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晉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晉州 052200)
1.1 英語基礎差、底子薄。中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較差,在這種情形下即使有學生想好好學習,但也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并且,中職的學習氛圍不濃厚,尤其是在英語課上,因為很多學生聽不懂,上課只能是無所事事,不是睡覺就是發呆,或者看課外書。這樣的學生的英語學習已走進死胡同,完全失去了興趣。
1.2 沒有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很多的中職的學生認為今后自己的工作與英語無關,只要學好了專業課就行,因此,從思想上也認為英語不重要,就淡化了對英語的學習。這樣學生在英語課上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抵觸心理,上課不學習、不做筆記、不交作業等問題層出不窮,使英語課教師教的費力,學生學得辛苦,根本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1.3 教學方法落后。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對英語語法知識的傳授,這樣,教師就占據了大部分的上課時間,留給學生的學習時間自然就不足,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英語與中職學生的專業知識并沒有多大的關聯,出現與專業課程分離的現象,這樣學生覺得英語學習對專業課的幫助不大,因而,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
2.1 微課導入新課。導入科學、自然、新穎、合理,貼近學生的知識水平,易于學生理解接受,就會自然而然吸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去進行知識的探索。例如,在講授超市購物對話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采用微課視頻,播放一段用微課制作的購物視頻。學生觀看后,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是超市導購員、有的是收銀員、有的是顧客。學生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和相應的語句。這樣的導入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學生逐步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2.2 微課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在原來的中職英語課堂上,學生有玩手機、打瞌睡、看課外書等現象,不交作業不學英語已成習慣,而在運用微課教學后,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善了英語課堂狀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中職學生用在英語上的學習時間明顯的增多了,微課被廣泛應用于網絡平臺上,學生們隨時可以學習。既兼顧了班級全體學生,也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2.3 微課有效提高了課堂效果。微課是對某一知識點的講解,當學生完成一個微課內容后,教師要及時通過提問、課堂練習來復習和鞏固所學內容,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微課中的知識點。微課有效提高了課堂效果,從視覺和聽覺上帶給學生雙重沖擊,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深刻。而且中職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動手參與能力強,當他們對英語學習感興趣時,教師的教學會更加的省心省力。
3.1 微課實現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這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而微課的出現,教師把不同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把微課上傳到班級平臺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來進行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有了針對性,英語基礎差一點的學生從鞏固英語基礎做起,而英語能力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某一知識點的深化,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很好的實現因材施教。
3.2 實現對重難點內容的突破。微課是用短小精焊的視頻來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完整的講解,微課雖小五臟俱全,體現教學的全過程,微課有效的拓展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因此,利用微課可有效的實現對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在英語課程中一般語法知識是難點內容,教師可以把某一語法知識的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如果學生沒有看明白,還可以對視頻進行拷貝,利用課余時間反復的觀看,以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3 微課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通過對知識進行回顧,可以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從點成線、成面,形成網格化的知識體系,實現知識的相互聯結,不但可以鞏固舊知識,也為更好的消化吸收新知識奠定基礎。教師可利用微課制作成知識樹、方框圖、網格圖等形式,為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