系統的認識,同時也能夠掌握文章寫作的邏輯,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二)采用問題引導模式,促使學生深度思考
深度學習要求教師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結合閱讀文本主動思考,實現思維的延伸與拓展。基于這些考量,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導模式,通過層次性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引,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更多收獲。教師在具體設計層次化問題的時候,需要深耕閱讀文本素材,明確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梳理閱讀文本的故事脈絡。接著,教師結合文本主題、事件內容等元素,設計可以體現文本關鍵信息的閱讀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本閱讀,提高英語閱讀效率。
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Playing sports”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閱讀,結合層次化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度分析。比如在剛開始閱讀文本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此時學生經過簡單的閱讀以后,能夠提取文本主要信息,了解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在學生了解這些信息以后,教師可以提出“故事主人公中誰最喜歡打籃球?”“從哪些文本片段可以看出主人公喜歡打籃球?”等問題,借助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從淺到深地探索閱讀文本,并將自己代入主人公的視角,引發學生與主人公產生情感共鳴,感受主人公對籃球運動的喜愛。不僅如此,通過這些層次化問題也可以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中邏輯關系的認識,實現深度閱讀學習的目標。
(三)改變課堂互動方式,增強課堂教學深度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適當改變課堂互動交流方式,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事實上,深度學習本身就需要學生具有主觀學習意識,在英語閱讀方面體現出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要設計體驗感較強的閱讀教學互動方案,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基于這些考量,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教學任務進行有效指導,引領學生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凸顯自身學習輔助者與合作者的作用。
比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7“The birthday party”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學習一般過去時的相關知識點。但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很難理解一般過去時的基本定義,對于這一語法知識的應用也比較迷茫。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深度學習理念搭建英語閱讀體系,創設不同的閱讀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一般過去時。此時教師可以考慮引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多種句型,并將其放到閱讀文本材料中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掌握一般過去時的結構特點和運用方法。在探討這些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提供必要的引導,讓學生相互之間積極交流互動,分享學習一般過去時的經驗。通過生生互動,英語閱讀成果可以得到有效強化,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成效。
(四)緊密結合生活元素,錘煉學科實踐能力
新課標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能夠將自身所學習的學科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環境中。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引導他們置身于生活場景中應用所學知識,錘煉學生的學科實踐素養。教師在具體搭建生活實踐場景的時候,需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環境,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科學合理的語用場景,強化學生的語用能力,增強他們對英語語言的審美和認知水平。
比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1“Making new friend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場景,創設“交朋友”的教學情境。在打造生活化閱讀場景時,教師可以直接將班上學生作為閱讀文本的主人公,并融入班級學生平時交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共同討論解決。在情境交流中,教師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交友經歷,以及交友過程中會使用的語言表達等,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
(五)創新閱讀評價方式,鞏固英語閱讀成果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傳統教學評價方式不僅無法客觀全面展現學生的閱讀成果,還有可能挫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要進行創新拓展。結合深度學習理念,教師可以考慮凸顯學生在閱讀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參與到閱讀評價中。基于這些考量,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生對教師評價、學生對教學評價等多種評價活動,讓學生結合自身在英語閱讀中的真實感受暢所欲言,談一談自己的英語閱讀收獲以及現階段英語閱讀學習存在的不足之處。接著教師再結合評價結果,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反思,構建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比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8“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閱讀活動結束以后,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在自評中,學生主要反思自己的閱讀收獲,以及閱讀任務完成度,嘗試分析自己在英語閱讀方面的欠缺表現。在互評中,學生互相評價對方的表現,并與自評結果進行對比,從而更好地認識自身在英語閱讀中的不足之處。通過自評與互評,構建完善的自我認識與評價體系,便于學生后期的自主學習。教師在進行主觀評價時,要建立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創新評價體系,關注學生在閱讀中的表現,發掘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閃光點。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做好學生對英語閱讀教學的意見反饋調研,通過匿名紙條等方式,讓學生自由探討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感受,為后續閱讀教學調整提供有價值的意見與建議。
四、結語
綜合來看,將深度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顯著豐富閱讀教學素材,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閱讀體驗,使閱讀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認真研讀深度學習模式的相關理論框架,立足于英語學科的特點,探究基于深度學習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程教學任務和閱讀材料內容,設計層次化的教學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并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錘煉學生的學科應用能力。通過這些方式,不斷提高閱讀教學成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沈海燕.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教育界,2023(23):125-127,40.
[2]黃蘭萍.深度學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J].亞太教育,2023(16):181-183.
[3]韓會珍.基于深度學習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2023(19):17-19.
[4]李晶.例談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新課程研究,2023(17):13-15.
[5]袁媛.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路徑及設計探究[J].英語教師,2023(11):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