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4月1日,故宮文華殿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展覽——“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一大批記載看中法交流史的珍貴文物集體亮相,中法兩國彼此借鑒、相互啟迪,推動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進程。時至夸日,中法兩國的關系更為密切,在更多領域交流互動,其中一縷茶香講述的兩國故事尤顯芬芳與奪目。
壹
中學西傳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茶文化以更加多元和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法國成為其重要的傳播地之一。在巴黎、里昂等大城市,越來越多的中國茶館和茶室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不僅提供傳統的中國茶品鑒,還融入了茶藝表演、茶文化講座等活動,為法國公眾提供了近距離體驗中國茶文化的窗口。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產茶大省,福建在法國舉辦各類茶葉推廣活動頻繁且富有成效,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法國民眾列福建茶文化的了解,也推動了福建茶葉的國際影響力。省政府對外經貿文化交流項目“閩茶海絲行”,分別于2017年和2022年兩次走進法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閩茶的品質和品牌影響力得到了充分展示,促進了福建與法國之間的經貿文化交流。在2023年2月,福建文化海外驛站·法國站在巴黎舉辦了“清新福建下午茶·福建有約”活動,其中的福茶品鑒體驗環節,讓巴黎民眾大飽口福,為多彩閩茶的魅力所折服。
除了福建,云南、浙江、安徽、四川等產區也紛紛在法國舉辦中國茶推介活動。2023年的國際茶日,中國茶集體亮相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綠茶、白茶、紅茶等多種中國茶品,讓法國人品嘗到中國茶的多種口味、多種香型,中國特色茶藝表演與中國的舞蹈、音樂一道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是靠這一系列茶事活動的不斷推波助瀾,中國茶已經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社交場合,而逐漸成為許多法國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早晨的一杯茉莉花茶,午后的一壺烏龍,或是晚間與朋友共享的普洱,都反映出中國茶文化對法國人生活習慣的深刻影響。法國人開始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選擇不同種類的中國茶,學習如何沖泡以釋放最佳風味,甚至在家中布置茶角,營造出具有東方韻味的品茶環境。
法國人有著強烈的健康意識,尤其重視飲食的自然與健康,而中國茶的保健功效恰好契合了這一需求。綠茶的抗氧化、紅茶的暖胃、花草茶的舒緩作用等等,這些特性讓中國茶在法國市場上備受青睞。
在法國,眾多的文化節、展覽以及學術研討會都設有茶文化相關的議題,吸引了眾多學者、藝術家及普通民眾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中國茶的悠久歷史和精湛工藝,也探討茶文化背后蘊含的哲學思想、生活美學和人文精神,加深了法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中國茶文化中強調的“和”“靜”理念,促使更多法國人將飲用中國茶視為一種身心放松、精神愉悅的生活方式。
隨著中國茶文化在法國的普及,中法茶產業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化。一方面,法國市場對中國高端茶葉的需求增加,為中國茶企帶來了出口的新機遇;另一方面,法國品牌運營理念也被引入中國,促進了茶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
貳
西學東漸
在中國,法國文化長久以來備受推祟,體現在國人對法國美食、時尚、藝術的熱愛上。早在17世紀末,隨著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法國文化開始悄悄滲透進中國。康熙二十六年(1688),法國傳教士張誠(原名Jean-Fran·ois Gerbillon)來到北京向康熙講授西學,并編譯《幾何原理》《哲學原理》等數學著作。到了19世紀,更多的法國文化元素,如建筑風格、藝術作品、生活方式等被引入中國。如上海的外灘就保留有許多融合了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至今仍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之一。
法國文化之所以在中國受到推崇,很大程度上源于雙方在生活美學上的高度共鳴。法國人對于生活的精致追求,體現在飲食文化、時尚潮流、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這與中國人講究的“生活之道”不謀而合。法國的飲茶文化融入了法國人特有的浪漫與精致,影響著當代中國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
法國人對茶的熱愛,不僅僅在于茶本身的味道,更在于飲茶時的整體體驗。法式茶館以其優雅的環境、精美的茶具和豐富的茶點,為顧客提供了一個享受慢生活、品味茶香的絕佳空間。這—理念逐漸影響了中國,特別是在一線城市,越來越多的高端茶館和咖啡廳開始模仿法式風情,提供更加精致的飲茶環境和茶品選擇,滿足了現代都市人對品質生活的需求。
法國文化中,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模糊,茶與藝術的結合便是這—理念的體現。在法國,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它常常與文學、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相融臺,形成獨特的文化體驗。這—趨勢也啟發了中國茶文化的創新,許多茶館和文化空間開始舉辦茶藝表演、茶與書畫展覽等活動,使茶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富有藝術氣息,促進了茶文化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法國作為時尚與奢侈品牌的聚集地,對高端茶葉品牌的接納和推廣,也影響了中國茶葉市場的走向。一些法國茶葉品牌,如Mariage Freres、Dammann Freres等,憑借其獨特的茶品調配和高端的包裝設計,吸引了中國消費者的注意,促使中國茶葉生產商在產品設計和品牌塑造上更加注重國際化和高端化,以滿足市場的新需求。
法國茶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它不僅提升了中國茶文化的精致度和國際化水平,還促進了茶與藝術、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茶文化保持了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同時吸收了外來文化的精華,展現出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姿態。
叁
中國茶緣
當代與中國結緣的法國著名茶人不勝枚舉,蘇菲·瑪索應該是最有名氣的—位,畢竟她是法國最有國際范的女演員。據說,她在一次訪問中國的過程中被中國茶文化的優雅所吸引。她開始學習泡茶技巧,并在家中設置了專門的茶室,用于品茶和冥想。不僅自己享受品茶的樂趣,她還積極向身邊的人推廣中國茶。她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品茶心得和茶藝表演照片,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和討論。
馬克·貝納爾也是—位對茶文化充滿熱情的法國茶人,他與中國茶文化的結緣始于一次偶然的旅行。旅途中,馬克被中國茶文化的深厚底蘊所吸引,在回到法國后,他開設了一家名為“中國之茶”的茶室,專門銷售各種中國茶葉,并舉,艨藝表演和講座,向法國民眾介紹中國茶的歷史、文化和品鑒方法。他的茶室成了法國茶文化愛好者交流學習的圣地。除了經營茶室,馬克還撰寫了多本關于中國茶的著作,將他的研究和心得分享給更多人。他的書籍深受讀者喜愛,成為法國茶文化領域的經典之作。
弗朗索瓦·約瑟夫是—位茶葉進口商,他的家族世代與中國茶葉有著緊密的聯系。他從小就對茶葉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在家族的熏陶下學習了茶葉的品鑒和貿易知識。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國茶文化,弗朗索瓦多次訪問中國各犬茶葉產區,與茶農和制茶師交流學習。他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帶回法國,并應用于自己的茶葉進口和銷售業務中。弗朗索瓦不僅銷售高質量的中國茶葉,還積極推廣中國茶文化。他舉辦茶藝表演和講座,向法國民眾介紹中國茶的歷史、文化和品鑒方法。
米歇爾·吉拉德是一位法國著名的廚師和美食家,但他對中國茶的熱情也廣為人知。他與中國結緣始于對中國食材和烹飪方法的研究,而在這一過程中,他逐漸發現了中國茶的魅力。他不僅在法國推廣中國茶,還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料理中,創造了獨特的茶飲與美食的結合。他經常在電視節目中分享他的茶與美食的見解,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愛上了中國茶。
結語
茶,作為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跨越了地理與文化的界限,以其獨有的方式連接著兩個遙遠國度的心靈。每一個故事、每一次交流都是中法友誼的生動注腳。在這個過程中,茶不僅傳遞了味道與香氣,更承載了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與尊重,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的永恒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