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為推動高等教育加速轉型與多元發展,法國政府于2021年提出并實施“多元卓越計劃”。該計劃的核心目標在于促進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在教學、地方行動、科學研究、學生生活以及科學技術文化等領域的卓越轉型實踐。以人本、資源、競爭、地緣等多重實踐邏輯相互交織為基石,共同驅動著法國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轉型,從而構筑法國更為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經過三期評選,法國政府共遴選出46個展現卓越潛力和高度創新性的“多元卓越計劃”項目,并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探討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行動路徑和實踐邏輯,深入理解法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內在機理,能為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與啟示。
關鍵詞:多元卓越計劃;加速轉型;多元發展;法國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9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0717(2024)04-0076-12
高等教育作為國家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被視為推動科技創新、培養人才、促進社會進步的關鍵引擎。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領域中的一股潮流,各國或地區相繼出臺政策來推動大學的自我革新和卓越發展[1]。自2007年薩科齊政府上臺以來,法國在高等教育轉型與一流大學建設方面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改革,逐漸探索出獨具法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路[2]28-43。特別是2021年,法國政府基于“卓越大學計劃”(Initiatives d’Excellence,IDEX)和“卓越創新計劃”(Initiative Science-Innovation-Territoires-économie,I-SITE),進一步提出了“多元卓越計劃”(Les lauréats du programme Excellence sous toutes ses formes,ExcellenceES),旨在推動法國高等教育從傳統模式向多元化、創新型模式的深刻轉變。法國政府“多元卓越計劃”的實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法國大學的國際競爭力,為法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和社會經濟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既是一個世界性的高等教育改革命題,也是新時代我國大學發展的重要任務。若要順利闖過高等教育“深水區”,大學轉型發展是唯一路徑[3]。近年來,國內學者對大學轉型發展的領域、模式、路徑等[4-6]進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要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經驗,推動我國高校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但遺憾的是,目前國內關于大學轉型發展的國際經驗的研究成果較為缺乏。我們仍需要進一步思考:我國高等教育需要向何領域和方向轉型發展,高質量轉型發展如何實現,國際上高等教育的轉型發展有哪些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有鑒于此,研究法國政府提出并實施的“多元卓越計劃”不僅有助于深入了解法國高等教育轉型的實踐經驗,更能為我國高等教育變革和轉型發展提供寶貴的啟示和借鑒,有助于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一、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實施背景
為應對智能科技時代的挑戰、突破當前高等教育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法國政府推出了“多元卓越計劃”,以推動法國高等教育加速轉型和多元發展。
(一)智能科技背景下國家發展的戰略抉擇
在智能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對未來科技的戰略性抉擇。法國政府將高等教育領域視為推動國家創新發展的戰略重地。為保持其在全球經濟科技競爭中的領先地位,法國著重加大高等教育改革與轉型的支持力度,以培養高素質的科技創新人才,“多元卓越計劃”則是法國政府調整與優化高等教育體系的關鍵舉措。首先,該計劃源于法國國家發展的深層次戰略需求。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一員,法國在知識經濟和科技創新成為國際競爭焦點的背景下,亟須通過提升高等教育質量與水平,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人才,進而為國家的經濟、科技和社會進步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同時,法國政府致力于推動科研和教育的卓越發展,以應對國內外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多元挑戰。為此,法國政府從“法國2030”項目中劃撥出高達8億歐元的專項資金,用于資助高等教育研究和創新活動,確保“多元卓越計劃”得以順利落地和有效實施。通過該計劃的實施,法國政府旨在打造一批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學,從而引領國家創新體系的發展,提升法國在高等教育和研究領域的國際競爭力[7]。其次,智能科技時代的國際競爭壓力推動了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出臺。智能科技時代的到來加劇了國際競爭的壓力,各國紛紛認識到科技創新在推動經濟發展和提升國家競爭力中的核心作用。法國為了保持和提升其在國際舞臺上卓越的高等教育競爭力,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突破。因此,法國政府適時推出了“多元卓越計劃”,試圖通過優化高等教育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科研創新能力以及提高國際聲譽,促使法國高等教育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更為有利的地位。最后,智能科技的發展為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實施提供了強勁的驅動力。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科技的飛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科研探索方向以及組織管理機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法國政府緊扣智能科技發展的時代脈搏,期待通過實施“多元卓越計劃”以積極響應全球科技變革趨勢,鞏固和提升其在全球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
(二)法國大學發展亟須突破現實困境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實施可歸因于法國政府對大學發展存在的資源分配不均、教育質量危機以及大學與區域經濟發展脫節等現實困境的深刻洞察與積極回應。首先,資源分配不均一直是制約法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一方面,法國在大學合并過程中,機構內部資源分配不均,且出現明顯的等級差異。不均衡的資源配置不僅影響了大學合并的順利進行,更可能對合并后大學的整體發展和教育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如里爾一大、里爾二大和里爾三大合并時,“新”里爾大學在資源分配過程中被指控偏袒某些部門或院系[8]。另一方面,法國不同大學之間的資源差距較為明顯。諸如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索邦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等頂尖學府,憑借其卓越的聲譽和影響力,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資金投入,從而擁有先進的研究設施、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及雄厚的師資力量。相比之下,一些地方性大學和行業特色學院往往面臨著教學和研究資源匱乏的困境。不均衡的資源分配格局不僅導致了法國高校之間在辦學實力、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法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整體進步。法國“多元卓越計劃”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對不同類型大學的支持力度,注重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發展,縮小高校之間的水平差距,促進整個法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均衡發展。其次,法國的高等教育體系面臨著教育質量危機。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高等教育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以適應新的需求和挑戰。然而,法國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張和學業失敗使得社會各界對法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出了質疑[2]28-43。在傳統的大學教育模式下,人才培養往往過于偏重學術研究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與社會實際需求和應用之間的緊密聯系。最后,大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脫節也是法國高等教育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法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現象顯著,而大學是驅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之一,其發揮的作用卻遠未達到公眾預期。大學與當地產業和企業的合作機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產學研融合模式,導致學術研究成果難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進而制約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步伐。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法國高等教育機構必須正視這些嚴峻挑戰,積極尋求改革與創新之道,以提升法國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因此,法國政府實施“多元卓越計劃”,旨在通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區域經濟與大學協同發展等舉措,推動法國高等教育向更加多元、包容、卓越的方向發展。
(三)法國“卓越系列計劃”的傳承與創新
隨著全球高等教育競爭的日趨激烈,法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逐漸下滑,其在新一輪的國際高等教育市場角逐中逐漸顯露出疲態。為重振法國高等教育的國際聲譽,提升其在全球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排名,法國政府于2010年啟動了“卓越大學計劃”,該計劃旨在將資源集中在十所左右的大學,通過財政支持和改革措施,重塑法國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形象[9]。盡管“卓越大學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法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進步,但資源分配不均和改革執行難等問題依然凸顯。鑒于此,法國政府在2016年基于“卓越大學計劃”進一步推出“卓越創新計劃”。該計劃聚焦于大學科研原始創新,雖然對革新和重塑法國高等教育與科研體系、提升法國大學的國際排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忽視了人才培養。時至2021年,法國政府在“卓越大學計劃”和“卓越創新計劃”的基礎上繼續推出“多元卓越計劃”,期望有效推動法國高等教育機構的高質量轉型發展,建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卓越大學。因而,“多元卓越計劃”與“卓越大學計劃”和“卓越創新計劃”有著緊密的聯系和互補性,是對“卓越系列計劃”的傳承與創新。首先,“多元卓越計劃”延續了“卓越大學計劃”和“卓越創新計劃”的核心目標,即提高法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卓越系列計劃”均致力于提高法國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的水準,強化法國高校的國際影響力,提升法國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競爭力。其次,“多元卓越計劃”在傳承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元化的元素,實現了創新性拓展。與“卓越大學計劃”和“卓越創新計劃”主要聚焦于提升少數大學的綜合實力不同,“多元卓越計劃”更加注重在法國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推動多樣性和包容性發展。該計劃不僅關注法國頂尖學府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更致力于在各類高等教育機構中催生卓越,確保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和高等教育質量的普遍提升。最后,“多元卓越計劃”試圖促進法國各個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協同發展。與之前的計劃相比,“多元卓越計劃”更加強調各個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鼓勵資源共享和人才聯合培養,實現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的最優配置,推動整個法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均衡與可持續發展。
二、加速轉型: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行動路徑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聚焦于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的教學、地方行動、國際事務、創新、科學研究、人力資源、學生生活以及科學技術文化等八個核心領域,致力于推動這些領域的加速轉型。為確保計劃的有效實施,法國政府制定了一套嚴謹而科學的遴選標準,并成立了專門的遴選組織來執行。經過三期嚴格評選,該計劃成功篩選出46個具有顯著卓越潛力和創新性的項目。
(一)轉型領域與遴選標準①
1.教學領域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教學領域的評選標準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精準對接就業市場需求、實現跨學科或多層次教學的卓越整合,以及促進持續學習和終身教育體系的完善。標準不僅映射出法國高等教育教學領域轉型的清晰脈絡,更彰顯了對教育質量與學生職業發展的深刻關切。首先,評選標準聚焦于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多元卓越計劃”重點關注候選項目是否積極引入并實踐了項目式、混合式、個性化等教學方法;是否通過導師制、輔導制以及將教學與研究結合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精準和深入的學術指導。其次,“多元卓越計劃”評選標準強調教學與就業市場的緊密結合。候選項目的教學內容必須緊密貼合行業需求與職業標準,確保學生在完成學業后能夠順利融入職場,實現高質量就業。再次,跨學科或多層次教學也是“多元卓越計劃”評選的重要標準,重點關注高等教育機構是否能夠充分利用不同機構或站點的資源優勢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是否通過跨學科、多層次的深度合作塑造具有卓越教育品質的跨界整合教學模式。最后,持續學習和終身教育的卓越性也是“多元卓越計劃”教學領域評選的另一關鍵指標。候選項目須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路徑,以滿足不同人群在不同階段的職業發展需求,助力他們實現職業轉型與技能提升。
2.地方行動領域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地方行動領域的評選標準,致力于發掘高等教育機構與地方特色的深度融合,旨在遴選能夠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推動地方創新、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發展的卓越項目。首先,該領域的評選標準高度重視“地方特色”的發掘與運用。高等教育機構需精準把握地方特色與優勢,如產業基礎、自然資源、文化底蘊等,并巧妙地將這些要素融入課程設計、研究項目以及社區服務中,使其成為推動地方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其次,推動地區創新是遴選“多元卓越計劃”的另一關鍵標準。候選項目需展現出在科研創新、技術轉移以及學生創業等方面的卓越表現,能夠為地方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最后,“多元卓越計劃”的遴選更注重選拔專門致力于解決轉型問題的大學。大學應緊密結合地方轉型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和研究支持,通過校園與地方之間的緊密互動,推動地方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3.國際事務領域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國際事務領域的評選標準,集中體現了其對大學開放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全球影響力以及促進學生和教職人員國際交流的高度重視。首先,評選標準強調項目的國際化轉型發展戰略和成效。“多元卓越計劃”的候選項目需要展現出明確且富有前瞻性的轉型戰略,以適應日益開放的國際環境。其一,與歐洲大學的合作是評選中的重要考量指標。候選項目需充分展示與歐洲大學或其他國際組織的緊密合作關系,包括在聯合開展研究項目、共享教育資源、互派學者交流等方面的具體實踐與成效。其二,候選項目在新興研究領域的前瞻性和引領性也是評選的重要標準。候選項目需要展現出其在某一領域或技術上的領導地位,能夠引領國際科學研究的潮流,并推動相關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其次,項目能否為國際學術界和產業界提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和創新解決方案,能否提升法國科學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是該領域評選的核心標準之一。最后,學生和各類人員的國際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候選項目需要展現出其在吸引和培養國際學生、推動研究人員和學生的國際流動,以及對海外地區開放和合作方面的積極舉措和成效。
4.創新和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領域
高等教育的轉型發展不僅要聚焦于高等教育體系自身的完善與革新,更需要將觸角延伸至對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將創新和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納入遴選領域,旨在促進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進而推動知識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首先,該領域的“多元卓越計劃”遴選重點考察項目在創新方面的卓越表現。一方面,關注項目在科學研究能力、技術開發實力、成果轉化效力等多方面的綜合展現;另一方面,注重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緊密度,以及雙方在培訓、研究和知識轉移等領域的協同創新成效。其次,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遴選將考察機構在參與社會重大變革和應對挑戰方面的貢獻。關注高等教育機構是否緊密關注社會變遷的脈搏、深度參與社會重大議題的研究和解決方案的探索,能否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創新動力,進而推動社會結構的優化和改革、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最后,高等教育機構在開發社會服務、開展社會合作方面的實踐成效也是該領域評選的考量標準:著重考察高等教育機構是否與地方伙伴密切合作,是否將高等教育機構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推動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的融合,是否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5.科學研究領域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科學研究領域的評選標準聚焦于推動知識邊界的拓展、跨學科合作的深化以及國際視野的延伸,同時重視高等教育機構海外領土的卓越科學研究。首先,該領域的遴選標準高度關注研究的前沿性和創新性。研究項目必須能夠挑戰現有的知識邊界,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新的創新點,推動學科領域的深入發展。其次,“多元卓越計劃”的遴選更加傾向于跨學科的科學研究項目。遴選標準鼓勵高等教育機構整合不同學科資源,加強跨學科合作,實現科學研究的跨界整合,從而更有效地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問題和挑戰。最后,高等教育機構在海外領土進行的卓越科學研究也是“多元卓越計劃”的評選標準中的關鍵要素。對于在海外領土進行的研究項目,該計劃主要關注其對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以及法國全球科學影響力提升的貢獻。
6.人力資源領域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人力資源領域的評選標準,旨在優化高等教育機構的人力資源配置、提升教職員工的工作與生活質量、推動人力資源數字化和國際化管理,從而為法國高等教育的轉型和教學科學研究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和人力支撐。首先,遴選標準強調高等教育機構與國家研究機構間的戰略合作與資源共享。“多元卓越計劃”候選機構應通過與國家研究機構深度協作,積極吸引并招聘具備高水平研究能力的教研人員,進而提升研究團隊的整體實力與影響力。其次,“多元卓越計劃”評選標準注重提升教研人員的工作和生活質量。候選機構需要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良好的薪酬待遇、健康和福祉計劃等有助于平衡教職工工作與生活的政策支持,為研究人員提供卓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以提高法國高等教育對國內外人才的吸引力。最后,新職業的招聘和終身培訓亦為該領域評選的考量要素。“多元卓越計劃”申請者需具備前瞻性視野,能夠根據學科發展和市場需求,及時招聘和培養新興領域的人才。同時,候選機構要通過提供系統的終身培訓計劃和職業發展路徑,促進教職工的個人成長發展。此外,高等教育機構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整合程度、數字化人力資源流程的優化程度、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的完善程度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國際化程度等也納入了該領域評選的考量范疇。
7.學生生活領域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學生生活領域的評選標準彰顯了對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高度關注、對學生求學滿意度的精準把握以及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首先,該領域的遴選特別關注候選機構與法國大學生服務中心(Centre régional des uvres universitaires et scolaires,CROUS)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情況。通過大學與CROUS合作,學生可以獲得更加便捷的住宿、餐飲和就業服務;而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則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社會實踐和文化活動的機會。教育機構與CROUS及地方政府合作不僅有助于整合各方資源,共同打造有利于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環境,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融入社會和提高地域歸屬感。其次,“多元卓越計劃”的遴選注重學生參與學校決策與管理的形式與程度。在評選時,將考察學校是否構建了行之有效的學生參與機制,以及這些機制在推動學生發展、提升學校治理效能方面的實際成效。最后,“多元卓越計劃”的遴選還強調機構能否為學生提供和諧的生活環境和高質量的學生服務,學校在優化學生住宿條件、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提升校園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努力與成效將受到重點關注。
8.科學技術文化領域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科學技術文化領域的遴選標準重視挖掘和提升大學文化遺產的價值,強調高等教育機構與其他機構的協同發展以及校園的開放包容性。首先,強調挖掘和提升大學文化遺產的價值。“多元卓越計劃”的遴選標準關注學校如何系統地梳理和傳承學校及地方的文化遺產,注重高等教育機構如何利用遺產塑造和提升其品牌形象和文化底蘊。其次,與其他機構的科技文化協同發展亦是該領域遴選的重要標準之一,主要關注學校與其他不同機構之間科技文化資源共享的廣度與深度、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緊密程度,以及校際科技文化合作機制的完善性與創新性。最后,校園的開放包容性也是該領域“多元卓越計劃”的遴選標準中的關鍵考量要素。開放包容性既體現在校園物理空間向社會的開放程度,也體現在學術資源、科研成果和文化活動的公共化水平。該領域遴選標準鼓勵校園與社會的互動與融合,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能夠進入校園并了解和參與大學的科學技術文化活動,以此提升科學技術的公共價值以及大學的社會服務價值。
(二)遴選組織與專家構成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項目的遴選組織架構以匯聚全球頂尖專家的國際評審團(International Jury)為核心,并由教育、研究和創新生態系統委員會(Comité des écosystèmes d’enseignement, de recherche et d’innovation,CEERI)作為協調機構,法國研究與創新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recherche et de l’innovation,DGRI)、國家研究局(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ANR)等部門則提供輔助支持。遴選組織通過跨部門、多機構的密切合作,確保遴選出的項目在質量、專業性、創新性以及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首先,項目的評估、分類與排名工作由國際評審團承擔。評審團成員匯聚了公共與私人領域的國際學術界翹楚以及具備豐富高等教育轉型經驗的資深專家,覆蓋了廣泛的學科領域,以確保評審工作的專業性。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第一期的評審專家共計22人,其中國外專家21人[10];第二期的評審專家共計21人,其中國外專家20人[11];第三期的評審專家共計25人,其中國外專家24人[12],他們均在管理高等教育機構方面擁有豐富實踐經驗及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為確保評估過程的公正性與保密性,所有同意參與項目評估的評審團成員均簽署了保密協議,且在委員會成立之初,即確保成員們與法國高等教育機構與研究團隊之間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跨領域、跨行業、國際化的專家組合,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評估工作的全面性、公正性與客觀性。同時,評審團的任務并非僅限于對項目質量的簡單評估,更在于依托成員深厚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管理實踐經驗,對申請項目進行精準分類。分類結果有三類:A類(推薦)、B類(可接受)及C類(拒絕),分類不僅準確反映了項目質量的差異,更為后續的遴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教育、研究和創新生態系統委員會(CEERI)在項目遴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協調作用。該委員會以高等教育、研究與創新部(MESRI)為核心,匯聚了法國國民教育和青年部(MENJS)、勞工部(MT)以及投資總秘書處(SGPI)等關鍵部門的領導力量。委員會主要負責監控項目征集的進展情況,統籌協調項目的遴選工作,以確保整個項目遴選過程的順利開展。最后,法國研究與創新總局(DGRI)、國家研究局(ANR)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亦受邀加入“多元卓越計劃”項目的選拔,為項目的遴選提供技術支持、決策咨詢和過程監督,共同推動評選工作的深入開展,以確保項目評選過程與結果的科學性、權威性與公正性。
(三)遴選程序與選拔結果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項目的遴選程序大致可分為八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其特定的內容、目標和操作方式,共同構成了整個遴選程序的框架(圖1)。第一個環節是初步篩選,項目的可受理性審查由國家研究局(ANR)負責。國家研究局是研究項目的資助機構,其對提交的申請項目進行初步篩選,確保項目符合“多元卓越計劃”的基本要求和標準。第二個環節是評審團對項目進行評估和排名。由評審團的專家依據既定的評估標準對符合要求的申請項目進行評估、打分和排序。第三個環節是評審團討論評估報告。每個項目都有兩個專家獨立撰寫的兩份預先報告,評審團專家就該報告進行討論,提供專業和深入的意見與見解,以確保評估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第四個環節是評審團對項目進行分類。項目將被分為三類:A類項目將獲得原樣支持,意味著這些項目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色,無需進行任何調整;B類項目需要進行某些調整,評審團將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C類項目則被否決,但在考慮評審團的意見并得到非政府部門在項目工程方面的支持后,可以重新提交。第五個環節是向教育、研究和創新生態系統委員會遞交排名和報告。評審團需要提供一個排名清單,并附上評審團提出的排名理由以及與項目相關的意見或建議,以供教育、研究和創新生態系統委員會審查。第六個環節是確定入選的項目。法國總理將根據教育、研究和創新生態系統委員會的建議以及投資總秘書處的意見,確定最終的“多元卓越計劃”入選項目清單。清單將包括被選中的項目所在機構、項目名稱以及分配給每個項目的最高金額。第七個環節是向申請者發送遴選結果。將評審團的總結意見發送給所有入選和未入選項目的項目負責人。第八個環節是公開結果。被選中資助的項目清單以及評審團報告將在項目征集網站上公布,接受公眾監督,以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為最大限度地支持高等教育機構的轉型發展,法國“多元卓越計劃”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保障。項目征集活動的總預算高達8億歐元,規定為每個入選項目提供至少500萬歐元的資助金額,項目資助期為6~10年,以便更好地支持項目深入開展創新研究和實踐。自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實施以來,短短兩年(2021-2023年)時間內就已順利完成了三期評選工作,這也充分展現了法國政府對大學加速轉型的期待與支持(表1)。此外,從選拔流程可見,“多元卓越計劃”在遴選項目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采取“漸進式”的選拔方式分三期進行,突顯了“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選拔理念,即確保每個入選項目都經過充分論證和準備,以提升項目的整體質量和實施效果。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三期評選共遴選出46個項目,入選項目顯示出“多元卓越計劃”在不同領域的廣泛布局和精準發力。首先,入選項目涵蓋了教育、科研、文化等多個領域。以第三期為例,諾曼底卡昂大學、皮卡第儒勒凡爾納大學、新喀里多尼亞大學等14所高校入選的項目,其主題和內容主要圍繞校園建設、學生培養、大學文化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維度展開,項目不僅體現了法國高等教育機構在推動自身轉型與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更展示了其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推動科研進步以及塑造大學文化等方面的前瞻性。
其次,入選項目在前沿科技創新、社會經濟轉型及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展現了顯著聚焦性。一是項目顯著突出了前沿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如“掌握人工智能應用(MAIA)”和“確保核物理、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度(CaeSAR)”等項目均聚焦于科技前沿,凸顯了法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戰略部署與前瞻視野。二是入選項目體現了對社會需求和經濟轉型發展的快速響應。面對社會和經濟轉型的挑戰,如“加強研究和教學,以應對國際社會和經濟挑戰”(Renforcer une démarche de recherche et de formation intégrative pour répondre aux enjeux sociétaux et économiques internationaux,MINERVE)和“建立滿足科學、經濟和社會需要的研究所(STEP2)”等多個項目致力于通過創新和轉型實踐以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轉型發展。三是項目更多關注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如“改善生態系統和社會影響的戰略(USMB SHINE)”“環境轉型的跨學科研究與創新解決方案(IRIS-E)”“利用微生物群促進可持續發展(HARMI)”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工廠”(La Fabrique de la Ville Durable,CITY FAB)等項目聚焦于生態系統改善和環境轉型,反映了法國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
最后,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遴選項目時兼顧區域合理布局和大學層次類型相對均衡。一方面,法國各大區的入選項目分布上呈現出相對均衡的態勢,涉及法國本土所有的大區以及法屬波利尼西亞(Polynésie fran?aise)等3個海外大區。值得關注的是,在“多元卓越計劃”的前兩期遴選中,諾曼底大區(Normandie)、盧瓦爾河地區(Pays de la Loire)等未有大學入選,但隨著計劃的推進,這些地區在第三期遴選中也獲得了機會,尤其是諾曼底大區在第三期入選3個項目,這表明法國政府考慮了地區的均衡發展,確保各地區都能夠平等享有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入選“ExcellenceES”的學校并非僅限于高水平頂尖高校,而是涵蓋了區域性大學和行業特色院校,且入選項目絕大多數由未曾入選“IDEX”和“I-SITE”的高校承擔,這也充分彰顯了該計劃的公平性、均衡性和包容性。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塔布國立工程學院等區域性和特色型大學均成功獲得了“多元卓越計劃”的資金支持,用于推動其卓越發展。
三、多元發展: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實踐邏輯
“多元卓越計劃”不僅是一項教育資助性政策,更是法國政府推進高等教育領域轉型改革的深入嘗試。法國以人本、資源、競爭、地緣等多重實踐邏輯相互交織為基石,共同驅動著法國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轉型,從而構筑法國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
(一)人本邏輯:培養創新人才服務國家社會發展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人本邏輯在于通過高等教育改革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為國家和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首先,該計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重視學生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優化課程結構、革新教學方法和完善評估體系,該計劃致力于構建一個自由開放、充滿創新活力的學術氛圍。如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入選的“提高研究、人文和社會科學以及本科的吸引力”(Attractivité et ExcellenceS à l’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GATES)項目,旨在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其提供富有吸引力、具有辨識度和高度個性化的本科課程。這些課程既包括為學生順利進入就業市場做好充分準備的實用型本科課程,又涵蓋以深入研究為基礎、著眼于學生長期學術發展的學習發展型課程[13]。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高度個性化的教育方案,不僅有效滿足了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也進一步增強了大學在吸引和留住優秀學生方面的競爭力。又如,入選“多元卓越計劃”資助的奧爾良大學“加強研究和教學,以應對國際社會和經濟挑戰”項目中的卓越研究生課程也能夠兼顧地域性和國際化,通過跨學科、模塊化的課程以幫助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科學家[14]。其次,在“多元卓越計劃”的框架下,法國高校積極探索并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該計劃鼓勵建立跨學科研究中心,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與實踐平臺,進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最后,“多元卓越計劃”將教育目標聚焦于個體發展與社會需求的交匯點,強調高等教育應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大局。高等教育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占據核心地位,該計劃通過培養創新型人才,以提升法國的人力資本質量,進而增強法國的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資源邏輯:立足自身特色資源實現轉型發展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資源邏輯主要表現為:高等教育機構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對自身特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與高效利用。該計劃強調高等教育機構應立足其獨特的歷史積淀、文化底蘊及學科優勢,通過內部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實現特色發展、內涵提升及創新突破。一方面,“多元卓越計劃”聚焦于鼓勵高校挖掘和利用自身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每所高校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統,這些資源不僅構成了塑造學校獨特個性和品牌的核心要素,更是推動學校持續穩健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該計劃倡導法國高校在繼承與發揚優良歷史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發展路徑。高校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與傳承,不僅有助于在轉型過程中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覺,更能確保學校發展的連續性與穩定性,為發展獨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奠定堅實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基礎。如科西嘉島帕斯夸萊保利大學入選的“建立自然和文化資源平臺”(Université pour la transformation pour les territoires insulaires méditerranéens,UNITI)項目十分注重基于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實現大學的轉型發展[7]。另一方面,“多元卓越計劃”強調高等教育機構應立足于自身的學科優勢,通過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與跨學科的深度合作,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群體與研究團隊。高等教育機構對學科優勢的強化、鞏固與拓展,不僅能夠為學校的特色化發展明確指引方向,形成獨特的學科品牌和優勢,更能有效維護和提升大學的學術聲譽與全球影響力。如圖爾大學的“建立跨學科的人類和動物健康研究和教育聯盟”(Création d'une alliance interdisciplinaire de recherche et d'enseignement en santé humaine et animale en Val de Loire,Loire Val-Health)項目,在傳染病、精神健康和生物制藥三個優勢學科領域的基礎上建立了跨學科聯盟,以開展人類和動物健康方面的研究和教學活動[15]。
(三)競爭邏輯:提升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和" 話語權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雖然強調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密切合作和協同發展,但是也通過引入競爭機制,鼓勵高校之間開展良性競爭,以提高法國整體高等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首先,該計劃通過引入競爭機制來激發大學的創新動力。在法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競爭機制的引入被視為提升整體教育質量、推動教育創新的重要手段。通過明確設定一系列“卓越”的評價標準與體系,該計劃鼓勵各大學之間開展積極、健康的競爭,共同追求卓越的教學和科研成果。這不僅能夠激發大學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以及國際交流等領域積極變革與轉型的動力,更有助于形成一個充滿活力、不斷創新、循序漸進的高等教育生態系統。其次,法國“多元卓越計劃”高度重視提升大學的科研實力與創新能力。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科研實力與創新能力已成為衡量大學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尺。通過實施“多元卓越計劃”,法國政府加大了對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對那些在科研創新領域表現突出的大學給予了重點關注,以推動法國大學在科研實力與創新能力上實現質的飛躍。最后,“多元卓越計劃”還著重強調了大學的國際化發展路徑。該計劃通過專項資金資助,以幫助高等教育機構吸引國際優秀學生與教師資源,加強與全球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戰略合作,并推動科研成果的國際傳播與共享,增強了法國大學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中的話語權。如濱海大學的“應對海產品行業面臨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挑戰”(école universitaire de recherche transdisciplinaire pour les sciences marines, l’halieutique et les produits de la mer,IFSEA)項目,通過學生國際流動、論文的國際聯合指導、加強與國際知名機構的合作、鼓勵國際教授在碩士和博士課程中授課、在歐洲和歐洲以外地區開展大型研究項目等措施,實現其提高國際吸引力的核心目標[16]。
(四)地緣邏輯:構建“校地”聯合發展的共同體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注重構建“校地”聯合發展的共同體,強調大學與地方社會的緊密互動和合作,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促進區域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實現高等教育與地方社會的互利共贏與協同共進。首先,該計劃高度重視大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緊密合作。在法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大學與地方政府的協同合作是促進地方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通過實施“多元卓越計劃”,大學與地方政府共同商討并制定發展戰略,實現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從而增強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同時也能協助地方政府實現其發展目標,促進地方社會的發展進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贏。其次,“多元卓越計劃”尤為注重大學與地方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實施該計劃,法國大學積極尋求與地方產業的合作機會,共同開展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活動,旨在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如索邦高等藝術與工藝大學入選的“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職場”(Améliorer l'insertion professionnelle des étudiants,ConfluencES)項目,依托學校龐大的地區培訓網絡和與地方企業建立的緊密聯系,對關涉法國經濟和競爭力至關重要行業所需的未來技能進行培訓,以應對當前和未來的轉型挑戰[17]。最后,該計劃還強調大學與社區之間的交流互動。該計劃支持法國大學積極與社區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展文化、教育、社會服務等活動,提升大學的文化影響力和社會責任感,促進社區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實現大學與社區之間的和諧共生與共贏發展。以古斯塔夫埃菲爾大學入選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工廠”項目為例,該項目通過為地方當局的管理人員制定強有力的持續培訓計劃以及為當地居民建立知識傳播系統等措施,為地方和地區當局的能源、生態、經濟和社會轉型提供支持[18]。
四、結論與啟示
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是適應時代變遷的必然選擇,更是提升大學核心競爭力、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大學需要及時適應并調整自身的發展路徑,以滿足自身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的多元化需求。盡管中法兩國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課程設置、實踐教學以及文化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法國“多元卓越計劃”所推崇的創新驅動、跨學科研究、國際合作以及大學的社會服務與文化育人理念,與我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核心目標不謀而合。值得注意的是,在借鑒法國經驗的同時,我們需要立足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高等教育改革路徑,以免陷入對西方轉型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
(一)創新驅動、人才為本:塑造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高校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支點,肩負著引領時代潮流、培養未來人才的重要使命。首先,高校要深化課程改革實踐,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法國“多元卓越計劃”重視構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課程體系,加強實踐創新教學活動的實施,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潛能。我國高校也要深化人才培養課程改革,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跨學科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其次,高等教育機構需要積極拓展合作領域,加強與企業、科研機構等合作伙伴的緊密聯系。高校應積極和政府、企業等合作搭建創新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促進學生在真實環境中學習知識、鍛煉技能、積累經驗。最后,在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新范式的過程中,我們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正如法國巴黎南泰爾大學入選的“成為社會創新和團結的標桿大學”(Université de l’Innovation Sociale et Solidaire de Nanterre,UNISSON)項目所述,通過建立學生國際交流中心,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國際交流平臺,以促進學生的國際流動和文化交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優秀人才[19]。我國高校應加強對學生參與國際教育和文化交流項目的支持,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二)跨越邊界、學科交融:推動跨學科研究新范式
在當今知識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復雜環境中,推動跨學科研究新范式的探索無疑應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知識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首先,高校要積極建立跨學科研究平臺。這種平臺能夠為研究者提供跨領域碰撞思想、共享資源、合作交流的契機,為跨學科研究和教學提供更好的支持。其次,提供跨學科研究資金支持是推動跨學科研究的關鍵舉措。法國“多元卓越計劃”的項目遴選尤為青睞跨學科的科學研究項目,并為其提供高額經費支持。這種采用資助研發經費的方式,也能夠刺激研究者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20]。如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在環境和數字變革對民主制度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背景下,立足學校的政治、環境等優勢學科資源,啟動“跨學科的研究和教學,面對民主國家的挑戰”(Transformer par l’interdisciplinarité la recherche et l’enseignement face aux défis des démocraties,TIERED)項目,致力于環境政治問題的學術教學和研究,獲得了“多元卓越計劃”第二期1590萬歐元的資助[21]。我國政府及高等教育機構應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支持跨學科研究項目的開展。最后,加強與國際國內其他研究機構的合作也是推動跨學科研究的重要途徑。我國基礎較好的高水平大學應積極與國內外其他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匯聚全球智慧共同開展跨學科研究項目。
(三)開放合作、國際視野:促進大學國際化新發展
在全球化進程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應堅持“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渠道,加快構建與提升中國高等教育國際話語權,以促進大學國際化新發展[22]。首先,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應主動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科研和人才培養項目。法國“多元卓越計劃”注重提升法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力、競爭力和吸引力,重塑高等教育國際新地位。我國高校也需要強化與全球頂尖高等教育機構的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先進的國際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其次,應積極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來華留學和從事科研工作。國際人才的加入不僅可以為我國高等教育注入新鮮力量,還能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為此,我們應完善留學和科研政策,提供良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來華發展。最后,應吸納更多高水平外國專家參與我國高等教育項目評選活動。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遴選中聘請國際評審團的做法值得借鑒。國際評審團作為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實施的核心組織機構,其國際化的成員構成和標準化流程的運作方式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外國專家的參與不僅可以為評選活動注入新的理念、提供新的視角,更有助于提升評選結果的公正性、客觀性和權威性。我國在組建專家評審團時,應充分重視本地專家與國外專家的有效融合,積極引進高水平的外國專家,提高高等教育項目評選活動的國際化水平。
(四)文化育人、特色發展:引領大學文化新氣象
大學文化不僅是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深厚土壤,更是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和特色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動力源泉。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在科學技術文化轉型領域尤為強調文化對大學發展的重要性。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大學文化作為精神內核與發展動力,應當格外受到重視。首先,傳承和發揚大學的優秀文化至關重要。須深入挖掘大學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精髓,將這些無形的寶藏厚植于大學發展的土壤中,為大學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文化營養。同時,我們也要敏銳地關注現實社會的發展變化,及時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使大學文化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其次,培育獨特的文化品牌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每所大學都擁有自身獨特的發展歷程和文化底蘊,我們應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化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最后,發揮大學文化育人功能是關鍵所在。大學文化不僅僅是精神層面的追求,更應融入現代教育教學和科研活動中。法國“多元卓越計劃”注重大學文化的挖掘、創新與運用。我們也應當將大學文化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資源,通過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和課程設置,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培養師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服務社會、責任擔當:彰顯大學社會服務新作為
法國“多元卓越計劃”聚焦本土化社會服務,是一項考慮高等教育機構與各地區社會經濟動態及其具體發展需求的長期戰略[7]。大學在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服務社會不僅是大學的重要使命,更是其履行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首先,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與交流是大學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大學通過與產業界的深度合作,能夠促進科研成果的商業化,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進而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其次,參與社區服務活動是大學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法國“多元卓越計劃”強調大學與當地社區之間的交流互動,注重加強大學與社區之間的聯系,以提升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和聲譽。我國高校也應積極參與當地社區的建設實踐,與社區形成緊密的互動關系。最后,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并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也是大學服務社會的重要體現。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大學應敏銳地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民生需求,為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提供智力支持和專業力量。
參考文獻
[1] 劉寶存,張偉.國際比較視野下的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政策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6(6):1-8.
[2] 張惠.法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戰略舉措、邏輯框架與實施路徑[J].外國教育研究,2023(7).
[3] 鄔大光,陳祥祺.高等教育“深水區”與大學轉型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21(12):6-11.
[4] 黃文武.數智時代的大學組織轉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1):106-111.
[5] 王建華.創業精神與大學轉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9(7):1-9.
[6] 付八軍.論大學轉型與教師轉型[J].教育研究,2017(4):43-48.
[7] MINIST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Accélérer les transformations des universités:retour sur les lauréats des 3 vagues du programmeExcellencES[EB/OL].(2023-09-22)[2024-03-05].https://www.enseignementsup-recherche.gouv.fr/sites/default/files/2023-09/dp---acc-l-rer-les-transformations-des-universit-s-les-laur-ats-du-programme-excellences-29235.pdf.
[8] Le Monde.Universitéde Lille:les trois ex-universités au défi de l’union[EB/OL].(2018-03-27)[2024-03-05].https://www.lemonde.fr/campus/article/2018/03/27/universite-de-lille-les-trois-ex-universites-au-defi-de-l-union_5276947_4401467.html.
[9] Harroche A.Les initiatives d’excellence:Le résultat de politiques winner-take-all dans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la recherche?[J].Revue fran?aise de science politique,2022(3):287-309.
[10] 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Excellences sous toutes ses formes(ExcellencES)-Appel à projets-2021[EB/OL].[2024-03-23].https://anr.fr/fileadmin/aap/2021/selection/ia-excellences-2021-CR-jury.pdf.
[11] 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Excellences sous toutes ses formes(ExcellencES)-Appel à projets-2021 Vague 2[EB/OL].[2024-03-23].https://anr.fr/fileadmin/aap/2021/selection/France2030-aap-ExcellecEs-2021-Compte-rendu-travaux-publies-Vague-2.pdf.
[12] 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Excellence sous toutes ses formes(ExcellencES)-Appel à projets-2022 Vague 3[EB/OL].[2024-03-06].https://anr.fr/fileadmin/aap/2022/selection/france2030-ExcellecEs-vague3-2022-CR-jury.pdf.
[13] 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Le projet GATES \"Attractivité et ExcellencES à l’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labellisé dans le cadre de l’appel à projets ExcellencES de France 2030[EB/OL].(2023-09-22)[2024-03-08].https://www.univ-grenoble-alpes.fr/actualites/a-la-une/actualites-universite/le-projet-gates-attractivite-et-excellences-a-l-universite-grenoble-alpes-labellise-dans-le-cadre-de-l-appel-a-projets-excellences-de-france-2030-1102335.kjsp.
[14] Interfaces,Confinement,Matériaux et Nanostruc-tures.Investissements d’avenir:le projet MINERVE sélectionné à Orléans[EB/OL].(2023-08-30)[2024-03-08].https://icmn.cnrs.fr/2023/08/30/investisse-ments-davenir-le-projet-minerve-selectionne-a-orleans/.
[15] CHU de TOURS.[Recherche]-Le projet Loire Val-Health est lauréat de l’appel à projets ExcellencES[EB/OL].(2023-09-15)[2024-03-09].https://www.chu-tours.fr/actualites/liste-des-actualites/recherche-le-projet-loire-val-health-est-laureat-de-lappel-a-projets-excellences/.
[16] IFSEA GRADUATE SCHOOL.International[EB/OL].(2024-02-28)[2024-03-09].https://ifsea.univ-littoral.fr/international/.
[17] HESAM Université.HESAM Université lauréate de l’appel à projets《ExcellencES》(ANR France 2030) avecson projet《ConfluencES》[EB/OL].(2023-08-18)[2024-03-10].https://www.hesam.eu/projet-Confluences.
[18] Cergy Paris Université.PIA 4:six universités franci-liennes remportent l’appel à projets 《ExcellencES》[EB/OL].(2021-11-30)[2024-03-09].https://www.cyu.fr/universite/media-et-communication/communiques-de-presse/pia-4-six-universites-franciliennes-remportent-lappel-a-projets-%C2%AB-excellences-%C2%BB.
[19] Université Paris Nanterre.COMMUNIQU DE PRESSE-L'UNIVERSIT PARIS NANTERRE LAUR ATE DEL’APPEL PROJETS EXCELLENCES-FRANCE 2030POUR《UNISSON》[EB/OL].(2023-09-13)[2024-04-07].https://www.parisnanterre.fr/actualites-de-luniversite/unisson-communique-de-presse.
[20] 劉志忠.我國大學跨學科研究的空間障礙及其突破[J].江蘇高教,2024(1):64-71.
[21] 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Lauréat de l’appel à projets ExcellencES de France 2030,Sciences Po Paris lance son《Institut des transformations environnementales》[EB/OL].(2023-11-28)[2024-03-08].https://anr.fr/fr/actualites-de-lanr/details/news/laureat-de-lappel-a-projets-excellences-de-france-2030-sciences-po-paris-lance-son-institut-des/.
[22] 林杰,王儒雪,陳妍君.高等教育國際話語權的世界格局與中國行動方略[J].大學教育科學,2024(1):32-40.
Accelerated Transformation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he Action Path and the Practical Logic of ExcellenceES in France
XIANG Bowen" ZHAO Junfang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ccelerated transformation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the French government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the “ExcellenceES” in 2021. The core objective of the program is to promote excellen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areas of teaching, local a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tudent lif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he diversified transformation of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is driven by an interwoven foundation of human-centered, resource-based, competitive, and geopolitical practices. This collective effort aims to build a more outstandi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France. After three rounds of selection, the French government selected a total of 46 projects that showed outstanding potential and high innovation, and provided them with financial support. Exploring the action path and practical logic of France’s ExcellenceES Plan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high-qualit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ExcellenceES; accelerated transformation;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責任編輯" 陳劍光)
收稿日期:2024-03-14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東亞高等教育卓越計劃及其制度比較研究”(14YJA880101)。
作者簡介:相博文,安徽亳州人,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趙俊芳,吉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春,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