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茶,能組成—個最頂的茶局?頂級巖茶應該是什么樣的?或許只有在登峰相見的那一刻,你才能一下子明白什么是“巖骨花香”,什么是“巖韻”。
一場集齊“空谷幽蘭”“王威王”“牛首”“東方亮”“九崖丹樅”“不可思議”共6款“神”級好茶的“巖奢宴”品鑒會于武夷山溪谷留香茶書院舉行。茶會特邀馬來西亞茶道藝術家許玉蓮、《茶道》雜志社社長、資深茶人鄭光生引領品鑒,茶品由《茶道》主筆、資深茶人陳勇光沖泡,大家品茗暢談,現場流淌著歡喜與松弛的氛圍。
代表巖茶高級審美的茶品放在一起比較,猶如“神仙打架”,難分伯仲,喝完一輪,只剩驚嘆,最多只能說出更偏愛哪款。故將品鑒感受結合現場茶友的探討反饋作下記錄,以饗諸君。
巖上·空谷幽蘭
輕盈甘潤,啜之有骨
“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佳茗偶得之”。空谷幽蘭是武夷巖茶(犬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劉國英老師久負盛名的代表作。雖然焙火程度輕,卻十分穩定耐儲,茶葉表現張力十足。空谷幽蘭茶香馥郁,時而絲滑甘醇,時而辛香濃郁,變化萬千。
劉國英老師說,這款茶的顯著特點是它的香氣優雅豐富。第一泡同第二泡同第七八泡,每一泡的香氣都不同。除了空谷幽蘭的底番是蘭花番,我們還能聞出蜜桃香、樟木番、薄荷香……茶湯輕柔卻甘綿不絕,喉韻清冽,鮮爽甘潤,醇正而厚,啜之有骨。
這款茶以輕火呈現,為的是不遮蓋掉其他的品種特征。一般來講,輕火的茶容易造成湯薄之感,但空谷幽蘭卻醇厚,韻味強烈,沖泡十多泡也香氣綿長。
永樂天閣·王威王
不走尋常,高潔清澈
王威王是武夷巖茶(大紅抱)制作技藝傳承人劉鋒選育的品種。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喝了這泡茶,他們描述的口感都不—樣。據說每個人在第一口王威王茶湯里都會喝到屬于自己的茶湯初記憶。有的人講這泡茶有甘香,像好的生普;有人認為有碧螺春或者龍井的味道:安徽黃山人說有毛峰的昧道;安溪人說有鐵觀音的味道……反正這一泡茶很神奇,應該包含了大概有五大類茶的口感。
王威王用了九個山頭、九個不同樹種,采摘標準和武夷巖茶有所不同,僅采芽頭,它的葉子比小指甲蓋還要小,所以產量不高,要做出綠葉紅鑲邊的效果,工藝難度系數很大。觀干茶,干、爭,條索細嫩緊結,微卷,茶毫畢現,乍看不似巖茶。干香兼具碧螺春的豆香、猴魁的蘭花香、東方美人的蜜香。品鑒茶湯的時候香氣變化多端,滋味醇厚,集合了綠茶的鮮爽,生普的霸氣,巖茶的巖骨花香,讓人聯想起春天萬物回春的生命氣息,高潔清澈。
瑞泉·東方亮
一口驚艷,茶氣充盈
抿一口就驚艷到的茶,辨識度很高,桂皮味的霸氣和香氣馥郁持久。三道后肉桂的霸氣會漸漸地淡出,這時候花香就漸漸地透露了出來,非常優雅舒適的感覺。茶勁足,各方面都很均勻的一款茶,說不出什么缺點。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什么是“香清甘活”的優質巖茶的標準,這泡東方亮可以清楚地給你所有答案。蘭底花香不妖艷,果香馥郁醇厚,茶氣充盈,有收斂,有回甘,前段有絲絲清涼感,中段會出現一瞬苦底,算得上是拼配上乘之作。
孝文家茶·牛首
內功深厚,持久協調
牛首,是牛欄坑肉桂中的佼佼者,韻味飽滿而又獨特。與先香奪人的茶不同,茶湯一入口就讓人感受到了深藏于底的內涵。這種醇厚霸氣,還有復合香氣,以及它清涼持久的回味,在三坑兩澗里都是有可識別性的。茶湯中仿佛蘊含著混合木質和植物的清香,這是其厚重的山場氣韻。
茶湯整體稠厚,口腔的感覺飽滿有層次。整體的滋味甜柔、爽滑、糯感強,在滋味厚度增加后,會有較輕柔的苦,但是苦能迅速化開,同時帶來持續不斷的生津,讓口腔得到長久的滋潤,融合不同滋味在茶湯中的口感結構,展現出超高的協調性和持久的厚度。
溪谷留香·不可思議
一飲繁華,滿是美好
不可思議的知名度一方面緣于摩崖石刻“不可思議”四個字的廣為傳播,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牛欄坑山場的光環。初時沖泡這泡茶,感覺仿佛是堅果碾碎后沖泡開的味道,馥郁、濃烈,又透著些綿軟的香甜。隨著水溫降低,甜感逐漸凸顯,柔柔軟軟,舒展開來。
有人描述,其在香字的體現上有一種先聲奪人的氣勢,復合了各種香氣,有花香,有乳香,有桂皮香,有果香,有主草香,有堅果香,想要每—種香氣都剝離出來辨析有難度,但這么多香氣復合到一起,給人的體驗還是非常強烈的。
到三四道湯時,帶來山林茂野與溪風的山場氣息,涼感與勁道充斥于口腔。各種變化下無法讓人—語去道破,它該是哪種類型的香氣。后段的桂皮香、粽葉與木質本昧顯露,倒也沒有顯得湯水薄弱,而是溫軟柔滑,仿佛洗凈鉛華,還于自然,立于天地。茶湯自始至終橙黃明亮,清澈凈透。
皇山潤澗·九崖丹樅
叢香迷人,明銳不俗
九崖丹樅采摘自百年老樹,入口后就像文火慢燉很久的湯,醇厚、豐富、稠。隨著沖泡湯水次數的深入,其蘭花香清晰呈現,不僅叢香迷人、湯水細膩醇厚,而且花香高銳,回甘幽遠清爽。
它是老叢中的佼佼者,細膩柔美。產地古井是武夷山最神秘的山場之一,此處生長的老叢水仙獨具巖谷花香的山場氣息和滄桑悠遠的叢味。其中的滋味,難得的并非“三味”中的術質、苔蘚與糙米味道,稀罕的卻是這一份清銳的花香。清——干凈、細膩、清長,銳——高揚、不俗、明銳。
品鑒手記:
頂級巖茶有什么特征?
武夷巖茶之所以獨具神韻,久負盛名,是因為獨具“巖骨花香”。優越的自然生長環境塑造的“巖骨”是好巖茶的根基,而香來自于品種香、山場味、工藝香,既需要武夷山獨特的地理環境,也與茶樹品種、制茶工藝有關。
從茶湯的審美來看,晚清名人梁章鉅早已給出“何為好巖茶”的答案,他在游武夷時夜宿天游觀,與道士靜參品茶論茶,將武夷巖茶特征概括為“香清甘活”四字,可見“香清甘活”是一款武夷巖茶的基本素養。
“番”,是一泡好茶的起點,初喝茶的人認為有香的就是好茶。所謂最基礎的香甜,香要飽滿、悠長,甜要始終如一,清甜、甜美。當你真正了解茶、或嫻熟地掌控制茶工藝后,就知道,做出香,是最基本也最需要的,過程中的度與平衡也最難掌控。
“清”,為清澈。即一款好巖茶,湯水是清澈透亮的,不帶一絲雜質,更不會有渾濁感。入口極細膩,滑化,明顯感受到茶湯清晰,清透,純凈—一好原料、好天氣、好做工才做得到。巖茶還需要有好山場帶來的清正之氣與力道(骨感),又稠又厚,昧長、韻顯,生津回甘快又久,喝完滿嘴香韻、滿心歡喜和感動。
最關鍵的是“活”。活者,滋味鮮爽潤滑,清新甘醇,罄香悠遠,興味無窮。好巖茶,就像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氣血充足,滿面春風。經過沖泡后,葉底仿佛復蘇一般,均勻、鮮活、有彈性。
另外,好巖茶還有一些共同性——滋味要做清楚(如什么品種什么山場),要耐放(如做得夠熟夠透),要有本身的風格(如輕火、中火、足火皆有法可塑造)。于茶湯中,仿佛見到了山谷的花草生命,也見到制茶人、泡茶人的悲歡動靜。
雖然我們體驗了一場“巖奢宴”,但正如特別來賓知名茶人許玉蓮老師所言,我們以“欣賞”的心態品茶,相比較用“攀比名氣”的心態喝茶,所體悟到的味道境界是清晰的、通透的、干凈的。溪流過境,山谷丘壑,佳茗于此,武夷山框架結構和山水畫卷都有了,留香于唇齒間,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