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淼 田悅妍 孫志超
(1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2 承德醫學院蠶業研究所 河北 承德067000)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就是要培養一支適應現代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特專型人才隊伍,并且要將這支隊伍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堅固壁壘[2]。高等職業學校作為特專型人才培養的基地,承擔著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職責,所以探討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以及高職院校助力承德農村經濟發展路徑,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意義。
對于鄉村振興戰略來說,人才的吸引和人才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農村的發展比不上城市,導致農村人才流失的現象非常嚴重,單向的人才流失使得農村人才的數量越來越少,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當中提到了相關內容,指出了人才發展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動力,鄉村振興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高等職業學校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是其重要職責,是地方特專型人才培養的基地。而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基層和生產、服務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所以大多高等職業院校與現代農村的發展需求還有一定差距。探討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以及高職院校助力承德農村經濟發展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面積3.95 萬km2,2020年統計顯示,該市總人口335.4 萬,全市鄉村人口總量為145.6 萬人,鄉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3.42%,農村人口眾多。作為河北省的農業大市,近年來承德市農村發展滯緩,農村人才短缺問題突出,不利于鄉村振興的發展。對承德市農村特專型人才需求現狀進行調研,深入分析特專型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的原因,得出以下三方面結論。
2.1 產業規模小、待遇低、機遇少、條件差等因素導致承德農村人才流失嚴重。承德市北靠遼蒙,南鄰京津。北京、天津以及承德市區對于人才的吸引力遠比落后的農村要大得多。其一表現在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居住環境建設也隨之迅速發展,智慧社區、智能樓宇系統一應俱全。而農村的居住環境則相對滯后,自來水、集體供熱等基礎設施尚未健全,交通物流不發達,物資相對匱乏。其二表現在承德農村產業規模小、產業結構單一、人員配比簡單、上升空間小、工資待遇低,從而導致青年技能型人才不愿留在農村發展。其三表現在政府部門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調查顯示,承德市各縣區均出臺相應政策促進鄉村振興,例如灤平縣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開展人才常態化培訓,承德縣圍繞“育、轉、助、帶”四字方針,創新人才管理模式,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滿足特專型人才對于機遇、待遇等方面的需求。
2.2 農業產業升級緩慢,不能充分發揮特專型人才的專業優勢。承德農村地區由于交通、通信等不發達,互聯網等新技術新理念仍處于發展階段,農民對農業產業前景的把握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生活節奏慢,文化水平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高,不敢進行任何嘗試和突破,這種情況導致農村地區的農業產業升級緩慢,對人才的需求量不高,人才的進步空間小,不能充分發揮特專型人才的專業優勢,造成人才的流失,進一步減緩了產業升級速度,形成惡性循環。
2.3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與鄉村人才需要不能有效銜接。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與鄉村振興人才發展需求不匹配,全市對農扶持的高職教育學科還很匱乏,一些成型的專業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支撐作用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例如,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沒有真正地融入農村,沒有充分參與到農產品的銷售環節,更多地只是停留于研究階段,造成服務農村經濟脫節。另外,高職院校沒有形成與政府、鄉村及企業間的縱深合作,南方一些省份的高職院校與省市供銷合作社、果蔬公司的縱深培養模式值得思考和借鑒[3]。
高等職業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對高職教育進行研究,形成相應的改進措施和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改革教育形式,可進一步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以適應新時代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對高技能人才的素質要求,幫助鄉村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3.1 增設涉農專業,對接承德地方產業需求。承德地處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丘陵、山地、平原兼備,地貌類型豐富多樣,屬于多元型農業生態氣候類型區,適宜農業的生產。全市耕地面積599.88 萬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25.9 萬畝,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重多。但是縱觀承德地區4 所高職學校,涉農專業極少。因此,高職院校增設涉農專業,培養農業技能型人才,使其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有生力量,從而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提升糧食產量和品質,增強農民的“底氣”。
3.2 培養適合農村需求的特專型人才,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F代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人,針對目前承德地區農業產業升級緩慢的問題,高等職業院校應該深入研究農村人才需求,加快培養一批素質全面、生產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人才。首先,農民來源于農村,扎根于農村,更愿意為自己家鄉的發展做貢獻。利用高職院校優質的教育資源,將農民培養成為具有高素質高技能水平的人才,是解決農村人才流失的有效途徑。其次,充分利用高職院?,F有資源和專業,以“農學+(農業經濟管理、互聯網、自媒體、農業電商、電子信息、鄉村旅游等)”融合為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鄉村振興服務專業結構[4]。
3.3 校企合作,引入優質產業資源,助力鄉村振興。高職院校可利用企業行業背景及產業資源,進行校企合作,服務鄉村振興。比如,利用農村豐富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幫助企業完成產品生產和制作,降低企業成本、增加農民收入,達到雙贏。通過電商直播,產教實踐活動,扶助農村電商經濟,同時校企聯動,創新教學模式,將學院教育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并將部分優秀人才的就業目光吸引到農村[5]。
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高等職業學校具有優質的教育資源,肩負著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職責,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在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優勢,推進農村經濟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