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而“訪惠聚”活動這一創新性工作模式為當地建設“產業融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本地區鄉村振興奠定扎實基礎。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凝聚思想合力,提升基層鄉村振興組織力,不斷完善“訪惠聚”工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視角,基于新疆“訪惠聚”工作實踐與收效,分析當前新疆提升基層鄉村振興組織力,完善“訪惠聚”工作存在的問題,努力在強化主責意識、建強基層組織、轉變工作作風和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等方面提出對策性建議,不斷完善“訪惠聚”工作機制,助力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新舉措。
關鍵詞:基層組織;鄉村振興;訪惠聚;駐村;機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10-0083-04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gricultural power and firmly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talents, culture, ecology, and organizations. The innovative work mode of \"inquiring people's conditions, benefit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upholding people's morale\"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local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with \"industrial integration, ecological livability, rural civilization,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affluent life\", and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this regi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dhere to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unite the joint efforts of ideas, enhance the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is work,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based on the work practice and results of \"inquiring people's conditions, benefit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upholding people's morale\" in Xinjia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mot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of grass-root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erfecting such a task in Xinjiang, and strives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Strengthen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change work style, innovate work ideas and method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and the new measur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industries.
Keyword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quiring people's conditions, benefit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upholding people's morale; resident in the village; mechanism research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戰略部署,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基層鄉村振興組織力,開展“訪惠聚”駐村工作,是新疆自治區黨委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期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基層工作效能、提升基層民生水平的重要舉措。全面思考研究當前“訪惠聚”駐村工作的成效、問題和完善之策,對進一步推進“訪惠聚”駐村工作,最大限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活力、治理效能,提升基層鄉村振興組織力,為基層“訪惠聚”各項工作持續有效奠定堅實基礎,促進新疆經濟社會長期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訪惠聚”工作的實踐與成效
2014年至今,新疆自治區黨委在全區范圍內部署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已進入第9個年頭,“訪惠聚”工作是應對各種新情況、新挑戰,以及解決各種復雜現實情況和問題的具有創新性對策與戰略部署。今年以來,全區各級各部門單位和廣大駐村干部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歷次全會以及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作為“訪惠聚”駐村工作的主線,聚焦目標任務,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扎根基層、深入群眾,在維護社會穩定、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強化鄉村治理和改進基層干部作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動了“訪惠聚”駐村工作不斷提升和拓展。“訪惠聚”工作機制無疑是新疆深入貫徹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的一種具有創新性的工作模式。
1.1" 提升基層組織力,筑牢維護社會穩定根基
“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始終把維護穩定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統籌村“兩委”、工作隊和警務室等基層組織力量,建立健全各項維穩工作機制,加強對各類不穩定苗頭的收集研判,常態化開展社會面巡邏防控和聯動處置演練,加大入戶走訪力度,不間斷排查消除道路交通、房屋棚圈坍塌、垃圾柴禾火災等各類安全隱患,積極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服務,依法保障信教群眾的正常宗教需求,引導各族群眾認清宗教極端思想危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和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聯誼活動,開展平安家庭、平安店鋪、平安清真寺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進民族關系和諧、宗教領域和睦。
1.2" 推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形成“訪惠聚”工作合力
駐村工作隊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通過組織宣講黨的二十大、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政治生日、觀看紅色電影及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吃透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黨員發展程序,制定發展培養計劃,注重在表現優秀的農民群眾、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戶、優秀中青年中發展黨員。幫帶健全黨組織主導的決策議事機制、基層干部素質能力提升機制和群眾工作機制,指導做好村“兩委”換屆工作,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注重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將工作隊員、村干部混合編組,結成幫扶對子,做到政策共學、工作共促、困難共幫、成果共享,打造政治堅強、工作扎實、能力突出、作風過硬、群眾信賴的村“兩委”班子,使黨在基層農村的“主心骨”地位更加鞏固。
1.3"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基礎
駐村工作隊認真履行脫貧攻堅具體責任,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后,堅持一手抓防返貧致貧、一手抓有效銜接,幫助基層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制度機制,落實好教育、醫療等民生保障政策,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條底線。同時,將促發展、惠民生作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派出機關和工作隊的資源優勢,大力支持特色產業項目、庭院經濟,加強各類實用技能培訓,組織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開展季節性務工,引導弱勞動力農民經營“十小”店鋪,促進農牧民就地就近就業和致富增收,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指導村干部抓好“四區分離”“廁所革命”,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4" 規范組織運行機制,促進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駐村工作隊始終把實現鄉村有效治理作為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的重中之重,以鄉村善治為目標,加快構建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和群眾監督融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充分用好村民議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加大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力度。積極指導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等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議事、靠制度辦事,規范村級組織運行機制,增強村“兩委”的公信力,有效調動了農民群眾的積極性,鞏固了基層治理的群眾基礎,推動鄉村振興決策部署及時轉化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基層社會治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
1.5" 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改進基層工作作風
駐村工作隊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為目標,在做決策、找路子、育產業時,始終把群眾需求、群眾呼聲和群眾利益擺在首位,積極幫助解決群眾教育、就業、醫療、住房和社會保障方面的突出問題,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史館、四史館、圖書室,深入宣講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惠民政策,常態化開展各類群眾性文體活動,大力改造村民活動中心、村民文化廣場、水沖式公共廁所,改善村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定期走訪慰問村內鰥寡孤獨、“監測戶”等弱勢群體,重視農民房前屋后、鄰里糾紛等小事小訴求,通過一系列實際舉措為基層干部樹立工作示范,增強了基層干部的群眾工作意識,實現了黨群團結、干群團結、民族團結的新局面。
2" “訪惠聚”駐村工作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依賴思想嚴重,主責意識有所弱化
駐村工作隊的主要任務是發揮協調、指導、督促、幫助作用,在實踐中當地黨委政府對工作隊的期望高、要求多,無論是黨建、群眾工作,還是產業項目、村莊建設,很多具體事務性工作都是工作隊負責,忽視了地縣鄉黨委在做好本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的主責,思想認識存在偏差。村級組織過于依賴“訪惠聚”工作隊,很多基層工作在工作組的辛苦努力下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工作組只能在駐村期間暫時領導開展各項工作,不可能徹底解決基層長期存在的各種問題,一旦工作組撤離,基層將面臨各項工作難以為繼的情況,基層建設的主責仍需由地縣鄉和基層組織承擔。
2.2" 組織支持保障力度不一,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駐村工作隊涉及區、地、縣三級各個單位,一些單位對駐村工作組不夠重視,選派工作組只看職級條件,無視年齡、能力等要求,甚至安排借調人員駐村,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組職能的發揮,對派出單位也產生不利影響。駐村干部到期后獎優罰劣的作用發揮不明顯,影響后續干部參加“訪惠聚”駐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基層工作涉及維穩、農業、民政、金融和勞動等諸多領域,駐村干部能力、素質和作風直接關系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進展,多數駐村干部都缺乏基層工作實踐經驗,僅靠到任后接受當地培訓或者個人邊學習邊摸索,拉長了工作組適應基層工作的過程。同時,基層陣地建設、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工作都離不開經費支持,南疆農村基層組織財政經費不足,唯有依賴于工作組經費和派出單位支持,由于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來自不同層級、不同單位,后盾單位提供和自己爭取的政策項目和外部資源不同,導致各村整體工作推進程度和鄉村建設水平差異較大。
2.3" 基層組織干部能力偏低,主動擔當意識不強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新疆基層工作又涉及民族、宗教等復雜問題,對基層干部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當前農村干部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理論知識不強、工作能力不足、執行力不夠等問題,經常出現“逼著干”“跟著干”、答應快落實慢的現象,甚至滋生謀取私利等不正之風,嚴重影響基層各項工作。同時,由于基層工作生活條件較為艱苦、薪資待遇較低,農村人才流失嚴重,優秀大學畢業生和其他人才不愿回村,黨員發展對象和后備力量培養基本上處于被動應付狀態,培育補充高素質新人難乎其難,導致基層干部數量上難以滿足基層工作的實際需求,能力上難以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各項事業。“訪惠聚”工作隊如何在“幫”到極致的同時,加大“傳”“帶”力度,加強村干部的執行力和落實力,真正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任重道遠。
2.4" 幫助農民內生動力欠缺,主體作用發揮不夠
由于傳統理念、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基層農民缺乏市場經濟意識,自給自足、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根深蒂固,主動就業致富的積極性不高,家中有勞動力或弱勞動力的不自謀增收之策,“等、靠、要”低保和生產生活物資,有的外出就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為逃避外出務工借錢在家搞養殖,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現象依然存在。同時,基層國語、技能培訓往往流于形式,村民難以提高實際技能,加之村民多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參與村莊整體建設的積極性不高,一定程度影響工作隊和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引領力,鄉村振興的主體作用發揮嚴重不足,扶貧先扶志、扶智仍需長期努力。
2.5" 基層黨組織鄉村振興組織力作用發揮不夠
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核心,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好壞極為重要,直接影響“訪惠聚”工作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特別是邊疆民族地區,基層黨支部與村委會關系不清,村委會主任因自小在本地長大和家族等因素,在農民中的影響力遠遠大于支部書記,不利于村黨支部開展工作。一些農村黨支部書記和黨員中低學歷多、高學歷少,老人多、年輕人少,文化程度、學歷層次和年齡結構均不合理,難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需要,基層黨支部缺少活力、缺乏創新。一些地方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越來越多,轄區內黨員多數都在忙碌于生產勞動,相關教育管理制度不科學、執行落實不力,黨員發展對象和后備力量培養基本上處于被動應付狀態,導致基層黨組織作用邊緣化。
3" 完善“訪惠聚”駐村工作機制,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全區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各駐村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中辦要求,按照自治區黨委關于“訪惠聚”駐村工作的總體安排,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提升基層鄉村振興組織力,緊扣重點任務,完善工作機制,突出常態實效,深入持續推動“訪惠聚”駐村工作這項系統工程、民心工程不斷取得新成效。
3.1" 強化基層鄉村振興主責意識,明確角色定位
《關于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意見》明確要求,第一書記和工作隊要找準職責定位,面對矛盾問題不回避、不退縮,主動上前、擔當作為,同時注意調動村“兩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做到幫辦不代替、到位不越位。駐地各級黨委政府應準確把握自治區“訪惠聚”駐村工作會議精神,自覺履行主體責任,主動做好本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對駐村同志多關心支持和尊重理解,堅決防止急活難活、重要檢查、問題責任都讓工作隊承擔的情況。駐村工作隊也應充分發揮指導支持和督促幫助作用,用心用情用力駐村,與村“兩委”共同做好各項工作,注意處理好加強外部幫扶與激發內生動力的關系,切實做到遇事共商、問題共解、責任共擔。
3.2" 健全“訪惠聚”工作激勵機制,提升駐村實效
駐村工作隊工作成效是否顯著,關鍵取決于派出單位的重視程度和工作隊的能力素質。派出單位要堅持“隊員當代表、單位作后盾、一把手負總責”,進一步提高對“訪惠聚”駐村工作的認識,把駐村工作與干部培養鍛煉緊密結合,擇優選派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善于群眾工作的優秀干部駐村,并健全工作隊考核激勵機制,優先提拔使用表現突出的駐村干部,全力協調解決駐村干部的實際困難,確保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助推駐村工作持續有力開展。同時,按照“干什么、學什么”原則,提前對駐村工作隊就農村工作進行全面培訓和分類培訓,落實新老干部交接幫帶機制,使新任駐村干部縮短適應駐村工作時間,確保村級各項工作正常運轉、無縫銜接。在落實各項關愛措施的同時,集單位之力盡力幫助解決駐村物資、經費上的困難,加大支持保障力度,防止一派了之,使工作隊陷于“單打獨斗”。
3.3" 建強基層鄉村振興組織,加強干部培養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層工作能否做好,取決于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駐村工作隊要把建強基層黨組織作為首要任務,組織帶領村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能力和組織力,常態化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排查整頓,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使村級黨組織真正成為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反對分裂的堅強戰斗堡壘。協助鄉鎮黨委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挖掘、回引優秀人才,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工作能力過硬的后備力量,條件成熟時及時納入村“兩委”班子,健全工作隊和村干部幫帶機制,加強村干部鄉村振興能力培訓,推動拓寬村干部職務晉升渠道、提高薪酬待遇,激發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其獨立處理村級事務的能力和信心,防止過分依靠“訪惠聚”工作隊的現象,為真正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打好人才基礎。
3.4" 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法,明確使命職責
當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正處在關鍵階段,駐村工作隊要繼續弘揚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與基層干部共同全力投入到鄉村振興各項事業中,堅持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及時發現各類不穩定苗頭,排查化解各種風險隱患,指導基層組織持續做好幫扶教育引導和服務管理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促進農村群防群治、安定和諧的良好局面更加穩固。堅持“四個不摘”,嚴格落實精準幫扶,常態化排查監測脫貧人口中有返貧風險的農戶,積極組織就地就近就業和外出務工。同時,“訪惠聚”工作隊要充分發揮派出單位優勢和個人主觀能動性,在項目建設、資金保障、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大幫助支持力度,指導基層組織發展特色農業、特色養殖,增強產業發展的合理性、持續性。大力改造村級文體設施與文化陣地,運用接地氣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倡導現代文明生活理念。
3.5" 突出“人民至上”,推動作風轉變
基層民生是加強鄉村振興建設的首要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時代衡量“訪惠聚”駐村工作的重要標準。駐村工作隊要指導基層組織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機制,依法依規履職盡責,實時修訂村規民約,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格局,不斷創新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模式。嚴肅處理“吃拿卡要”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推動基層干部持續轉變工作拖沓、服務意識不強等不良作風,促進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村“兩委”干部帶頭推行接訪日、志愿服務日,為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讓基層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5年行動,持續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深入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扎實推進美麗村莊建設。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宣傳力度,全面開展群眾技能培訓,大力引導強化勤勞致富的理念,切實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黨的二十大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進號角。新征程上,全區各級各單位各部門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凝聚起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強大動力,努力提升基層鄉村振興組織力,不斷開創新時代“訪惠聚”駐村工作新局面,為建設社會主義大美新疆作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立勝.鄉村振興方法論[M].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2021.
[2] 史瑋.“訪惠聚”駐村工作的成效、問題及對策建議[J].實事求是,2019(5):106-112.
[3] 本刊編輯部.習近平論“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J].鄉村振興,2022(1):8-13.
[4] 鄭博.“訪惠聚”助推克拉瑪依城市基層黨建的實踐探析[J].克拉瑪依學刊,2021,11(1):45-52.
[5] 唐勝軍,藺彩霞,楊帆,等.發揮三農專長 推進鄉村振興 做好新時代“訪惠聚”駐村工作[J].新疆農業科技,2022(6):1-4.
[6]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3-02-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