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貴州處于我國西南地區,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少數民族居多且民族傳統體育形式豐富多樣,文旅體育產業開發空間較大。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不僅可以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文化建設,還可以營造和諧良好的鄉村文化氛圍,加速貴州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就目前而言,貴州省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鄉村基礎建設不完善、鄉村教育欠發展、體育產業文化意識淡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體育市場有待開發以及地域差異性較強、各地資源共享利用率較低等一系列問題。研究認為:在后續的融合發展過程中要迎合國家方針政策,完善貴州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培養鄉村體育旅游專業人才質量、提高文旅體育產業融合發展意識,在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安全預警機制,強化民族傳統體育文旅市場化,同時大力整合貴州鄉村體育旅游資源,提升消費品質化以促進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有機推動貴州鄉村振興。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 體育旅游" 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
1、引言
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鄉村建設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迎合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區域發展有效規劃,因地制宜地展開鄉村振興戰略。貴州省不僅具有豐富的自然風光資源還具有多元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資源,在貴州鄉村內實現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是實現貴州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路徑,不僅可以為貴州鄉村體育旅游產業注入更多新的活力還可以為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會。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展開研究,針對貴州省的具體情況探究出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有效模式。
2、貴州省鄉村的氣候以及地理特征分析
貴州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涼氣候濕潤,全年溫差較小,沒有顯著的旅游季節劃分,從地理環境來看,貴州屬喀斯特地貌,地區內有著豐富的峽谷、高山以及熔巖等奇特地貌,這些豐富的地貌為體育戶外賽事比如賽車以及漂流等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貴州省內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如亞洲最長的溶洞和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雙河溶洞、世界最大的茶園——湄潭永興茶海、世界最長索道—梅花山索道、世界最大的黑頸鶴過冬地——威寧草海等。除了地理環境優越以外貴州省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省份之一,城市內具有多元化的民族風情以及諸多民族傳統節日活動。同時從貴州城市的發展情況來看,貴州城市化規模不大,自然風光保留完好。整體來講,其發展模式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天人合一”觀念,城市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完好,人文精神發展態勢較好,少數民族文化保留也十分豐富。其中民族傳統體育更是豐富多彩,如毽球、木球、龍舟、秋千、蹴球、馬術、武術、高腳競技、摔跤等都是貴州人百年來最喜愛的體育文化項目。
3、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對貴州村振興的價值分析
3.1、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主要形式就是在鄉村增設更多體育文旅賽事以及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體育賽事的舉辦不僅可以吸引外來資金流入還可以帶動當地村民就業。貴州的民族傳統體育作為貴州旅游的特色所在,近年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游玩,不少企業看到其中的發展前景選擇投資,外來資金的涌入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的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還可以拉動當地餐飲、住宿等需求的增長。當地的村民可以就近開店,從根本上改變了貴州鄉村的經濟結構,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居民的就業率。此外,從市場供給的角度來看,大量的游客不僅給當地的農戶帶來了經濟收益,還為當地的體育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不同的游客有著不同的旅游需求,游客的增多勢必會導致對鄉村體育旅游需求種類的增加,倒逼體育市場創新改革,為貴州省鄉村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3.2、提高鄉村文化建設
從貴州的實際情況來看,貴州民族體育大多帶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規模性的體育賽事以及基礎健身設施的建設可以推動當前體育文化的協同發展,為貴州的民族鄉村文化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首先,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可以豐富貴州鄉村的物質文化,貴州民族體育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可以為貴州鄉村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就會影響鄉村民族體育環境的改善以及鄉村體育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為貴州鄉村建設更多的體育賽事場地以及周邊文創產品;其次,貴州民族體育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可以豐富貴州鄉村的精神文化氛圍,在產業的融合發展過程中,民族體育活動以及民族體育賽事的展開可以深度聯合貴州鄉村中的各民族,不管是賽事的舉辦方還是賽事的參與方甚至是到當地旅游的游客,都可以在民族體育競技中感受到體育活動中內涵的精神品質,在豐富游客體驗的同時增強了貴州地區的民族凝聚力;最后,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鄉村營商環境以及教育環境的改善,貴州民族體育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不僅可以給貴州當地鄉村振興帶來經濟支持,還可以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宣傳推廣氛圍,提高貴州經濟發展質量。
3.3、營造和諧鄉村環境
貴州民族體育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可以為貴州鄉村營造更加和諧的鄉村環境,為貴州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貴州民族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情境下,鄉村民族體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而在鄉村內舉辦規模性的民族體育賽事不僅可以提高基礎群眾的綜合素質,還可以加強居民間的交互溝通,構建和諧良好的鄉村氛圍。在民族體育賽事中可以激發民眾的運動熱情,培養民眾良好的鍛煉習慣,在提高村民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幫助農村群眾培養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鄉村民族體育活動可以團結凝聚鄉村居民,有助于團結鄉村群眾,在鄉村民族賽事活動中需要群眾團結合作,且在競技活動中,競技活動可以培養參賽選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拼搏奮進的毅力,激發鄉村民族體育魅力,拉近鄉村民眾的空間距離以及心理距離,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氛圍。
4、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4.1、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雖然自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國家以及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鄉村現代化建設,但是與城鎮的相比,鄉村發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大多鄉村基礎建設不完善,鄉村內產業結構不合理,人才流失嚴重,鄉村經濟發展落后。貴州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當地各民族人口數量眾多,經濟發展較我國其他省份相對滯后,貴州地貌環境大多以山地為主,道路崎嶇,交通不便,而且山多地少的地理特征使得鄉村開發成本與難度加大,使得貴州鄉村的各景點間距離較遠且未形成完善的旅行路線。就當前貴州產業發展來看,貴州產業結構單一,并未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當地企業數量較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鄉村體育基礎建設大多依靠政府撥款以及公益基金支持,設施更新換代周期較強,鄉村內缺乏相關管理人員對其進行修繕管理,致使貴州鄉村地區居民體育意識不強,民族體育發展受限。
4.2、鄉村教育欠發展,體育產業文化意識淡薄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鎮教育水平差距加大,由于鄉村教育的相對落后使得鄉村人才大量流失。從貴州的實際情況來看,貴州省地方經濟發展不均,大多數鄉村內還延續著傳統的生活生產方式,鄉村內體育專業人才不足,使得人們對體育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的認知上,并沒有發現其中的文旅價值,使得體育文化轉向經費投入不足,產業經營者文化意識薄弱,社會環境不利于鄉村體育產業發展。即便是安排人才下放,但由于貴州民族傳統體育大多獨具自身特色,外來人才雖具備相關的體育專業知識與能力,也未必能完全理解貴州鄉村當地體育文化內涵,使得民族體育的文化性難以展現。這就造成貴州傳統民族體育難以從當地人中走出來形成完善的體育文旅產業,使得體育的發展很難跟上當地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進程。
4.3、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文旅體育市場有待開發
對于鄉村產業的發展,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是其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當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貴州省政府也先后出臺相應政策支持貴州當地各產業的發展。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大多數政策傾向于貴州農產品以及食品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貴州農產品以及傳統小吃走向公眾視野,但是與體育文旅方向有關的政策支持還相對較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貴州體育市場尚不完善,有關部門并未針對貴州體育市場的發展設計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工作指南,在行業內沒有高標準立法對其進行規范指引,貴州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陷入迷茫時期,不僅沒有相關的工作指引,同時在執法上也沒有明確的執法體系,負責人不明晰,在發展過程中鄉村內沒有相關的專業管理人員對鄉村體育的發展進行管理規劃,嚴重阻礙了體育企業的創新發展。缺乏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即使文旅企業想要對貴州鄉村體育市場投資開發也難以高效展開,極大程度地限制了貴州體育旅游產業的高速發展。
4.4、地域差異性較強,各地資源共享利用率低
貴州省各個地方由于地貌以及民族風俗等原因使得貴州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中地區性差異較為明顯,各地區間交流相對較少,且在沒有完善的政府宏觀調控政策下,各地區協調統一發展的能動性相對較弱,導致貴州鄉村各地區缺乏協同共建意識,難以充分發揮各地區內的文旅價值,嚴重影響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速度。除了地理因素影響外,貴州鄉村少數民族眾多,各有各的風采與特色,但大多數地區內文化保護主義盛行,各區域內的交流相對較少且難以形成資源共享、產業共創的良好發展模式。若沒有政府在其中形成良好的溝通橋梁,其各區內跨區合作意識就難以形成。難以在后續的發展中深度挖掘各地區內的旅游價值,目前貴州各鄉村、各區域內所挖掘的鄉村體育旅游價值相近并未形成完善的旅游線路,出現產業發展不均等的情況,難以帶動產業發展。
5、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助力貴州鄉村振興的路徑剖析
5.1、迎合國家政策方針完善貴州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國家針對鄉村的經濟、文化、體育、教育等方面的發展出臺了相應政策。其中就體育方面來看,國內政府相繼推出體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意見中強調,體育產業的發展要更加注重創新性,加強體育產業與其他資源的融合發展,提高體育產業內容以及覆蓋范圍,促進鄉村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為此國家政府不斷加大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經濟投入,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進一步為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且一定要保障將政策向好落到實處,加大貴州地區基礎體育設施的鋪設力度,為各項民族體育活動的展開提供場地以及設備支持。在貴州鄉村體育旅游發展中更要做到以點帶面,迎合國家現有發展政策,結合當前貴州鄉村各地區實際情況強化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特色的“人文資源+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進程,打造真正的旅游城市綜合體。經過近年來的發展,貴州文旅體育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績,在未來的發展中更要注重強化鄉村體育基礎建設,增設相關場地設施以及相關賽事活動,為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提供保障。
5.2、培養鄉村體育旅游專業人才提高文旅產業意識
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體育價值還具備較大的文化價值,且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中其價值與功能越發凸顯,逐漸成為鄉村發展中促進居民強身健體以及休閑娛樂的有效手段。在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中更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提高鄉村各領域內的文體產業意識,不僅要在有關政府部門中明確相關區域內的文體負責人,在各地區內配備相關環境負責人。還要大力支持有關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高文旅產業協同發展意識,不斷引入文旅融合發展相關專業人才,將貴州地區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到當地的體育旅游產業中去,充分展現貴州少數民族特色,打造區域特色旅游精品路線,讓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貴州的民風民俗,提高項目感染力,激發當地文旅產業活性,吸引更多的資本投入其中,在民族傳統體育與經濟發展中構建良性的互動模式,以民族體育活動為特色元素并對其進行宣傳,以吸引游客前往貴州,為貴州旅游行業注入新活力,同時借由貴州旅游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實現民族體育產業發展,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民族體育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可以凝聚鄉村民族文化共識,提高文化自信,從經濟、體育、文化等多個方面落實貴州鄉村振興戰略。
5.3、完善安全預警機制將民族傳統體育文旅市場化
對于鄉村旅游行業發展而言,安全預警機制是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貴州省各地區地形復雜天氣多變,政府有關部門要根據近年來貴州的天氣以及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及時對鄉村旅游景區以及營地等作出預警防范機制。同時要加強節假日的人流安全監測機制,預防踩踏等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同時針對游客展開安全教育,提高游客安全防范意識,為游客的旅游活動保駕護航。此外,鄉村旅游行業是當前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點行業,短時間內易形成大量資本涌入,容易造成惡性競爭的不良局面。在后續的發展中,有關部門應根據本區域內的具體情況,積極出臺相應的政策與機制對其進行宏觀調整,引用市場競爭機制,將部門產業職能下放到市場中去,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旅市場化,提高鄉村經濟發展速度,持續推動傳統民族體育與體育旅游的協同高效發展。
5.4、大力整合貴州鄉村體育旅游資源提高消費品質化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的需求也不斷變化,游客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斷上升。所以,貴州體育旅游在發展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整合貴州鄉村地區內的旅游資源,形成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提高貴州體育旅游消費品質。近年來,在各地區政府政策的指引以及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對于旅游的觀念逐步轉變,已經從傳統的城市旅游逐步轉變為鄉村旅游。貴州本地少數民族眾多,在不同的民族歷史中有著特色鮮明的民族體育活動,在鄉村體育旅游開發中可以深度挖掘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內在價值,重點開發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活動,提高貴州景點的旅游吸引力。同時在開發過程中,可以打造更多的鄉村文旅服務行業與產品消費以滿足游客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強化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的產業融合升級,提高貴州經濟發展效率。
6、結語
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到鄉村體育旅游中可以很好地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貴州省有著豐富的地理以及民族文化資源,在后續的發展中更要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與豐富多彩的民族體育文化元素。相關部門要充分借助國家和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紅利,大力支持各項民族體育賽事以及民族活動的開展,以進一步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體育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相關單位更要著力打造貴州鄉村內的體育基礎設施,以保障鄉村社區體育活動的有效展開,實現文化傳承以及經濟的協同發展,持續打造貴州文旅品牌,將貴州的好山好水好文化呈現在游客面前,以更好地助力貴州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貴州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建,楊蕊,陳辛迪.“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廣西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03).
[2]高媛,周元超,吳自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湘西州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優化策略[J].遼寧體育科技,2022,44(06).
[3]秦麗芬,馮小邱.“一帶一路”視域下貴州民族傳統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7).
[4]袁朝燁,謝治強.體育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價值及路徑研究[J].體育視野,2022(06).
[5]楊永芬.基于鄉村振興的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06).
[6]陶麗麗,冉榮,李倩影.傳承與發展: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2022,43(01).
[7]戴思,周平.民族傳統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綜述[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2).
[8]陳蕾,楊乙元,張昌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貴州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振興戰略研究[J].運動精品,2021,40(10).
[9]楊乙元,張昌愛,張武.貴州鄉村體育旅游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價值實現與發展路徑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4(05).
基金項目:2022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以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助力貴州鄉村振興的策略研究”,編號:2022B038。
作者簡介:秦麗芬(1986-),女,漢族,云南曲靖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旅游與運動休閑;
符仕平(1989-),男,漢族,云南昆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戶外運動與體育教學。
通訊作者:馮小邱(1988-),男,漢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