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真正使學生德、智、體、美、勞都得到發展的教育。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做好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呢?下面我就近十多年的教學體會淺談幾點,以供參考。
一、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幽默是一種潤滑劑,正如贊可夫所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用形象化的語言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以驅動學生的數學想象。通過恰當的生動比喻、通俗的語言,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面對的中學生都比較好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只有正確駕馭好課堂語言,盡量用生動有趣、幽默的語言來使教學內容更加有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為了使學生能進行有意識的學習活動和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只有當學生對問題產生興趣,有了學習數學的意識和愿望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最近所掌握的知識和原理設置問題情境,使問題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產生矛盾,引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愿望和需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意識。在設計問題情境時,要注意“度”的問題。如果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無法形成認知上的沖突,就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不利于能力的培養。如果設置的問題難度太大,就會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參與的熱情和信心。因此,要恰到好處地設置問題情境。例如,教學《絕對值》一課時,我先畫一個數軸,在原點處放一塊骨頭,在2對應的點處畫一只白狗,在-3對應的點處畫一只黃狗,問:如果兩只狗的速度相同,哪只狗最先吃到骨頭?由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到新課的探索上。
三、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首先使學生感受生活,激發他們的創新靈感。數學存在于生活中,離開了生活這個環境,數學將是一片死海,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中,要以生活趣事創造情境,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好數學十分有用。因此對數學的每一節課,每一個新內容都從生活出發,使學生從感知到認知,讓枯燥抽象的課堂獲得新生,為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基礎。同時要注意從生活中收集挖掘素材,讓學生把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素材收集起來,在一起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就能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到深厚的學習氛圍中。
其次,變式練習,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索新知識,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中心環節。教師要根據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努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別出心裁,尋求與眾不同的途徑,采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變式練習,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大膽嘗試,提出新穎獨到的見解。
四、構建學習小組,促進學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指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互動、學習,優化和深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取得較好的探究效果。首先,教師要根據科學的標準和原則,將學生分成4~6人的學習小組,進行充分的準備。其次,在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后,要鼓勵,引導學生就所探究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實現思維的碰撞與優勢互補,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講授《勾股定理》這一課時,我展開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首先將學生分成10組,每組4人,小組成員劃分好后,我給每一組學生布置探究任務,然后將探究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分組討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觀察每個小組成員的討論情況,以保證合作的效果。最后對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
五、重視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模式
因材施教,旨在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實施不同的教育方式,是現代教育強調的核心理念。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實施分層教學模式,促進因材施教理念的真正落實。教授要特別注意觀察,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特點,把他們分為三個層次,制訂分層的教學目標,提出差異化的教學要求,做到具體分析,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適應性發展,以達到人人進步的目標。
例如,在教授《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條件》這一課時,這節課程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之間開始出現差異。如果老師不予重視,那么學生間的差異就會越來越大。為此,我實施了分層教學法,首先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調查,將其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由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組成,B層由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組成,以此類推,層次劃分好后,我再根據不同層次,為學生們制訂不同難度的學習計劃,以更好地讓學生們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事實證明,人們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習。因而,數學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掌握數學、運用數學的能力。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明確全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全面實現創新策略的運用,以促進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機結合,從而提升教學的實效,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讓素質教育之花在數學教學園地中越開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