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作為世界歷史事件的中國改革開放

2024-01-01 00:00:00董新春黨小曼
理論與現代化 2024年5期

摘要:中國改革開放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大事,也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大事。它內以客觀歷史規律為根據,外以無數普通個人的積極參與為依托,將億萬群眾的聰明才智匯聚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洪流,推進中華民族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由個人主體性增強和個人價值擴張所帶來的問題和隱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啟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錨定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道路上,妥善應對這些隱患和問題,能夠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同時不斷推進人的現代化,改革開放也將因此逐漸展現它的世界歷史意義。

關鍵詞:改革開放;人的發展;歷史規律;世界歷史意義

中圖分類號:A8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502(2024)05-0031-12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十分重要的大會,是對新時代新征程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再回答,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與世界歷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一樣,1978年開始的中國改革開放充滿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在四十多年時間里,我國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到現代工業社會的快速轉型,普通個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充分激發出來,整個社會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然而,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利益主體多元化、個人價值擴張也帶來了物質與精神、權利與責任、個人與社會的反差與失衡。立足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認真研判和妥善應對這些反差失衡、不斷推進人的現代化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 中國改革開放何以成為“世界歷史事件”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招。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它是社會主義超越資本主義、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節點。馬克思、恩格斯從現實的人及其物質生產活動出發,發現了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兩大動力,一是由社會結構諸要素,即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矛盾運動,它們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客觀動力,體現了歷史的客觀規律性;二是作為歷史主體和創造者的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過程中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主體動力,體現了人類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正是在歷史的客觀性與主體性、肯定人類主體作用的歷史辯證法與堅持從現實物質生產出發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完整統一中,人類社會才得以不斷發展進步[1]。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這一宏大歷史進程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

20世紀的學術思想史,在針對歷史是否存在客觀規律、人的主體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問題上曾經發生過一場轟轟烈烈的世紀爭論。當時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依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強調歷史規律的客觀性,論證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盡管這一觀點在特定歷史時期對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起過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它所隱含的強調客觀性而忽視主體能動性、強調必然性而忽視偶然性、強調宏觀整體而忽視微觀個人等非辯證非歷史的思維缺陷又給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帶來不容忽視的消極影響[2]。與其相反,作為歷史規律反對派的自由主義,無論是哈耶克的經濟學話語、阿隆對或然性的肯定、伯林的價值多元論視角,還是波普的邏輯學分析,似乎都在宣告一個“事實”——唯有具有自由意志的個人才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全然否定了歷史規律的存在。

從根本上說,這一世紀爭論是在現代社會多元化語境中,主體意識覺醒、渴望主宰自身命運的普通個人,試圖在宏大的人類歷史中尋找安身立命的問題,也是人類自古以來苦苦思索的人與歷史、人與世界關系的問題,在哲學史上以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唯意志論與宿命論、自由意志論與決定論等形式表現出來。在20世紀蘇聯馬克思主義與西方自由主義兩大理論陣營中,前者宣稱歷史的偶然性是沒有的,堅持一種嚴格的客觀的歷史必然性[3];后者則高舉個人自由旗幟,強調個人的主體性力量,似乎個人可以從現實世界抽離出來而獨存于世。然而,當我們跳出雙方的思維定式面對現實生活時就會發現,在這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之外卻是另一番天地。那就是,歷史與個人、客觀與主體、宏觀與微觀之間始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前提的關系。就歷史優先于具體個人、為具體個人提供實現理想的土壤而言,歷史及其規律的客觀性是毋庸置疑的;就歷史是生活于現實世界中的無數個人不斷超越自身、于細微處改寫歷史的角度而言,歷史發展又不能不帶有主體性的特征與維度。

魯迅曾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道路是無數個人基于客觀條件、按照主觀意圖在有意無意中走出來的。當客觀條件或無數人的行動目標發生變化時,舊路必然被新路所取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一方面從宏觀上強調歷史離不開人,“歷史的活動和思想就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4]286,另一方面又從微觀上指認個人能動性的發揮離不開客觀規律的制約與支持,個人主觀目的本身就是規律的外化和體現,用馬克思自己的話說就是“這個目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志服從這個目的。”[5]主觀的個人選擇與客觀的規律在本質上是相互包含、互為前提的關系,主觀選擇中暗含著客觀規律,而主觀目的實現又在細微處推動著歷史及其規律的生成。在當前多元化信息化時代,微觀個人與宏觀歷史的關系愈加密切。網友的一條看似微不足道的跟帖就可能導致貪官的落馬、不合理制度的廢止,普通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歷史的客觀規律性與人的主體性這種雙重維度交融互攝關系愈加明顯。1978年開始的中國改革開放正是歷史的雙重維度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歷史發展的客觀性維度來看,中國的改革開放是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必經環節。資本主義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它源于個人對自由的追求,但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作用下,其主流意識形態——自由主義所強調的“個人自由”對普通個人而言又始終是虛假兩面的謊言。特別是20世紀末以來,資本主義社會不僅內部矛盾重重,而且借助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外轉嫁矛盾,導致世界范圍內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關系日趨緊張。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文明似乎難以生存于真正現存的資本主義[6],以資本增殖為邏輯、以個人私利最大化為動力的西方現代文明正在走進死胡同。唯有揚棄資本主義,經過社會主義的過渡,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人類才可能真正擁有光明的未來。發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的改革開放正是通往這條希望大道的重要環節和步驟,盡管它發生在中國,但卻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從歷史發展的主體性維度來看,中國改革開放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作為歷史主體的人民群眾自主自愿的選擇。歷史說到底是人的活動,歷史規律不過是人的活動的規律。生活于特定時代、面對共同矛盾問題的億萬群眾的主觀意志和強烈訴求匯聚成一股革故鼎新、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強大洪流,其中既有無數普通個人的支持期盼和主動參與,也有少數政治領袖的倡導、組織和領導。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開放政策的出臺決不能歸因于具有天賦異稟政治領袖的突發奇想,而是產生于群眾實踐、作為群眾利益忠實代表的領袖順應時代大勢、回應和落實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審慎選擇。正是因為有了全國人民凝心聚力的決心和行動,每個人的潛能才得以充分激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得以不斷彰顯,中國社會才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轉型。

事實證明,發生在歷史發展的主體性和客觀性雙重維度結合處的中國改革開放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它使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看到了超越資本主義、逆襲翻盤的希望和可能,更重要的是,它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在追求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在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交流互鑒中,一種具有世界眼光、歷史視野、人類情懷的時代新人正在快速成長。它不是康德抽象個人基礎上的“世界公民”,更不是籠罩在黑格爾絕對精神下的“純粹”個人,而是馬克思主義意義上推動歷史前進的現實的個人。改革開放的世界歷史意義就在于它正憑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實踐把這種新型個人從理論變成現實,人類文明也因為這種新人的誕生和成長而翻開嶄新的一頁。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改革開放在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深層矛盾和問題。當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國內外各種矛盾復雜疊加的新階段,基于“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7]這一判斷,運用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個人與社會相統一的思想方法,回答什么是合乎歷史前進方向的新人、怎樣培育塑造這種新人、怎樣將其智慧和力量匯聚成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洪流成為亟須面對和解答的時代課題。為此,回顧和梳理馬克思、恩格斯在個人與社會關系問題上的思想觀點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對資本主義及其個人主義內核的批判中,馬克思揭示了一個非常淺顯的事實,那就是,個人從來都是現實的和具體的,個人的每一步發展都與社會和歷史密不可分,“每一個單個人的解放的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4]541。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不同把人類歷史劃分成三個階段,即“人的依賴關系”,“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后一階段是前一階段的延續,“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8]。馬克思是要以此表明,與資本主義相適應的看似獨立、實則抽象而孤立的個人只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由個人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社會個人”[9]終將取代它,并在個人與社會的高度統一中推動人類向“自由個性”階段邁進。馬克思對人類發展前景所做的這一理論展望,恩格斯從實踐角度對其做了呼應和印證。在《歐洲能否裁軍?》(1893)一文中,恩格斯分析了19世紀歐洲軍事領域的深刻變化指出,未來戰爭的勝利取決于士兵能否具有自覺將個人與集體相統一的意識,這種新型的個人(士兵)“只有在西方資本主義民族中存在的那種比較高的‘個人主義的’發展階段”[10]才有出現的可能,其中就昭示著超越資本主義“人的獨立性”階段、走向更高階段的自由個性的可能。在百年變局加速演變的21世紀,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思想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理性看待、妥善處理個人價值擴張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南、指明了前進方向。

二、中國改革開放作為“世界歷史事件”之隱憂

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從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中華民族從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的深刻轉型,其影響無疑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但其中最深刻的莫過于這一轉型給作為歷史主體和創造者的“人”的影響。如果說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人主要局限在馬克思所說的狹小范圍和孤立地點上發展,那么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人面對的就是一個世界范圍的廣闊空間。借助飛速發展的交通信息手段,普通人的視野不斷拓寬、能力不斷增強、社會關系不斷豐富、潛能不斷被激發喚醒。在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際、理想與現實、物質與精神的碰撞中,個人意識迅速覺醒,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然而,由于改革開放畢竟發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而難以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成長的煩惱”,其中最要研判和應對的就是由個人主體性增強、個人價值擴張所帶來的問題和隱患。

第一,從“我們”到“我”——思維視角的游移轉換。千百年來,由“靠天吃飯”的農業經濟生產方式所決定,人們根據血緣親疏組成相互依賴的群體,以“差序格局”的方式確定彼此的權利義務關系[11],形成了由“我們”的整體性生存發展為個體“我”的主動性創造性發揮提供條件的獨特人文精神[12]。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民族危亡、人民饑寒交迫的悲慘命運,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的基本原理提升改造傳統人文精神,采用“人民民主主義,或民主集體主義,或民主集中主義,或集體英雄主義”[13]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原本一盤散沙的民眾組織起來,經過二十八年浴血奮斗,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民族復興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又帶領全國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事實證明,唯有依靠集體力量、匯聚群眾智慧,中國式現代化才可能確立、鞏固和發展;也唯有將個人“小我”融入“我們”之中,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原則,個人才有可能借群體之力應對風險挑戰、戰勝艱難險阻,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深化,這種強調“我們”的整體性思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主要經濟運行機制的市場經濟畢竟是以企業為經營主體,依靠市場配置資源,遵循市場交換法則,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運行機制。與依靠經驗、循規蹈矩的傳統農業活動不同,它鼓勵創新、倡導個性,個人、個性和自我因而逐漸從“我們”中突顯出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我”的視角觀察世界,把自我利益的實現看作目標追求。個人意識迅速覺醒,集體觀念相對弱化,在少數人那里甚至演變成極端的個人主義,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緊張狀態。

第二,從一元到多元——社會價值結構的深刻變化。中國是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團結統一的國家,“中華文明長期的大一統傳統,形成了多元一體、團結集中的統一性”[14]。這是中華民族歷經劫難依然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原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近代以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悲慘局面,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注重團結統一的優秀文化傳統創造性地轉化為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分析意見,提出解決方案,然后向群眾宣傳動員并轉化為群眾的行動,以此最大程度地調動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強大的民族統一戰線,徹底終結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歷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面對來自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一系列嚴峻挑戰,中國共產黨人繼續發揚民主與集中相統一的原則,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有序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鞏固了新生的國家政權。改革開放后,面對百業待興、千頭萬緒的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中國共產黨人繼續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優越性,以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的方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事實證明,沒有強有力的核心和集中統一的領導,再遠大的目標、再宏偉的藍圖都難以實現;只有全黨步調整齊一致,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奮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任務才會一步步完成,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但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到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的確給以往一元化格局帶來不小的挑戰。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多種所有制并存、利益分化都導致了利益主體不斷多元化,人們更多關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和個體的感受,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格局因而逐漸形成。盡管這一轉變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但卻為各種形式的分散主義、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社會面臨碎片化的危險。在現實生活中,特別在面臨緊急、重大和復雜情況時,這些問題很可能因為各行其是、自作主張而貽誤時機,造成人員財產的重大損失,直接威脅個人和社會的生存發展。

第三,從重精神到重物質——價值偏好的傾斜失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來高度重視人的精神生活追求,把它看作是人之為人、“最為天下貴”的根本原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發展出以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為代表的革命文化,凝結成建設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目標,引領無數仁人志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奮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這種新文化進一步發展為以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等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文化,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挑戰的強大精神動力。改革開放后,這種文化又發展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原則,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在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又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出以改革開放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等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事實證明,在追求民族復興的實踐中,重視精神生活追求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創造性地轉化為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沒有它,中華民族就會喪失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民族復興的夢想就難以實現。

當然也須看到,事物的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必須利用市場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推動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就為市場的逐利本性提供了滋生蔓延的空間。在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日益豐富的物質產品以及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天然向往的共同作用下,一些人逐漸沉迷于對“物”的無度追求中。物質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甚囂塵上,精神生活日漸蒼白,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變成不得不面對的時代難題。

第四,從社會責任到個人權利——價值訴求的反轉失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來倡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鼓勵每個人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這種強烈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擔當轉化成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奮勇前進的強大思想動力,引領著所有關心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有識之士挺身而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這種擔當意識引領著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制度、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后,還是這種強烈的擔當意識激勵著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對人民無比熱愛的偉大情懷、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和開拓創新的政治勇氣,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從此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事實證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是無數仁人志士甘愿為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的思想武器。沒有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沒有實現的可能。

當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處理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問題上也的確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一些人把目光從崇高的遠方轉向了日常的當下、從重視責任義務轉向對個人自由權利的過分推崇,由此形成了自我中心、個人優先、權力至上等錯誤思想。以往那種忍辱負重、成全“大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被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個人主義和短視主義所淹沒,社會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原子化”的危險,這直接危害個人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轉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個人主體意識的覺醒和個人價值的擴張是其中最需要關注和研判的問題。從小處說,它關系到個人的健康發展;從大處說,它關系著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進行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果因為所存在問題而全盤否定改革開放、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中國式現代化無疑是錯誤的,其后果只能是走老路、開歷史的倒車;但如果輕視和漠視所存在問題、任由問題發展蔓延更是極端錯誤和危險的,其后果可能是走邪路、犯顛覆性錯誤。“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15]。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6],特別是在始終確保改革開放正確政治方向、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引領廣大人民群眾深刻理解和切實貫徹馬克思主義個人與社會相統一的思想,將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匯聚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強大力量,不斷推進人的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才是真正科學的態度。

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世界歷史意義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所作的重大戰略部署。大會錨定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確立了未來10年的社會發展總目標,即“到二○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16]。作為改革開放總體進程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義就在于隨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戰略部署任務的逐步完成,改革開放也將逐漸展現它的世界歷史意義——它在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任務的同時,還將積極揚棄西方現代文明成果,在不斷推進人的現代化的過程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

世界歷史是伴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而同步形成和發展的。在前資本主義社會,落后的交通技術、低下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人們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依靠“人的依賴關系”生存和發展,世界歷史還沒有出現的可能。到了近代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發展以后,人類歷史才開始向世界歷史轉變。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比,資本主義是打著個人自由旗號,以近現代大工業為載體,以資本增殖為邏輯,運用自由市場和自由競爭手段追求私利最大化的生產方式。在不斷生產、并向全世界銷售商品的過程中,它“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4]566,不斷打破民族和國家的界限,跨區域、跨民族、跨國家的交往成為必然,人類從此進入整體化、普遍化發展的“世界歷史”階段,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也由此展開,其最初形式就是以資本主義為載體的西方現代化。

歷史地看,相對于生產力低下的封建制生產關系而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無疑是一次巨大的社會進步。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物質生產水平極大提高、社會關系日益豐富、民族交往日益頻繁,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可能,馬克思也認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17]36。然而,這些發展的背面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資本主義的每一步成長與擴張都充滿了血和淚。它用殘酷的方法逼迫本國勞動大眾接受剝削和奴役,又用戰爭、殖民和殺戮的方法迫使農業民族從屬于工業民族、非資本主義文明從屬于資本主義文明、東方從屬于西方,“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17]35。現代化成了一切民族之普遍的歷史性命運[18]。

中華民族就是在這一世界歷史背景中被裹挾進西方現代化乃至整個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的。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無數仁人志士歷盡千辛萬苦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但均以失敗告終。1917年的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它以科學的和道義的力量讓先進的中國人看到了救亡圖存的希望。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標志,中華民族從此開始了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百年歷程。中國人民也在此過程中伴隨著“人的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不斷勇毅前行。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由被動轉入主動,煥然一新。黨領導人民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中國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中,為創造美好生活而不斷努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開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漲。

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受住來自國內國際各方面風險挑戰的考驗,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和具體舉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在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堅定、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歷史主動和歷史創造精神更加強烈。

我們在肯定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偉大成就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改革開放及中國式現代化發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歷史方位決定了發展和完善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必定漫長而曲折。從國際上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從國內看,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市場體系仍不健全,農業基礎還不穩固,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在短板,意識形態領域也存在諸多風險與挑戰。如何在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風險多發期的復雜背景下妥善化解風險、贏得戰略主動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航船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19]113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然要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面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發揮好“人的因素”至關重要,這里的“人”“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認識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為之而奮斗的有堅定信念的人”[19]190。以馬克思主義現實的人及人與社會的關系思想為指引,理性應對和妥善化解個人價值擴張所帶來的風險隱患,培育和塑造大批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努力推動社會進步、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走深走實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通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和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同時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勵人、鼓舞人,建立健全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和文明建設的工作機制,讓每個“小我”融入民族復興偉業之中,鼓勵和引導每個人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境界、增強本領、拓寬視野,從中理解和領悟馬克思所說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7]53的道理,不斷提高“人的現代化”水平,推動社會向“自由個性”階段邁進。

總而言之,當資本主義現代化所蘊含的潛力與這種潛力實現之不可能性之間的張力日益突顯[20],當頑固堅持個人至上的西方現代文明越來越難以適應不斷增強的組織性、互聯性和整體性的時代發展需要,人類已經走到了必須摒棄重己、崇私、尚惡的個人主義倫理,轉而強調包容、尊重、引導、協調的群體關懷的歷史轉折點,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出現在個人主義的最終階段,絕不只是一種巧合[21]。隨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的開啟,隨著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乃至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任務的完成,中國的改革開放將進一步展現它的世界歷史意義,這意味著中華民族正發展成為擔當“世界歷史任務”的民族。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積極借鑒各種現代文明成果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逐漸成形,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文明新圖景將徐徐展開。

參考文獻:

[1]張一兵.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董新春.在歷史規律與自由選擇之間——關于歷史規律存在性問題的世紀爭論及其啟示[J].江西社會科學,2009(2).

[3]尼·布哈林.歷史唯物主義理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6]諾姆·喬姆斯基.未經同意的同意[M].李鈞鵬,周文星,王人力,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3.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64.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1.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3.

[11]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2]樓宇烈.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華書局,2016.

[13]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8.

[14]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3(17).

[1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9.

[16]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N].人民日報,2024-07-22.

[1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吳曉明.世界歷史與中國道路的百年探索[J].中國社會科學,2021(6).

[19]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安東尼·吉登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對馬克思、涂爾干和韋伯著作的分析[M].郭忠華,潘華凌,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21] 丹尼爾·沙拉漢.個人主義的譜系[M].儲智勇,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World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DONG Xinchun," DANG Xiaoman

Abstract: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up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an event of global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laws and relies on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countless ordinary individuals. It gathers the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into a torre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ing the great leap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prosperity to strength. However, in this process, problems and hidden dangers have emerged due to the over-emphasis on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and individual values.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has embarked on a new journey to further deepen reforms comprehensively. We need to deal with these hidden dangers and problems on the path to building a high-leve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achiev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esides, we will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ividuals while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country and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result,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up will further reveal its significance in world history.

Key words: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up; human development; historical laws; significance in world history

責任編輯:鄧" "喆

基金項目: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恩格斯的個人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項目編號:TJKS20-012。

作者簡介:董新春(1973—),女,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黨小曼(1998—),女,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天堂av综合网| 黄色国产在线|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男人的天堂|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产91在线|中文|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在线|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精品三级网站| 成人蜜桃网|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欧美午夜视频|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热99精品视频|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午夜毛片福利|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va| 曰AV在线无码|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啊嗯不日本网站|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日本国产在线|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国产在线看| 成人精品亚洲| 色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97se综合|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流白浆视频|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欧美啪啪精品| 黄色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理论片一区| 找国产毛片看| 91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91亚瑟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久久伊人色|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