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譯文問題與審美偏差

2024-01-01 15:31:44張靜宇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0期

張靜宇

摘要:2019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的《四季之美》源自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枕草子》。雖然卞立強譯的《四季之美》語言優美、廣為流傳,但卻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語文教學過程中對日本四季審美意識的誤讀,不利于語文核心素養與文學品鑒能力的培養。本文梳理《四季之美》在我國的流傳以及入選語文教材的情況,探析譯文中存在的問題,指出譯文問題致使對日本傳統美意識理解的不足與偏差。中小學語文教材在選編外國文學作品時要對譯本進行甄別,即便為適合中小學生閱讀而對譯本作修改也要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之下。惟其如此才能達到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目的。

關鍵詞:譯文問題 審美偏差 《四季之美》 語文教材

中小學語文教材選編外國文學作品是我國近代以來語文教材編寫的慣例與傳統,有助于吸收借鑒各個國家民族優秀的文化成果,拓展文化視野。當然,各個時期語文教科書對外國文學作品的選編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教育理念以及對國民人格素養的塑造要求,但正如統編版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所言,課文選篇要兼顧四個標準: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與時代性。[1]2019年9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使用的新教材第七單元中的《四季之美》即是選編自日本古代文學名著,是經過上千年沉淀的名篇。《四季之美》譯自平安時期女性作家清少納言(966—1025左右)隨筆集《枕草子》中被稱作“冒頭文”的開端部分,也是日本中小學國語教材必學且要求背誦的內容,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選入統編《語文》五年級(上)中的《四季之美》譯文卻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對學習理解《枕草子》的季節觀、審美意識以及深入認識日本文化的特點會產生偏差甚至是誤讀。目前學界還沒有對《四季之美》譯文問題、譯文的誤譯引起的教學問題進行探討,故本文梳理《四季之美》在我國的流傳以及入選語文教材的情況,探析譯文存在的諸多問題,指出譯文問題致使對日本傳統審美意識的理解不足與偏差。

一、《四季之美》的流傳與選入教材之情況

《四季之美》(原名為《四季的美》,選入語文課本時作了改動)的譯者為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日語系已故知名日本文學研究者、翻譯家卞立強教授。卞立強譯的《四季之美》首次出現在1985年陳德文編選的《日本散文選》(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之中,是國內第一個正式出版的譯文。雖然周作人譯本《枕草子》于1965年完成,但人民文學出版社刊行卻是在1988年。林文月譯本《枕草子》于1989年由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出版單行本(1986.7—1988.7連載于《中外文學》雜志,同時香港的《明報月刊》也選載),于雷譯本在2002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雖然周作人將《四季之美》命名為《四時的情趣》,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周作人、林文月、于雷等的譯文遠不及卞立強譯文的流傳與普及。卞立強《四季之美》譯文出版之后被國內許多散文詩集、隨筆集、美文文集收錄,如1988年的《讀者文摘》,1992年偶然、雨之編《中外散文詩精品》(陜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世界散文詩鑒賞大辭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莞爾非玉選編《外國散文詩100篇》(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謝鷗主編少男少女隨筆《十八歲的花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陳湘等編選《自然美景隨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張昌華、汪修榮主編《世界名人美文經典》(北方文藝出版社),1995年張秋紅主編的《外國散文傳世之作》(山東文藝出版社),1998年李景琛編《世界名人散文經典》(延邊人民出版社),2003年周漁主編的世界經典美文《溫情的觸摸》(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2007年梅子涵主編《腦袋剃成大馬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0年張清華、李敏主編《外國精美散文詩讀本》(山東友誼出版社),2013年孫俊峰、凱琳主編《四季詩情 大師筆下的大自然》(新星出版社),等等。由此可見卞立強譯文《四季的美》流傳的廣度,深受我國編者、讀者的喜愛,也為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奠定了基礎。

就筆者所調查,《四季之美》首次編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始于2001年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七冊)(人民教育出版社)。該教材的閱讀部分第四單元第16課是《〈枕草子〉兩章》:第一段為《四季的美》,選自《日本散文選》,卞立強譯;第三十五段《花木》,選自《日本散文百家》(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年版),陳德文譯。《日本散文百家》收錄了陳德文翻譯的日本自古以來的散文名篇,第一篇即為《枕草子》第一段,被命名為《春天黎明最美好》,與卞立強譯文相比錯誤較少,然而人教版《語文》(第七冊)卻未使用陳德文的譯文。教材中的譯文《四季的美》對原卞立強譯文作了稍微的改動,去掉了許多錯誤使用的兒化音“兒”字。《〈枕草子〉兩章》前面標有星號,屬于自讀課文非教讀課文。第三十五段《花木》內容較難、景物描寫也不易被模仿,且2001年《語文》教材未要求全國通用,《花木》也被后來教材舍棄。2002年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7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單獨選編了卞立強譯的《四季的美》,在非必講內容的《積累·運用四》的閱讀部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此外,《四季之美》因語言優美流暢、適于中小學生閱讀模仿而被作為語文知識訓練以及作文寫景訓練的素材,如2009年薛瑞萍、徐冬梅、邱鳳蓮主編《親近母語·日有所誦》(小學六年級)(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方衛平主編《二十一世紀新語文:小學3年級拓展篇》(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等。2007年張云主編的《北京海淀名師精評精析2007年度中考滿分作文》中浙江金華考生的滿分作文《這就是幸福》描寫了幸福在四季中穿行,“擁有春天是幸福的,……感受夏天是幸福的,……相約秋天是幸福的,……欣賞冬天是幸福的,……”[2]幾乎照抄了《四季之美》中的句子。2013年博爾主編的《中學生最新優秀作文》中王建梅《我愛我的家鄉》中在描寫家鄉的四季美時,也基本照抄了《四季之美》的內容。[3]由此可見,《四季之美》在中小學中有著持續廣泛的影響力,且中小學生也對《四季之美》進行了模仿以及創造性的化用。

值得注意的是,周作人譯文《四時的情趣》曾入選2005年長春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上(長春出版社)第九單元的“時光之美”。《四時的情趣》選入教材時也對原譯文作了改動。周作人譯文雖沒像卞立強譯文那樣使用了許多優美的句子,但卻相對準確地傳達了原意。長春版語文教材對這部分的教學要求側重于激發學生內心中美好的情感、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感受能力等,也是統編版語文教材值得參考借鑒的。袁麗敏等認為,不同譯本的對比閱讀、追根溯源,引導學生梳理歸納發現譯文的異同,掌握譯文背后的寫作奧秘,提高學生探究式的學習能力,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也是有意義的探索。[4]然而不同譯本對比閱讀的前提是對譯文準確性的辨識與甄別。那么卞立強譯文《四季之美》的問題與特點如何?

二、《四季之美》譯文的問題所在

《枕草子》描寫細膩,文筆簡勁、洗練。臺灣翻譯家林文月力求接近清少納言的文體,認為開頭第一句若直譯為“春為曙”則無法賞讀,于是稍微增益之,譯為“春,曙為最”。[5]這也說明《枕草子》的翻譯既要忠實原文文體又不能過于直譯,為了符合漢語閱讀習慣必須增添些許內容。雖然《四季之美》的原文內容并不復雜,字數較少,但譯好卻實非易事。為了便于指出卞立強譯文的誤譯及分析譯文的特點,以下將《四季之美》的日語原文與卞立強的譯文列出:

春はあけぼの。やうやう白くなりゆく山ぎは、すこしあかりて、紫だちたる 雲のほそくたなびきたる。

夏は夜。月のころはさらなり。闇夜もなほ、蛍の多く飛びちがひたる。また、 ただ一つ二つなど、ほのかにうち光りて行くもをかし。雨など降るもをかし。

秋は夕暮れ。夕日のさして山の端いと近うなりたるに、烏の寢どころへ行く とて、三つ四つ、二つ三つなど、飛びいそぐさへあはれなり。まいて雁などの つらねたるが、いと小さく見ゆるはいとをかし。日入りはてて、風の音、蟲の 音など、はたいふべきにあらず。

冬はつとめて。雪の降りたるはいふべきにもあらず、霜のいと白きも、また さらでもいと寒きに、火など急ぎおこして、炭もて渡るもいとつきづきし。 晝になりて、ぬるくゆるびもていけば、火桶の火も白き灰がちになりてわろし。[6]

春天最美是黎明。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兒(刪去:兒)翩翩飛舞。即使是濛濛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兒(刪去: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秋天最美是黃昏。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成群結隊的大雁兒,在高空中比翼聯(而)飛,更是叫人感動。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加入:愈發)叫人心曠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當然美,就是在遍地鋪滿白霜的早晨,(加入:或是)在無雪無霜的凜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著暖和和(刪去:和)的火盆穿過廊下時,那(加入:閑逸的)心情兒(刪去:兒)和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諧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氣漸退,火盆里的火炭兒(刪去:兒),大多變成了一堆白灰,這未免令人有點掃興兒(刪去:兒)。[7]

括號中的部分是編入語文教材時作的改動。首先,卞立強譯文存在對原文的多處誤譯。第一段卞譯“天空”的原文是“山際(やまぎわ)”,指山脊,周作人、林文月將其譯為“山頂”,顯然卞譯“天空”是錯誤的。第二段中卞譯的“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即使是濛濛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也是錯誤的。清少納言認為,夏天的夜晚除了有月亮的夜晚,群螢交飛或一兩只螢火蟲發著微弱的光飛行或下雨之時都很有趣。然而卞立強將下著濛濛細雨作為了一兩只螢火蟲飛行的條件是明顯的、常識性的錯誤。此外,“濛濛細雨”是加譯,將“下雨”的這一模糊話的審美狹窄化、具體化了。第三段的“點點歸鴉”未將“三つ四つ、二つ三つなど”三四只、兩三只的數量詞譯出,“成群結隊的大雁兒,在高空中比翼聯飛”未將原文中的“いと小さく見ゆる”譯出,作者視野的由近及遠未表現出來,即成群結隊的大雁從眼前高空飛過而逐漸遠去。第四段的“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著暖和的火盆穿過廊下時,那閑逸的心情和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諧啊”的原文含義是,急忙生起炭火表現出沒有預料到會下這么大的雪,天氣會這么冷,生火之后趕緊分送至各個房間。卞立強譯為“那心情兒”,《語文》教材加入了定語“閑逸的”顯然是未理解原文的含義,與上下文文脈不符。

其次,卞立強譯文《四季之美》最大的特點是加譯了許多對語言的修飾成分。第一段譯文加入的“魚肚色的”定語是歸化的譯法,雖然符合逐漸轉白的描寫,但日語中卻沒有這種用法。“紅紫紅紫的”將色彩翻譯得過于濃厚,與原文云淡風輕的描寫特點不符。第二段中“明亮的”加入將有月亮的夜晚這一審美固定化了,因為有月亮的夜晚既包括明亮的夜晚也包含朦朧的夜晚。此外,“翩翩”一詞的加譯法曲解了螢火蟲交錯飛行的情形。第三段中“點點歸鴉”的翻譯是錯誤的,不僅未將數量詞譯出,而且給人一種烏鴉高飛感覺,與原文不符。當然卞譯的加譯有些是在原文意思基礎之上添加的,并無不妥,如第三段中“急急匆匆”“成群結隊的”,第四段中“熊熊的”“暖和的”。總之,卞立強譯文修飾性詞語的使用有些是原文就有的,有些是作者根據上下文添加的,也有些是憑主觀想象加入的。這些修飾性詞語的使用使原文中模糊的描寫得以清晰顯現,疊詞的運用符合漢語景物描寫的特點,具有音韻美,[8]也有助于中小學生學習。然而這只是譯文的特點,與原文的文風及日本式的審美卻是不符的。關于此點,筆者在下文會進一步論述。

最后,卞立強將第二段、第三段的“をかし”分別譯為“這情景著實迷人”“更是叫人感動”“叫人心曠神怡”。“をかし”在《枕草子》中出現多達四百多次,是清少納言美學意識的集中體現,也是日本傳統美學理念的核心概念。“をかし”以風流、風雅、具有教養和智慧的感性為底蘊,同時又有幾分詼諧的審美情趣。[9]因此,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就要求譯者要理解“をかし”在具體語境中的具體含義,展示給讀者。如果僅僅將“をかし”譯為“有趣”“有意思”雖會給人留下想象空間,但譯文顯得過于單調。故卞立強的這幾種譯法不能說是誤譯,但從審美方面來講,“迷人”“感動”“心曠神怡”卻是將“をかし”的含義狹小化了。關于“をかし”的翻譯于雷2005年翻譯出版的《枕草子圖典》(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值得參考與借鑒。

三、《四季之美》的美意識及教學建議

清少納言所處的平安時代中后期是日本受唐朝影響的“漢風”文化的衰退期,也是本土文化“和風”文化的興盛期。自897年,菅原道真上奏朝廷停止派遣遣唐使以來,日本“和”文化意識開始覺醒,假名的廣泛使用、和歌集的編撰、物語日記文學等的大量涌現,“和”文化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源氏物語》與《枕草子》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其實,《四季之美》并不代表清少納言所處平安時代的普遍審美意識,而是對當時受我國文學文化影響下的審美意識的挑戰與顛覆,開啟了后世獨特的日本式的審美標準。[10]這才是《四季之美》成為日本古典文學名篇的主要原因之一。清少納言以其敏銳獨特的視角發現日本的四季之美,將其以簡潔、洗練的假名文字表述出來,引領了“和風”文化的潮流,影響深遠。

春天的美一般在于萬物復蘇、滿眼青翠、百花盛開。我國古典詩歌偏愛描寫“春水”“春江”“春花”等,如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江南春》)等。成書于905年的《古今和歌集》代表了平安時代貴族的審美趣味,其中對春天的吟詠主要側重于梅、櫻、鶯、霞等,如“好風報春到,借得風勢花香飄,引來黃鶯鬧”(紀友則),“暗夜暗部山,花香自幽然,聞香知梅花綻”(紀貫之)[11]等。而清少納言卻另辟蹊徑,認為春天的美在于黎明時分,在于天色逐漸轉白,淡淡的細長的云彩掛在天空。因此,卞立強譯的“紅紫紅紫的彩云”將春天描寫為姹紫嫣紅的感覺,是將我們固有的對春天的審美意識先入為主地帶入譯文中,顯然與清少納言風輕云淡的審美特點不符。對于夏天的描述,我國詩歌主要側重于雨、蟬、荷花等,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等,以夏天夜晚納涼為題材的詩歌也不少,如“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等。《古今和歌集》對夏天的引用主要側重于杜鵑、梅雨、夏夜等,如“初聞杜宇囀,驀然懷人起幽怨,春情亂難遣”(素性法師),“梅雨催愁緒,夜空鳴杜宇,茫然不知何處去”(紀友則),“夏夜何其短,才覺日暮又曉天,明月匆匆藏云間”(清原深養父)等。而清少納言未否定夏天的月夜之美,但提出了新的審美意象,即螢火蟲飛舞的夜晚與下雨的夜晚,完全未觸及受漢詩、和歌中經常出現的意象杜鵑。對秋天的描寫,無論漢詩還是和歌吟詠的景物一般是楓葉、菊花、月亮等,如“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等,《古今和歌集》中的“秋夜縱多露,尋常露水同。天空雁淚落,卻染野間紅”(壬生忠岑)、“秋菊盛開日,折花插滿頭。身先花后落,知在幾時休”(紀貫之)等。清少納言卻認為秋天黃昏時分最美,匆匆返巢的烏鴉、由近及遠飛去的大雁成為新的審美意象,后世的所謂“三夕之歌”即是受《枕草子》影響。“三夕之歌”是指《新古今和歌集》(1205年)收錄的分別由藤原定家、寂蓮、西行創作的三首吟詠秋天黃昏的和歌,成為日本秋天美意識的定式。冬天的描寫一般側重于雪、霜、梅、松柏等景物,如我國詩歌中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鉞《雪梅》)、“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等,《古今和歌集》中的“折花時節雪紛飛,枝上白雪堆,焉能分清雪與梅”(紀友則)、“年末萬木衰,風雪嚴相摧,唯有松柏常青翠”(無名氏)等。清少納言重點描述了下雪時烤火的情景,屋外的白雪與屋內紅彤彤的炭火形成的顏色與冷暖的對比十分有趣味。總之,《四季之美》開創的美意識到了《新古今和歌集》編撰的時代基本完全固定下來,成為不同于我國的日本獨特的審美意識。

五年級(上)《語文》中的《四季之美》位于第七單元,單元主題為“自然之趣”,單元要求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這一課的課后練習中也有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動態描寫”[12]的要求。的確《四季之美》的作者描寫了夏夜螢火蟲飛舞、秋天黃昏時歸鴉回巢、大雁連飛等情景,突顯了景物的動態之美。然而《四季之美》中的動態描寫并不局限于這一點,如前文所述,春天早上的白色與紫色、夏天黑夜與螢火蟲的亮光、秋天日落西山與黑夜降臨、冬天白雪與紅炭火,這些色彩的變化也是冬天描寫的部分。此外,如前所述《四季之美》的價值還在于是清少納言個人的對四季的感受,擺脫了平安時代普遍審美意識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嘗試講述自我感受的季節變化以及個人的美感意識,培養學生養成一定的文學素養。正如該教材的編委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室何致文老師所說,“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品讀、積累課文語言,培養初步的文學品鑒能力”[13]。無獨有偶,日本也將四季之美編入小學五年級的國語教材《國語五:銀河》之中,把四季之美拆開分散至一年中對應的季節學習,讓學生在春夏秋冬中感悟體會四季之美,教學目標“你喜歡春天的哪一點?參考《枕草子》中描述的春天風景,試著將自己感受的春天的樣子寫出來”[14],顯然是鼓勵學生寫下自我感受的四季之美。此外,卞立強譯文《四季之美》其實改變了《枕草子》原文的文體,僅僅通過譯文很難體會《四季之美》的文體特色,在教學中應該將林文月譯本引入教學之中,讓學生體會《枕草子》以及日本文學的審美意識與特點。同時在延伸教學中或許將周作人、林文月等譯文介紹給學生,讓學生體會不同翻譯的特點,這樣更有利于文學品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結語

雖然卞立強《四季之美》的譯文語言優美、廣為流傳,但譯文存在諸多問題,并不是很適合編入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卞立強《四季之美》譯文的問題導致了我們對日本四季的審美意識及日本文化認識的不足與偏差,不太利于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與文學品鑒能力的培養。中小學語文教材選編外國文學作品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傳統,也是我國吸收借鑒外國優秀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徑。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的譯文需要照顧到語文課的特點、教學目標、學生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因而對選用譯文的改動是不可避免的。但譯文的誤譯或刪減如果不加甄別的話會導致對外國文化的理解產生偏差與誤讀,不利于中小學生對外國優秀文化的深入學習。筆者認為選編外國文學作品進入中小學語文教材時要格外小心,要依據可靠的好的譯文,確認其在外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必要時參考譯文母國語文教材對此部分學習的要求。在這些基礎之上修改譯文并制定符合我國中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或許才能夠達到語文課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目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選編的外國文學作品譯文問題已經引起學界重視,[15]期望更多外國文學研究者能夠參與其中使我國語文教材的編寫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溫儒敏.統編語文教材的7個關鍵變化[J].云南教育(視界綜合版),2019(Z2):22-27.

[2]張云主編.北京海淀名師精評精析2007年度中考滿分作文[C].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220.

[3]博爾主編.中學生最新優秀作文[C].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132.

[4]袁麗敏,王廷波,王語.《四時的情趣》單元教學初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6):129-131.

[5]清少納言.枕草子[M].林文月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

[6]松尾聰,永井和子校注.枕草子[M].東京:小學館,1997:5.

[7]陳德文編選.日本散文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1.

[8]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語文五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91.

[9]劉小俊.日語中的「をかし」與漢語中的“有意思”[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9:5.

[10]沢田正子.枕草子の美意識[M].東京:笠間書院,1985:67.

[11]小沢正夫,松田成穂校注訳.古今和歌集[M].東京:小學館,1994.

[12]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五年級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95.

[13]何致文,林孝杰.統編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J].小學語文,2019(9):18-23.

[14]國語五:銀河[M].東京:光村図書,2020:64.

[15]張秋紅.譯本甄別與原典考校——從翻譯問題看語文教材選編外國作品的原則[J].課程·教材·教法,201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jizz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美女久久|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中文成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欧美色图久久| 亚洲黄网在线|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h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伊人欧美在线| 日本在线亚洲|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亚洲色图狠狠干|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欧美第九页| 制服丝袜 91视频|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在线第二页|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1麻豆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午夜爽爽视频|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操视频在线|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她的性爱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欧美日一级片|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免费网址| 国产性精品|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亚洲天堂久久|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91高跟丝袜|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