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旨在探討“雙高”建設背景下,如何構建高職園林技術專業群的課程體系,以適應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的發展需求。通過分析園林技術專業群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提出專業群的課程體系構建思路和方法,構建“基礎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選”德技并修的課程體系,為專業群內各個專業發展提供支撐,旨在培養更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雙高”建設;園林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4-0060-0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how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landscape technology specialty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ouble-high\" construction,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 type, new model and new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landscape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s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basic sharing, core separation, expansion and mutual selection\",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pecialties in the landscape technology and train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ho 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Keywords: \"double-high\" construction; landscape technology; specialty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 approach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加快發展多樣化特色產業,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鼓勵發展林特、花卉和苗木等產業。2021年,國務院還印發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其中具體規劃了強化現代農業科技支撐、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建設宜居宜業鄉村等多個方面[1]。
2022年福建省政府發布的《福建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方案》明確了發展福建特色優勢農林產品、加快推進農業物聯網、大數據、5G等信息化新技術和新裝備的集成應用,旨在提升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數字化水平,推進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以及科學推進鄉村規劃等方面。
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群正是以鄉村振興為背景,以服務美麗福建建設為導向,瞄準國家與地方需求,為助力花卉綠色產業發展,對接省大型花卉苗木行業產業,聯合“校行校企院”為建設先行生態省服務園林技術專業群在多個層面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是引領園林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2]。其次,它在實現福建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職業教育均衡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此外,它也是實現園林職教高質量特色化發展的內在要求[3]。
1 園林技術專業群發展現狀和趨勢
“云大物移智”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背景下,園林產業升級,全場景園林定制、全智能園林建管養、遠程養護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的出現,園林產業正在往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管理等領域發展,園林行業的需求以及涵蓋面在不斷變化,現在的園林工作要求更多的跨學科技能,因而跨學科合作、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或要求,這對園林產業內人才的復合性、技能的融合性提出了全新要求。
目前,高校園林人才培養存在跨學科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少的突出問題,與園林產業對數字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結構性矛盾?!奥毥潭畻l”、信息化時代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的園林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資源難以滿足產業發展對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與國際園林職教發達國家相比,專業群的技術研發和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等方面尚存在差距?;趫@林產業鏈、技術鏈、就業崗位及服務領域的新變化構建園林技術專業群,是培養一大批符合當前園林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提升技術技能創新的必由之路。
2" 園林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思路
本專業群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服務于福建省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目標,對接現代園林產業高端,扎根延平百合、連城蘭花樹立全國品牌,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具有園林測繪、設計、建管護等技能,同時掌握園林信息化、智能化、機械化等高新技術,還具備掇山理水、瓦作木作等園林技藝傳承與創新創意能力,真正做到能設計、會施工、懂管理、熟種植、通銷售及可文宣的“愛勞動、能吃苦、下得去、留得住”信念,堅定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4]。
專業群共包含5個專業:園林技術、園藝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電子商務和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緊扣福建省作為中國東南花都這個花卉產業名片,以園林產業鏈中的文創宣傳—產品生產(花卉生產、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產品銷售等關鍵環節為主線,融合物聯網、大數據、融媒體等新技術,實現專業領域融合,服務園林產業智能化升級。
3" 園林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
3.1" 專業群組群邏輯
專業群對接美麗福建建設和園林產業發展,面向智慧園林建管養、健康園藝產品加工、云端定制、遠程服務和園藝產品電商等新業態組建專業群。園林技術、園藝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提升學生人工智能技能,實現園林傳統勞作向園林智慧建管養轉變;電子商務的助力提升園林產品精準營銷技能,實現園林泛生產向云端定制、特色生產到遠程服務的個性化園林產品服務;數字媒體藝術提升更多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創意,實現園林模式化設計向詩意設計、文化建園、藝術造景轉變。
3.2" 專業群專業職業崗位領域分析
根據“能設計、會施工、懂管理、熟種植、通銷售、可文宣”的思路,專業群內園林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領域為園林景觀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生產與管理。而園藝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領域則包括園藝植物裝飾設計、園藝植物生產與營銷。物聯網應用技術的職業崗位領域則涉及物聯網相關電子和通信設備制造商的現場工藝技術、物聯網系統運行與維護、園藝產品物聯網管理。電子商務的職業崗位領域主要包括運營管理、營銷推廣和客戶服務。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職業崗位領域則涉及數字媒體創意、新媒體運營、數字媒體影視策劃與創作。各專業間相互交叉融合,核心崗位協同,技術相通,技能相融,充分發揮園林技術專業的龍頭作用,整合多方面資源,發揮集群優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服務福建東南花都新產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需求。
3.3" 園林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
瞄準現代園林產業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業態,圍繞立德樹人一條主線,將勞動教育、素質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3],適時調整專業教學標準、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并將素質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緊扣“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5],整合1+X技能等級證書課程、職業技能、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素養教育,形成一體化的專業工作過程,構建“基礎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選”德技并修的課程體系(圖1),將園林行業的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精準訂制等新技術、新工藝納入教學內容,促進人才培養和園林產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
3.3.1" 基礎共享
基礎共享課程是以促進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培養與訓練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主要設置有思想道德與法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英語、就業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信息技術、形勢與政策、體育與健康、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勞動教育、軍事理論、高等數學、軍事技能、人工智能應用基礎、安全教育、應用文寫作、大學語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等22門公共平臺課,數字營銷基礎、職業素養、植物賞析和大數據技術應用4門專業基礎平臺課。
3.3.2" 核心分立
核心分立是指按照行業企業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將專業群內的工作崗位分成若干個業務操作模塊,并在培養過程中融入1+X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技能鑒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等相關任務內容,各個專業之間崗位又有一定的關聯性。其中園林技術專業融入園林綠化工、盆景工、花卉栽培員和森林園林康養師等證書內容,開設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園林苗木生產與經營和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6門崗位課程。
園藝技術專業融入切花裝飾、插花花藝師、園藝治療師初級證書和中高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等任務內容,開設插花與花藝設計、園藝效果圖輔助設計(PS、SU)、室內植物裝飾設計、園藝植物生產技術、園藝產品營銷和園藝植物保護技術6門崗位課程。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融入網頁制作員(中、高級)、物聯網應用工程師等證書內容,開設自動識別技術、嵌入式技術、物聯網設備裝調與維護、物聯網系統部署與運維、園藝植物智能生產技術和園藝產品物聯網營銷6門崗位課程。
電子商務專業融入網店推廣、農產品電商運營等證書內容,開設網店運營、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網絡營銷、視覺營銷設計、移動商務和客戶服務與管理6門崗位課程。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融入界面設計、多媒體應用設計師證書內容,開設圖形圖像處理、融媒體交互視覺設計(網頁)、標志與VI設計、影視分鏡與腳本設計(PR)、三維動畫設計與制作(CINEMA 4D)、移動端UI設計和數字影視特效合成(AE)7門崗位課程。以此重構新的課程內容框架,實現按不同崗位方向進行人才分流培養,突出“小方向”培養。
3.3.3" 拓展互選
拓展互選是指專業為群內各個專業共建專業拓展互選課程包,實現群內5個專業崗位群的互融互通,提升專業人才崗位遷移能力[6],設置有森林文化、林業經濟管理、園藝療法、園林美學、美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英語(提升課程)和社交禮儀8門共用素質拓展課程。設置園林效果圖制作、園林植物有害生物控制、園林CAD和PS輔助設計、盆景制作、森林康養、花卉應用設計、休閑觀光農業園經營與管理、園藝產品貯運與加工、云計算技術應用、工程項目管理、面向對象建模技術、網絡服務架構、電子商務物流、跨境電子商務、新媒體營銷、消費者行為分析、媒介經營與管理、互聯網產品設計、視覺化信息設計、新媒體運營20門各個專業的技能拓展選修課程,實現崗位遷移課程供群內各個專業學生選擇,以達到學生可以打破專業界限,根據職業生涯發展需要及自身的興趣,實現跨專業選課,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彈性發展需求,拓寬就業面向,實現“跨崗就業”。
4 實施路徑
4.1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凝練校訓精神主旨涵義,融入“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大學美育、區域文化、企業文化”,營造具有林職特色的文化校園生態。對專業群內的所有課程都貫徹“思政”理念,積極主動梳理思政結合點,引導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以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協同推進,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并在課程教學、實踐教學融入勞動教育,以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為目標,踐行勞動育人,完善學生勞動周教育制度,依托學生社團組織各類志愿實踐活動,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
4.2" 推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共同推進“三教”改革
園林技術專業群與“政行校企院”共建產教融合基地,采用虛實耦合技術,解決園林行業“三高三難”問題,圍繞智慧園林、云端定制等內容,開發仿真植物生長、仿真藝術插花、仿真景觀施工和仿真景觀設計等綜合性的虛擬仿真實訓項目。聯合校企合作單位共建、共享“產學研創訓賽”實踐教學平臺,形成支撐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育人新載體[7]。校企共建園林技術創新創業基地,共同開展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建設,實現創新實踐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
4.3" “云大物移智”,建設多時空交互維度教學實踐基地
專業群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仿真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全場景立體式交互學習,將模塊化的知識點、技能點通過二維碼、觸屏、云端大數據智能評價等技術手段,進行個性化精準講解、互動學習,即時評價,促進“知識課堂”向“智慧課堂”的轉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鼓勵創新的氛圍,并打造“智慧、企業、網絡”3個課堂,使學生具備園林產業所需的職業能力、通用能力、社會能力和發展能力[8],成為園林產業復合型人才和“終身學習者”。
4.4" 科技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引領東南花都新發展
專業群整合學院現有的平臺資源,踐行著“美麗福建,技術成果服務農戶”以及“清新福建,共享綠色發展成果”的科技服務理念,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社會服務水平,發揮園林技術專業群服務社會的示范引領作用,為行業企業、社會開展的技能與素質培訓。以延平百合、福建蘭花為基礎,結合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化技術措施和傳統文化及工藝、技藝,研發花卉新品種和專業新技術,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引領福建東南花都特色的技術源頭創新和園林新產業發展。
4.5" 機制保障
一是建立專業群跨類融合建設機制,傳遞產業邏輯,優化專業群結構與布局,做到專業群結構隨市場發展轉“動”,職業技能跟著產業升級方向“走”,課程設置繞著企業人才需求側“轉”。二是建立專業群“五業”協同推進機制,依托行業產業企業職業專業,將“八共同”貫穿教學全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同行業產業崗位需求契合度。三是建立專業群質量保證與評價機制,開展專業自主診改,保證體系和由行業與企業主導的評價體系,并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對專業群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實行診斷性、過程性、動態性及多元性綜合評價。
5" 結束語
本研究是以“雙高”建設為背景,圍繞高職園林技術專業群的課程體系構建,是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生態文明、“碳達峰”、“碳中和”等決策部署,基于“清新福建,生態優先”的發展方向,其核心是構建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群課程體系,以建設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集群為核心,以“基礎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選”的課程體系為支撐,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完成集“產、學、研、創、訓、賽”一體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本研究只是一個起點,未來仍有許多深入的研究方向值得探索。例如,可以進一步對構建的課程體系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跟蹤評估和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探索如何在不同地區和學校的背景下進行個性化的課程體系改革[9]。
參考文獻:
[1] 思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盡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J].中國食品,2021(24):48-57.
[2]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做好二○二三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N].福建日報,2023-02-17(001).
[3] 高小慧,劉玉華,于健,等.基于BSC“雙高”院校專業群建設模式探索——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群為例[J].現代園藝,2021,44(24):190-192.
[4] 鄧毅,鄧曉慧.“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研究[C]//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教育分會2022年年會論文集,2022:1-5.
[5] 解振強,顏志明,郭正兵,等.高等職業院校涉農專業“三教”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基于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群“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24):263-267.
[6] 邱俊如.高職金融人才培養路徑探索——基于新業態與擴招背景[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3(1):12-17.
[7] 張靖雯.“1+X”證書制度下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崗課賽證”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J].山西青年,2022(21):120-122.
[8] 邱希陽.基于PGSD的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現代職業教育,2023(8):121-124.
[9] 張苑妮.新時代高職教育國際化:何為、難為與應為[J].教育科學論壇,2022(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