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再次強調:學校思政課建設要聚焦“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不斷提高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是學校思政課建設的核心和關鍵。近年,鄭州西亞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聚焦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較好成效。
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理念更新。模式改革,理念先行。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必須首先實現教育教學理念更新。由于思政課特有的政治性、理論性、思想性課程特點,傳統思政課教學往往會成為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在互聯網、多媒體環境下,要講好思政課,吸引學生,就必須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近年,鄭州西亞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會議研討、專題講座、現場觀摩、說課評課等多種形式,引導教師確立“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持續推進思政課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一言堂”的灌輸宣講式傳統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群言堂”的參與體驗式現代教學模式轉變,為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奠定了思想認識基礎。
努力實現思政課教學內容重塑。內容為王,重塑為上。要實現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教師必須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重塑,高質量實現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創新性轉化。近年,鄭州西亞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圍繞思政課“教學內容設計”開展了專題研討、教學展示、觀摩教學、聽課評課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覺樹立“內容為重、設計先行”的理念,并依據不同教學對象,從教學導入、重點設定、難點解析、案例選擇、視頻剪輯、課堂互動、混合融合等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較好實現教學內容從書本理論體系向學生便于接受理解的知識認知體系、感情感染體系和理論價值體系轉化,力求把每一節思政課都講授成為精品課程,從而真正實現思政課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功能。
積極倡導思政課教學方式創新。方式為要,創新為本。教學方式方法手段創新是教學模式改革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條件。近年,鄭州西亞斯學院馬院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時代和智慧教學環境下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創新,倡導教師運用互聯網多媒體信息技術和智慧教學工具,實施多元新型教學方式方法授課。目前鄭州西亞斯學院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授課中,除了采用講授式教學方式,還采用問題導入、案例分析、課堂研討、情景模擬以及翻轉課堂、提問搶答等多元教學方式方法,同時倡導鼓勵教師運用“學習通”“雨課堂”等智慧教學工具與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抬頭率、參與率,增強了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思政課從原來的“要我上”“不愿上”,開始轉變為“我要上”“我喜歡”。
全力實施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深度融合。混合為先,融合為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適應智慧教學環境和思政課教學特點、實現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的一種較好教學模式。從2019年開始,鄭州西亞斯學院思政課已全部依托“超星泛雅”學習平臺進行授課。一是積極開發構建線上教學資源,及時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理論成果充實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形成包括“馬工程”統編教材、統一教學課件、教案講稿、拓展資料等在內的一整套教學資源體系。二是促進線上線下教學深度融合。在授課之前,思政課教師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發送“通知”“測試題”“作業題”等,與學生進行信息溝通互動;在課堂授課中,依據課堂教學設計,借助網絡平臺教學資源,運用智慧教學工具,以“新聞播報”“新聞評述”“問題搶答”“課堂測試”“主題討論”等形式,與學生進行課堂雙向互動;授課之后,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發布“討論題”“拓展資料”等,與學生進行課后交流討論,從而較好實現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深度融合。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新階段河南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規范提升與高質量發展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2021BDJ012)
(作者系鄭州西亞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責編: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