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而基層供銷合作社在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基層供銷合作社服務鄉村振興,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基層供銷合作社必須始終如一服務黨和國家“三農”工作大局;始終如一擔當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始終如一堅守為農服務宗旨;始終如一辦成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始終如一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在“五個始終如一”的背景下,基層供銷合作社應該從深入洞察基層供銷合作社問題、推進基層供銷合作社自我革命、構建基層供銷合作社理論機制、開創基層供銷合作社新發展格局和提升供銷基層合作社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入手,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地服務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關鍵詞:五個始終如一;基層供銷合作社;鄉村振興;發展路徑;高質量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4-0101-05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e have persisted in solving the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sues\", which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Party's work. Withou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there will be no n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even and inadequate rural development, and supply and marketing grass-roots cooperatives play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to use supply and marketing grass-roots cooperatives to serv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rural development, supply and marketing grass-roots cooperatives, we must always serv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ork; always act as a bridge and link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maintain close ties with the masses of farmers; always adhere to the purpose of serving farmers; always build a comprehensive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alway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Five Always\",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should start with the aspects of penetrating into the problems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grass-roots cooperatives, promoting the self-revolu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grass-roots cooperatives,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grass-roots cooperatives, creating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and enhancing the brand influence, so a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practice, and effectively serve the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Five Always;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rur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high quality
回顧供銷社的發展歷史,供銷社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主要是負責全國的供銷、消費、手工業等業務。到1954年,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更名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使得供銷社成為一個獨立的具有統一系統的集體經濟組織,在此期間,供銷社出色地完成了國家交給的任務。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供銷社原有的歷史屬性也迎來了巨變,基層組織發展進入萎縮階段,但是依然在服務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大局。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先后進行了3次階段性改革,供銷社體制逐漸發生變化,成為了集體所有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此期間,基層社得到恢復和提升。到了20世紀90年代,供銷社的市場化艱難轉型,基層供銷合作社數量銳減,供銷社再一次迎來寒冬。
黨的十八大后,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振興,同時推進高質量發展,國家也對供銷社工作作了進一步定位,明確要求各級黨委要繼續辦好供銷社,服務于農村現代化,同時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國家為供銷社指明了發展方向,要求供銷社要進行綜合改革,拓展服務領域,要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努力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開創我國供銷合作事業新局面。因此,供銷社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找到了新的發力點,即發展電子商務和開展農村合作金融服務,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好履行為農服務職責。目前供銷社的發展已成規模,全系統有基層社約37 652個,供銷系統有縣及縣以上供銷合作社機關約2 789個,供銷社初步具備為農服務的現實基礎。
隨著城鄉融合持續推進,供銷社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優化城鄉資源配置,尤其在農業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方面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產業需要鏈接鄉村,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新時代面臨的新問題、新要求,當前基層供銷合作社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仍具有較高的發展空間。基層供銷合作社如何高質量的發展也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基層供銷合作社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基層供銷合作社自我認知模糊,服務錯位
多個歷史節點的轉換及不同歷史時期的任務,由改革開放以前的供銷、消費、手工業等的合作社,到改革開放以后的綜合性服務組織發展,以及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推行以市場化為特征、扭虧增盈為目標的改革定位,使得供銷社基層社對自己的定位逐漸模糊,不少基層社沒能夠深刻理解其內涵,整體站位格局不夠高,導致經營業務開始萎縮。基層供銷合作社因為其歷史發展慣性,不少基層社對自己的新時代定位不夠明顯,還停留在過去的歷史定位,主要的服務業務還圍繞農業生產資料、煙花爆竹等開展。另外,社會對供銷社的認知也大多局限在改革開放前。
1.2" 基層供銷合作社人才結構不合理,發展受限
鄉村產業不興,則鄉村基層供銷社不興。因此,基層供銷合作社人才問題較為嚴峻,主要體現在基層社人才隊伍新鮮血液不足,部分人員學歷層次較低,缺乏年輕人才及新型專業化人才。基層供銷合作社社有員工大概5萬人左右,平均年齡偏大,實際從業員工中高中、專科占比超過六成,本科、研究生占比相對較小,而且黨員占比偏低。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邊遠地區,供銷社年輕人才流失比較嚴重,使得部分基層供銷合作社形同虛設。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幅明顯,但是主要是面向農產品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圍繞鄉村物流的服務合作社增幅較平緩,大量合作社的增加也使得供銷社現有的人才培養尤其是涉農人才出現匱乏,嚴重制約了供銷為農的發展。
1.3" 基層供銷合作社改革創新精神缺乏,動力不足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供銷合作社的首要任務是為農服務。可以說此文件是供銷社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基供銷層合作社一直延續固有發展步調,部分基層社依托供銷社社有資產甚至產生了小富即安的心理,內生動力嚴重不足,很多社有員工出現懈怠情況,開疆拓土能力嚴重不足,也使得服務“三農”的干勁缺乏。另外,大部分基層社主要營業方向為農業生產資料、煙花爆竹、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能拓展創新服務領域的基層社少之又少,在國家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與綠色環保的大背景下,很多基層供銷合作社傳統生產加工企業面臨較大的壓力,甚至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面臨生存的危機。
1.4" 基層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理論欠缺,很難滿足鄉村需要
國外學者部分認為合作社的基本功能是提升社員收入,也作為減貧脫貧的政策工具。部分學者認為合作社的功能還表現在提高農戶的技術效率、促進土地流轉上。學術界普遍認為通過創新可以豐富完善合作社的功能,但是組織和制度因素往往是作為其中一個解釋變量,如何創新,需要考慮其時代背景、服務對象特點等因素。國內關于供銷合作社的研究,主要分為3類。秦愚等學者通過法理或多元功能取向的學者堅持“所有者與惠顧者同一”的本質規定來研究供銷合作社的功能,認同在合作社質的規定性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制度創新。因此,對于供銷合作社的當代功能,學術界并未形成準確的定義。
進入新時代以后,我國鄉村經濟領域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農產品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在此背景下,探索鄉村振興戰略下基層供銷合作社的當代功能的研究成為必然。而針對供銷合作社功能研究少之又少,更缺乏對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供銷合作社的專題研究,亟待通過轉向“鄉村振興戰略下供銷合作社發展”,更深入地研究鄉村振興戰略下供銷合作社當代功能,揭示其在鄉村振興中的時代意義。
2" 基層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路徑
2.1" 長期大興調查之風,深入基層供銷合作社洞察問題
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供銷社作為黨領導下的機構,理應充當表率;借助調查之風的契機,深入基層供銷合作社,問技于基層供銷合作社,問技于服務的鄉村,供銷社應該擴大基層合作社調研范圍,不能以局部合作社問題進行簡單研判,應該將調研走廣、走深、走實,圍繞大部分基層供銷合作社面臨的困境,深入基層供銷合作社一線找到問題,切實發現合作社面臨的問題的本質,力求全面、準確、透徹了解問題,深度洞悉制約基層供銷合作社發展的問題,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精準整改,一切從農村實際出發,從基層供銷合作社實際出發,聯系農村農民農業實際,聽基層供銷合作社說真話、體察基層供銷合作社真實情況,尊重現實,尊重客觀情況,對照問題,修正錯誤,使基層供銷合作社真正地成為黨和農村連接的紐帶。
2.2" 完備基層供銷合作社多元理論研究,保證供銷為農政策切合基層需要
當前主流供銷社功能的研究主要是梳理式研究,缺乏具體的完備理論支撐。少部分對供銷社研究的樣本往往是以某一市縣的具體案例進行分析,無法找到供銷社功能的歷史共性,也很難豐富其功能內涵。應該以大歷史觀為視域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與管理學等多學科研究供銷合作社的當代功能,通過哲學辯思,從本質上歸納總結供銷合作社功能內涵,由于揭示供銷合作社功能發展規律,為供銷合作社當代功能擴展提供理論支撐。通過時間維度、事件維度、載體維度三維立體方向去研究基層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理論,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基層供銷合作社的本質,對未來供銷社功能改革和未來路徑探索提供有力幫助,對于其他具有系統、行業背景的部門功能研究也具有實用價值。另外,需要多元研究方法相結合,文獻研究法與歷史研究法相結合、動態歷史分析與靜態截面數據分析相結合、系統分析與個案分析相結合,層層展開研究,力圖體現出宏觀的立意、中觀的構架和微觀的落地等特色,為基層供銷合作社服務鄉村提供理論支撐。
2.3" 以問題為導向,推進基層供銷合作社自我革命
基層供銷合作社一定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社的指示,要時時對標,事事對標,充分領悟其中內涵,并圍繞其內涵進行自我革命,爭取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再立新功。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社的重要指示也是國家對供銷社的定位,基層供銷合作社對照指示,審視自我,重新定位,在“三農”的路上走深、走實。短期對照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和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中期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與鄉村振興具體細則進行對標,只有敢于突破,走出舒適圈,供銷社基層社才能獲得發展的活力,才能在時代進步的潮流中不掉隊,才能夠踐行服務“三農”的大局,才能出色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
2.4" 深化創新理論指導,構建基層供銷合作社理論機制
圍繞鄉村振興,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導向性政策,覆蓋短中長期政策,基層供銷合作社應該結合基層調查中出現的問題,學習和研究一些具有符合供銷特色的理論和機制,尤其是研究其如何真實有效地成為密切連接黨和政府與農民群眾的紐帶;研究如何堅守為農服務的制度機制;創新如何辦好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的相關制度機制;研究如何才能推進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的相關制度機制;好的制度機制在于執行,基層供銷合作社也要圍繞制度機制的執行制定一定的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制度機制能夠在鄉村走深走實,讓各級基層供銷社對創新的理論能夠聽得明白,執行得下去。另外,創新的制度機制理論一旦在基層社實行下去,要長期有效,不能朝令夕改,應增強理論的權威性,因此各省社要強化檢查措施,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不走形,也要確保各種制度機制能夠在基層社適用,確實可以解決基層社當前的問題。
2.5" 對接鄉村發展理念,開創基層供銷合作社新發展格局
國家給供銷社的定位中,推進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就是其中一個主要任務,這也是鄉村發展的一個新理念。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也是供銷社基層社打破傳統業務模式的破局點,也是供銷社鄉村發展新理念,供銷社可以圍繞這個理念,構建基層社的新發展格局。同時推進現代化物流體系建設也是國家統一大市場構建的必要環節,一旦完成,供銷社基層社將在鄉村高質量發展中作出重要貢獻。長期來看,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實施,現代化物流體系的建設也是實現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也為基層供銷合作社轉型迎來持續動力和發展環境。
2.6" 加強媒體宣傳引導,提升基層供銷合作社品牌影響力
供銷社經過幾次重大轉折,如今在社會上的影響遠不及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新背景新形勢下,基層供銷合作社應該順流而上,打響自己的品牌戰,通過各種數字手段提升其社會知名度,讓更多年輕人知供銷、懂供銷、愛供銷,這樣才會保證供銷社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進來。在當前信息化時代,打造數字化供銷合作社是必然趨勢。數字化供銷合作社的品牌影響力可通過如下幾方面提升:第一,加強信息化建設,數字化供銷合作社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實現智能化農產品交易。第二,拓寬營銷網絡,數字化供銷合作社要利用網絡、電商等現代渠道,積極探索和建立農產品營銷渠道和服務網絡,增加企業和產品曝光度,提高知名度和認知度。第三,強調品牌建設,創建數字化供銷合作社要注重品牌建設,積極構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提高社員和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第四,加大金融支持,數字化供銷合作社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過多種途徑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支持數字化供銷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同時,積極探索融資渠道和投資模式。最后,創新服務模式,數字化供銷合作社的發展需要創新服務業態,探索和實踐不同的服務模式和方法,滿足社員的不同需求和服務要求,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和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同時,通過數字供銷,整合基層供銷社合作信息,做到社社信息相通,社社資源共享,提升鄉村服務效率和鄉村服務面,圍繞一個系統把鄉村事業做好做強。
3" 結束語
強國必先強農,鄉村振興成為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作為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基層合作組織,服務鄉村振興成為供銷合作社的首要任務。各基層供銷社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踐行供銷合作社是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供銷合作社具有悠久的歷史,發揚其光榮傳統,為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貢獻供銷力量。因此,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深化綜合改革,在促進現代農業建設、農民增收致富、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還需要做大量工作。
參考文獻:
[1] 苑鵬.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對供銷社領辦的兩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個案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03(43):24-32.
[2] 陳培彬,林家俊,朱朝枝.鄉村振興視角下我國供銷社發展路徑優化研究[J].農業經濟,2020(12):118-120.
[3] 劉曉剛.SaaS模式的供銷社信息系統研究[J].商業時代,2010(10):12-13.
[4] 常曾偉,石楊林,鄭麗宏.回歸“三農”:供銷社新型助農服務體系研究——以廣東廉江市為例[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21,27(12):83-88.
[5] 周華珍,劉芃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社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關于江西省贛州市供銷社社有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J].中國合作經濟,2021(10):51-52.
[6] 管兵,羅俊.政府購買服務與事業單位社會化改革:以廣州市供銷社興辦社工機構為例[J].江海學刊,2022(6):116-125.
[7] 朱啟臻.從三個方面強化供銷社的獨特作用[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2(12):69-70.
[8] 李玉蓉.供銷社,物資流通與計劃經濟:計劃商業體制的邏輯與困境(1948—1962)[J].中國經濟史研究,2022(6):201.
[9] 劉少德.重構供銷社產業鏈數智化賦能“三農”經濟[J].企業管理,2023(2):113-115.
[10] 國務院研究室編寫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98.
[11] 黃祖輝.準確把握中國鄉村振興戰略[J].中國農村經濟,2018(4):2-12.
[12] 魏后凱.如何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3):14-18.
[13] 孫海燕,孟憲生.鄉村振興道路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J].理論導刊,2018(5):64-69.
[14] 蔣永穆.基于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鄉村振興戰略:內涵及路徑[J].社會科學輯刊,2018(2):15-21.
[15] 陳秧分,王國剛,孫煒琳.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農業地位與農業發展[J].農業經濟問題,2018(1):20-26.
[16] 李玉恒,閻佳玉,武文豪,等.世界鄉村轉型歷程與可持續發展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8,37(5):627-635.
[17] GRASHUIS J, MAGNIER A.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by marketing and processing cooperatives: A choice experiment with cheese and cereal products[J].Agribusiness,2018,34(4):813-830.
[18] MA W, ABDULAI A. Does cooperative membership improve household welfare? Evidence from apple farmers in China[J]. Food Policy,2016,58:94-102.
[19] LIU Z,ROMMEL J,FENG S, et al. Can land transfer through land cooperatives foster off-farm employment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7,45:35-44.
[20] MA W,RENWICK A,YUAN P,et 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embership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apple farmers in China: An analysis accounting for selectivity bias[J]. Food Policy,2018,81:122-132.
[21] 秦愚,苗彤彤.合作社的本質規定性[J].農業經濟問題,2017(4):4-13.
[22] 秦愚.利用新集體行動理論揭示農民合作社制度[J].農業經濟問題,2018(3):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