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新方式,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動力。通過創新創業,為鄉村振興貢獻新智慧、新力量,從而更好地帶動農民收入和農村經濟發展。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著諸多困境,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效性和穩定性。為了更好地發揮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各類項目能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該文旨在探討大學生創新創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和影響,以及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相應的發展路徑,揭示大學生創新創業對于鄉村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積極影響,探討個人認知、高校教育、社會環境和國家政策等因素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影響和促進作用,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指導。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鄉村振興;鄉村經濟發展;教育保障
中圖分類號:F32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24-0113-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a new way to realize personal value and a new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e can contribute new wisdom and strength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which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various projects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path. This paper reveal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n rural economy, social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and promotion of personal cognition,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policy 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guarantee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部署,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首先解決人才問題,從基層治理到農業科技應用、從產業創新到產業發展都需要人才[1-2]。大學生作為知識分子、精英人士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創新創業的重要資源,在鄉村振興的機遇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于鄉村發展,成為“新農人”。大學生被視為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3]。他們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創新理念和專業知識,成為鄉村振興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因此,為更好地將大學生引入鄉村振興,需要為其提供良好的鄉村發展環境,助力其施展個人才華。通過發揮大學生在農業發展、產業振興和鄉村治理中的獨特價值,增強鄉村發展活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1" 大學生創新創業對鄉村振興的時代價值
1.1" 彰顯新時代學生的社會價值
當代大學生選擇回鄉創業,不僅是響應時代的呼喚,也是積極回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4]。同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使得農村對現代化人才的需求更加緊迫,這不僅吸引了大學生回鄉創業,還為他們提供了機遇,創造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讓他們能夠施展才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這種選擇既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也是對家鄉發展的貢獻,為鄉村經濟的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通過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可以引入新的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激發鄉村經濟的發展潛力。他們能夠利用自身所學的知識技能,提供鄉村問題的創新解決方案,推動農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創造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增收。
1.2" 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
大學生為鄉村創業提供了與傳統城市創業不同的環境和機會,大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產業、資源和人群,了解鄉村社會的需求和發展潛力,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鄉村創業往往需要從零開始,大學生需要掌握項目規劃、資源整合、市場推廣等全方位的實踐能力[5]。這種實踐鍛煉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業思維、資源整合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鄉村存在著許多創業的機會,比如農村電商、農業科技、鄉村旅游等。大學生通過探索這些機會,可以發現并開發出獨特的創業項目,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鄉村創業通常需要與當地居民、政府部門、農民等合作,大學生需要學會協調各方資源,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鄉村創新創業往往面臨著一系列社會問題,如農民收入問題、農產品銷售問題等。大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為鄉村發展作出貢獻,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影響力。同時,還能夠推動鄉村教育和文化的發展,培養鄉村青年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為鄉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3" 增強鄉村經濟持續發展活力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夠注入新的思維和理念,激發鄉村經濟的創新活力。大學生擁有創新意識和前沿知識,他們能夠運用現代科技、管理和營銷等新方法,推動鄉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機遇[6]。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可以引入新的技術和業態,促進鄉村經濟的結構優化和產業多元化。大學生可以將先進的科技應用于農業、鄉村旅游等領域,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推動鄉村產業的多元發展,提升鄉村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吸引和留住人才,為鄉村經濟提供持續的人力資源支持。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并吸引其他年輕人前往鄉村創業,緩解城市就業壓力,促進鄉村經濟的人才流動和集聚,為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力支持。此外,大學生創新創業還能夠推動鄉村與城市的互聯互通,促進鄉村經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學生的創新項目和創業經驗可以吸引資本、技術和市場資源的輸入,促進鄉村與城市的合作發展,推動鄉村經濟融入到更廣闊的市場體系中,提升鄉村經濟的發展潛力與發展活力。
1.4" 促進鄉村鄉風文明治理發展
大學生創新創業帶來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業態,可以激發鄉村居民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提升鄉風文明的層次和質量[7]。首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夠引入新思維和新理念,推動鄉風文明治理創新。他們具備對社會問題的敏感性和創新能力,能夠提出新的治理方法和策略,以改善鄉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念和道德意識,并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發展。其次,大學生創新創業可以引入先進科技和信息技術,提升鄉風文明治理的效率和質量。他們可以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構建監督和評估體系,加強對鄉風鄉俗的管控和引導,通過智慧化手段提升治理的精準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還能夠培養鄉村居民的創業精神和文明素養。通過創業項目的實施,可以帶動鄉村居民參與創業活動,提高他們的創業意識和能力,促進鄉村人才培養和流動,為鄉風文明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并在創業過程中弘揚廉潔、誠信、責任等鄉風,推動鄉風文明的良性可持續循環發展。
2" 大學生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2.1" 學生認知有偏差,大學生鄉村創新創業體驗不足,缺乏專業知識與創業需求的有效銜接
個人認知的偏差和盲目性,以及鄉村創新創業體驗的不足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個人認知的偏差和盲目性表現為對創業的理解過于片面,缺乏全面的市場調研和商業思維,容易陷入盲目決策和風險判斷不準確的困境[5,8]。此外,大學生鄉村創新創業經驗不足,缺乏實踐機會和案例積累,導致缺乏對鄉村創業環境和實際操作的深入理解。另外,大學生還存在專業知識與創業需求有效銜接不足的問題。大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往往缺乏對創業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應用能力。這導致他們在實際創業中難以將專業知識與創業需求有效地結合起來,影響了創業項目的可行性和市場競爭力。
2.2" 課程體系不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經驗不足,缺乏參與鄉村振興實踐的良好引導
高校創業課程體系不完善意味著缺乏系統性和實踐性的培養,無法提供全面的創業知識和技能。首先,不完善的課程體系意味著缺乏系統性和實踐性的培養,無法提供全面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學生可能只是片面地了解到創業的某些方面,而無法獲得全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這限制了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的應對能力和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其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不足體現在對創業風險的厭惡和短期利益的追逐,缺乏堅持和冒險精神。在創業過程中,風險和挑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許多大學生面對風險時常常不愿意冒險或處理不當,而更傾向于追求即時的、穩定的回報。這一心態限制了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的膽識和創新思維的發揮。此外,大學生的創業經驗相對匱乏,缺乏實踐機會和具體案例的引導。雖然理論知識可以為創業提供基礎指導,但是實踐經驗才是真正鍛煉和培養創業能力的關鍵。然而,當前的課程體系往往缺乏實踐機會和真實案例的引導,導致學生在創業前缺乏實際操作和經驗積累的機會。這些問題限制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全面發展。
2.3" 社會環境不友好,大學生鄉村創業認同性不廣泛,缺乏輿論環境與充足資金鼎力支撐
大學生鄉村創新創業得不到廣泛認同的原因之一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在一些地方,鄉村創新創業仍然被認為是次要的選擇,人們更傾向于將大學生視為城市就業的主力軍[9]。這種觀念限制了鄉村創新創業的發展,并導致大學生在鄉村創業時面臨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質疑和壓力。此外大學生鄉村創新創業也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在鄉村地區,創業環境相對欠缺,包括缺乏創業孵化器、科技支持和市場資源等。同時,由于鄉村市場較小,投資者對鄉村創業項目的興趣和投資意愿也相對較低。這使得大學生在鄉村創新創業過程中難以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持,限制了他們的發展空間。例如,某大學生想在農村地區開展農產品電商平臺,以幫助當地農民銷售農產品。然而,他面臨著家人和朋友的質疑,認為這樣的創業項目沒有前途。此外,鄉村地區缺乏電商配套設施和物流網絡,而且投資者也對農村電商項目不感興趣。這些因素使得鄉村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難以獲得廣泛的認同和必要的支持。
2.4" 政策實施難度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實用性并不強,缺乏政策方案與地域特色實際融合
國家政策在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面臨著一些實施難度大和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政策實施難度大主要源于政策的宣傳推廣和落地執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以及缺乏有效的監測與評估機制[10]。政府并未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的宣介,以至于不能確保政策能夠全面傳達到相關人員。同時,在政策的落地執行過程中,并未充分考慮各行業、地區和學科的差異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政策執行的效果和覆蓋面。此外,政府沒有完全建立健全監測與評估機制。比如,及時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評估政策的實施效果,為政策的調整和優化提供參考。同時,政策的針對性不強意味著對不同地區和不同類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者的支持措施和政策資源并不充分。政府沒有更加細化和差異化地制定創新創業政策,針對不同行業、地區和群體的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設計沒有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能力和資源需求的滿足以提高政策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政策方案與地域特色實際融合不足是另一個問題。政策往往存在一定的標準化和一致性,無法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特點和需求。
3" 大學生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
3.1" 加強鄉村調查實踐,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首先,通過組織大學生到農村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以增強大學生對農村問題的了解和認識。這種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農村的發展現狀、面臨的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能夠讓大學生親身感受到農村的生活和文化。通過這樣的實踐,大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激發對農村發展的關注和參與。例如,大學生鄉村調查團可以前往貧困地區進行調研,了解當地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和需求,進而提出相應的扶貧建議和創新創業方案。
其次,通過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以及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認知能力,來激發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領域的熱情和動力。這種培養可以通過開設相關的創新創業課程和實踐項目來實現,同時也可以通過提供創新創業的資源和支持來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例如,大學生可以組織創新創業大賽、創業講座和創業實踐基地等活動,為大學生提供展示才華和實踐能力的機會,同時也提供相關的創業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們在創新創業道路上取得成功。
3.2" 豐富高校課程內容,形成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
首先,高校可以通過增加相關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建立起一套系統的教育體系。這樣的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更多實際案例和實踐機會,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例如,學校可以開設創新創業導論課程,組織創業實踐活動,邀請成功創業者進行經驗分享等,從而幫助學生在大學期間培養創新創業的能力和素質。
其次,高校應鼓勵和促進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參加創新創業各類競賽活動,這樣的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創新能力和創業潛力的平臺,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與其他創業者交流學習的機會。參加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鍛煉團隊合作、項目管理和商業計劃等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舉例來說,大學生可以參加“互聯網+”、挑戰杯、學科理論競賽、三創賽及大創賽等競賽活動,這些活動能讓學生豐富見識提出自己的創意并制定詳細的商業計劃書,最終獲得資金支持和創業指導,從而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3.3" 構建多元協同力量,提供創新創業良好大環境
首先,教育體制和社會環境上共同努力,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以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和能力。這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學校可以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包括開設相關課程、組織創業講座和培訓等,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技能。同時,社會各界可以積極參與,要利用各類媒體積極傳播和推廣國家政策制度,宣傳農業領域創新創業人物及事跡,為學生客觀了解真實的鄉村發展狀況提供便捷途徑,減少大學生創業的心理壓力,從而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其次,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導師、投資機會和市場資源等,幫助他們實現創業目標。大學可以與當地企業合作,共同設立創業孵化器,為大學生提供辦公場所、導師指導和資金支持,幫助他們將創意轉化為創業項目,并推動項目的快速發展,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例如,將鄉村特色資源、鄉村自身生態環境作為切入點,挖掘當地旅游資源,以鄉村旅游經濟為軸,帶動鄉村其他產業發展,同時幫助大學生在鄉村構建完善的成果轉化平臺,使學生能夠更加及時地進行交流研討,讓學生的各類想法可以及時借助創新創業平臺轉化成實際成果。
3.4" 突出國家政策導向,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新保障
首先,為了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到鄉村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并拓展更廣泛的創新創業領域,需要突出政策導向的優勢,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時效性。地方政府應將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與本地區的農業實際情況和財政資源相結合,制定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的扶持政策,以推動大學生參與農業創新創業實踐。在制定扶持政策時,地方政府應認真開展調研和多次論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確保政策的實際可行性。同時,要結合本地區的農業特色和優勢資源,科學規劃和引導創新創業項目的發展。這樣才能確保政策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其次,為保障大學生參與農村創新,需要完善相應的保障政策。第一,地方政府應鼓勵相關金融保險機構開發創業風險保險項目,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風險保障。第二,針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啟動資金籌集困難的問題,應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創新創業專項資金并提供無息或低息的擔保貸款等服務,確保大學生能夠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滿足創新創業項目的需求。在稅收方面,應合理減免大學生農業創業項目的稅收費用,并放寬注冊要求限制,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便利條件。為了降低大學生的創業負擔,還需要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生提供農業創業場地的支持。這將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減輕他們在場地租賃和設備采購等方面的負擔。通過這些措施,可以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促進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實現全面的可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首先,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動力,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創新意識,能夠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其次,政策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和保障,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與鄉村實際相結合,注重解決鄉村發展中的問題和需求。最后,大學生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企業、高校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參與。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推動鄉村振興事業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的支持,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紅莎.鄉村振興戰略下農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研究[J].核農學報,2022,36(5):1079-1080.
[2] 李丹,徐曉莉.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農村創新創業實踐[J].核農學報,2021,35(1):255.
[3] 蔡媛媛,陳璇,艾衛平.鄉村振興視野下農產品展銷與大學生創新創業——以江西中醫藥大學“紅旅燎原”管理平臺為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S2):19-21.
[4] 韋莉莉,黃燦,蘇廣實.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1(12):149-151.
[5] 李亞楠.大學生創新創業推進鄉村振興的實現機制研究[J].農業經濟,2020(8):101-103.
[6] 柴勝鋒.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22(4):262-263.
[7] 張樹冰,周葉方,劉慕君.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1(23):13-16.
[8] 王海龍.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教育的實現路徑[J].中國果樹,2023(8):162-163.
[9] 王陽.鄉村振興戰略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果樹,2022(11):133.
[10] 韋聯桂.大學生創新創業心理調適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研究[J].中國測試,2021,47(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