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華
(望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北 望都 072450)
2018年以來,非洲豬瘟在國內各地發生,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導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對市場秩序和公共衛生安全造成了很大影響。非洲豬瘟的防控需要節節防治,步步到位,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放松,其中重中之重是運輸過程。
非洲豬瘟是由一種急性、傳染性極高的病毒引起的豬病,死亡率高達100%,傳播迅速,可防不可治。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生豬的長途運輸是疫情跨區域傳播的主導因素,內蒙古、河南的疫情均是跨區域長途運輸生豬引發的,運輸車輛不符合動物防疫要求和未按規定清洗、消毒,導致運輸車輛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生豬在運輸過程中個體交叉感染率為90% ~100%,群體間以車輛為媒介感染率為80%~85%,運輸途中產生的糞便、尿液、唾液、墊草、飼料等廢棄物極可能的污染途經地,所以強化生豬運輸車輛監管是扼制疫情的關鍵所在。
運輸車輛必須保證生物安全,防止疫情傳播,首先,承運車輛憑借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證明方可承運;其次,運輸車輛裝前卸后要進行規范的“大清洗、大消毒”,清洗步驟為由上至下,先內后外,裝載前用1%的過氧乙酸或5%戊二醛對車廂進行噴霧消毒,裝載生豬后用碘制劑或氯制劑進行消毒;駕駛內用氣味和腐蝕性弱的碘酒或75%酒清擦拭后密閉30 min 即可;卸載后將糞便、墊草等廢棄物清洗干凈后用1%過氧乙酸和二氯異氰酸鈉噴霧消毒,廢棄物用2%氫氧化鈉消毒。
總之,運輸過程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重要環節,程序規范、工作到位、消毒全面能有效地防止疫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