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鵬
(正定縣河道服務中心 河北 正定 050800)
1.1 河道工程管理的概念。河道工程是指修建在河道及河道范圍內的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水工建筑物和管理設施設備等。河道工程管理主要是對河道進行疏浚整治、堤防維護加固、河道及水質的保護(包括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審批、入河排污口設置與擴大的審查、河道采砂許可、流量與水質監測等)、河道清障、違法案件的查處等。
1.2 河道工程管理的內容
1.2.1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河道堤防在河道中起約束河道水流,控制流勢,泄洪排沙,防止洪水泛濫,保護周邊居民的作用。每到汛期,降雨量隨之增多,為防止堤防坍塌、潰敗,對堤防進行有效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維護、管理好河道堤防工作,能提高河道堤防抵御天然災害的能力,使其更好的為河道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滿意度。要抓好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①加強自動化監管。利用監測設施,統計分析供配水信息,精準測量河道過水流量,確保得到最佳的調度方案。不斷更新堤頂、河道斷面觀測設備的精準度,提高檢驗堤防安全隱患的能力。②加強堤頂的維修養護工作。在維護過程中要保證堤頂的平坦、順直,無明顯的凹凸起伏,無明顯的裂縫、坍塌和損壞,不能有雜草和建筑物垃圾等雜物,若出現雜草應及時清除,保證坡面的整潔;若出現雨淋溝,要第一時間進行分層回填,并進行壓實處理。
1.2.2 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河道整治工程是水利工程發展的重要基礎,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河岸發生坍塌事故,保障農業用水與生態用水等安全運行。河道整治工程涉及面廣、工程量大、情況也比較復雜,在管理工程中要統一指揮,分工合作。通常而言,要對以下重難點進行全方位的管理:①加強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體系,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長效型的施工管理機制,要把工程建設中所有的資源和部門進行統一的規劃調整,確保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實行。其次要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保證施工管理有依可循。②加強生態管理。河道承載著蓄水、防洪的功能,良好的水環境和生態環境是重點思考的問題。首先要從源頭控制水質的污染問題,要不斷增強周圍居民及附近工廠員工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不定期的進行宣傳教育,禁止向河道內排放污染物。其次要定期采用人工清理和機械運卸的施工方法對河道進行清淤工作,確保河道灌溉、供水等各項功能的正常發揮及水質安全問題。
1.2.3 河道水閘工程管理。水閘在河道中起調節水位、控制流量的作用,具有擋水泄洪的重要功能,在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方面廣泛應用。合理對水閘進行維護和管理,對于創造社會效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①水閘運行管理。水閘的啟閉要嚴格按照閘門啟閉運行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閘門啟閉前要檢查上下游有無船只停泊,若發現在警戒區內有船只,要使用高音喇叭通知,使船只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在啟閉閘門前安排兩名操作人員,一人在閘前,一人在閘后,重點觀察閘前閘后有無漂浮物或其他行水障礙,若是有,要及時清除再進行閘門啟閉。在啟閉時要注意觀察水位,并根據“水位— 流量關系曲線”確定啟閉高度,并做好啟閉記錄。②做好水閘檢查觀測的任務。要按規定對水閘進行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查、特別檢查及安全鑒定,重點是檢查閘門表面有無附著雜草、油漆保護層是否完好,止水橡膠有無損壞或漏水。對于啟閉機要定期更換潤滑油,保證各個部位油路暢通,傳動部位的齒輪、軸承等要無銹蝕,無破損。檢查觀測資料應及時處理、分析并有詳細的記錄。對于觀測的設施要進行妥善保管,定期對儀器進行校驗。
2.1 河道工程中堤防的防洪能力較低。在我國,有部分堤防在建國初期修建,修建時主要材料為砂土,防滲和抗沖刷的能力不足,在汛期容易出現坍塌事故。
2.2 工程設備老化嚴重,管理表面化。由于資金落實不到位,管理缺陷,導致原有機械設備丟失、損壞,導致工程非正常運行,帶病運行。
2.3 管理人員業務水平較低。
3.1 加強堤防續建加固工程的建設。對于年久失修的工程要定期檢查,尤其在汛期重點觀察是否出現坍塌、裂縫、雨淋溝等隱患問題,一旦發現要及時整改。
3.2 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聯系解決河道工程的維修養護費用,通過對工程的加固及維修,提高防洪能力,保障沿河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3 加大河道工程管理法規的宣傳力度。要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面向廣大群眾,深入到每家每戶,重點宣傳河道法規的條例和主要內容。其次可利用發傳單、懸掛標語等來提升群眾的關注度,從而讓群眾了解河道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4 定期組織管理培訓,重點講授河道工程及管理的內容,加強職工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斷激發職工的創造力和潛力,鼓勵職工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演講,真正的了解河道工程,通過對河道工程的管理充分發揮河道工程應有的職能,造福社會。
河道工程管理工作是河道管理的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要不斷加強河道工程的管理,保障河道中各項工程的安全運行,充分發揮工程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