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微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47)
農村三產融合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實施路徑,可以加快鄉村振興,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良好的選擇。當前,國家在大力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績,推進了農村產業發展,拓寬了農村經濟發展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
農村三產融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借助鄉村振興發展的契機,引領農村三產融合體系的構建,可實現農村經濟進一步增長。常州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步伐在全國處于前列,有力的推進了該地的農村產業發展,完善了農村產業體系,激發了常州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整合了農村資源,有效的發揮了資源協調發展效應,促進了常州農村可持續發展。
常州農業發展為農村三產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當地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采取多種措施,積極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1.1 常州農村三產融合主體發展能力有待增強。①常州農村三產融合的主體是農業科技企業、農村合作社、農村產業大戶、農業龍頭企業等,這些主體優勢明顯,具有產業集聚作用,可以帶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但是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農業產業合作社規模較小,缺乏產業集群發展規模,還是以集體形式發展,沒有形成科學的農村企業管理機制。②由于農村三產融合需要土地流轉,但是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不規范行為,影響了資源整合力度,限制了農業經營企業和農業大戶的經營規模,不能更好的發展農村三產融合。③農村三產融合主體由于資源集聚有限,不能更好的更新資源和技術,如一些農業合作社存在產業較為單一,不能抵御風險,與農戶之間合作不牢靠等問題,限制了它們在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的推動作用。一些農業科技企業由于資本有限,技術優勢不夠明顯,很難實現規模發展,品牌優勢不夠突出。
1.2 常州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利益機制不夠健全。①常州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過程中對農戶利益進行了保護,讓農戶可以在三產融合項目中得到利益,能夠以土地入股等形式獲得穩定收益。但是這些利益一般僅限于普通農戶,對于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來說缺乏有效的聯結機制,不能更好的實現農戶收益最大化。②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各個主體尚未實現資源共享,企業在融合發展中占據大量優質資源而獲得較大收益,他們往往只注重自身企業的發展,關注企業的收益,而較少關注與其他融合主體之間的合作,沒有形成一種互利合作的共贏機制。③農村三產融合不同主體之間容易產生一定競爭,彼此進行利益上的爭奪,不能促進經營主體更好融入到農村三產融合中,沒有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模式。
1.3 常州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激勵機制尚不完善。①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激勵制度在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起到關鍵性作用。由于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特殊性,各種政策尚不完善。如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的對于各參與主體如農戶、企業優惠政策不足,金融信貸政策不能完全向企業和農戶傾斜,導致他們參與積極性不高。②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企業在投資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優惠政策支持,但是由于耕地保護和環境保護問題,農村生產經營活動需要符合國家環保政策,企業受到這些限制,不能完全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生產,難以形成穩定性的經營活動。③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所需人才緊缺,人才引進政策力度不夠大,很多人才無法安心留在農村從事生產融合發展。
2.1 大力增強農村主體三產融合發展能力。①大力拓寬經營主體融合發展渠道,讓更多企業能夠參與到農村三產融合中,實現企業、農戶、農村等不同主體之間的共贏。擴大農村三產融合發展規模,完善土地流轉制度,讓農村三產融合主體能夠有足夠土地進行經營活動,從而可以擴大經營規模。②規范土地流轉行為,對土地流轉進行登記和合理利用,制定統一的合同對經營主體進行約束,保障雙方的權益不受損失。實施土地流轉激勵政策,對一些經營主體進行補貼,給予農戶一定的資金和社會保障,讓他們能夠解決土地流轉之后的后顧之憂。③強化農村三產融合主體經營能力,政府要對經營主體進行資金扶持,讓他們有足夠的資金能夠進行生產經營。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對農業科技企業和農村合作社進行財政扶持,以信貸方式對其投入資金,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制定完備的農村三產融合財政政策。④提高農村三產融合主體的競爭力,依托科研院所對農戶進行培訓,將新技術和新知識引入到三產融合發展中,用理論指導實踐,將實踐中形成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問題。
2.2 探索多樣化農村三產融合模式。①常州農村三產融合模式需要創新發展,根據實際情況找準定位,確定優勢產業,發揮常州農村資源優勢,將自身資源優勢發展壯大。要大力提高農村三產融合的質量,傾力打造知名品牌。②農村三產融合產業鏈需要大力延伸,使縣區農村產業實現集群發展,拓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渠道,規?;l展農村三產,制定嚴格的服務標準,整合各種資源,實現品牌化發展戰略。③大力開發農村三產價值,發揮農業的功能屬性,開發農村產業資源,分給農村足夠的利益,讓農民享受到三產融合的好處。發揮農村旅游產業優勢,大力打造農村旅游產業鏈,實現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全新模式。④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設置不同的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對于資源豐富地區要將其與其他資源相整合,實行資源規?;l展。引進旅游產業發展企業,將其與農村三產相融合,促進農村三產融合高質量發展。
2.3 完善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利益機制。①鼓勵農業科技企業與農戶簽訂長期服務合作協議,給予農戶穩定的服務價格。讓農戶能夠從農村三產融合中獲得合理的利益,建立長期合作共贏機制。對農戶的農產品進行質量把控,綜合評價價值,保證農產品的穩定供給,提高農戶收益。②實行股份合作發展,為農戶提供安全可靠的選擇。讓農戶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實行規模生產。農戶不僅可以以土地作為資本投入三產融合發展中,農戶還可以利用閑散資金入股,讓農戶享有股東的收益分紅。③提高農戶的實際收益,用保底加分紅來刺激農戶投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積極引導農戶參與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成立農戶合作社,將農村經營主體融入其中,保障農戶的合法權益。④加強不同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以優質資源投入到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中,實行利益共同體發展,打造穩定的農產品生產體系。加大龍頭企業吸引力度,讓他們與農戶之間建立互利共贏的機制,政府為企業提供資金和土地支持,帶動農村經濟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