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入挖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重要論述中的原創性貢獻,需要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探究其對青年地位的定位,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三個角度體現其對青年教育的規劃,從堅定黨的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定理想信念三個維度闡釋其對青年成長成才的要求。
關鍵詞:習近平;青年;重要論述;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原創性貢獻
中圖分類號:D4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513(2024)-03-093-07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的重要論述植根于當代青年工作發展的現實土壤,立足于黨的江山后繼有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順應中國青年發展歷史脈絡與成長規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既與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一脈相承又呼應時代之需,處處體現著馬克思主義青年觀中國化時代化取得的開創性進展。習近平總書記在現實工作中不斷探索“什么是青年”“如何教育青年”“如何引導青年成才”的時代答案,是對青年地位的準確研判、對青年教育的系統謀劃以及對青年成才的深情展望,集中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的重要論述當中,既是對中國共產黨青年思想的血脈賡續,同時是對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理論創新,為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體
系貢獻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戰略性的新觀點新提法。深入研究習近平關于青年的重要論述,有助于進一步參透習近平總書記
關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整體思路和系統謀劃,從而更加高效地開展黨的青年工作,為黨吹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沖鋒號角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有效方案。
一、地位之維:青年地位和價值動態躍遷
習近平關于青年地位的重要論述立意深遠、邏輯嚴密,立足于個人、國家和全人類三個層面審視青年的時代價值與歷史使命,在不斷對“什么是青年”的追問中向世人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在追求自身完善、助力國家發展以及維護世界和平中做出的巨大努力。
(一)個人層面:新時代中國青年素質過硬、堪當大任
青年人朝氣蓬勃,是全社會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群體[1]。中國共產黨人高度重視青年,根據黨所處不同的歷史高度審視和把握青年個性特質,力求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青年,正確帶動青年追求遠大又光明的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推動黨和國家事業持續蓬勃發展、黨的江山后繼有人的戰略視角,正確認識和對待青年群體,與此同時追溯歷史源流,開辟時代新路,堅持黨管青年的政治方略,匯聚更多青年力量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從百年來中國青年在實現民族獨立、國家振興的道路上做出的卓越貢獻中習近平總書記看到了青年的突出能力和使命擔當,“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2]的語句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高度信任與殷切囑托,同時青年無論在平凡崗位還是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敢無私、先人后己的優秀表現也用實際行動回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彰顯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青春本色。即便青年在國家建設、疫情防控過程中展現了巨大能量,習近平總書記也并非一味表揚,而是客觀地指出了青年群體具有經驗缺乏、抗擊風險能力欠佳等缺點,期盼青年在日后的火熱實踐中不斷進一步完善自身。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呼吁全黨全國人民關心愛護青年、積極引領青年,幫助青年練就過硬本領,更好地完善青年自身,為青年建功立業搭建舞臺[3]。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青年特征與價值定位的原創性概括對青年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現實的指導性意義。
(二)國家層面:寄望新時代青年心有家國、沖鋒在前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在總書記的親切話語中我們總是能聽到青年與國家強盛、民族復興是緊密聯系著的、青年是被全國各族人民關愛著的溫暖語句。中國從任由他人瓜分豆剖凌辱踐踏到如今邁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其中每個歷史時期都有青年的參與。從不同歷史時期賦予青年的歷史任務來看,黨和國家高度認可青年能力,盼望青年在社會變化發展、推動歷史進步的實踐歷程中展現青春力量。從“負起再造國家民族之責任” 到“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從“永久奮斗”到“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從“創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分子”到“堪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4],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就重視青年、信任青年、依靠青年,對青年寄予了深切厚望。
在全國各民族青年的努力建設下,中國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各領域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錨定經由黨的二十大制定的中心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5],寄望青年們平時在各自的工作領域中發光發亮,在祖國需要青年時挺膺擔當。
翻開千年華夏史冊,中國青年在救亡圖存的路上拋頭顱灑熱血、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危急時刻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迎難而上,32萬支青年突擊隊、550余萬名青年為守護國家人民堅守抗疫一線,用事實向世界證明中國青年深入骨髓的大無畏精神[6]。在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和真切期盼中,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國家的榮光為榮光,以人民幸福為幸福,面對復興民族之大任、建設國家之重責一如歷史上的中國青年,始終懷揣著熱烈的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在奮力建設祖國的路途上一步一個腳印,造就了今日之國家、今日之民族。
(三)世界層面:呼吁新時代青年胸懷天下、剛健有為
青年是未來世界的領導者和建設者,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擔當,人類就有希望[7]。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守護全人類共同利益為出發點向世界真誠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邀請函,同時習近平宗旨呼吁青年,作為“人民友誼的生力軍”要向世界青年發出真誠倡議,共同為建設共贏共享、發展繁榮、健康安全、互尊互鑒的美好未來貢獻青春力量和原創性的中國方案[6]。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向普遍交往方向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必將成為統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與人類社會發展、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未來發展方向、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方法論遵循[8]。
中國共青團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談到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是“更好地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9]。“中國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務計劃”中的700多名志愿者在20多個國家為當地政府和公民在醫療衛生、農業技術、土木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務[6]。
二、教育之維: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思想的新時代揚帆
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視青年教育,認為教育能使青年廓清自身“真正利益”而不是麻木地成為可供資產階級隨意剝削的勞動力,青年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理順人類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必然規律,從而自發反抗壓迫成為建設共產主義事業的革命斗士。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10],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三大基礎性、戰略性支撐[3],這些重要論斷體現了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性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結合現階段教育任務、目標原則、方法路徑、戰略安排以及教育機制,將教育的根本問題開創性地分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三個重要部分,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三部分邏輯自洽、有機統一,形成一條較為完備的育人鏈條,是黨指導教育工作有序進行平穩發展的行動指南。
(一)“為誰培養人”:教育事業的根本性問題
“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本身具有一定的政治特性,其方位處于“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的上游,對“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在實踐上和理論上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11]。且教育在本質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屬性[12],是國家政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內國外形勢的深刻變化給我國帶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網絡基礎設施的建成與普及,各種文化交融匯通、多種思想交流碰撞、海量信息噴涌式來襲等已成為常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社會長期處于和平穩定狀態,經濟也在穩步向好發展,然外部敵對勢力長期對我國進行干擾和分化,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提醒道“國外各種敵對勢力,總是企圖讓我們黨改旗易幟、改名換姓,其要害就是企圖讓我們丟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丟掉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13]。敵對分子妄圖通過打斷中國人民的“主心骨”、粉碎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來瓦解中國人民的力量,以實現自身的邪惡圖謀,而其重點爭奪的對象就是青年群體。從各種敵對勢力的表現可以說明,青年教育的根本方向大旗必須扎穩、扎牢,在信仰馬克思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以及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方面絕不能左右搖擺,在根本上砸碎邪惡勢力的算盤,防微杜漸,從教育青年入手鑄牢意識形態“防火墻”,維護國家整體安全。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研究厘定我國未來教育事業發展方向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將“兩個服務”增加“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和“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兩項,演變為“四個服務”,著重體現了為黨育才的教育根本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14],也將青年教育的根本性問題指向了國家、民族和黨。立足國際國內雙重視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15],教育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和反對派[16]。
“為誰培養人”的答案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推動青年教育思想中國化時代化創新發展,是通過對國情世情進行綜合考量后在青年教育領域的合理應變,是堅決履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要求的現實做法,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與價值觀的靈活應用。
(二)“培養什么人”:教育事業的首要問題
“培養什么人”是在“為誰培養人”答案基礎上的再探討與再細化,對“如何培養人”的現實操作具有正本清源、舉旗定向的作用。關于“培養什么人”問題的重要論斷回歸了教育本體的人本性,是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堅持、豐富和發展[17]。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3],廓清了青年“好”的評判標準和基本內涵,并為青年的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歷史行進到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民族復興道阻且長。是否算得上是新時代好青年要從四個維度來評判,“有理想”作為“好青年”的前提條件,要求青年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真正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和深刻用意;“敢擔當”是“好青年”必備的內在要求,能自覺擔當起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關鍵時刻靠得住,面對誘惑立得住;“能吃苦”是“好青年”必須具備的精神特質,當代青年幸逢盛世,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能被豐裕的物質條件磨平了、磨沒了,只有歷經風雨的青年,才能“華麗蛻變”“破繭成蝶”;“肯奮斗”是“好青年”必須展現出的實踐作為,中華民族的今天是過去一代代中國青年奮斗出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同樣需要當代青年接續奮斗。
“培養什么人”關乎無數革命先烈不懼犧牲建立的黨的偉大事業是否后繼有人,關乎黨和國家制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否能成為現實,關乎全人類是否能持續進步、全世界是否能永久和平。“培養什么人”的問題是黨和國家依照時代主題動態考量的永恒命題,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養什么人”問題的科學回答給出了當今時代關于青年培養目標問題的最好回應。
(三)“如何培養人”:教育培養工作的具體落實
“如何培養人”的答案是習近平青年觀中關于青年培養方法的具體落實與寶貴經驗的系統總結,其中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主線貫穿教育全過程并運用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戰略決策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整體布局的順利實施。習近平總書記用“九個堅持”生動詮釋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實質核心和生動內涵,簡明扼要、內容全面,體現了黨在探索教育發展規律上取得的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教育實踐相結合的寶貴結晶。
為真正將立德樹人貫穿在教育實踐全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脈絡和獨特規律進行全面考量的基礎上緊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教育主旋律,牢牢抓住青年思想道德全面形成的“拔節育穗”關鍵時期,指出要大力落實理想信念教育以避免青年精神缺“鈣”、要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擺正青年價值航向、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扎根中華大地綻放時代之花、要協同發展勞動教育和實踐教育以磨煉青年成就青年。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與青年朋友們進行面對面交流,給青年們回信,通過話語和信件使青年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總書記對自己的關心和關愛,在行動上更加積極履行愛黨愛國愛人民愛世界的誓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全面研討與系統謀劃,將現實制度保障落到實處,確保黨和國家制定的教育計劃和任務順利進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教育工作的政治保障,辦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教育;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營造未來人才井噴式增長的美好圖景;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夯實教育事業基礎建構;要推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引領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為未來教育事業發展的保障體系做出了整體規劃,以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推進教育事業盡快實現現代化、切實提升教育質量,是全面依法治國在教育領域內的具體落實。
三、 成才之維:以馬克思主義青年人才思想助力新時代好青年成長成才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論述處處體現著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高度統一,在對青年的成長發展空間做出合理展望的同時給出了助力青年成才的實施路徑,是馬克思主義青年人才思想在中國土地上的創新應用。“新時代好青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成才目標的重新厘定,體現了黨在世界格局飛速演變、國內發展環境變化復雜的形勢下對青年成長規律的進一步摸索,為黨持續助力新時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提供了實踐指南。
(一)堅持黨的領導,奉行黨管青年原則
中國的青年人才隊伍,必須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的,是胸懷夢想又腳踏實地、敢作敢為又善作善成的,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把穩自身成才的正確航向。中國青年有本領、有理想、有擔當,擁有深入血脈的紅色基因、艱苦奮斗的文化傳承,在黨的各個重要時期都交出了不負人民、不負時代的滿意答卷。在習近平總書記眼中,青年工作有著極強的政治性,因此要站在保證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戰略高度規劃青年工作整體布局,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權決不能被輕易撼動。
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成才思想體現著強烈的人民性,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為青年追求更高人生境界、實現青春理想插上夢的翅膀。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促進大學生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共青團中央作出承諾——全團實施共青團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每年幫助[18]萬名以上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找到工作[19]。中國共產黨以青年的現實困境為工作切入點,盡最大努力為青年排憂解難,讓青年更加自覺地向黨靠攏,投身黨的偉大事業中去。
為了將廣大青年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在許多重要文獻中多次呼吁青年聽黨話、跟黨走,高度肯定青年勉勵青年,讓青年在黨和人民鼓勵的話語中不斷要求進步。《中長期青年規劃(2016—2025年)》是新中國第一個國家層面的綜合型青年發展規劃,文件中第一次鮮明提出了黨管青年的重要原則[19]。《規劃》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領域的規律性探索,是中國特色青年發展政策體系的奠基性文件,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青年發展事業的頂層設計和真切關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的出版發行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青年生逢盛世砥礪奮進,面對疫情視死如歸的良好精神風貌;《論黨的青年工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發展成果和青年成長成才工作規律性認識的集中體現和精煉總結。這些出版物是習近平青年成才思想的高度凝練和詳細闡釋,立意深刻、目光長遠,是當代培養青年成才的重要理論借鑒。
(二)堅持問題導向,實施青年優先發展戰略
青年在成為受益者時會積極主動地尋求融入現有秩序,而在成為受害者時有可能會成為現有秩序的破壞力量[20]。馬克思認為人們所為之奮斗的一切都與其自身利益緊密相連,習近平總書記深以為然,在處理青年問題上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多次號召全黨要兼顧好青年的成長發展與利益保障,著力解決青年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
青年因內在經驗、社會技能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競爭中與其他群體狹路相逢時往往處于相對弱勢,習近平總書記心系青年,精準洞悉了青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針對青年苦于因內在劣勢與外部窘境發展受困的現狀,黨和國家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分析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矛盾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的青年發展現狀,推動有助于青年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給予青年更大的舞臺施展才能、建功立業。
《中長期青年規劃(2016—2025年)》提出黨和國家事業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19]。該戰略要求把青年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優先考慮青年的教育、資源分配、社會參與、社會福利等方面,并配備相應法律法規確保戰略的正常施行。青年發展成才不僅要依靠自身的勤勉,同時也要借助青年受益政策、就業保障機制以及促進發展戰略的有力支持。
(三)堅定理想信念,把穩青年成長航向
如果說黨管青年原則是黨對青年成才方向的整體把控,理想信念則是青年自身對成長成才方向的價值選擇。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無產階級政黨安身立命、執政興國的重要條件,是青年拼搏奮進、盡展其才道路上的明亮燈塔。縱觀百年來黨的發展史可以看出,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教育貫穿始終,鑄牢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青年于外可抵御海量信息沖擊和環境變化,于內可堅定個人立場和奮斗方向,在廣闊天地中大展身手、大有作為。習近平總書記運用“人生第一粒扣子”“精神之鈣”等提法比喻理想信念,用通俗易懂的表述讓廣大青年意識到理想信念對人生起到的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放在“三個務必”之首,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具體實踐和理論體現;新時代好青年的四個要求也將“有理想”置于首位,足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理想信念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體現了習近平青年成才思想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必須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21]。他自己就反復用心讀馬克思主義原著,即便用的是窯洞里的煤油燈,也將《資本論》讀了三遍。在對馬列著作閱讀學習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重新思索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人民和歷史雙重選擇的合理性所在以及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必然性所在。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認識到的理論才能自覺接受、堅定不移,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習并信仰馬克思主義的言傳身教。
自“五四運動”開始,中國青年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富民強,前赴后繼用熱血青春繪就大美中國。沐浴在黨真切關懷下青年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始終心懷人民、胸懷天下。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拳拳期許和真切勉勵將成為新時代青年蕩滌心靈、磨礪自身、攻堅克難、勇毅前行的精神鼓舞和強勁動力。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30(2).
[2]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2).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黨建,2022,419(11):4-28.
[4]鄧希泉.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對青年期許的傳承與演進[J].人民論壇,2021(25):41-45.
[5]黃玥,徐壯,張研. 青春,在復興征程上閃閃發光[N]. 新華每日電訊,2023-06-19(1).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青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9,39-40,41-42.
[7]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九屆青年論壇開幕式上的賀詞[N].人民日報,2015-10-27(1).
[8]黨銳鋒,李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原創性貢獻和方法論啟示[J].寧夏社會科學,2022(3):30-37.
[9]阿東.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動員引領廣大青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中國共青團,2023,526(12):9-27.
[10]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黨建,2017,359(11):15-34.
[11]石中英.“培養什么人”問題的70年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9(1):51-57.
[12]瞿葆奎,沈劍平.教育學文集(第1卷):教育與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74.
[13]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65.
[14]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8.
[15]孫春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N].人民日報,2022-11-09(6).
[16]楊迅.習近平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和中方企業家委員[N].人民日報,2017-10-31(1).
[17]施佳歡,張亮.習近平教育重要論述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137-147.
[18]王姍姍.幫助就業困難大學生 團組織一直在努力[N].中國青年報,2023-06-23(4).
[19]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N].人民日報,2017-04-14(1).
[20]張良馴.青年優先發展的邏輯理路與實踐路徑[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3):23-32.
[21]姜潔,楊昊. 總書記的“青年觀”[N]. 人民日報,2023-05-03(1).
The Original Contribu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Youth
SONG Chengxin, MU Meitong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comprehend the original contribution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youth,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his position on the status of youth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state,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to reflect his plan for youth education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for whom to cultivate, what to cultivate, and how to cultivate”; and to clarify his requirements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firm party leadership, adherence to the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firm ideals and beliefs.
Keywords: XI Jinping; youth; important discourses; Marxist Youth Thought; original contributions
(責任編輯:侯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