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全球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新趨勢、新挑戰,作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的RCEP全面實施及其紅利初步釋放,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展望未來,依托亞洲發展的活力與動力,RCEP蘊藏巨大的潛在紅利。從實踐看,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均偏低,這既有生效時間不長等因素,更有某些結構性因素。為此,RCEP要著眼于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目標與遠景,加快推進區域內市場的開放程度,推動已經正式生效的條款落到實處,加快建立強有力的RCEP協調機制,推動RCEP擴容機制化建設,加大RCEP能力培訓,以有效釋放RCEP巨大的潛在紅利。本文分析了RCEP正在重塑亞洲經貿合作新格局的進展,評估了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展望了RCEP實施前景,并提出了推進RCEP全面實施的行動建議。
關鍵詞:RCEP 亞洲經濟一體化 規則利用率
作者簡介:遲福林,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面對全球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新趨勢、新挑戰,作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經全面實施,并初步釋放了紅利。兩年多的實踐初步證明,RCEP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其主要特點包括:一是新目標,以發展為導向,突出自由貿易,強調廣泛經濟合作與平衡發展;二是新主體,與歐洲、北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主要以大型經濟體為主體推動不同,RCEP以東盟為主體,形成了以發展中經濟體為中心的區域自貿安排;三是新路徑,與美國、日本等倡導的建立內向開放的區域大市場不同,RCEP以包容為特點,堅持開放的地區主義原則,秉持漸進主義和靈活性。
一、RCEP:正在重塑亞洲經貿合作新格局
RCEP生效實施及其紅利的持續釋放,將深刻改變亞太乃至全球經貿格局,也將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動力。
(一)
RCEP:正在整合亞洲經貿合作機制并釋放區域大市場紅利
第一,RCEP成為區域合作機制的“整合器”。一方面,截至2020年6月,與亞洲經濟體有關的自貿協定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50%,其中區域內生效的自貿協定就多達51個,【 于津平、印梅:《RCEP時代亞太經貿格局重構與中國的戰略選擇》,《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期。】相互重疊與競爭矛盾日益突出,并成為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現實阻礙因素。RCEP形成了包含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相對單一的市場與規則。RCEP整合了亞洲原有27個自貿協定和44個投資協定,首次將中日韓等亞洲主要經濟體納入單一市場規則安排之中。另一方面,整合效應釋放出增長效應。RCEP正式生效后的2022—2023年,有8個成員國經濟增速高于生效前,并高于世界經濟平均增速。布魯金斯學會2022年的一項研究提出,RCEP將每年為全球增加2090億美元收入,并在2030年前增加5000億美元的全球貿易額。【 黃文煒、辛斌、達喬:《RCEP新年啟航,美前貿易副代表:美國卻在朝著另一個方向走》,《環球時報》,2022年1月4日。】
第二,RCEP降低區域內經貿制度性成本,促進區域內貿易投資增長。一是關稅減讓等措施釋放區域內貿易增長潛力。2023年,中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額為12.6萬億元,比2021年RCEP生效前增長5.3%。【 馬欣然、汪奧娜、賈稀荃:《全面生效一周年:RCEP重實效惠全球》,新華社,2024年6月22日。】二是貿易便利化措施大幅降低區域內貿易成本。比如山東省榮成市的一家海鮮食品加工企業,RCEP實施前從韓國進口活赤貝的通關時間需要12個小時,RCEP實施后通關時間縮短至3個多小時。韓國清晨打撈的赤貝當天上午就可以運到榮成市工廠,不僅赤貝的成活率更高,企業周轉效率也提升了40%以上。三是投資負面清單與棘輪機制的結合優化區域內投資環境。2022年,中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的非金融直接投資同比增長了18.9%,吸引來自RCEP成員國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長了23.1%。2023年,中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了26.0%,高于中國對全球直接投資增速14個百分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RCEP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24》,2024年6月。】
第三,RCEP促進中國與東盟兩個最具活力經濟體的融合發展。一方面,促進中國與東盟經濟增長潛力的有效釋放。2000—2021年,按2015年不變價美元計算,亞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5.0%,是世界平均增速的1.8倍;其中,68.9%的增量是由中國和東盟貢獻的。【 遲福林:《RCEP: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新引擎》,《經濟參考報》,2024年8月14日。】中國與東盟已連續四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另一方面,促進東盟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2022年,老撾、緬甸、柬埔寨對RCEP其他成員國貿易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8.13%、13.68%、3.42%;【數據來源:全球貿易觀察數據庫。】三國GDP增速分別達到2.7%、4.0%、5.4%,【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全球發展數據庫。】均超過全球經濟平均增速。
(二)
RCEP:正在重塑亞洲分工合作格局
第一,重塑亞洲產業鏈供應鏈。首先,原產地累積規則降低了區域內中間品流動成本,促進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展。RCEP各成員國可依托區域內發展中國家資源要素、中間品生產基礎及發達經濟體技術優勢,充分利用區域內原產地累積規則,形成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閉環。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RCEP統一原產地累積規則的突破將使關稅減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提升1倍以上。其次,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進一步增強。RCEP區域內中間品貿易占貿易總額比重由2021年的約64.5%上升至2022年的約65%。在2023年全球貿易普遍下降的背景下,RCEP區域中間品貿易占比反升至約66%,展示出較高的穩定性。【 數據來源:作者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計算而得。】此外,正負服務貿易清單相結合推動了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穩定發展。服務貿易開放政策效應的釋放,不僅將促進亞洲區域服務貿易快速增長,也將推動形成“日韓技術+中國制造+東盟組裝+澳新資源”的內部高度依賴的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
第二,提升亞洲在全球產業格局中的地位。RCEP區域是全球價值鏈融合程度最高的區域。突出的亮點是中國作為產業鏈供應鏈中心地位明顯強化。2023年,中國對該區域的中間品貿易額為8.2萬億元,約占對該區域貿易總額的65%,占對全球中間品貿易總額的33.2%。【數據來源:全球貿易觀察數據庫。】2024年前4個月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中間品貿易額達到2.9萬億元,同比增長5.5%。盡管受到全球地緣政治和脫鉤斷鏈的干擾,RCEP各國仍然在尋求合作共贏,著力打造本地區穩定和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
第三,部分抵消因地緣政治造成的脫鉤效應。一是釋放中日韓貿易發展潛力。中日韓秘書處數據庫數據顯示,2022年中日韓三國貿易規模達到8000億美元。在貨物貿易上,中國與日韓的集成電路、機動車零附件、電話機等中間品貿易往來密切,體現了中日韓在電子、汽車等領域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關系。在服務貿易上,2021年中日、中韓、日韓雙邊貿易中,服務貿易占比分別為7.8%、8.22%和11.06%。隨著RCEP服務貿易開放政策效應的釋放,中日韓服務領域的互補性將進一步提升,由此形成中日韓服務貿易在區域內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動力。二是增強建設中日韓自貿區的信心。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明確RCEP得到透明、順暢、有效落實作為中日韓自貿協定基礎的重要性,將繼續就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行討論。
(三)
RCEP:不斷強化東盟在區域經貿合作中的主體作用
第一,RCEP以東盟為主體顯示其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是強化東盟的主體作用。RCEP是由東盟提出的、最具雄心的自由貿易協定,它增強了東盟在區域框架中的中心地位。【資料來源:
《lt;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gt;(RCEP)領導人聯合聲明》,商務部WTO/FTA咨詢網,2020年11月16日,http://chinawto.mofcom.gov.cn/article/e/s/202011/20201103016241.shtml。】二是發展導向符合亞洲區域實際。預計到2035年,亞洲GDP占世界的比重將由2021年的39.1%提升至45%~50%;從增量看,中國與東盟貢獻率仍將保持在60%以上。【 數據來源:作者根據UNCTAD數據計算,并根據過去10年占比的提升測算而得。】三是“開放的地區主義”強化東盟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主導性。東盟主導的RCEP承認發展的差異性,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突出以共識為基礎的區域合作模式,使以合作協商為基調的“東盟方式”(the ASEAN way)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和優勢更加突出。
第二,發展導向的包容性規則促進最不發達國家享受區域經貿合作的紅利。其主要特點是設立特殊和差別待遇條款,并給予東盟最不發達國家過渡期安排。RCEP囊括了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最大的國家,成員國人均GDP最高與最低之比為42:1,遠高于《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5.3:1。其中最不發達國家獲益更大,2022年,老撾和緬甸的區域內貿易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8.13%和13.68%。【 數據來源:全球貿易觀察數據庫。】預計到2035年,RCEP將使得老撾、緬甸等國家的進出口增幅達10%以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lt;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gt;(RCEP)對區域經濟影響評估報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網站,2021年11月。】
第三,RCEP成為東盟成長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重要動力。東盟正處于經濟快速增長期。2023年東盟峰會明確提出打造“增長中心”的設想。從實際看,2021年東盟人均GDP達到5395美元,正處于經濟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30年前后,東盟GDP將達到6.6萬億美元左右,成為僅次于美國、中國、歐盟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遲福林:《RCEP: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新引擎》,《經濟參考報》,2024年8月14日。】
(四)
RCEP:中國開放布局優化的戰略舉措
第一,中國開放布局的最大抓手。2023年,中國與RCEP其他經濟體貿易額占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較2021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其中,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占比較2021年提升近4個百分點。此外,2023年,中國對東盟投資增幅高達44.6%,雙向累計投資超過3800億美元。【 外交部:《王毅介紹中國東盟合作豐碩成果》,外交部網站,2024年7月26日。】
第二,中國高水平開放助力亞洲經濟格局再平衡。一是中國市場開放成為亞洲經濟一體化的重大利好。例如,到2030年,中國服務型消費占比有望達到50%以上,由此帶來十萬億級的新增服務市場,帶來對亞洲其他經濟體服務供給的更大需求。二是中國市場效應釋放推動“亞洲生產、全球消費”分工格局的調整,逐步形成“亞洲生產、亞洲消費”的新格局。例如,推動構建“中國研發+東盟組裝+中國市場”“東盟資源+中國智造+中國市場”等分工合作模式。
第三,中國將成為新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一是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市場是全球經濟最稀缺的資源。2024—2028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有望累計分別超過32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 習近平:《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新華社, 2023年10月18日。】這個規模相當于2023年全球貨物與服務進出口總額的54%。二是引領普惠包容的新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以發展為最大目標,以主動開放、單邊開放為重要舉措,在自身經濟增長中持續為包括欠發達經濟體在內的世界各國分享增長紅利。預計未來5到10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仍有可能保持在30%左右。
【國家統計局黨組:《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求是》,2024年第3期。】
三是提供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RCEP的成功實踐將為推進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提供重要案例。中國以RCEP為平臺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也將使得相關實踐有可能上升為“中國方案”。
二、突出矛盾: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偏低
RCEP正式生效實施兩年多以來,雖然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面臨多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體現為原產地規則利用率不高。這既有生效時間不長等因素,更有某些結構性因素。
(一)
規則利用率低成為RCEP潛力釋放的主要束縛
第一,東盟成員國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偏低。例如,根據越南工商會數據,2022年,越南對RCEP其他成員國的出口額為1465.02億美元,享惠出口額為9.8億美元,RCEP出口規則利用率為0.67%。這一水平低于2022年越南對自貿協定的平均出口利用率(33.6%)。【 Center for WTO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Vietnam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Utilization of tariff preferences under Vietnam’s FTAs in 2022, https://wtocenter.vn/thong-ke/21922-utilization-of-tariff-preferences-under-vietnams-ftas-in-2022.】 2022年,泰國在RCEP項下的享惠出口額為9.95億美元,出口規則利用率為1.9%。2023年,泰國在RCEP項下的享惠出口額擴大至14.04億美元,同比增加41.2%,其出口利用率上升至2.7%。【タイの2023年のFTA利用輸出額、前年比2.5%減の816億ドル,Jetro,2024年4月8日,https://www.jetro.go.jp/biznews/2024/04/e2ad68022150141b.html.】根據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調查統計,自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該部核發3307張總貨值為11億令吉(約為2.3億美元)的原產地證書,享惠出口貨值僅占其對RCEP市場總出口的0.07%。2022年下半年,馬來西亞制造商聯合會的企業調查顯示,只有9%的受訪制造業企業利用了RCEP規則。
第二,中國原產地規則利用率不高。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出口企業享惠出口貨值達到2353億元,享惠進口貨值達到653億元;2023年,中國企業RCEP享惠出口貨值為2700.7億元,享惠進口貨值為905.2億元。
初步測算,如表1所示,2022年中國企業出口規則利用率為3.56%,進口規則利用率為1.03%,2023年分別上升至4.21%和1.46%。
第三,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總體偏低制約RCEP紅利釋放。盡管中日韓貿易對RCEP的利用水平較高,但其與東盟貿易的規則利用水平不高。若RCEP原產地規則的利用率明顯提升,將深化區域經貿合作,進一步推動RCEP紅利的釋放。此外,亞洲區域經濟具有錯綜復雜、相互交織的結構體系,“亞洲面碗”特征明顯。RCEP的初衷就是整合亞洲區域現行的不同自貿規則。RCEP規則利用率不高,客觀上也影響了其在亞洲區域內自貿規定“融合器”作用的有效發揮。
(二)
規則利用率低掣肘中日韓巨大合作潛力的釋放
第一,中日韓是推進RCEP全面實施的重要推動力。中日韓GDP、制造業增加值占RCEP區域的80%以上,進出口額占RCEP區域的50%以上,是推進RCEP全面實施的重要動力。2012—2021年,中日韓貨物貿易占全球比重從17.73%穩步提升到19.64%。【 數據來源:中日韓合作秘書處數據庫。】
第二,中日韓經貿合作面臨域外因素的嚴重干擾。從這幾年的經貿發展情況看,日韓趨向迎合美國脫鉤斷鏈和排他性“小圈子”的做法,無疑將增大區域經貿合作的成本,抑制區域經濟增長潛力的釋放。以中間品貿易為例:中韓的中間品貿易規模從2022年的1.87萬億元下降到2023年的1.66萬億元;中日的中間品貿易規模從2022年的1.27萬億元下降到2023年的1.17萬億元。【 數據來源:全球貿易觀察數據庫。】
第三,利用RCEP協定才能有效促進中日韓三國市場的互聯互通。2022年,日本在RCEP項下的享惠進口貨值接近日本在CPTPP、日歐自貿協定、日美自貿協定下的總和,其中88.5%的享惠進口來自中國。2022年日本自中國進口的RCEP規則利用率和2023年韓國對日本出口的RCEP規則利用率分別達57.0%【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日本利用RCEP的進口現狀——主要進口中國、韓國的紡織品和化學品》,2022年12月22日。】和68.1%【 數據來源:韓國關稅廳,2023年第四季度自貿協定利用地圖一覽。】的高水平。再以服務貿易為例,2021年中日韓服務貿易與GDP的比值僅為5.74%,低于全球同期11.80%的水平。【數據來源:中日韓合作秘書處數據庫。】靜態估計,如果中日韓服務貿易比重翻1倍,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將帶來1.4萬億美元的新增市場。
(三)
規則利用率低反映了市場主體面臨的深刻挑戰
第一,企業對RCEP的知曉率不高。馬來西亞制造商聯合會2022年下半年的企業調查顯示,妨礙馬來西亞企業使用RCEP的主要原因是“不知從何入手”。【 Federation of Malaysian Manufacturers. FMM says 77% of M'sian manufacturers not utilising RCEP, CPTPP agreements yet, https://www.fmm.org.my/FMM_In_The_News-@-FMM_says_77-p-_of_M'sian_manufacturers_not_utilising_RCEP,_CPTPP_agreements_yet.aspx.】江蘇省的一項調查表明,部分企業對RCEP的認識還停留在關稅減免層面,對RCEP項下的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救濟措施、爭端解決等內容關注度不高。【 宋曉華、丁茜茜、田墨池:《RCEP是把“雙刃劍”?看到機遇也要看到挑戰》,《新華日報》,2022年1月6日。】
第二,企業利用RCEP原產地規則的成本還比較高。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在東盟調研時了解到,除非實施、利用這些協議帶來的好處能夠超過5%,即超過實施這些規則的成本,利用率才會有明顯提高,才更容易被企業使用。目前中小微企業利用RCEP規則的成本還比較高。
第三,企業利用RCEP規則的能力不強。比如,企業對RCEP降稅安排、原產地規則和程序性要求了解較多,但對“原產地累積”“經核準的出口商”“背對背原產地證明”“技術性貿易措施”等創新規則的認知則相對較少,專業人才短缺,使用能力不強。
(四)
規則利用率低凸顯綜合推動機制的缺位
第一,秘書處尚未成立。RCEP正式生效已超過兩年半,但尚未正式成立秘書處,只在東盟秘書處內部成立了一個特別單位,承擔RCEP臨時秘書處的職能。這使得RCEP全面實施政策協調與政策溝通的平臺、渠道與機制化安排缺乏。
第二,政策實施協調明顯不足。目前,RCEP實施中的許多重大事項無法及時進行決策與協調。包括RCEP相關條款升級問題、RCEP擴容問題等,均難以有效推進。
第三,中長期發展謀劃的智力支持不足。RCEP未來5到10年處于十分關鍵的歷史階段。目前,由于綜合推進機制尚未建立,RCEP未來10年發展的總體謀劃和總體部署缺失。
三、展望未來:RCEP引領亞洲經濟一體化
依托亞洲發展的活力與動力,RCEP蘊藏著巨大的潛在紅利。RCEP全面實施要著眼于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目標與遠景,加快推進區域內市場的開放程度,推動已經正式生效的條款落到實處等。
(一)
RCEP為區域合作發展提供重要確定性
第一,未來5到10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將加速演進。一是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將發生重大調整和變化。面對新趨勢、新挑戰,亞洲如何贏得戰略主動,如何在全球經濟格局與秩序演進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如何在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格局日益緊張的特定背景下發出亞洲聲音、增進亞洲共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大問題。二是發展與沖突成為全球的突出矛盾。以亞洲為代表的東方,“發展”大于“沖突”。亞洲的“發展”不僅對亞洲,而且對全球都將帶來重大的影響。三是人工智能(AI)對世界秩序與世界治理帶來重大影響。以AI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將促進世界治理新秩序、新格局的形成,并將對全球秩序帶來重大沖擊。與此同時,AI在極大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深刻的挑戰。由此,全球不安全、不確定因素將明顯增大,在這個特定環境中,RCEP的戰略性、重要性日益增強。
第二,為區域發展注入重要的確定性。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3—2029年,RCEP區域的GDP將增長10.9萬億美元,分別是美國、歐盟GDP同期增量的約1.4倍、2.6倍。【 數據來源:作者根據國際貨幣基金、世界經濟展望2024年4月數據計算而得。】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表明,若RCEP充分實施,則2030年各經濟體的收入將較現有水平增加0.6%,為RCEP創造2450億美元收入和280萬個就業崗位。【Cyn-Young Park,Peter A. Petri, and Michael G. Plummer,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ADB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RCEP將拉動東盟最不發達國家增長。預計到2035年,東盟GDP累計增長率將因RCEP增加4.5個百分點;其中,柬埔寨、菲律賓、泰國、越南等經濟體將增加6個百分點以上。
第三,為增強區域經濟凝合力注入重要動力。一方面,RCEP深化了中國—東盟經貿合作。2022年,在東盟從中國進出口的貨物中,有63%和70%的貨物為中間消耗品;供國內生產和出口所用的組件、材料和資本設備占比超80%。東盟對中國進出口額最大的產品是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占比分別達31.7%和30.7%。如果各成員國對RCEP的累積規則善加利用,則可明顯增加區域內價值成分比例,擴大區域內貿易規模。另一方面,RCEP框架下推進中日韓自貿進程空間巨大。有研究表明,到2030年,RCEP協定將使全球實際收入增長1860億美元。預計RCEP的大部分收入增長(約為1640億美元)將來自亞洲,其中中日韓三國的收入有望增長1560億美元。【 Peter A. Petri and Michael G. Plummer, East Asia Decoupl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War, COVID-19, and East Asia’s New Trade Blocs, PIIE Working Paper, June 2020.】
(二)
RCEP是重塑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第一,推動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3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顯示,2021年亞洲地區內部中間品出口與進口分別占總額的57%與70%。RCEP正式實施,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合作、建設亞太自貿區、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筑牢基礎,也為推進中日韓FTA談判創造重要條件。
第二,推動重構國際經貿規則。這是與CPTPP等具有較強排他性的自貿協定不同之處。RCEP沒有一味追求高標準,而是從區域發展的現實需求出發,兼顧發展中國家與最不發達國家發展訴求。柬埔寨商務部估計,RCEP將助力柬埔寨在2028年從最不發達國家行列“畢業”。
第三,引領和重塑經濟全球化進程。一是貿易潛力巨大。按照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2020年的測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凈增加5190億美元。【同③。】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預測,到2035年RCEP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量規模將分別達到8571億美元和9837億美元,進出口累計達到1.84萬億美元。二是投資潛力巨大。有研究預測,到2035年RCEP將使區域投資累計增長1.47%。柬埔寨全面履行RCEP承諾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可使投資增長11.5%。【Shandre Thangave lu,Vutha Hing,EaHai Khov,Bunroth Khong,and Seychanly Tith,Potential Impac to RCEP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n Cambodia,RCEP:Implications,Challenges,and Future Growth of East Asia and ASEAN,2022.】三是規則利用率提升帶來的潛在紅利巨大。初步測算顯示,在現有貿易規模基礎上,若中國進出口的RCEP規則利用率能達到目前日韓水平的50%,享惠進出口總貨值將達3.94萬億元,關稅減免額達790億元左右,分別較現有水平提升9.9倍和11.3倍;若中國的RCEP規則利用率能夠完全達到目前日韓水平,享惠進出口總貨值將達7.9萬億元,關稅減免額將達1575億元,分別較現有水平提升20.9倍和23.6倍。
(三)
RCEP有望發展成為全球重要跨區域自貿組織
第一,RCEP高舉包容發展、共享發展的旗幟,已吸引更多域內外經濟體申請加入。目前,中國香港、斯里蘭卡、智利已經提出加入申請;孟加拉提出加入RCEP的考慮。2022年1月RCEP剛生效,香港特區政府就致函RCEP東盟秘書長辦公室,正式提出加入申請。香港加入RCEP,在區域貨物貿易自由化水平提升和海關便利化等措施的刺激下,GDP將提升0.87%,貿易條件改善0.26%,社會總體福利增加34.40億美元,進口增長0.78%,加入RCEP對香港宏觀經濟的正面效應明顯。【 尹文淵、林志剛、劉藝卓:《香港加入RCEP的經濟效應及對策分析》,《亞太經濟》,2022年第2期。】2023年8月,斯里蘭卡確認已經提交加入RCEP的申請。斯里蘭卡認識到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等主要經濟體在內的這個大型貿易區的潛能。2024年6月14日,智利正式提交加入RCEP的申請信函。智利認為,21世紀是“亞洲世紀”,自由貿易在亞洲仍是主流,拉美迫切需要與亞太這個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地區深化聯系。
第二,RCEP將增加跨區域成員。在RCEP原有成員架構的基礎上,適時推進RCEP擴容。只要有意愿加入且能遵守規則的經濟體或集團,都可視為潛在的擴員對象。
第三,RCEP將助力經濟全球化進程。一是成員越多,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的紅利就越大。隨著RCEP的不斷擴員,覆蓋人口、經濟總量、貿易總量的比重越大,累積規則的紅利就會越明顯,企業享惠程度就越大。二是成員越多,RCEP維護自由貿易的能力就越強。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由15國組成的RCEP,如果實現擴員的有效突破,不僅彰顯了亞太國家支持多邊自由貿易的決心,有助于提振人們對未來的信心,而且將增強RCEP維護自由貿易的能力。
(四)
中國高水平開放將釋放區域合作的巨大潛力
第一,中國高水平開放將加快推進RCEP實施進程。一是中國市場開放蘊藏區域經濟的巨大潛力。例如,中國服務型消費占比2023年為45.21%,到2030年有望達到50%以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釋放服務型消費的巨大潛能——2024年中國消費研究報告》,《中國經濟報告》,2024年第3期。】
由此將帶來十萬億級的新增服務市場。2021年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在未來5年力爭從東盟進口1500億美元優質農產品。截至2023年年中,已累計進口超過550億美元,超出預計進度。【 李強:《在第2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中國政府網,2023年9月7日。】二是中國高水平開放成為推動區域增長的重要動力。14億人大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將“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 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2020年11月4日),人民出版社,2020年。】將對構建亞洲統一大市場、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注入重要的推動力。僅以單邊免簽為例,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1463.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7%。其中通過免簽入境854.2萬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長190.1%。
第二,中國向東盟單邊開放是一項“大國策”。單邊開放與對等開放、互惠開放、條約開放相對應,是指無論對方是否對自己開放,一國或經濟體都單方面、主動向對方擴大開放,因而具有不尋求對應開放、基本不受協議約束、不違反現行規則的特點。【 本書編寫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百問》,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24年。】一是大國單邊開放,是發揮自己市場優勢,主動向特定經濟體開放特定領域市場準入的舉措。這不是對現有規則的實施,而是引領國際經貿規則的重要舉措。二是單邊開放是有條件的主動開放。單邊開放的舉措,是部分領域、有條件的開放(比如貿易、人文、特定產業等);單邊開放的舉措不是長期的、固定的,不適用“棘輪規則”;由于單邊開放的領域性、非長期性、非固定性,單邊開放的舉措沒有義務向其他貿易伙伴延伸,沒有義務按最惠國條款自動擴大和實施。三是中國向東盟單邊開放是適應大局、大勢的一項重大戰略安排。適應大勢,抓住機遇,向東盟單邊開放是中國高水平開放的戰略選擇、務實選擇,對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新的經濟全球化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第三,盡快實現向東盟高水平市場開放的重要突破。中國向東盟的主動高水平開放,將帶來重要的杠桿效應。增強RCEP活力,需要盡快實現重大突破。一是向東盟開放中國最終消費者市場。美國在東亞的經濟優勢在于其擁有東亞區域消費品市場高達24%的份額。2021年,中國自東亞地區進口的消費品額不足美國從東亞地區進口額的1/3。通過向東盟單邊開放,爭取到2030年,使中國成為東盟最大的消費品市場。二是推進向東盟的服務貿易與投資開放。在爭取全面實施RCEP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基礎上,逐步擴大對東盟服務貿易開放。三是加快培育面向東盟的多元化供應鏈產業鏈網絡。依托巨大的買方市場,在初級產品加工領域,加大在東盟投資布局;引導國內企業重點開展研發設計、相關咨詢、第三方認證、金融、保險、物流、采購等配套服務。
四、行動建議:推進RCEP全面實施的重要舉措
21世紀是亞洲世紀。在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今天,務實推進RCEP全面實施進程,充分釋放RCEP紅利,將形成亞洲經濟一體化新格局。
(一)
建立強有力的RCEP協調機制
第一,以盡快成立秘書處為重點強化總體協調。RCEP全面實施涉及到諸多重大事項需要統籌協調,需要溝通協商。建議盡快完成RCEP秘書處設置安排并實質性運行,以有效向媒體和公眾發布信息,監測和分析區域貿易發展狀況;為實施協定以及相關合作項目提供便利服務;增進RCEP各經濟體間合作關系等。
第二,委托相關智庫研究提出RCEP未來10年的發展規劃。明確“打造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目標;明確提出實施的階段目標、主要任務、重大舉措等;鼓勵各國出臺RCEP中長期實施規則。
第三,加強實施協調,推動RCEP在各國落地實施。加大與國內政策的聯動。加快進度,推動國內相關政策調整,避免國內政策阻礙RCEP政策的落地。加快完善RCEP實施的基礎保障。比如,各國統一公布原產地規則的相關數據,以有效客觀評估RCEP規則利用率。
(二)
推動RCEP擴容機制化建設
第一,完善擴容機制。在RCEP第二十章第九條基礎上,盡快制定并出臺RCEP擴容的制度安排與詳細流程,增強各方對RCEP的預期。
第二,支持中國香港盡快加入RCEP。香港是全球重要的自由貿易港,是全球經貿活動的“超級聯系人”,也是“超級增值人”。香港加入RCEP,依托其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與國際仲裁中心的重要角色,在RECP實施中將起到獨特的重要作用。需要盡快支持香港加入RCEP,實現RCEP擴容“破冰”。同時,通過斯里蘭卡、智利的加入申請,使RCEP成為跨區域的自貿組織。
第三,努力使印度重返RCEP。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印度如果重新加入RCEP,其國民總收入每年將增長600億美元。【 Peter A.Petri and Michael G.Plummer,East Asia Decoupl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Trade War,COVID-19,and East Asia’s New Trade Blocs,PIIE Working Paper Series, June 2020.
】RCEP協調機構要加大對印度關切問題的研究與溝通,積極動員和吸引印度重返RCEP。
(三)
加大RCEP能力培訓
第一,提升企業利用RCEP規則的能力。中國與東盟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政府與企業的相關能力不相適應。RCEP能力培訓的主要對象是企業,尤其是針對中小微企業開發原產地證書申領程序、業務流程等公共培訓項目。
第二,提升RCEP政府官員能力建設。強化RCEP各經濟體的政府官員能力建設,提高對RCEP相關政策落地實施的理解和利用能力,特別是提升RCEP欠發達經濟體政府官員使用經貿規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潔、秦川乂、毛海濤:《RCEP、全球價值鏈與異質性消費者貿易利益》,《經濟研究》,2022年第3期。
2.全毅:《CPTPP與RCEP服務貿易規則比較及中國服務業開放策略》,《世界經濟研究》,2021第12期。
3.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lt;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gt;(RCEP)對區域經濟影響評估報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網站,2021年11月。
4.Cyn-Young Park, Peter A.Petri,and Michael G.Plummer,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ADB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October 2021.
責任編輯:郭 霞